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53750|回复: 1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赤壁回首】曹孙刘马拉松战略战术总结——更新至第九章 僵局 [复制链接]

都尉

帖子
1080
精华
1
积分
850
金钱
1644
荣誉
11
人气
2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21:18:3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苍文 于 2011-4-19 05:23 编辑

曹孙刘马拉松原帖地址:http://game.ali213.net/thread-3116814-1-3.html

      写在最开始的话:这是笔者单方面的思考与总结,由于曾为玩家,总有些立场问题,难免有不妥之处,望诸位看客理解

第一章 开局战略思考与分析



      转眼之间距离曹孙刘马拉松开战之初已经过去了八个月的时间,不禁有些蹉跎,很多事情只能感叹天意弄人,最后以至于此,不过,既然我没能履行好当初绝不TJ的承诺,至少就写一篇总结,将我在这一次PVP大战中的思路脉络整理出来,供诸君一阅,就当是我等小众玩家的自我福利吧。

      故事很长很长,让我们从哪里说起好呢?啊,不如就从开局时的曹丞相说起吧。

      不知道诸位一直坚持下来的看官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一把三P开局之初,为什么先主(子糖)要先拿荆南和永安,而不是直接出兵北上,吞灭襄阳,利用蜀汉势力开局的优势兵锋直指上庸,早日在长江以北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呢?看看后面的局势,由于没有能够早日渡江,先主在新野上庸汉中一线几乎被完全封死,无敌的蜀汉陆军连上岸都做不到,若不是后来的汉中协定,蜀汉势力可以说既无法渡过长江也无法走出四川,外交强悍如斯的子糖酱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理由很简单,当时的曹丞相太菜了

      诸位能够想象一个玩曹孙刘3P开局不修军事府而修工房的人么 (小贴士:军事府可以使你所有的军事行动对行动力的消耗减半),实际上你算一算就会明白,开局修工房造冲车成本绝对要高于出骡车小分队放火烧诚,曹丞相本局第一次修军事府是在长安大战前夕,后主的北伐军距离长安只有不到半个屏幕的时候。必须要承认,开局的曹丞相确实是非常水的,再加上曹魏势力又从某种意义上相对弱于孙刘两家,所以在本局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孙刘两家不约而同的开始向荆南进军。





      从孙家的立场上来看,荆南并不是一片非常值得留恋的地方,唯一需要拿下的就是一个S级的武将黄忠和两个A级武将魏延韩浩(你不理解韩浩为什么可以和魏延排一起?没关系,慢慢往下看),其他的东西都不是非常必要,毕竟孙家的核心利益在于寿春-徐州一线,若想制霸天下,则要对河北动些脑筋,可是荆南也不能白白送给刘备,若是如此,开局本身就是最强的刘家马上就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势必会对当时最弱的曹家形成强烈的冲击,这是孙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对于孙家,开局时刻的底线是至少要握有长沙,保持一个突出部对刘家施加若有若无的压力,使得刘家无法放开手脚打垮曹家。反过来,对于刘家,3P之中非常常见的就是最强和次强鏖战,最弱者围观,先主似乎也是秉承的这种思路,荆南作为整体是一片肥肉,但是散开了就食之无味了,既然自己不能得到完整的荆南,那自然也不能让孙家得到完整的荆南,否则江陵立即就会陷入被三面包围的尴尬之中,所以开局之时出兵荆南限制孙家发展,刺探孙家底线。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因为荆南非常的好打,相比之下襄阳和庐江都还是有点棘手——引兵RUSH?那人才跑光了你破城又有什么涵义呢?另外请不要拿某个PVE引兵之神出来说事,那是神级的.......

      这样一来,曹丞相可以说日子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没有任何人在前期来找他的麻烦,暂时也没有人侵入曹家的势力范围(长江以北),可以慢慢走一步看一步来决定自己的战略。当时曹家的战略其实也非常简单,和刘家拼前期,和孙家拼后期,开局伊始,曹丞相就和文台将军达成了协议,曹家承诺不封堵寿春徐州一线,双方携手对抗拥有无敌陆军的刘家,孙家要在必要的时刻出手援助曹家的江北战线。

