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riccson 于 2011-5-22 20:04 编辑
刚刚过去不久的5月18日,NVIDIA发布了一款新品GeForce GTX 560,与年初发布的GTX 560 Ti仅有一个后缀的区别。二者的关系就类似汽车的2.0与2.0T引擎,无“Ti”的GTX 560性能稍低,336个流处理器,56个纹理单元,核心运行频率810MHz,着色器时钟频率1.62GHz,GDDR5显存频率1GHz,成本也随之下降,真正成为了GTX 460的替代者。
NVIDIA官方GTX560规格介绍:http://www.geforce.com/#/Hardware/GPUs/geforce-gtx-560/specifications
今天ericcson将要测试的两款产品都是来自iGame的鲨鱼系列,分别是烈焰战神X D5和烈焰战神U D5,这两款鲨鱼都是采用的GF114核心,该核心基于40nm工艺制造,32个光栅单元和56个纹理单元,它能够完美支持DirectX 11 API和CUDA。 两款产品在散热器以及附件和背板等方面存在差异,价格也拉开了一定的档次,限于文章篇幅,今天重点为大家介绍560 烈焰战神X也就是大鲨鱼。
外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装
可以看出,两款显卡均采用了完全一样的包装设计,差别仅在于标签型号,如果想入手的朋友可千万不要马虎大意把烈焰战神的后缀X和U忽视了~
内层包装,同样典雅的黑色封面和烫金LOGO,已然成为iGame系列的标志性设计
烈焰战神X的附件一览,包括防静电手套、胶带、接头、电源转换线、万用刀,从最贴心的地方为玩家着想,相比之下烈焰战神U的附件较少,只有DVI转换头和两根电源线,不包括工具包
从上至下依次是 烈焰战神U 烈焰战神X 合影
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U使用的是网友们称为小鲨鱼的散热外观。与大鲨鱼相比,这款小鲨鱼并不逊色多少,同样豪华的做工用料,镀银PCB,一键超频功能,大鲨鱼的大部分独有的本领几乎小鲨鱼都完美的继承到了。
七彩虹 iGame560 烈焰战神X正面视图,这款显卡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大鲨鱼,其采用的鲨鱼仿生学理念设计曾在2010年获得中国工业设计的“奥斯卡”红棉至尊奖。 显卡使用了成熟的鲨鱼仿生学设计的开放式外盖和双风扇、大小扇结构的设计。大风扇集中帮助GPU散热,小风扇集中帮助MOS,电感,电容散热,整卡的散热均能兼顾,完美的权衡噪音与散热之间的关系。显卡PCB长8.5英寸(21cm),卡重814g。
大小鲨鱼合影~可以看出烈焰战神X在三围上确实比小鲨鱼大了一圈,如果说大鲨鱼是霸气外露,那么小鲨鱼就是短小精悍了
换个角度看鲨鱼
输出部分,这两款七彩虹iGame560烈焰战神均搭配了双DVI+HDMI输出,支持各种类型的双头输出模式,以及HDMI高清输出模式,还可以实现高达2560x1600的高分辨率输出。
唯一的差别在于小鲨鱼没有涉及空力套件的插口,就是上图中的圆孔,烈焰战神X搭配airkit使用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大鲨鱼的造型已经深入人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致,的的确确做到了既有型又有性(能)~
烈焰战神U的背面无背板,体现出价格上面的档次差距
特写:背板镂空的位置上是nichicon顶级Proadlizer去耦电容和IPU芯片
测试用显卡长度对比,570以26cm的pcb摘下桂冠,大鲨鱼加上外壳总长约为24cm,而小鲨鱼是名副其实的短小精悍了
大鲨鱼上机测试
安装好烈焰战神X,我发现显卡一共占用了约2.5个PCI挡板的长度,对于想上SLi的朋友来说,大机箱是必不可少的!

