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38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大家说说陈庆之以三千骑兵背城战北魏20万人马是真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帖子
467
精华
0
积分
234
金钱
1127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0:45:1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公元528年,北魏的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率领本部向萧衍投诚,并请求萧衍帮助其成为北魏的皇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认为这是一个向魏土拓境的大好时机,于是便欣然同意了。于是再一次地,陈庆之以假节的身份、受任为飚勇将军(算是不入流的将军封号吧),送元颢北上洛阳。照理说这是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军事行动,可是梁武帝脑子又发毛了,居然让陈庆之所部七千人孤军北上,而且并未其他部队加以协助。这不由得令人怀疑起梁武帝的真正用意,很有可能梁武帝并不愿花费太多精力浪费在这个北魏的流亡贵族身上,只是想派陈庆之率领少部分军队敷衍一下,不过梁武帝这次的无心之举却在无意中促成了陈庆之个人生平足以不朽的武勋。  
                          流亡贵族在陈庆之护送到涣水边就迫不及待地即位称帝,授予陈庆之使节、任命他为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他也知道自个是个光杆皇帝,全部还是要靠这七千人马的将军,他能给的只是一个个高帽。让陈庆之带领部队攻魏,梁军从铚县出发,随即就攻克了荥城,进逼睢阳城下。守城的魏将丘大千(是他,手下败将,人生何处不相逢,哈哈)有着将近七万人马,上次被陈庆之一举击溃后,他似乎并服气,好啊,上次你能打的掉我的营垒,是我大意,这次我再筑坚固点,看你怎么打。于是他仗着十倍于对方的兵力,筑起九座连环相扣的营垒阻挡陈庆之前进的步伐。陈庆之不管,你筑你的,我打我的,进攻,再进攻,不断地进攻,从早上打到下午,陈庆之已经攻陷了三座营垒。我KAO,服了,真T.MD的服了,这或许就是当时丘大千内心的真实写照。反正史书上就一句“大千乃降”。北魏的七万军队一日之间就灰飞烟灭了。  
4 白袍将军陈庆之  

                          随后不久,北魏的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领最精锐的御林军近卫队二万阻击陈庆之的部队。他不象其他人那样在旷野搭城垒步步为营,而是将自己的部队统统进入考城驻扎。这座城四面环水,城内守备严固,易守难攻,很像三国时的军事重镇合肥,这王元晖业也想借助城坚地险建下三国张辽之功绩,死也不出城应战。好吧,你不出来没关系,我照打,陈庆之命令属下在水面修造浮垒,随后借助浮垒,乘筏顺流而下,一举就攻陷了这个水上城堡,并且还生擒了敌方主将元晖业,这一战获得战车七千八百辆。此后陈庆之继续挥师北上,不屈不挠的指向洛阳,沿路不少城池看见他的旗帜就请求归降。随着战果的不段,元颢的大帽子一顶又一顶接着来。升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反正都是虚的,有啥官衔就封他啥。  

                        与此同时,北魏军队的尔朱荣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骑兵指挥家,在他的指挥下,北魏的军队先后击败了长安的萧宝寅和各地的反乱将领,而他本人更是以七千精骑大败六镇起义军葛荣,一时也是风光无限。在解决了其他问题后,他的目光集中到这支仅有数千军力,却要执意入洛的部队身上。  

                        要攻占洛阳,必须占领洛阳东边门户荣阳。尔朱荣和陈庆之这两位将才都意识到荣阳的重要性,陈庆之集中本部所有部队猛攻荣阳,而尔朱荣在荣阳集结了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所率领的羽林军和驻扎军队的混合编队将近七万人。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更令人头疼的是荣阳城异常险固,陈庆之屡次进攻都未能攻陷。  

