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9870|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中2里希腊半岛上那些名城都去了哪? [复制链接]

帖子
196
精华
0
积分
98
金钱
221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7:40:4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像雅典斯巴达等,虽然被异族征服这些城邦国家都消失了,但他们的城市也都被彻底毁掉了吗?还是改了名字?不过现在的希腊不还是有座叫雅典的城市吗?

我没玩过罗马全战,玩中2时总觉得希腊半岛上太过荒凉,特此求教各位达人从历史上和游戏性上的解答

使用道具 举报

耶路撒冷骑士

帖子
339
精华
0
积分
180
金钱
648
荣誉
1
人气
2
评议
0
54#
发表于 2008-7-5 17:25:13 |只看该作者
这年头.喷子最无敌.我来喷你.波斯.你也好意思说.波斯又是划船又是翻山的跑那么远去打你.被打败也是情理之中.后勤线.补给..等等原因.必败.
另外.古典主义时期.早了点吧.好像那个时候的西欧洲人都在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原帖由 leccesg 于 2008-7-3 11:28 发表
谁说希腊不强?
希腊的军事很强大,在整个古典时代,希腊的军事是整个欧洲最强的,希波战争打了三次,最后有统一国家,统一制度,统一领导,军事强大诸称的波斯败在了希腊的脚下
斯巴达是最强悍的尚武国家,他们供奉着战神:阿瑞斯,太阳神 ...
历史必存于昨日.这是文明.绝望只在今日.这是人性的丑陋.希望存于明日.这是人类的支柱.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86
精华
0
积分
843
金钱
184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3#
发表于 2008-7-5 15:55:4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milly008 于 2008-7-5 15:21 发表
一个国家的首都都被人围着打了,如果还要到“一半的时间”的话,这个国家不如自己灭了算了,太窝囊了。

咳,不说了,东罗的FANS们又激动了。

只能说,罗马是历史上血腥残暴没人性的暴政统治。种族灭绝是小菜一碟,奴隶生活惨不忍 ...


东罗马种族灭绝了谁呀?请列举一二?
血腥残暴,中古历史上哪个时代不是战胜者拥有一切战败者失去一切的?莫非你有个独立于人类历史的世外桃源没说出来?
奴隶生活惨不忍睹这就更扯了,哪里的奴隶是过着幸福生活的?国际歌里的吗?

你觉得当时人家都恨死罗马了,那为啥查理曼要加冕为“罗马人皇帝”,他不怕招恨呀?挂着罗马头衔的皇冠王冠这么多人抢着要,他们都傻呀?


其实我很想做个设想,如果蛮族入侵当时灭的是东罗马,而西罗马继续存在,能挺多长时间
关键词: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铁甲骑兵……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邈汉化组翻译【初级】
Δ隐されし禁断の聖域
撒丁公國科西嘉子爵

帖子
5146
精华
1
积分
3554
金钱
15606
荣誉
78
人气
10
评议
0

52#
发表于 2008-7-5 15:44:05 |只看该作者
罗马的城墙不是一日建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

帖子
24031
精华
5
积分
13880
金钱
34285
荣誉
86
人气
36
评议
0
51#
发表于 2008-7-5 15:30:3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milly008 于 2008-7-5 15:21 发表
一个国家的首都都被人围着打了,如果还要到“一半的时间”的话,这个国家不如自己灭了算了,太窝囊了。

咳,不说了,东罗的FANS们又激动了。

只能说,罗马是历史上血腥残暴没人性的暴政统治。种族灭绝是小菜一碟,奴隶生活惨不忍 ...

暴政能统治一个国家上千年?除了对迦太基以外罗马对谁实行过种族灭绝?在奴隶时代哪个国家的奴隶有三险一金了?我说的一半时间是针对那个“东罗马大部分时间都...”的言论,历史上君士坦丁堡被围攻和被异族占领的时间加在一起不到100年,为什么这么多灭亡的王朝里面就东罗马的首都被围攻了那么多次而没有陷落?为什么很多王朝包括中国的首都一旦被围攻就很难幸免?我们不激动,不过你抬杠抬的太没水平!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68
精华
0
积分
968
金钱
3452
荣誉
8
人气
0
评议
0
50#
发表于 2008-7-5 15:21:33 |只看该作者
一个国家的首都都被人围着打了,如果还要到“一半的时间”的话,这个国家不如自己灭了算了,太窝囊了。

咳,不说了,东罗的FANS们又激动了。

只能说,罗马是历史上血腥残暴没人性的暴政统治。种族灭绝是小菜一碟,奴隶生活惨不忍睹,血腥娱乐是市民喜爱的节目,政治阴谋不断。罗马的40多位恺撒,几乎全都是死于非命的,没几个正常退位的。

我们以太多的“光荣的幻想”去看待它。。。。把罗马传统看成了很值得崇拜的东西。。。。回到那个年代,说不定把罗马都恨到骨头里去了。。。
犯我强汉者,只要是白天、天晴、没风、没雾、没雨、没雷电、没复杂电磁环境、没有山、地要平、没危险、有干粮、有通讯、有地面导航、没有老农烧秸秆……虽远必诛!!

