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56550
- 主题
- 0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250
- 精华
- 0
- 积分
- 125
- 金钱
- 327
- 荣誉
- 0
- 人气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250
- 精华
- 0
- 积分
- 125
- 金钱
- 327
- 荣誉
- 0
- 人气
- 0
- 评议
- 0
|
No31:河越夜战
北条 VS 上杉
天文十年(1541)七月,氏纲死后。二十七歳的嫡男氏康継任家督。直后、扇谷的上杉朝定二度试图夺回河越城,两度都被击退。同时,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也意图打倒北条家。于是,扇谷,山内两上杉氏団結起来了。
天文十四年、氏康生涯中最大的危机袭来了。同年八月、西邻的今川义元从骏河下方庄侵入。氏康率兵迎击。双方对阵于骏河国今井郡狐桥。今川军中还混杂着武田的菱之旗。甲斐的武田信玄为了帮助妹婿义元而派遣了援军。这个時期、北条家的同盟只有一人,就是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他迎娶了氏康的妹为妻。在骏河东部北条军与今川,武田联合軍对峙。在与武田?今川两氏呼应的两上杉氏提携下,晴氏背叛北条氏。形勢十分危急,反北条方的势力极为强劲。
十月,两上杉氏和足利晴氏联合包围了氏康的妹婿北条纲成所守的河越城。包围軍号称八万骑。西北两方同时攻击,北条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危险处境。但是,危机消除了,奇迹出现了。诹访地方的武田军与北信浓的强豪村上义清陷入苦战之中。信玄为了调回对战北条的麾下士兵,对北条和今川家进行了调停。北条氏与武田氏和睦,而今川氏则得到骏河下方的富士川以东的骏河领。得到好处后的今川家于是退兵。
于是,西方的威胁由此去掉了。北方的河越城还是在两上杉氏的包围之下,企图等待河越城的兵粮断绝。在武田信玄调停下,两上杉氏的和睦关系成立,认为氏康必死无疑,胜利在望。半年的笼城中,城内的北条方已露出了疲惫之色。
天文十五年四月二十日深夜,事情起了突变。氏康率八千士兵突然夜袭柏原的上杉方的本陣。同時,假装疲惫的城内北条军三千在北条纲成的率领下出城夹击。毫无准备的两上杉軍八万余人在城内城外合共一万余的北条軍夹击之下,败得体无完肤。
上杉朝定当场被杀,上杉宪政经过上野平井城投靠了越后的长尾景虎。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辛苦地逃回本处下总古河。天文二十三年、北条军捕获晴氏,晴氏在被幽闭的期间死去了。
其后,太田资正逃入武蔵松山城,山内上杉氏的重臣,滝山城的大石定久和天神山城藤田邦房降伏,并隠居。武蔵一国尽入北条氏的版图。河越夜战大大改变了关东战国势力的分配。
No32:三增咔之战
北条 VS 武田
永禄十一年十二月、甲斐的武田信玄撕毁与骏河今川氏的盟约,侵攻骏河。今川氏真被追放,武田军占领了骏府。北条氏康为了支援氏真,出兵骏河,与信玄对決,获得胜利。翌十二年四月、信玄再度占领骏河,其后在骏东郡与氏康对決。
十月,信玄命甲信,西上野,武蔵出兵包围氏康的小田原城。自己率大军从小仏峠进入武蔵与別动隊合流攻击小田原城。氏康坚守城池,等待远征军的自灭。信玄在小田原城下放火挑衅氏康,城兵不为所动。恐怕长期战的信玄只好率军退去。
同月六日,武田军在越过三増峠之际,与前来追击的北条氏照,氏邦兄弟展开了激战。称为三増峠之戦。
北条军在三増峠的中里,上宿,下宿村布阵。与擅长山地战的武田军对战感到了危惧的北条军向小田原请求援軍。武田军迅如脱兎般的离去。小田原军在山丘上观望形勢。看到武田军大约三分之一包括山县昌景以下的五千将兵从志田峠消失后。目前的武田兵力已经减少,而且看到了内藤昌丰率领的运粮队正在通过,北条方的勇将纲成突然发动了攻击。