                          与此同时,尔朱荣的令魏将元天穆率领大军截断了陈庆之的后路,元天穆派遣他麾下的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率领胡骑(即散居在关外的少数民族骑兵部队,这种部队以劫掠为生,战斗力极强)五千人,骑兵将领鲁安率领夏州步骑混合军九千余人,来支援杨昱;又让右仆射尔朱世隆(尔朱荣的弟弟)、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领一万骑兵,占据虎牢关使得陈庆之无路可退。元天穆、尔朱吐没儿一前一后对陈庆之形成夹击之势,旗鼓相望,声震百里。  

                        当此之时荥阳城还没有攻陷,四面又全是敌人的十数倍与己的精卒,我相信,换上世间任何良将,在此情况都束手无策,想的不是撒丫子逃跑,便是等死。一直跟随陈庆之出生入死的常胜军们也头一次感到了死亡的逼近,军队上下布满了绝望不安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陈庆之还保持着镇定自若,他解下鞍绳,把马栓起,召集全体部队,对他们大声说:“我们从出发至今,攻城略地,实在已经不少了;你们一路上所杀的敌人,有的是现在包围我们敌人的的父亲,有的是他们的兄长弟弟,这些多的是无法计算。他们都把我们当成仇敌,恨不得灭之而后快。我们才有七千人,敌人却有将近众三十余万,今日事已至此,就不要再考虑如何求生了。我想和敌人的骑兵不可以在平原上一决高下,必须等他们还没到来之际,攻克眼前这座城垒,大家不要再犹豫惶恐,那样只能是自取灭亡啊!”于是他亲自擂鼓攻城,一通战鼓下来,士卒奋勇登城,来自东阳的勇士宋景休、义兴的鱼天愍首先登上城楼,竟然一口气攻陷了荣阳城(看来陈庆之深知一鼓作气这兵家之道,每次关键时刻打赢敌人都是一鼓作气)。  

                        好了,读到这里完全为这为稀世之将所折服,从第一次两千兵马到现在的七千兵马,他面对的敌人都是数倍于他的,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还能采取攻势,甚至取得最后的胜利,综观古今战史,谁人有其勇也?谁人有其功也?  

                        感慨先打住,继续说陈庆之。以众敌寡攻下荣阳已是兵史上奇迹,但接下来陈庆之还满满足,他要创造前无古人的战绩:  

                        不多久外围的北魏援军就集结包围了荣阳城,梁军众将士都认为应该马上固守荣阳等候援军,而魏军尽管受挫,但是外围主力尚存,也认为陈庆之应固守(野战北魏有胡骑,那可是天下无敌的),但陈庆之出人意料地率领三千骑兵背城迎战魏军。尽管古有韩信背水一战,名扬天下,但不过是以众敌众,而今天陈庆之以三千对二十万,谁能想象这是一场怎样的旷世对决!西方天才指挥家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也只是面对一倍于自己的敌人,而且汉尼拔当时的骑兵的数量和战斗力还远胜于对方。而东方“北人善骑,南人善舟”是千年不变道理,北魏骑兵前身是游牧鲜卑族组成的,骑兵的战力无庸质疑,而南方则利用淮河长江上舟船便利的条件与北军抗衡,而在同样是骑兵也要弱于北方。因此要说到陆地上的正面作战,一向还是都是北魏稳占上风。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南北朝得以相互对峙数百年而双方都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  
5 白袍将军陈庆之  

                          但这场对决的结果打破这千古道理,史书上的廖廖数语使我们不得知当年这场旷世对决的详细情形,总之,这场野战使得北魏的骑兵神话一下子破灭了,是役,陈庆之以三千骑兵大破元天穆麾下将十数万大军,(包括那数万胡骑),那位倒霉的骑兵将领鲁安在战阵上乞求投降,而元天穆、尔朱吐没儿仅以单骑逃生。战役结束,收缴荥阳的储备,牛马谷帛都不可胜计。此后陈庆之继续西进赴虎牢,尔朱世隆这位后世造成了北魏分离的豪族在听到陈庆之来了,连喝令众部交战的勇气都没有,匆匆弃关逃走了。   


这也太变态了吧,是不是和淝水之战一样是自己把自己给打垮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12 15:02 , Processed in 0.31723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