        
Alienware M18xR2
Core i7-3740QM @ 2.50GHz
8 GB (三星黑武士 DDR3 1600MHz 4Gx2 )
HD 7970*2 cross fire ( 2024 MB *2 )
镁光M4 512G SSD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

帖子
24031
精华
5
积分
13880
金钱
34285
荣誉
86
人气
36
评议
0
49#
发表于 2008-7-5 15:10:1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008036 于 2008-7-5 12:12 发表

据我了解,好像只有阿拉伯人,十字军还有奥斯曼吧..其他大大概只是到了首都附近而已.
再算上拉丁帝国的60多年..还有一些非王朝时期..这比起整个千来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吧..

所以按光明兄所说:
东罗马大部分时间都没 ...

你仔细看看东罗马到底有几次君士坦丁堡被围攻,叛乱到底占了多少年?如果不到一半就不能被称为大部分时间吧?
拜占庭帝国详析转自:百度贴吧
作者:不详

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帝国,其重要性可以做这样的最简单的表述: 如果拜占庭帝国在黑暗时期初期和西罗马帝国一起崩溃了, 那么西方整个基督教文明,就不可能存在了。  

关于拜占庭帝国起始的年代,就如同我国的春秋和战国的年代划分一样,是很难有定论的。 根据不同性质的划分,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元330年,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 此后以拜占庭为首都的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2. 公元378年, 瓦伦斯皇帝在亚德里亚堡被西哥特人击败, 标志着罗马帝国的黄金岁月结束,欧洲进入了黑暗时代,从此之后的罗马帝国和以前政治统一的帝国,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于是此后的东部的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3.公元395年,统一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去世,罗马帝国正式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 此后的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4,公元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作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东罗马帝国从此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5,公元610年,东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王朝建立,希拉克略皇帝下令将官方语言从拉丁语改为希腊语,从此东罗马帝国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希腊人帝国, 所以最狭义的拜占庭帝国也有从610年希拉克略王朝开始算的。

本文就以君士坦丁堡的创建者, 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君士坦丁作为拜占庭世系的起点。  

一.君士坦丁王朝

1 , 君士坦丁一世(306-337), 罗马皇帝。 戴克里先“四帝共治”时期的凯撒(副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之子。 被称为君士坦丁大帝。305年,两位奥古斯都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努斯双双退位。 306年7月, 不列颠军团推举君士坦丁为奥古斯都。 从311年到324年,君士坦丁先后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成为了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313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共同发布《米兰敕令》,给予了基督教合法地位,结束了罗马帝国内持续200年的对基督教的迫*害行为。(《米兰敕令》中规定了星期天是国民的祈祷日,不工作, 这就是星期天休息日的来历。)此后君士坦丁大力在帝国境内推动基督教的发展,325年他组织了第一次尼西亚宗教会议,解决和阿里乌教派对于“三位一体”的争论,会后诞生了早期基督教最重要的文件《尼西亚信经》 ,这为今后基督教赢得帝国国教地位打下了基础。 324年,君士坦丁致信波斯萨珊皇帝沙普尔二世,希望他停止对境内基督徒的迫害行为,但遭到拒绝, 波斯罗马为此爆发战争,这是此后波斯罗马战争的序幕。君士坦丁大帝大规模改建了古希腊的拜占庭城堡,将其命名为“新罗马”, 并在330年迁都与此, 君士坦丁死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一座不朽的城市就此诞生。 君士坦丁在位期间, 击败了汪达尔人、西哥特人和萨尔马特人, 并重新收复了早早放弃的达西亚省(今罗马尼亚地区)。 君士坦丁大帝还恢复了戴克里先的四头政体,令其三个儿子与他成为共同皇帝, 其中君士坦丁二世统治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统治亚洲和埃及;君士坦斯一世统治意大利和北非。而他本人则统治巴尔干半岛。

