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8156|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代传奇——再评虎式 [复制链接]

帖子
1788
精华
0
积分
894
金钱
201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00:04:2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最近把德国人写的两本书看了下,一本是motorbuch的技术书,《虎与他的变形车辆》,一本是《虎,一个传奇武器的历史》,也算再回顾下这个传奇的武器。

整理下思路,小小的再评点下,欢迎大家讨论

虎是工程技术的巅峰,最后的德国传统坦克

如果说早期的战争,3号和4号坦克承载的是坦克集中运用的思路,完成了德国装甲部队闪电战的任务,还没有完全的加入坦克对抗的烙印,那么虎的出现标志着德军装甲部队新的转型。

T34和KV系列坦克给了德国人巨大的震撼。虽然法国的时候德国人已经领教了法国35系列重型坦克的厉害,但毕竟法国人防线崩溃的太快,加上坦克使用思路的保守,德国人基本还能承受。而在广袤的俄国,从树林里高速冲出的T34常常让行进的德军部队猝不及防,T34常常是打光炮弹后扬长而去。而著名的路霸KV2相比很多朋友有所听说,打烂好几门反坦克炮还在自如开火,最后德国人是调来88炮才将这个钢铁怪兽解决,在书里,德国人称T34和KV是苏德战争初期最头痛的问题。

倾斜装甲的运用让T34非常耐打,即使这个坦克39-40型只有28吨,正面最大防护不过60mm。德国人吸取了T34的成果,最终发展出豹式系列。豹的早期试验型号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有几个prototype基本就是T34的翻版。

虎的发展其实还是延续着4号坦克的血统,可以说是4号坦克的放大版本和延续。在41年5月贝克霍夫给希特勒的一份报告说明中,就提出要发展吨位大于40t,火力一击必杀敌方装甲单位,防护超越现在型号的坦克,可见虎当初并没有受到所谓的“T34冲击”。而我猜想德国人研制虎的企图一个是可能受到法国重型坦克使用的影响,现役中型坦克有时候不足矣完成任务,另一个原因则是希特勒和陆军上层从打南斯拉夫的战争中看到了88炮的地面战威力,决定强化装甲部队的精英力量,走质量胜数量的路线(确实很有意思,战争初期,德国坦克数量上有优势,质量只能说一般,无论是和法国人比,还是毛子,连英国佬的陆地巡洋舰和马蒂尔达,在装甲厚度和炮火威力上都不输于德国坦克)


虎的机械图看下来确实让人头晕眼花,也只有德国人才能搞出这样的东西。虎不光是威力大,防护好,而且是一个相当精密的武器。发动机室设有三个管路:空气管,油管和散热管,以伺候金贵的梅巴赫HL230发动机(编号在250前的,用600到650马力,而250以后就是650-700马力的HL230 s,这也是豹和虎2坦克的核心部件)空气管外设有空气过滤器,散热管与两台扇以及水箱相连。这和简陋的T34的V2发动机室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传统的德国坦克,虎的特点很明显:
1 基本没有倾斜装甲,正面装甲厚度100, 基本是垂直的
2 前轮驱动,导轮在后,需要传动轴将动力从后部发动机传递到前部,所以车体整体高度比较高,不如苏系坦克低矮。缺点比较明显,就是需要复杂的变速设备和传动轴部分,加上车体抬高,也增加的车的重量,优点是车内环境宽敞,战斗部的布局更加合理。
3 炮塔硕大,有车长专用的指挥台

虎也是第一个大量投入实战采用交错轮的德式重型坦克(至于卡车这些,半履带的早就是交错轮了),这是德国人搞出的极品玩意,特点如下:
1 内外轮双层,均为扭杆悬挂
2 没有支撑轮,就是拖承拖履带的小轮,T34也是这没有支撑轮的
3 增加了履带宽度,加上交错论众多,使得坦克行驶平稳,履带对地面压力更均匀,越野能力得到强化,这对以坦克为家的德国装甲兵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长期作战。虎的机动性可能很多朋友以为很烂,其实不然,除了公路和越野速度一般以外,在转向,越野能力,操纵性上都大大优于其他重型坦克,这点对于一个62吨的家伙来非常不容易。缺点自然很明显,维修困难!一旦敌人打烂一个轮子,或者发生卡轮的现象,对虎就是一个灾难
4 增加了运输成本,虎式运输必须更换窄履带,否则无法上车(过宽)