武田军应战,于是两军激战起来。令北条军大为震惊的是,从志田峠退去津久井方面的山县军突然返回,突袭北条军的左翼。激斗中,北条军陷入大混乱,战死者达三千余人,大败而回,逃入半原山。武田军则死九百余人。
信玄回到甲府后,为了报复,从骏东郡出兵侵攻伊豆。其后元亀二年(1571)氏康病死,遗言两方和睦。骏东郡的攻防之烈战才停止下来。上野,武蔵两人的对立延迟了信玄的西上,信玄最后在西上的征途中病逝。
No33:磨上原之战
磨上原之战
伊达 VS 芦名
天正十七年(公元一五八九年)
古战场:
福岛县耶麻郡猪苗代町若宫等地
背景:
最上·大崎氏与伊达政宗和睦、于是政宗调动镇守北方边境的士兵,但是又决定不南下。天正十七年四月、从米泽城出发,五月,到达芦名义广领地驹。 牵制芦名·二阶堂的行动,并且攻打了相马义胤的领地。 政宗攻打相马氏的时候、芦名义广和佐竹义重的军队在须贺川汇合、到达岩濑郡和 安□郡交界的地方。政宗得知这个消息、急速退兵同时派遣片仓景纲去策反义广的重臣猪苗代盛国
义广知道重臣猪苗代盛国谋反的消息、判断如果继续把部队滞留在须贺川的话,大本营所在地黑川城(会津若松城)就有被夺取的危险、于是在六月三日夜、从须贺川撤军。义广到达黑川城是在四月,同时伊达政宗进入猪苗代盛国的猪苗代城。
经过:
六月五日凌晨二点、义广率领一万六千士兵从黑川城出发、向猪苗代城进发。这时,不清楚义广方面是否知道政宗已经到达了猪苗代城、义广心中并没有和政宗决战想法、他的目的只是要讨伐谋反的猪苗代盛国。
义广到达大寺(耶麻郡磐梯町大寺)。义广派遣富田氏实的儿子隆实在布藤(磐梯町)高森山布阵、从这里到达东北汤达泽地方。政宗方面、从猪苗代城出兵向磐梯山山麓进发、到了中部八森地方、在八森山布置本阵。上午六时,在汤达泽附近揭开了战争的序幕。芦名方第一波攻击是富田隆实的部队,和伊达方先锋猪苗代盛国部队发生冲突。这种情况很常见,为了试探内应者是否忠诚,在对以前的主公作战的时候,往往派遣反叛这充当先锋,这场战斗也是为了试探盛国的立场。先锋盛国部队被芦名先锋富田隆实追逼得走投无路。伊达氏第二阵原田宗时、还有第三阵片仓景纲也因此呈现败退状态。但是芦名方参战的只有先锋富田部队、虽然隆实邀请派遣援军,但是芦名军第二阵佐濑河内守以下诸队没有参加战斗的迹象。由于第一阵猪苗代、第二阵原田、第三阵片仓诸队的后退,于是主战场转移到了会津磐梯山和猪苗代湖之间广大草原磨上原。富田隆实率领仅仅十骑突入政宗本阵,被政宗亲信的家臣阻住,之后下落不明。可能是战死了。随着富田队的崩溃,芦名方面也乱了阵脚。纷纷败逃,义广率领亲信家臣四百余骑冲进政宗的本阵。但是没有突破政宗方面坚固的防御、义广只身败走。
另外一种说法:在高地上看到会战经过的百姓说,是片仓景纲追击敌人,施放洋枪。附近的百姓听到枪声,四散奔逃。佐濑队和第三阵的松本队以为全军败退,于是开始撤退,进而引起全军总崩溃。
芦名军败走之前,猪苗代盛国破坏了日桥川的桥。败退的士兵被后面的追兵驱赶,纷纷落水溺死。午后四时,战役完全结束。芦名势大败。
义广身边仅有三十骑了,好不容易说服两个家老才能回到黑川城。由于日桥川桥被破坏,所以只能绕远从西堂岛桥(一说落河桥)渡河,回到黑川城。
磨上原一战,芦名主力二千士兵损失殆尽,义广无力防御黑川城,在政宗攻下城池之前逃出。十日夜,舍弃黑川城逃往白河方向,投靠了自己的本家佐竹氏。
结果:
政宗在六月十一日、轻而易举地进入了黑川城。
芦名氏世代占据得会津·大沼·河沼·耶麻四郡、安积郡一部分、下野国盐谷郡一部分、越后国蒲原郡一部分,如此广大地域被政宗占领了。
值得一提的是,政宗这些战国几乎是在六月五日一天内取得的
政宗把局城从米泽城迁到黑川城。新获得的领土使政宗在对佐竹氏战略上占据有利的形势。这次战役,镰仓以来的名族、芦名氏灭亡了。
No34:手取川之战
上杉 VS 织田
战争的起因
1.织田家越前征服
织田在灭亡了朝仓之后,信长派柴田权六胜家在越前筑造了北之庄城,作为甲信地方攻略的据点.柴田权六作为织田家头号猛将号称"破竹柴田",其刚勇之势可知.此人号称每次出战必为先发大将,新近在南近江一举击溃六角,威名远扬.
