《质量效应3》将很有可能重蹈顽皮狗三部曲的终章—《神秘海域3》的命运,因为玩家对两者的第三代作品抱有的期望值实在是太大了。

乍一看,这个标题让你感到惊讶,摸不着头脑,但是若是你肯花上几分钟看几眼,你会发现《神秘海域》和《质量效应》的相同之处要大大超出了你起初的感知。尽管两个作品的故事背景相差太多(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但是两个都是一代过后都推出了下一代。除此之外,两个都出自游戏界最有才华的制作商—顽皮狗(Naughty Dog)和BioWare,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受期待的两大工作室。

顽皮狗工作室

EA旗下BioWare开发商
顽皮狗三部曲的最终章《神秘海域3》去年发售,而今《质量效应》系列最受期待的大结局也要登场了。那为什么我在此要将两者进行对比?尽管实际上《质量效应3》的核心是RPG,《神秘海域3》基本上是以动作为主打,问题就在于两个都不得不面对过高的期望—显然两者都未过此关。

《神秘海域》系列发展史
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下《神秘海域》系列。主角Nathan Drake的处女冒险秀登陆索尼PS3时候,反响不错,但没有达到能让很多人为之兴奋不已的地步。因为此款游戏初期就出现了一些技术和游戏性欠缺的问题。但考虑到这是它初次进入这个游戏类型,这可以原谅。总而言之,《神秘海域1》的确是很棒,给诸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拾对PS主机的信任,同时毫无疑问也激起了对续作《神秘海域2》的期待之情。

神秘海域1

往事回忆,抹之不去啊。。。。
当《神秘海域2》在2009年的E3展会大放异彩时候,在座的几乎每个人对它刮目相看。显然《神秘海域2》相比一代大量内容得以改进,为玩家提供了独特鲜有的游戏体验。不必多说了,当年游戏发售后就斩获了众多游戏奖项。《神秘海域2》在动作冒险游戏发展的历史上的确树立了一个新的基准。

《质量效应》几近相同的发展史
当《质量效应1》在2007年头次登台的时候,它面对的情况和当初《神秘海域1》几乎是如出一辙。尽管很给力,但也算不上博得头条。游戏的头次发售就陷入了本身困境:笨拙的游戏菜单,糟糕的目录管理系统和众多的舆论压力。但是《质量效应1》革新性的对话系统和角色选择的推出,这些创新是不能被抹灭的。

那BioWare开发续作的时候它做了哪些?他们砍掉了1代中困扰玩家原始体验的部分,增强了游戏的动作性。结果《质量效应2》为玩家精工打造,提供了一种线性体验,游戏的动作冒险元素得以增强,这一点与《神秘海域2》颇为相似。不用多说,游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评如潮,在2012年足以与《神秘海域2》平起平坐。在这一点上,两者在保持他们本色的同时共同为动作游戏重新定义:《神秘海域》表现在电影般的剧情上,而《质量效应》则是角色的多重选择性和对话系统。

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同意我的说法:《神秘海域2》是该系列的巅峰之作,因为3代尽管做了些改进,但是未能作出完美的“跳跃”,取得如同2代《纵横四海》那么响亮的赞誉。顽皮狗在2代里尝到了甜头,为什么要对3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不幸的是,玩家们对3代《德雷克的欺骗》仍然希望它也能像2代那样有着里程牌的效果,尽管3代内容体验绝对很刺激,但是显然他们有些失望。
很多人都觉得《质量效应3》将会轻松超过它的前作,仅仅是因为3代整合连贯了前两代中松散的结局,所以《质量效应3》当之无愧会众望所归。其实大家未能察觉问题的核心。《质量效应2》的成功就在于它延续了1代的传统,为玩家提供了多项选择权,值得期待探索的地方有很多。反观《质量效应3》,玩家真的有必要再重复一遍他们在2代里就早已体验过的内容吗?显然没有必要。主要是因为你不能推断你的决定在三代中有什么样的影响。即使植入其他游戏的存档,玩家玩过的成就在《质量效应3》中最终也不会派上用场,因为剧本就是这么写的。而且,将其他游戏中的借鉴过来的想法一点新意也没有。若是你真的想要这种结果,尽管开发商承诺过,但是对于将来的展望几乎没有丝毫的考虑余地。

和《神秘海域3》一样,《质量效应3》也会断送该系列辉煌之路。显然《神秘海域3:德雷克的欺骗》没有继续《神秘海域》系列洋溢激情。同理BioWare的三部曲终章也同样沦为这般境地。有一点我必须摆明:我不是说《质量效应3》是多糟糕,多烂。实际上它大有同《生化奇兵:无限》争夺年度最佳游戏的资历。但是它一点也没有改变这么一个事实:与《质量效应2》对比,玩家们对这款终章作品的期待最终会削减为一种平淡无奇的游戏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