虎的技术创新和设计思路也非常超前,这也是它当时出来,所向披靡的原因:
1 虎的设计根本思路如同战锤世界里帝国守卫军用的帝王毒刃,就是精英型的武器,目标就是:在一定距离上抵挡所有敌人PAK的进攻;88毫米炮一击必杀;通过外型和前两者因素,威慑敌人,为友军提供士气鼓励和极大的火力支援。就心理战来说,虎式可以说是二战里最成功的重型坦克

2 88毫米KWK L56型火炮的运用。42年虎投入战斗的时候,火炮威力是所有坦克里最强的,也确实达到了一击必杀的目标,尤其在1000到1500米距离上,T34被压制,盟军的坦克就更如黄油一般了。88炮的使用成功让虎的定位变得精准,因为无论是法国还是毛子的重型坦克,在早期,火炮口径都不算大。虎基本属于一步到位,这也造成了它后来改进余地几乎为0,面对Js2力不从心也无法改进的后果。

3 高速旋转的炮塔和强力的火控设备。虎的炮塔具有很高的旋转速度,里面的各种高质量的潜望镜(想想德国的莱卡和蔡司镜头吧)给了虎式指挥官最佳的测量和估算可能,往往使得虎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

4 80多枚的惊人载弹量和较高的射速。虎的成员可以在么有弹药补给的情况下,战斗半个多星期,这和它的载弹量是分不开的。同时,在和JS-2战术对抗的时候,可以用射速弥补射偏的失误。斯大林2由于是分装弹药,容量只有24发,而且射速只有可怜的2发每分钟。而虎在最快情况下,可以达到每分钟近12发的射速。

5 良好的车体以及人体工学设计增加了虎式单独作战以及持久作战的能力。魏特曼当时就对豹和虎的设计赞不绝口,说他190的个子进去也觉得很舒服,如果是毛子的坦克,他估计水平根本发挥不出来。



虎的成功,自然也少不了乘员的功劳。42年末,虎开始列装,最早装备虎的是SS 501和 502重坦克装甲营。而这两个营里的人,都是身经百战,作战素养很高的坦克兵。在短期的训练过后,原来开4号D型或者3号F型的小伙子们就熟悉了88巨炮的使用,而且非常喜欢这个新式的武器,因为它强大,好操纵。高超的操作技巧,以及灵活的战术意识,都使得虎式成员最终与车本身融为一体,发挥了武器的最大性能。辉煌的击毁战果也是虎系列创造的,或者说开创的,其中包括神人魏哥的那台212。



总结下:
在虎以及虎2和其他变形车上,德国总共投入了5亿帝国马克,这可以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同时它的生产也占有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战略资源和战略设备。而虎1总体产量只有1100,虎2算上亨舍尔和克虏伯的一起,也不过600来辆,至于猎虎等歼击车,包括象式,更是少的可怜。所以,即使战术上虎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无法给德国人带来装甲部队上的战略优势。在T34和谢尔曼系列惊人的产量面前,好虎很多时候架不住群狼。所以《虎与他的变形车辆》一书在前沿里就说,德国人自己也在反思,虎究竟是不是陆军需要的武器?相比苏联和盟军的坦克产量,部队到后来几乎得不到足够的坦克使用。当然这和希特勒对坦克设计的直接干预有关,但就总的策略来说,德国人自战争初期后就逐渐转为质量取胜的方针,而这点恰恰是失去了坦克的战略优势。即使一个虎能很牛的打烂盟军20多辆坦克,但就总体损失和交换比来说,德国和盟军以及苏军是1:1的,而德国人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这也是T34能被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坦克的原因,不仅自身性能够强,而且在产量上有绝对优势。即使T34效能只有虎的50%,但5万多的产量足够让虎望尘莫及,何况高机动性和强化火炮的T34 85在效能上基本是和豹一个档次的,加上苏军坦克兵经验大大增加,而德国的坦克精英们纷纷阵亡~~~~~~~~库尔斯克一PK,德国人连最后的一点精华都被淹没了。


但对我们军迷来说,虎与它的传奇历史,永远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可以说,虎是一个杰出的武器艺术品,和MG42,FLAK 88一样,载入史册。

[ 本帖最后由 ak75 于 2009-4-13 07:55 编辑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207
精华
0
积分
1107
金钱
2854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59#
发表于 2009-4-14 14:52:1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k75 于 2009-4-13 18:42 发表

俾斯麦我也有,是一本介绍德国大型战舰的,几个有名的袖珍战列舰,重巡,战列舰都有,比如欧根亲王,德意志。里面有详细的甲板线图,侧剖图,布置图~~~~~

呵呵,慢慢来嘛,我是从初一开始看这些东西的,很多数据都是那个时候记住的 ...



