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630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刺刀、燧发枪的出现与战术的进一步变革 [复制链接]

帖子
2101
精华
0
积分
1071
金钱
3896
荣誉
2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00:20:1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节选自《西方战争艺术》

刺刀、燧发枪的出现与战术的进一步变革  
   18世纪初,技术的革新极大地促进了战术发展。轻步兵开始排成线式战斗队形,依赖其火力进行作战,从而成为步兵中实施进攻和防御的主要力量。自从战争中四种基本武器系统形成以来,武器自身的任何改进都对战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人们成功地将滑膛枪作些改进,以成为一杆短的长矛,这对陆地作战的战术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滑膛枪的第一步改进,是在枪管上加装一把1英尺长的短刀。早在17世纪中叶,这种被称为刺刀的短刀,最先在法国军队中出现,而后在其他国家军队中也相继出现。一位当时的学者曾将这种短刀描述为,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护手盘的宽刃短剑,只是将其一端简单地加工成圆锥形,以便插入滑膛枪枪口固定。这样,滑膛枪就可以取代长矛以对付骑兵的攻击。在装上刺刀前,士兵们首先可发挥滑膛枪射击的优长”,而装上刺刀后,滑膛枪手又都变成了长矛兵。 [ 注:戴维德·钱德勒,《马尔伯勒时期的战争艺术》(纽约,1976年版)第82页。 ]  
  即使滑膛枪装上刺刀后,其总长度也只不过6-7英尺。可见,滑膛枪这一武器系统的不足不在于长矛的长短问题。事实上,在与骑兵的对抗中,步兵是把装有刺刀的滑膛枪当作类似于短矛和利剑那样的刺杀武器使用的,而不是像密集方阵中的长矛兵那样使用长矛的。但是,对付手持长枪的骑兵,带刺刀的滑膛枪就不那么有效了,因为,这时需要的是防御者用长矛构成的一道带刺的防护屏障。但对于只装备马刀而不是长枪的骑兵,只要所有步兵都装备上长矛型武器,哪怕性能不如长矛也行,骑兵就难以突破这种可以取代传统重步兵的步兵阵形。但是,对于滑膛枪兵来说,如果放弃成排齐射的优势,就容易受到骑兵的攻击,因为,他们往往还来不及装上刺刀,敌骑兵就已经到了。  
  直到17世纪90年代,卡座式刺刀替代了插入式短刀,长矛兵才彻底退出了战争舞台。卡座式刺刀是将刺刀的刀身插入固定在滑膛枪枪头一侧的金属套筒上,这样,滑膛枪就可以带刺刀射击了。这样,装备这种武器的步兵就可以同时担负以往由重步兵和轻步兵分别担负的任务。到1700年,当步兵中已普遍装备了卡座式刺刀后,骑兵就不可能从正面再对步兵队形实施有效的攻击了。如果骑兵仍想从正面接近步兵,它将首先遭到来自滑膛枪队形的排枪齐射,之后,还将遇到像长矛兵队形一样的有力抵抗。  
  手枪在与马刀结合使用后,使得骑兵成为同时具有了重骑兵和轻骑兵双重功效的武器系统。骑兵武器的这一发展,增强了骑兵对步兵的攻击能力,而成为在开阔地带最厉害的武器系统,除非轻步兵和重步兵能密切配合作战,可以对骑兵造成一定威胁。但是,步兵装备上卡座式刺刀以后,情况就倒过来了。由于骑兵手枪不敌滑膛枪,马刀更不能有效地对抗由刺刀构成的屏障,所以,装备马刀和手枪的骑兵,就很难对装备带刺刀滑膛枪的步兵形成有效攻击。  
