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ichoon 于 2011-11-23 13:08 编辑
sanguo.sire請用 sire version1.24
SCEN014.s11 文件請用放入 X dirve:\programs files\San11 Tc\Media\scenario
增加2個人物
簡介
姜邯赞(948年-1031年)高丽著名的官员和军事指挥官。1009年辽圣宗率40万契丹大军攻打高丽,其建议显宗离皇宫在罗州等待时机反攻,遼軍退兵後,被封高丽宰相。1018年辽帝发兵10万再次攻高丽。高丽以他为上元帅,率军二十九万迎战。其伏重兵于兴化城,欲以逸待劳,一举歼灭辽军。並筑坝蓄水,在契丹军队正在过河之时,其下令放水,强弩夹射,伏兵從南而到,遼軍伤亡惨重。遼軍继续攻打,不过不敌高丽。遼军几乎全军覆灭,生还者只有数千人。史稱“龜州大捷”。
王建,字若天(877-943,(918-943在位)高麗太祖。原為後高句麗建國者弓裔的將領。918年,推翻弓裔,自立為王,定都開京,改國號為高麗。935年,高麗降伏新羅。不過,對後百濟的戰爭雙方經常爭持不下。不久百濟內亂,936年,吞併後百濟,統一朝鮮半島。為抑制國內豪強勢力,采取了懷柔和推恩的策略,結束混亂局面,並確立府、州、郡、縣的行政區劃體系。渤海國被契丹滅,其接收了部份渤海國遺民。將平壤升格為西京,將大量的人口南部遷往北部,增強高麗北部邊防,以防契丹。
看到很多美麗照片,又有新的修改器,有點想大修改自己的劇本
好久沒玩三國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铁木真解说
公元128年,铁木真一统六夷,吞耶律,扫完颜,平拓拔,收高齐,降宇文。
其余诸夷,望风而降。拜王猛为大相,封苻坚为安夷侍郎。扫平,燕,冀,徐,梁,司隶,雍,兖,豫
天下诸朝,无不望风丧胆。
铁木真屯兵汉中,拖雷屯兵樊城,速不台屯兵庐江,三大军团各领百万大军,虎视唐,汉,宋,明
然背有韩信,与冉閿再并青二州未灭,铁木真却小视二莽。
元屠展开了铁骑踏平天下,将中原贬作牧场了旅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韩信解说
公元128年,韩信於汉朝分兵远至临淄处而停步,独自战蒙古大军,然而汉朝却畏元如虎,气愤难抑,一怒之下,举兵造反,国号曰“奇”。
虽临淄东部尽是海,四周皆元地。然韩信善于背水一战,此地恰好是“背水”,更如韩信有发挥的余地。
再得齐地英才诸如田单,孙武,孙膑等英才辅佐,更威名更盛瓦岗。与太原冉閿结为联盟,共讨元屠。
此战关系到北方汉族的生死存亡,
韩信每走一步都需小心谨慎.....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冉閔
本为元屠太原牧的冉閔,因铁木真与诸王子举兵百万屯於长江岸边。再者韩信举兵临淄,本已愤怒恨意许久的他,信心大增,
於太原举兵二十万,举起反元大旗。建国号为“武愤”
而西楚霸王.项羽因速不台的回回炮与蒙古铁骑的恐怖夹击,惨败於合淝城外。逐领残余兵力投靠冉閔
二人结为异姓兄弟,共举襄聚,反抗残忍无道的元屠铁木真。
因二人为天下无双的武将,各朝被灭的朝代武将,纷纷投靠。
失败的英雄,共聚太原,
铁木真的鄙视,将付出可怕的代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唐朝-李世民
自亂世殺伐唐朝李世民東征西討以來,憑國力雄厚,
南滅韓,隋朝,西敵宇文,敗西夏,之後東進戰嬴政於洛陽。
然此時鐵木真已經佔領大半華北,見二國相爭不下,乘勢滅了秦朝,驅唐入蜀。
李泌言元騎無敵於天下,但奈何不了山川。
故李世民東和漢朝,北抗元屠。
被譽為天可汗的李世民,戰一個極強大的鐵木真呢?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漢朝-劉秀
漢高祖劉邦厭惡山川之地,北有隋朝之關,而不能進。
故合併同宗劉備之兵將,出白帝,居高臨下,意圖染指景秀之長江。
然劉邦昏庸多年且不得發展,退位禪位予劉秀。
此時忽必烈擊破宋於襄樊,趙宋棄城退兵至洞庭湖,荊南,劉秀以迅雷不及之實
驅忽必烈於漢江以北。而聞劉裕亦是同族血脈,乃勸降之。
劉秀中興漢朝,不過是否能敵得過比匈奴強大百倍的蒙古?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宋朝-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熱血滿腔,集楊,岳,吳,孟四家之武,擁包,王,範,虞之文,
先後擊敗蕭齊,蕭梁,陳,孫吳,司馬晉諸南朝於長江南北,橫霸荊州。
正當出兵最後一個南朝-劉裕之時,忽必烈吞併五代軍於樊城。
宋朝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一遇元屠鐵騎,如草木皆兵,敗兵如山倒,急退至長江以南。
因慮元屠,乃東和朱棣,西連劉秀。
以長江之天險,對抗元屠之弱勢,宋朝是否有反擊的機會?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明朝-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於亂世殺伐迅速滅了吳,越。之後屢戰霸王而敗退,且丟失廬江。
之後朱元璋因立太孫朱允炆為王儲,朱棣不滿乃出兵包圍建業。
殘暴的朱元璋內憂外患,不得众臣之心,決定禪位予朱棣。
朱棣殺朱允炆與誅連十族方孝孺以立威。其後出兵北伐霸王。
然徐達與常十萬欲誘霸王戰於長江之上,然霸王不中計,朱棣無可奈何。
公元128年,速不台摧毀項羽江東八千子弟於廬江城下,便開始修船建炮,指向明朝。
明與元有世仇,長江水上,又要波濤洶湧.....
故事情節的出處和發展
來自亂世殺伐第一步的地方配置

updated 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