谢谢了,那两本书我在淘宝上问到了,他们说英文和德文的都能进到。等晚上回去上QQ加你吧,我对外刊完全不了解的,也不知道哪种比较好
内心愈发痛苦,意志愈发坚定,我虽生不如死的哀鸣,却是蛆虫民族的丧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05
精华
0
积分
204
金钱
14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8#
发表于 2009-4-14 07:18:46 |只看该作者
虎式在2战里面都说不上是一个成功的坦克,从各方面都不是。

技术工艺要求过高,以德国的2战时候的技术水平,想造出现代主战坦克的吨位和水平?结果就是低产量,高维护,完全不能用于装甲集群作战,把坦克作为防御力量还不如用突击炮划算。

很多人觉得虎式NB,开口就是打M4,T34如何如何,但是这两种坦克定位都是中型坦克,对付的目标也应该是4号坦克和后期的豹式。对付虎式的重型坦克应该是IS2,有它,虎式算个屁?就算没有对应的重型坦克,苏联坦克兵也敢拿着M4和T34之类的坦克通过猎犬战术弄死老虎。

还有被大家说的很弱的M4,其实本身并不弱,良好的机动性和各种改进型让它最后都有了和豹式硬拼的实力,但是美军缺乏的是像苏联一样先进的装甲集群作战理论,所以并不出风头。

从2战这么多坦克看起来,虎式的设计在当时就是个失败,一味强调防护而放弃了坦克最大的优势:机动性。而且它的设计也没有对以后坦克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战后的主战坦克的设计思路都是从T34上继承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92
精华
0
积分
196
金钱
59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7#
发表于 2009-4-14 03:44:1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风的落寞 的帖子

从二战到当今~德国坦克一直很NB~不管从对手心里还是实战角度来说~虎式的强大实力还有威赫力都是是不能被质疑的~2楼的辩论太没意思了~就好像人说个东西好你就非要挑出点毛病来似的。。就算虎式一类的传奇故事有所夸张~你盟军苏军士兵和坦克见了还是要惧怕三分~

[ 本帖最后由 moonaka 于 2009-4-14 03:46 编辑 ]
怀念多特蒙德~怀念威斯特法伦~扬科勒~罗西基~里肯~凯尔~沃恩斯~梅策尔德~莱曼~迪迪~期待重返多特蒙德~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8
精华
0
积分
69
金钱
87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6#
发表于 2009-4-14 00:54:3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k75 于 2009-4-13 23:07 发表



光看番号?很多部队根本不满员,几个重装甲营坦克不足不说,弹药油料开始也跟不上。装甲教导团的装备也是参差不齐,从突击炮到虎都有,虽然建制看起来很不错,实际战斗力也不过一般。至于步兵师,西线开始应付盟军的10个师里有 ...



我提到的部队里没有不满员的单位存在.
如果你不清楚他们实际实力,请查阅JJF出版的Panzer Division Fire Brigade 1943-1945一书相关部队的诺曼底战史和损失,实力记录.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8
精华
0
积分
54
金钱
8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5#
发表于 2009-4-14 00:44: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ak75 的帖子

LZ好帖 补充一些
随着盟军在意大利(扶不起的啊斗)西西里岛的登陆,本土和捷克.奥地利。等几个国家的发动机厂.坦克炮塔和轧钢车间都被持续的空袭破坏及44年的空袭导致了三次大规模长时间的电力供应中断等等,导致坦克的总产量比43年的下降了一半.这对于生产难度较大,需要耗费更多的工时的豹和难度更大的虎1.虎2就不是雪上加霜而是加冰了。因此苏军在正面战场上的不断胜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德军的技术装备无法有效的获得补充,也就是说德军前线消耗过快而重新获得补充的时间周期却越来越长,这点从德军的装甲部队的组成状况就能够说明问题。到这时候已经是四面楚歌,大厦将倾了
话说三遍淡如水,帖不在多,有精则灵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88
精华
0
积分
894
金钱
201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4#
发表于 2009-4-13 23:07:0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ellos 于 2009-4-13 20:05 发表
SS1,SS2,SS9,SS10,SS12装甲师,SS17装甲掷弹兵师
WH2,9,21,116,Panzer Lehr装甲师
SS101,SS102,WH503,WH506重装甲营

这些不是精锐,那德军44年6月以后真没什么精锐可言.
他们也不会在诺曼底战役伤亡20多万,被俘20多万 ...