  从下面的这段训词中可以看出,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带刺刀滑膛枪步兵此时已经优于骑兵。1730年,一名西班牙将军在给他的步兵训话时讲到:为了检验步兵的抗击能力,指挥官“应该骑上一匹健壮的战马”,用“战马去撞击站在地上、手里只握有一根棍子的士兵;士兵们则用棍子去戳战马的眼睛或击其头部,最终使战马因害怕而拒绝前进”。此时,指挥官抓住机会地向士兵们说明:“既然一匹强健的战马都不能撞倒手里只握有一根棍子的步兵,那么,在吼声震天的战场上,面对装备有带刺刀滑膛枪的步兵营,骑兵则更不可能取胜——战马更容易受到惊吓。” [ 注:戴维德·钱德勒,《马尔伯勒时期的战争艺术》(纽约,1976年版)第104页。 ]  
  但是,骑兵具有快速机动能力,并且不必进行长时间的部署和准备就能迅速投入战斗,因此,骑兵仍然拥有明确的进攻作战优势。再加上线式步兵队形的翼侧和后方完全暴露,也便于骑兵充分发挥它的这些进攻作战优势。由于3列纵深的步兵线式队形就可以抵挡住骑兵的突击,因此,步兵就形成一种每边由3列步兵线式队形组成的空心正方形全方位防御阵形。可是,形成这种全方位防御队形需要一定时间,而且,骑兵的攻击速度又很快,在烟尘滚滚的战场上,骑兵的出现往往很突然,因此,步兵总是来不及组成这种能够有效对付骑兵攻击的全方位防御队形。然而,不管怎么说,刺刀的出现还是大大动摇了骑兵在战场上的统治地位。在整个18世纪,骑兵在西欧各国军队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下降。  
  刺刀的出现,使得军队成份趋于同一,从而,也使战术家们的任务变得更加简单。在古代,由于军队包括轻、重步兵和轻、重骑兵四种作战力量组成,因此,战术家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将这些不同的作战力量有效组合起来,寻求以占优势的武器系统去对付不占优势的武器系统。比如,拜占庭军队之所以多次战胜对手,就是因为他们能根据不同的对手,灵活使用不同的作战力量。在塔吉纳会战中,他们使用重型步兵和下马骑兵改装成的步兵攻击哥特军队的重型骑兵;在卡西里努姆会战中,他们则使用轻步兵来对付法兰克军队的重型步兵。十字军的战术也是在使用强大的武器系统去对付处于弱势的武器系统。  
  由于西欧各国从未重视过使用轻型骑兵,所以,装备马刀和手枪的轻骑兵的出现,也并没有使他们的战术问题简单化。他们仍然保留着骑兵和轻、重两种步兵,两种步兵如果没有密切配合,就极易遭受骑兵的攻击。然而,刺刀的出现,不仅使军队中只剩下了步兵和骑兵,而且步兵也已代替骑兵占据了主要地位。
  战术家们不再像以往的战争中那样,面临着如何去抵挡更先进武器系统的攻击问题,也没有机会利用一种先进武器系统的优势去对付另一种武器系统。战术家应考虑的是如何利用骑兵突击效果攻击队形散乱的步兵,或者去攻击成线式战斗队形的步兵的翼侧和后方。这对于聪明的指挥官来说,失去了一些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而对于平庸的指挥官来说,则少一些造成重大失误的机会。由于军队成份的趋于同一,会战不再具有较大的决定性,战败方的人员伤亡也大大减少了。  
  滑膛枪的重大改进也增大了其火力威力,从而使步兵更依赖火力的杀伤力。经过大约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到17世纪90年代,部队开始大量装备燧发枪。这种枪是靠燧石撞击钢片发出火花而点着火药池中的火药的。燧石夹在弹簧击锤上,扣动扳机时,弹簧突然松开击锤,撞击火药池上的金属盖片,撞击的同时打开火药池上的盖片,并产生火花,点燃火药池中的引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插图5.1)。显然,燧发枪的机械原理比火绳枪要可靠得多,最初,燧发枪的点火有效率为2/3,而火绳枪的有效率仅为50%。后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改进,滑膛枪的点火有效率提高到了85%。  
  