可是柴田为人骄傲自大,且自持勇力,在实行内政上面不免过于粗暴.越前加贺之地,本来就是一向宗活跃的地方.朝仓家几代人都在不停的和一向宗作战,好不容易才把一向宗镇压下去.织田信长被一向宗宗主光佐目为佛敌,一向宗的子弟纷纷起来反抗柴田.
柴田权六在思考之后实行了所谓的刀狩令,即收缴民间的武器,防止人民造反.当时朝仓家的旧部很多,本来就对织田不满,接到刀狩令后,他们认为这是对武士的最大侮辱,于是很多人加入了一向宗的起义,一向宗得到了大批正规武士的加入,实力大涨,和柴田权六展开了全面的战争.(这一点柴田大大的不如羽柴秀吉.秀吉在北近江实行怀柔政策,不但没有激发反抗,反而很轻松的收编了浅井的旧部)
柴田权六胜家在前田又左利家和佐佐成政的帮助下,大打出手,终于击破了一向宗,在鸟越城打死了本愿寺的代官铃木重泰.平定了越前,简直可以说是重新征服越前.
2.柴田的甲信地方攻略
织田家平定越前后,开始攻略加贺越中.这两块领地一向是向我们上杉效忠的.虽然谦信大人心怀仁义,从来没有讨伐过他们,但是迫于上杉家的声威,能登加贺越中一直是听从上杉的指挥和保护.面对柴田的大军,他们中一部分投向织田,另一部分则向上杉求援.
信长认为他们这是心怀两端的不义行为,命令柴田处死了多位豪族.
这一行为使得很多豪族派使者前往春日山城,向谦信公苦苦哀求.打动了谦信大人的侠义之心,终于决定迎战织田,保护甲信来之不易的和平.
织田出阵
柴田权六胜家得知上杉谦信公亲自前来,立刻派人前往安土城求援.织田信长发出增援令.织田家分布于各地的重臣大将纷纷起兵前往迎敌.天正五年8月,织田家大批军团云集北之庄城.柴田权六胜家,丹羽长秀,池田胜入恒兴,羽柴藤吉郎秀吉,前田又左利家,
佐佐成政,织田家主力军团5万人整装待发.
这时候,柴田权六和羽柴秀吉发生争执.秀吉认为加贺平原地域狭窄,不利于织田大军的展开;而上杉常年和武田在北信浓作战善于使用小部队,所以应该将上杉军团吸引到越前决战,由信长亲自迎敌.柴田自负勇武,对于秀吉非常轻视,坚持要出兵加贺,对秀吉进行了人身污辱.秀吉羞怒之下,离开北之庄,回到了长滨.织田家其余军团于9月出发前往加贺.
上杉出阵
上杉谦信公,自春日山城出发,率领越后军团15000人,经过越中直捣能登,连拔3城,能登全境降服于军门之下,士气高昂.越中能登加贺的豪族率领20000人前来相会.上杉军团共计35000人,主力为越后军团.
随从谦信公出征的是近卫亲将鬼小岛弥太郎,斋滕朝信,直江景纲等人.
松永反乱
这期间,大和信贵山城的松永久秀,认为织田家大军远离近畿,随起兵反乱.但是随即得知信长本人仍在安土坐镇,大惊失色,不敢动弹.其实,当时的织田军主力不是已经进入加贺,就是正在赶往越前,安土近江只有羽柴秀吉的八千人.三好和松永坐失良机.
大战来临
天正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双方相距不到20里,大战即将来临.
要说织田军刚一出阵就士气低落,这是不太确切的.
其实,柴田权六作为织田头号猛将,实力可想而知.他所率领的都是织田家身经百战的军团,将领也都是些素负盛名的勇将.虽然羽柴藤吉郎秀吉没有出阵,但藤吉郎秀吉当时在织田家还只是普通的名将(武斗派的将领大都看不起他),并不会影响织田的士气.