      表面上看来,这桩买卖赔本了,孙家实际上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得到了一条没有抵抗的通向徐州的道路,可是实际上,当时的曹丞相并不具有两线封堵的操作能力,战略的规划是必须要实际结合玩家的执行能力的,大家后面可以看到,曹家封堵新野上庸汉中一线是多么的吃力,上庸和新野的港口都不止一次的被强行突破过,汉中尽管有栈道天险,可是如果当时刘家放弃南征倾西川之力北进,天知道汉中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尽管如此,孙家还是净赚的,这也无可奈何,柴桑与江陵对峙的地形决定了在前期时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刘家难于下水,孙家难于上岸,唯一可能爆发战争的荆南又是食之无味的鸡肋,完全没有开打的必要,那么好吧,瓜分完毕之后两家便可以各自调头,一个入江东一个入西川去了。顺带一提,假如开局之时,刘家不顾一切要得到“本是蜀汉之臣”的魏延黄忠,那会有什么后果呢?那我们就可以看到以卧龙为核心的远程晕船队和孙家的舰队大海战的场面了,虽然孙家明显赢面更大,但是结局很明显,那就是魏军最后南下扫平两家。

      此时的先主对于曹孙之间的默契协定其实也是有所察觉的,他的做法就是示敌以弱,开局明明可以抢占襄阳进逼江北将曹操送上绝路,但是先主忍下来了,因为他敏锐的洞察了一个问题——只要解决荆南问题,孙刘之间其实并没有利益冲突。曹孙之所以表面上联手封锁刘家,只不过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刘备开局时是最强的,可这种最强是有问题的,因为实际上,刘家的成长性也是最差的,从开局一路打到汉中,主力还是那么十几个人,就堪堪从成都和云南补充了几个一二线人才,张任这个西川第一名将还必须杀掉,所以一定程度上的韬光养晦是必要的。而从实际利益上来考虑,曹刘之间的焦点冲突是西北的争夺,可真正最大的利益冲突在于孙曹之间对于河北的争夺,现在表面上孙曹达成了默契,可是迟早有一家要背叛对方,到了那个时候,刘家的外交局面——被双向敌视的氛围才会真正的改观。于是先主忍耐+找碴,一方面示弱,另一方面证明自己制造麻烦的能力,事实上就是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谁跟我合作给我好处,我就能让第三个人麻烦不断,无力与我的合作伙伴争夺利益。但是总的来看,无论如何刘家的主攻目标还是会放在曹家身上,因为无论是抢夺AI资源还是争夺地盘,柴桑口都不是一个好去处。

      同样的道理,孙家和曹家也都看到了,所以曹家准备前期全力封堵刘备,后期与孙家陆上决战,而孙家则期望早日夺得徐州进入黄河流域一争河北,双方前期的联合可谓是真正的同床异梦。



      想归想,做归做,历史在这一刻逼迫三家做出自己的抉择,前期不着边际的和平发展期已经基本结束,再往下走三家都要图穷匕见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各自的战略与执行力的对拼了。

      总的来看,文台将军的开局战略期望应该是最高的,吞徐州而进河北,曹魏其次,锁蜀汉于山川之外,战孙吴于中原之内,先主最低,保有荆川之地,四下寻衅,在曹孙矛盾爆发之际寻求突破口入主中原。具体执行起来后效如何,又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下一章继续分析。

[ 本帖最后由 苍文 于 2011-1-7 19:47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33
精华
0
积分
818
金钱
3134
荣誉
5
人气
4
评议
0
170#
发表于 2020-7-28 03:59:36 |只看该作者
哎,苍文!
娶新娘客人散尽,新人洞房公婆才休息,只听新娘在洞房内失声大叫…婆婆无奈来到洞房门口:媳妇新婚之夜,免不了的,你就将就些吧!不料新娘大怒,说了一句超经典的话:哪有这样傻儿子他…他…他光看不顶!光看不顶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8
精华
0
积分
35
金钱
53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9#
发表于 2011-9-1 18:14:54 |只看该作者
支持[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3
精华
0
积分
37
金钱
120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8#
发表于 2011-9-1 17:17:23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看完了 写的太精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554
精华
0
积分
4328
金钱
8573
荣誉
4
人气
104
评议
0
167#
发表于 2011-8-30 23:14:18 |只看该作者
一如既往的,支持俺们江东人(虽然我自己从来不用江东孙吴,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6
精华
0
积分
68
金钱
80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6#
发表于 2011-8-28 12:42:27 |只看该作者
老帖子了,一直看那个战报的直播,虽然最后太监了饿。当然有些规则在以后的对战中需要修改一下,还有称霸全国的模式应该以达到一定的目标为主,全灭2势力太难。支持丞相啊,多线作战,把二三流武将用的那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0
精华
0
积分
31
金钱
25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5#
发表于 2011-6-25 13:35:53 |只看该作者