插图5.1 燧发枪点火装置  
  一种内装火药和弹丸的长椭圆形纸壳弹筒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燧发枪的射击速度。对于旧式的火绳枪来说,枪手首先要用一个牛角制成的药筒,将火药池装满引火药;然后,将一个小木管内的火药装入枪管;再从随身携带的弹药袋里取出一粒弹丸,从帽子里取出一片布包上弹丸,一同装入枪管内;用送弹棍将弹丸和布条捅紧;最后,取出燃着的火绳,拴在枪机上,以备最后点火射击。而对于燧发枪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首先,枪手用牙咬掉纸壳弹筒的尾盖,用嘴含住弹丸;然后,将弹筒内的火药倒入火药池中一部分,剩下的火药则装入枪管内;将用嘴含着的弹丸和弹筒的纸壳一起,装入枪管内;用送弹棍将弹丸和纸壳往下捅到火药处,这就可以准备射击了。火绳枪每分钟只能射击一次,而使用纸壳弹筒的燧发枪每分钟可以射击2-3次,甚至更多。  
  滑膛枪的另一个改进,是枪管采用硬度更强的金属,以使其能承受更大的火药装填量,从而大大提高弹丸的初速。改装后的滑膛枪可以使1盎司重的弹丸在枪口的初速达到每秒1000英尺。军队装备的滑膛枪,尽管枪管既短又轻,口径也不超过0.75英寸,但是,这些滑膛枪在射程和杀伤力方面,却一点也不比枪管下侧装有一叉状的笨重支架的老式西班牙滑膛枪逊色。新滑膛枪的射速是老式滑膛枪的3倍,枪机的击发成功率也大有提高。  
  燧发枪的装弹程序简单了,同时,在装填过程中,枪手不需要专门注意防备点着的火绳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因此,燧发枪带来了步兵战斗队形的重大变化。火绳枪步兵,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至少要1码,以便装填弹药,燧发枪步兵却可以肩并肩挨着一起进行装填,每个人只要有22英寸的空间就足够了。这就是说,在每一列队形中,装备燧发枪步兵的人数要比装备火绳枪步兵的人数多一倍多。这种更密集的步兵战斗队形,不但大大增加了每码正面的火器密度,而且也使抵抗骑兵攻击的刺刀屏障更密集。由于燧发枪装弹速度快,步兵的战斗队形纵深可从以前的6列横队变为3列横队,同时还能保持1/3的人装填好弹药准备射击,因此,指挥官就可以在正面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将步兵组成一个更加密集的战斗队形。  
  尽管燧发枪的出现,要求战术队形做出相应的变革,但在实际过程中,这一变革过程却是很缓慢的。直到18世纪中期,许多国家的军队在作战时还没有采用适应燧发枪射击特点的3列横队队形,而仍然采用4列横队队形。18世纪中期以后,各国军队才逐渐接受了这种可以同时射击的3列横队队形。射击时,第一列跪着,第二列弯腰半蹲着,第三列则完全站着。还有一种同时的射击的方法是,第一列仍跪着,第二列完全站立,第三列移动一下,从第二列士兵的间隙进行射击。然而,采用第一种同时射击的方法,第二列士兵的锁骨很容易被击伤,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第三列士兵射击时又很容易伤着第二列士兵的手和胳膊,因此,三列士兵同时射击很难完全令人满意。最终,各国军队放弃了这种3列横队同时射击的做法,当然,直到19世纪,这种做法才正式被取消。  
  由于此时的枪管是滑膛的,所以精度很差。再加上枪管内的黑火药燃烧后很容易弄脏枪管,为了避免在战斗中擦洗枪管,弹丸不得不做得小一些,其直径一般比枪管直径小1/20英寸还要多,因此装填得很松。这样做虽然影响了弹丸的初速和射击的精度,但却有利于装填火药,也不必擦洗枪管。也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各国军队都没有使用有膛线的来复枪。因为,为了使弹丸在膛线作用下旋转射出,弹丸必须紧紧与枪管贴在一起被送入枪管底部。少数来复枪手甚至带上木槌,敲打送弹棍才能将弹丸送到枪管底部。  
  由于所有步兵都使用滑膛枪,射击就更小心。当士兵们肩并肩站立着射击时,他们所穿的军服都必须改换,以免影响射击。17世纪后期的宽边帽子和全下摆的大衣,被换上了窄檐或无檐头盔以及紧身军服,以便士兵形成密集队形。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威力一直困惑着战术家们。他们从火绳枪的使用程序中去寻找更好的射击方法。法国人将火绳枪改换成燧发枪的进度最慢,一直坚持采用较大纵深的队形,通过增减队形纵深的列数控制火力密度。当编成5列横队队形时,一般首先是前4列先跪着,第5列站立着射击;第5列射击完毕后,第4列再站起射击,依此类推,一直到5列都射击完毕。由于只是一列一列地射击,这样他们就能够根据情况合理分配或保留火力。  