2.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337-361),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罗马共帝马克西米努斯的女儿狄奥多拉之次子。君士坦丁一世去世后, 三子三分帝国, 君士坦提乌斯获得了帝国东部。 340年,君士坦丁二世去世,幼弟君士坦斯一世合并了其兄的领地,成为整个西罗马的皇帝。 350年,君士坦斯一世被篡位者马格内提乌斯杀害。 353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击败马格内提乌斯,迫使其自杀, 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 355年,他以朱利安为凯撒,但朱利安在高卢被他的军队拥为奥古斯都, 帝国再次分裂。  

3.朱利安(361-363),罗马皇帝, 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孙子,君士坦丁一世的女婿。 被称为“叛教者”。他被称为“叛教者”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再次取消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毁坏教堂,并对基督教徒展开迫*害。363年在他出征波斯途中,还将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摧毁。同年,他在与波斯沙普尔二世的战争中阵亡。他死后,他的部下朱维安被拥立为皇帝, 朱维安统治的八个月被称为“非王朝时期。”

二 瓦伦提尼安* 迪奥多西王朝

1.瓦伦斯(364-378),罗马皇帝,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之弟, 罗马将军格拉提安之子。 朱维安死后,他被拥立为奥古斯都, 瓦伦斯镇压了朱维安部将普罗克皮乌斯的叛乱, 巩固了在帝国东部的统治。在位期间,他驱逐了阿里乌教派的主教,并重新确认了《尼西亚信经》的权威地位。 公元376年,西哥特人受匈人的冲击,渡过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瓦伦斯拒绝他们进入帝国, 并出兵攻击进入帝国的西哥特人。378年,帝国军队在亚德里亚堡被日耳曼人彻底歼灭,瓦伦斯皇帝被杀,罗马帝国的大门被蛮族打开。瓦伦斯因此被称为“真正的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意思就是瓦伦斯死后的罗马帝国已经不是罗马帝国了。)

2.狄奥多西一世(379-395),罗马皇帝, 瓦伦提尼安一世的女婿。 狄奥多西一世时期, 允许西哥特人进入巴尔干半岛,并与他们实现了和解,西哥特人还帮助他和西罗马的篡位者尤格尼乌斯进行内战。394年他打败了尤格尼乌斯,再次统一了, 也是最后一次统一了罗马帝国。 至392年,狄奥多西一世正式确定了尼西亚派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并开始清洗国内的异教实力,保存有大量古希腊著作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便在此期间遭到了毁灭性的焚烧。狄奥多西死后,东西罗马再未统一, 因此, 395年被认为是东西罗马正式分裂的一年。  

3.阿卡狄乌斯(395-408), 东罗马皇帝, 狄奥多西一世的长子, 西罗马皇帝霍诺留斯的长兄。阿卡狄乌斯是个虔诚的教徒,但却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政权先后被他的执政官奥特洛皮乌斯,他的妻子奥多西娅,以及它的禁卫队长安特姆乌斯所把持。  

4.狄奥多西二世(408-450), 东罗马皇帝, 阿卡狄乌斯的长子。 429年,狄奥多西二世组织了一个委员会编纂整理从君士坦丁大帝开始的所有法律文献, 并在438年完成了《狄奥多西法典》, 此法典为100年后查士丁尼的法典的编制提供了基础。 狄奥多西二世时期, 日耳曼蛮族彻底洗劫了西罗马帝国, 但富硕强盛的东罗马帝国, 以及他在位期间修建的长城,使蛮族对东罗马避而远之,东罗马得以在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浪潮中,保持相对的平静。 但帝国还是受到了阿提拉匈人的洗劫,不得不向匈人屈辱求和。 狄奥多西二世时期,还创建了中世纪著名的君士坦丁堡大学。450年,狄奥多系二世死于一起马术锻炼意外。  

5.马西安(450-457), 拜占庭皇帝, 狄奥多西二世之姐普尔切利娅的丈夫。 早年马西安是东罗马军队的士兵,曾参加了对波斯和汪达尔的战争,并被汪达尔人俘虏。在被释放后, 他担任了帝国的保民官。 狄奥多西去世后,马西安娶了他的继承人普尔切利娅,并得以被推举为东罗马皇帝。成为皇帝后, 马西安一改以往对匈奴的退让求和政策,对匈奴主动出击, 阿提拉不得已退出了东罗马,转而进击高卢和意大利。 他还打败了叙利亚人和埃及人的叛乱,并击退了亚美尼亚人的入侵。 马西安大力改革税制,制止浪费, 并向被蛮族摧毁的地区移民,东罗马国力在他统治期间迅速恢复。马西安虽然仅在位7年,但却被认为是拜占庭早期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 后代的东正教会封他和他的妻子为圣徒, 定每年的2月17日为纪念圣马西安夫妇的纪念日。  