夜间帅气的呼吸灯~~~右边绿色的是供电指示灯
测试平台简介 电脑型号 | X64 兼容 台式电脑 | 操作系统 | Windows 7 旗舰版 64位 SP1 ( DirectX 11 ) |
| 处理器
| 英特尔 酷睿2 四核 Q9450 @ 2.66GHz | 主板 | 华硕 P5Q (英特尔 4 Series 芯片组 - ICH10R) | 内存 | 4 GB ( 威刚 DDR2 800MHz ) | 主硬盘 | 希捷 ST31500341AS ( 1.5 TB ) | 显卡 | NVIDIA GeForce GTX 560 ( 1 GB ) | 显示器 | 三星 SAM03E5 SyncMaster ( 22 英寸 ) | 声卡 | 瑞昱 ALC888 @ 英特尔 ICH10 高保真音频 | 网卡 | 鈺硕 AR8121/AR8113/AR8114 PCI-E Ethernet Adapter / 华硕 |
iGame 560烈焰战神X D5默认和超频模式下的GPUZ信息
DirectX11理论性能测试
为了真实体现出显卡的性能,我采用了X模式,此模式下CPU对分数影响因数较小
默认频率:810/1620/2004 电压:0.9620v
TURBO模式 显卡频率:940/1880/2250 默认电压1.062v
手动超频至1000/2000/2250 默认电压1.062v
iGame 560Ti 默认900/1800/2100
公版570 频率732/1464/1900
默认电压1.062v下1G核心很容易达到并通过3d11测试,再调高核心会受到BIOS电压限制导致不稳定,需要用nibitor或者其他软件改BIOS(可能会导致失去保修,后果自负~!)
核心900的560Ti跟1G核心的560性能相仿,价格上面也差不多是10:9的比例
虽然超频到1G核心的GTX560与默认的570相比仍有15%的性能差距,但是相比价格上50%的差距,560的性价比还是比较出色的,在1K5以下的市场应该会有一番作为
噪音测试部分
关机状态 38.7分贝 无声
百分之50转速,42.4分贝 几乎无声
这是极速75%转速,bios限制风扇最大3150转,45.1分贝,尚可接受,比涡轮动辄50+的分贝,已经很让人欣慰了
温度压力测试
默认频率甜甜圈最终温度78度
超频模式下甜甜圈最终温度83度
功耗测试
一键超频模式:左侧满载309W,右侧待机98W,如果要保证安全,建议使用450W以上电源,双卡建议750W以上
游戏测试
为了体现出真实游戏的感受,测试中采用了1款dx9、1款dx10、2款dx11游戏,所有画面设置均为最高,考虑到GTX560的定位和1G显存,分辨率采用1680*1050
以下测试均在一键超频状态下完成
尘埃2(DX11)
第一个测试的游戏是尘埃2,考虑到GTX560的定位,我采用了1680*1050的分辨率+DX11全部最高特效,第一关两圈下来FPS记录如上图所示,很明显,全程一直在90FPS左右上下波动,即使是最小的FPS也达到了60的水平,对于DX11显卡来说,这样的性能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朋友的需求了
孤岛危机2(DX9)
选了120秒2段场景,画质是1680x1050 hardcore模式,可见FPS游戏频繁的场景变化和复杂的光影效果导致帧数波动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基本上是在50-80范围内,因为一直大于40,所以还是很流畅的,虽然孤岛危机2已经不如第一代那样“烧卡”,但是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iGame560在面对当下主流大型游戏时候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生化危机5(DX10)
生化5使用游戏自带的性能检测程序,FPS曲线很平稳,最低FPS控制在了80+
失落的星球2(DX11)
画面使用了DX11最高画质,32xCSAA
同样是游戏自带的性能检测程序,平均帧数45.2FPS,全程最低FPS保持30+,目测流畅
总结:iGame 560烈焰战神X 无论是做工、散热、性能、超频以及噪音都做到了1500价位显卡应该做到的,散热器和背板延续了经典的鲨鱼一代的传统设计,显出iGame设计师们对于每一片显卡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和充沛的自信心,作为上市仅3天的新产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iGame560取代460的同时,也为自己挣来应有的地位和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