  然而,用这种方法来控制整营的兵力进行射击,则显得很困难。为了更有效控制射击,另外一些军队将一个营的兵力分编为18个排进行射击。他们从整个营队形的每个部位各抽出一个排编成3个组,每一组都可以独立指挥射击。由于每一组的各排来自于整个营正面,因此,在任何时候的射击火力都来自于整个营正面。同时,整个正面不仅任何时候都有1/3的火力射击,也都有1/3的火力预备着。让每排的3列士兵同时射击,可以使营指挥官较好地指挥控制部队,同时,也可以利用营下级指挥官控制部队以更好地行动。另外,以排为单位进行射击,不仅使士兵装填弹药方便了,因为,这样整个排的所有3列士兵同时在装填,而且,还保证了在任一时刻,营队形的任何一部位都有部分士兵在射击,而另一些士兵则装填好了弹药准备射击。  
  平时的训练有助于士兵在战斗中保持整齐的队形,但是,整齐划一的队列行进,或者其他平时多么“精彩的队列动作”,在实际的作战中实施起来都是困难的。“一块耕种过的庄稼地或者深翻过的牧场,就足以打乱整齐的队形。当一些士兵的步子走错时,为了和其他士兵步子保持一致,就得赶紧调整,而当他们调整步子时,就可能掉到后面。而当他们赶上步伐前进时,其他人则又很快走错了步子。这样,整个前进的队形就变得混乱,以致停下来。”平时的军事训练可以使士兵熟练掌握装弹的技能,提高射击的速度,但是,当两排士兵彼此相距100码开始对射时,本来有指挥的射击就会变成单个自由射击,因为,一旦射击开始后,指挥官就再也不能有效控制他的士兵了。“特别是在持续时间长,战斗又十分激烈时,当不少士兵被击毙时,指挥官们就控制不住士兵们的随意射击。”另一位当时的学者描述了这样一次使用滑膛枪的战斗情景:“各排刚开始射击时,或许只有二三个士兵没有参加齐射而独自射击。紧接着队形中就出现一片火海,各排与各列的士兵们混杂在一起,士兵们装好子弹后就自行立即开火射击,第一列的士兵也不再跪着射击了,虽然他们也想那么去做。此时,上至将军,下至排长,面对这混乱局面,谁也无能为力。只有等待部队自行进退了。” [ 注:克里斯托弗·达菲,《腓特烈大帝的军队》(纽约,1974年版)第88-89页。 ]  
  指挥官们在平时除了训练士兵的射击技能外,还训练士兵形成用于对付骑兵冲击的方阵,以及形成线式战斗队形。通过训练,指挥官们使士兵们在硝烟弥漫、人喊马嘶、血流成河的残酷战场上,仍能做到纪律严明,熟练地进行射击、前进,尽可能快速地进行战术变化。总的看来,尽管这些贵族出身的指挥官们,不重视采用引导的方式,指导士兵们进行训练,而是更多地采用强制的手段迫使士兵训练,但是,他们的训练应该说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简要而又概括的介绍了西方战术学家门对17-18世纪作战方式的研究
字数有点多,有爱的可以看一看……
回避性能+2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3
精华
1
积分
382
金钱
688
荣誉
11
人气
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09-3-8 02:40:11 |只看该作者
《战争论》,火器时代的经典论著,里面有详细的战法描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8
精华
0
积分
119
金钱
441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09-3-8 02:02:09 |只看该作者
龙骑兵有两种说法吧,一种就是可以上马作战,也可以下马作战的骑兵
一种是说早期的龙骑兵使用一种喷火的武器,叫“火龙”,所以这些骑兵也被叫做龙骑兵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38
精华
0
积分
472
金钱
162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09-3-8 02:00:35 |只看该作者
枪不准是问题的关键