光看番号?很多部队根本不满员,几个重装甲营坦克不足不说,弹药油料开始也跟不上。装甲教导团的装备也是参差不齐,从突击炮到虎都有,虽然建制看起来很不错,实际战斗力也不过一般。至于步兵师,西线开始应付盟军的10个师里有的师连5000人都不到,这也是西线遍地娃娃兵的原因。43年的库尔斯克,已经拼光了德军装甲部队的老底。缺乏战斗经验的人大批在东线阵亡

当时加上虚报数目,以及拼命扩编的原因,在给希特勒看的报告上居然有接近1000万的可用兵力~~~~~~44年秋阿登战役能够发动,不是本身德军还有多少实力,而是成功的铁路战略调动。

至于滩头攻击,损失很大那是肯定的

[ 本帖最后由 ak75 于 2009-4-13 23:11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88
精华
0
积分
894
金钱
201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3#
发表于 2009-4-13 23:01:4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ylfyt 于 2009-4-13 20:30 发表
杀伤大量卡车和输送车之类的就足够了,这些损失足以大幅降低装甲师的攻击力以及行动力,毕竟空有坦克,缺乏伴随的掷弹兵(没有机动车辆的掷弹兵没法配合装甲力量行动,速度差距太大),缺乏必须的后勤车辆(维修,燃料,弹药一个也不能少 ...

完全正解 在西方战争艺术里,对德军攻打法国的战例有过这样的分析:
作者认为,虽然闪电战主力是坦克,但真正创造闪电战成果的,是反坦克炮,防空炮,卡车,坦克的配合,尤其是卡车,给了装甲师良好的补给。

缺乏卡车或者其他车辆的支援,坦克行动能力和攻击范围将大大缩小。

东线到是有雅克9这样的开罐机,直接打德军的坦克顶,西线更多是袭扰运输车队和补给车队,就成果来说,对公路的打击远比铁路有效。

西线到后来,德国很多坦克是没油直接被放弃的,而阿登战役的时候,装甲师的油料基数不过2,而对于山林行军,所需要的油料是平时公路需要的5倍

这一点到现在也同样,君不见米国打地面战,给M1供油的车辆浩浩荡荡~~~~~~~

说白了,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管你武器再牛

[ 本帖最后由 ak75 于 2009-4-13 23:08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88
精华
0
积分
894
金钱
201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2#
发表于 2009-4-13 22:54:4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元首的砍刀 于 2009-4-13 20:16 发表


有道理。不过请注意装备虎王KwK43/L71主炮的犀牛反坦克歼击车总重才24吨,射击稳定性也没有问题。所以说把坦克做到将近70吨与射击稳定需要关系貌似不大 ...

自行反坦克炮和坦克还是区别很大的,犀牛本身防护就很烂,只能挡挡子弹。

而且自行反坦克炮是固定架,而坦克是要靠炮塔来吸收后坐力,炮越大,这个炮塔必须越厚实。所以还是也有很打关系的,虎的炮塔就有10多吨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96
精华
0
积分
1075
金钱
3733
荣誉
2
人气
4
评议
0
51#
发表于 2009-4-13 22:02:49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到了虎王的优秀坦克手,在这里要说明一下,苏联坦克手不是笨,而是苏联一个愚蠢的战术指令导致的,苏联的坦克战术指令要坦克手在坦克丧失战斗能力的情况下作为步兵参与进攻,这无疑会造成坦克手的大量丧失,在战场上不得不挑选开过拖拉机的步兵短期训练来当坦克手。
在使命召唤2里面步兵开坦克并不是臆造的。
电脑换了新显卡:
CPU:I7 920,主板:技嘉UD3R,内存10Gddr3 1333,显卡:七彩虹650TI,2G版,硬盘:1T 希捷 32M,机箱:毁灭者,电源:航嘉 磐石 500,显示器:冠捷24寸 16:9 支持1080P。
光驱:技嘉24速DVD刻录。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1
精华
0
积分
26
金钱
21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0#
发表于 2009-4-13 21:54:41 |只看该作者
老虎的问题多多.
宽履带设计造成运输问题..装不上车皮..还得专门设计运输

炮塔慢就不说了.交错负重轮怎么看都是笑话.至于前轮驱动的问题也有人提到了.另外越野性能也就过壕能力看看..爬坡是不怎么地..

柴油发动机老毛子起步早,时间长..这个倒怨不得德国人手慢..

大凡老虎出名的都是阵地反击战,让他纵深作战也真为难后勤部了..