这次合战,织田结集了庞大的军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柴田怀着必胜的决心,背水布阵
大体的方位是
左前:枪之又左前田利家6400 右前:北陆之狼佐佐成政 5400
左军:丹羽长秀 11000 主阵:柴田权六胜家20000 右军:池田胜入恒兴 8000
-----------------------手取川----------------------------------
总兵力 50800.
柴田权六下令各军建起大旗,等待上杉军的到来.
柴田并没有注意到:由于加贺的地势狭窄,他的军团没能完全展开,军团的厚度远远大于宽度,很多部队都挤在一起,调动发生了困难,虽然他有50800大军,可是真正能和敌人战斗的只有第一线的部队.
谦信公武威盖世!
在手取川一战中,谦信大人使出了上杉家越后兵法的不传之秘--车悬阵.
这个阵法号称是天下无敌,玩过太阁三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是上杉谦信大人亲自创立的阵法.凭借这个阵法,对所有的敌对阵法都有优势,就象中国三国中的猪哥八卦阵一样,可以说是变化无穷,天下无双.
好了,现在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惊人的阵法!
越后兵法讲座(1)车悬阵
车悬阵包括本阵和游阵
本阵不必说了是总大将驻守的地方.
游阵则是4,6,8队不等的,视地形兵力而定.比如说4队吧!
游队1 游队2
本阵
游队3 游队4
整个军团就象是一个转动的车轮.面对敌人的时候,随着敌人的强弱而转动.
各游队随着本阵的军旗号令,攻击敌人的弱点,一队队循环往复,令敌人无法应付.
这个阵法看起来就象是一个歪的十字架.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奥妙无穷.
阵法的要旨在于越后骑兵的天下无双的机动力和谦信大人的武勇和睿智.机动力强就可以先敌人而动,择其弱点而攻击;主将冷静沉着才可以发现敌人的强弱分布;本阵的军团足够强悍才能在关键时刻给敌人致命一击;军队训练有素指挥得当才能进退自如如臂使指.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所以别人即使见过也难以使用.
合战
天正五年9月23日,上杉和织田在手取川展开激战.
谦信大人见到地势狭窄,就没有让能登越中和加贺的军团加入阵列.而是单独以越后军15000人,布成了车悬阵.越后大军士气如虹.随即主动攻击了柴田的前军.
织田军奋力作战,但是上杉军此一队去,彼一队来,每次都是几百人的小部队.织田军的前队不久就劳累不堪,开始动摇.后队的大军互相拥挤,谁也没有办法支援.柴田看到形式不妙,下令铁炮队上前,穿过左前队列阵,企图使用铁炮击退上杉的勇士.
上杉谦信大人远远的看到敌阵中旗号变动,立刻下令游队前往敌军左方等待.当织田铁炮队好不容易挤出人群,还没有摆好队形,上杉的铁骑已经冲了近来.铁炮队四散而逃.织田军前队不顾利家和佐佐成政的大声喝骂,开始溃散.
谦信公命令树起"田比"大旗,开始总攻.织田军全线溃退.
当织田军面临总崩溃的时候,柴田权六表现出他名将的风采.他将头盔抛掷于地,对前田利家和佐佐成政大喊:又左!成政!你们想让我织田家蒙羞吗.于是三人聚集了亲信将士千余人拼死抵抗,足不旋踵.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也反身迎战.上杉铁骑攻势受阻.
上杉谦信见敌人士气复振,率军稍退.
织田家众将遂引兵渡河.当织田军渡过一半的时候,上杉家8000铁骑突然冲了过来,织田军忽闻背后传来上杉家的南无阿弥陀佛之声,立刻崩溃,自相践踏溺水而死者极多.上杉骑兵冲入浅水追杀敌军,获得武士的首级过千.织田军的鲜血染红了河水.数万人的盔甲武器铁炮粮食扔的遮蔽了道路.也正是因为这样上杉的精兵才无法追击.胜家率败兵一直退回北之庄,一面闭门死守,一面派人求援.谦信大人命人收集战利品,分发给随从的豪族.不久织田家嫡男织田信忠率领泷川一益等人带领尾张美浓大军33000人赶到,这时上杉军早已返回了春日山城.这一战织田军战死者三千人,受伤者过万,北上的计划受挫.
柴田权六胜家自此专注于扩充军力,在越前聚集士兵多达60000人,但是始终不敢踏进越中能登.天正六年,昆沙门天战神谦信公归天,柴田权六派出使者吊丧,感叹说:谦信大人归天,我再也没有和您痛痛快快打一场的机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