RE: 【赤壁回首】曹孙刘马拉松战略战术总结——更新至第九章 僵局

       首先 顶苍文        不管怎么争吵    苍文  做出这篇总结  总算是对上局战报 对自己有了交代  并且给广大三11迷们上了如此生动的一课      另外就鄙视恒王了  技不如人 首先    死不认输 其后     最后扯出类似于白马非马的SL规则理论说事    毫无意义  最后北地王战术威武   规则方面还是有待各方大神商讨      期待苍文继续开局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7
精华
0
积分
44
金钱
68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4#
发表于 2011-6-17 01:45:55 |只看该作者
挺好看的總結分析, 謝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0
精华
0
积分
60
金钱
752
荣誉
3
人气
0
评议
0
163#
发表于 2011-6-6 03:44:1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先登校尉

帖子
1548
精华
0
积分
840
金钱
5354
荣誉
6
人气
17
评议
0

162#
发表于 2011-6-6 03:27:56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个总结,其实印象最深的 是两王一直持续到5点的对 喷。
虽然 看起来 是恒 王在 这里闹事,无理取闹。
但 我作为一 个彻 底的旁 观者,只能说 总结中对恒 王确 实是表现出了很强的 讽 刺了。
最明 显的就是 丞相多次 很具 体的指出恒 王的明显错误, 然后就说: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就 不错了。(言外 之意岂不 是说 恒王不过如此么)
然 后再对 骂时,丞相虽 没一个脏 字,却极其明显的 表现出了对恒 王的恶 意与贬 低。
我只能说,你这么说或许有你的理由,但你这么说了以后难道能指望别人说:"感谢你的侮 辱,我以后会注意的!"?
换做是我自然也会毫不犹豫的咬 着你不放的,那什么战术讨论自然是见鬼去吧。(恒王是学生,我也是或许难免会一个鼻 孔出气。)
以上是个人拙见,不周,还忘见谅。
最后,丞相总结确实细 腻周全,望续完以饱我等观众只眼福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7
精华
0
积分
89
金钱
1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1#
发表于 2011-6-5 23:23:28 |只看该作者
顶了,去年一直追着看战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
精华
0
积分
1
金钱
18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0#
发表于 2011-5-31 16:08:08 |只看该作者
写得太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7
精华
0
积分
89
金钱
1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9#
发表于 2011-4-27 16:11:03 |只看该作者
一年了,怀念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20
精华
1
积分
622
金钱
2525
荣誉
16
人气
22
评议
0
158#
发表于 2011-4-24 23:49:52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11
精华
0
积分
336
金钱
382
荣誉
3
人气
0
评议
0
157#
发表于 2011-4-19 07:31:30 |只看该作者
顶文章,好东西。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4
精华
0
积分
112
金钱
103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6#
发表于 2011-4-19 06:31:09 |只看该作者
苍文辛苦了。

这章虽然僵持为主,但魏吴在河北的暗斗,外交桌上的谈判以及恒王那个最终引发北地王离局的失误都是很有看点的,可能苍文感到意兴阑珊了,只是一带而过。

用孔明来比喻北地王很贴切,北地王战术外交绝对是一流高手,只要有一丝胜机便会牢牢抓住扩大为战果,但若找不到明显破绽则陷于无限示威吃粮的境地。北地王本身很少犯错,却缺乏赌对手犯错的勇气。这种过分的谨慎和当年诸葛孔明何其相似。

使用道具 举报

都尉

帖子
1080
精华
1
积分
850
金钱
1644
荣誉
11
人气
2
评议
0
155#
发表于 2011-4-19 05:24:02 |只看该作者
三更半夜写完第九章,自己看过一遍以后其实不是特别满意,诸位将就一下吧 [害怕]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
精华
0
积分
3
金钱
5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4#
发表于 2011-4-15 13:50:52 |只看该作者
确实好贴,必须注册一个游侠账号来顶一下。

为什么没有加精呢?是因为当年战报的不和谐结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1
精华
0
积分
111
金钱
96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3#
发表于 2011-4-5 10:50:59 |只看该作者
为了精彩的战报,为了独到的分析,为了和谐的气氛。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26
精华
0
积分
314
金钱
160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2#
发表于 2011-4-5 10:01:35 |只看该作者
         自从南中3P的3丝后,
               魏蜀吴的北地王又让大家眼前一亮。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27 06:58 , Processed in 0.36213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