老希迷信重型坦克之科技决战欧洲之巅....可惜双拳难敌四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0
精华
0
积分
105
金钱
117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9#
发表于 2009-4-13 21:38:30 |只看该作者
不可否认德国坦克的质量好,做工精细意味这高性能,但是驾驶员的素质才是最关键的,没有优秀的驾驶员在好的坦克也是废柴!
另外西线的盟军也不是纸湖的,在你德国装甲师在怎么精锐,也不是我数量上的对手,量变发生质变,你要同时和三个强国开战失败是必然的,不是你能造出什么好的坦克可以扭转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3
精华
0
积分
67
金钱
56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8#
发表于 2009-4-13 20:54:11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啊!

所以也更期待英雄连能出现毛子坦克,估计用豹和老虎上去硬拼斯大林还是会两败俱伤,主要还要靠筒子。
Q8200 OC3.4G with AVC Alexander
Biostar Tpower I45
KST DDR2 1066 2G*2
Seagate 7200.12 500G*2 Raid0
Galaxy 9800gt
CoolerMaster RC-K100
CoolerMaster Xtreme Power Plus 400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8
精华
0
积分
69
金钱
87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7#
发表于 2009-4-13 20:53:2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usa1986 于 2009-4-13 20:49 发表
43年末 德军主力基本没有了 地理环境决定德国只能打速决战 拖入消耗战就注定要失败



44年秋季说这话还差不多.

直到44年初,德军装甲师在编制,装备和训练上才完全成熟.装甲教导师便是完全按照44年装甲师编制体系,训练条令编组的全德军规模最庞大的44年型装甲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78
精华
0
积分
190
金钱
97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6#
发表于 2009-4-13 20:51:33 |只看该作者
其实 当时要是和老毛子划边而治 末尝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78
精华
0
积分
190
金钱
976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5#
发表于 2009-4-13 20:49:42 |只看该作者
43年末 德军主力基本没有了 地理环境决定德国只能打速决战 拖入消耗战就注定要失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8
精华
0
积分
69
金钱
87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4#
发表于 2009-4-13 20:47:26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元首的砍刀 于 2009-4-13 20:40 发表

东线俄军于1944年6月22日发起的巴格拉季昂战役歼灭了德中央集团军群,不知德军装甲部队损失了多少


见Operation Bagration伤亡统计,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一共损失了2000辆作战车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6
精华
0
积分
103
金钱
424
荣誉
2
人气
1
评议
0
43#
发表于 2009-4-13 20:40:4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ellos 于 2009-4-13 20:07 发表
对比44年6月-9月,德军接连在诺曼底和白俄罗斯战役中遭遇两次惨败.兵员损失超过了80万
比较下来,也是西线作战车辆损失和损失速度远超过了东线.

东线俄军于1944年6月22日发起的巴格拉季昂战役歼灭了德中央集团军群,不知德军装甲部队损失了多少
Feuer am Willen!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8
精华
0
积分
69
金钱
87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2#
发表于 2009-4-13 20:39:54 |只看该作者
德军诺曼底撤退阶段车辆及装备内人员伤亡情况统计表:

  • 车辆型号               战区         空袭直接造成的杀伤          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      总计
  • 输送车,汽车等等     包围圈内             540                                    1520                    2060
  •                                  屠杀场             1230                                   3660                    4890
  •                                    追击              2000                                   4400                    6400
  •                                    总计              3770                                   9580                   13350
  • 装甲车辆             包围圈内              35                                       80                      115
  •                                  屠杀场               50                                      270                     320
  •                                    追击                80                                      230                     310
  •                                    总计               165                                      580                     745
  • 坦克                 包围圈内              10                                       170                     180
  •                                  屠杀场               5                                         275                     280
  •                                   追击                 0                                        210                     210
  •                                   总计                15                                        655                     670
  • 自行火炮             包围圈内              10                                        55                       65
  •                                  屠杀场                0                                         95                      85   
  •                                    追击                 0                                         85                      85
  •                                    总计                10                                        235                     245
  • 最终统计                                 3960                                     11050                  15010

可见,盟军战机空袭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仅有3960人,占德军车辆装备内人员总伤亡三分之一都不到

[ 本帖最后由 xellos 于 2009-4-13 20:43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3
精华
0
积分
37
金钱
165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1#
发表于 2009-4-13 20:30:28 |只看该作者
杀伤大量卡车和输送车之类的就足够了,这些损失足以大幅降低装甲师的攻击力以及行动力,毕竟空有坦克,缺乏伴随的掷弹兵(没有机动车辆的掷弹兵没法配合装甲力量行动,速度差距太大),缺乏必须的后勤车辆(维修,燃料,弹药一个也不能少)的装甲师还能做啥大家心里有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15 11:46 , Processed in 0.37878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