確實 你用現今的後膛彈夾突擊步槍來看待當時的 前膛黑火藥燧發步槍 是不同的

管你瞄多準 無膛線+子彈沒貼著槍膛+不均勻火藥+劣質黑火藥+後座力大

子彈亂飛 就當然只能拼機率齊射啦

另:散兵補充一下 龍騎兵 跟下馬騎兵 基本也算是啦

少量下馬騎兵 搶先扼守要地路口 分散隊形以火力阻止敵人大部隊 算不算是呢?

歐洲各國這種下馬步槍兵可多了 各式各樣
在亞洲人看來,吃臘腸跟吃熱狗的歐美人沒有分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8
精华
0
积分
119
金钱
441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09-3-8 02:00:32 |只看该作者
恩,没错,建造多棱要塞是最花钱的事情之一,虽然有一些军事将领提出利用低矮的土质工事一样可以提供不错的防守优势,各个国家的君主还是喜欢建造漂亮的棱堡,在那个时代,棱堡就和战列舰一样,是展示国力的一种方式,按照大腕的方式说“你国家里要是没三,四个棱堡,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38
精华
0
积分
472
金钱
162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09-3-8 01:54:47 |只看该作者
每年花那么大批开支在军费上

當時開支最大的是圍城戰 星堡

建築花錢 圍攻花錢 被圍花錢 曠日廢時
在亞洲人看來,吃臘腸跟吃熱狗的歐美人沒有分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38
精华
0
积分
472
金钱
162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
发表于 2009-3-8 01:53:08 |只看该作者
散兵作战

有散兵阿 獵兵 chaser 各國都有阿

散兵不是主流有科技的限制 散兵多膛線槍 裝彈極慢 保養極麻煩

加上黑火藥時代 射擊煙霧大 清理槍膛麻煩 射擊煙霧會暴露自己位置

各國都有神槍手小隊 散兵小隊 多的是了
在亞洲人看來,吃臘腸跟吃熱狗的歐美人沒有分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8
精华
0
积分
119
金钱
441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09-3-8 01:48:10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散兵作战,有一个说法,就是说……如果大家都打散兵战,那么这个战争拖上N年也是很可能的……你要知道,战争是很花钱的……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一直每年花那么大批开支在军费上,所以……大家就都战出来排排好分个胜负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01
精华
0
积分
411
金钱
2012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9-3-8 01:47:14 |只看该作者
枪不准是问题的关键 而且士气也得综合考虑 没有阵型 很快就会溃散的 战场上一步退 就是大溃退的前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
精华
0
积分
3
金钱
1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9-3-8 01:45:56 |只看该作者
這書很不錯的樣子就叫 西方战术学家门对17-18世纪作战方式的研究?

使用道具 举报

信徒

帖子
1288
精华
0
积分
654
金钱
919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9-3-8 01:34:31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搞小队散兵作战·········可以减少不少伤亡啊

是因为怕骑兵?枪不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8
精华
0
积分
119
金钱
441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9-3-8 01:28:47 |只看该作者
战争到激烈时,士兵们都是想装好子弹便尽快射出去,而不是等待命令,这很正常,如果好不容易装好了子弹结果没射出去就被敌人打中,那这子弹不是白装了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58
精华
0
积分
230
金钱
270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9-3-8 01:11:34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感谢楼主。20220202020200220

使用道具 举报

信徒

帖子
1288
精华
0
积分
654
金钱
919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9-3-8 00:42:57 |只看该作者
喔~~~~~很多字,很科普····················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17 21:49 , Processed in 0.37176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