三 立奥王朝

1.立奥一世(457-474),拜占庭皇帝。拜占庭的色雷斯(巴尔干东部行省)总督。 457年他与伊苏里亚(小亚细亚南部行省)总督齐诺达成协议, 齐诺支持立奥加冕皇帝,交换条件是齐诺可以娶立奥的女儿(这意味着,齐诺有资格继承无子嗣的立奥的皇位。)。457年2月, 君士坦丁堡长老为立奥加冕,建立起了拜占庭立奥王朝。立奥统治期间,西哥特人和匈奴人相继入侵拜占庭,但在狄奥多西长城面前一筹莫展。他还和汪达尔人作战, 但被击败。 474年73岁高龄的立奥患痢疾去世。

2.立奥二世(474), 拜占庭皇帝。立奥一世的外孙, 齐诺和立奥女儿的儿子, 立奥一世死后即位,由齐诺摄政,10个月后, 7岁的立奥二世由于不明原因死亡。

3.齐诺(474-491),拜占庭皇帝。 立奥二世之父。是拜占庭早期最卓越的君主之一。齐诺是伊苏里亚人(伊苏里亚人可能是现在库尔德人的祖先),虽然伊苏里亚人早已经拥有拜占庭的公民权, 但拜占庭人依然把伊苏里亚人当成蛮族来看待。 齐诺由于作战勇敢得到立奥一世的赏识,并与之结盟。 此后他为立奥一世四处征战,先后击败了匈奴人和汪达尔人。但由于他的“外国”血统,他即位后先后受到了以立奥一世的大舅子以及立奥一世妻子(他岳母)为首的元老院的反对,直至476年他才得以进入君士坦丁堡,牧平内乱。 此后他和废除西罗马帝国皇帝的蛮族首领奥多西克达成了协议, 奥多西克承认齐诺为全罗马的皇帝。 他还击退了东哥特王国的提奥多里克国王的威胁。 在他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越发稳固,为此后查士丁尼时代的大反攻,打下了基础。

4.阿纳斯塔修斯一世(491-518)拜占庭皇帝,齐诺遗孀的丈夫。 491年齐诺去世后,宫廷主管阿纳斯塔修斯被推举为皇帝, 随后他立刻娶了齐诺的遗孀阿里阿德涅(立奥一世的女儿),以使其皇位继承合法化。在他统治期间, 拜占庭帝国充满了活力。492-496年间, 他打败了齐诺弟弟领导的伊苏里亚人的叛乱。502-505年间,爆发了波斯拜占庭战争的序幕, 拜占庭以1000磅黄金换取了和平。 此后拜占庭的巴尔干诸行省开始受到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的入侵,于是阿纳斯塔修斯在君士坦丁堡外围修建了著名的阿纳斯塔修斯长城,从北海岸一直延伸到了南海岸。此长城在中世纪君士坦丁堡的历次保卫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 查士丁尼王朝

1.查士丁一世(518-527), 拜占庭皇帝, 首都卫戍部队长官。查士丁是职业军人,518年,阿纳斯塔修斯去世,作为掌握君士坦丁堡城门钥匙的实权将领,68岁高龄的查士丁被选举为皇帝。(在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之前,皇位继承是件伤脑筋的事情, 因为当时大多数的拜占庭皇帝都有同性恋的喜好, 所以很少有子嗣。)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查士丁没有多少管理国家的经验, 所以他管理国家大多依靠他的几个侄子,其中最杰出的当然就是日后名垂青史的查士丁尼。在查士丁一世时期, 查士丁尼已经事实上在替其年迈的叔叔摄政了。 525年, 查士丁颁布法令(很可能就是查士丁尼的意思),废除禁止贵族和平民女子通婚的法律,这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不可思议的进步。 而查士丁尼也随即娶了平民女演员狄奥多拉为妻。

2.查士丁尼一世(527-565),拜占庭皇帝, 查士丁一世之侄。 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是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君主之一。他组织编制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以及他的将军贝利撒留的征服活动,使拜占庭帝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他因而也被称为“最后一位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统治期间事迹众多。527年, 即将延续百年的波斯—拜占庭战争爆发, 528年至531年,双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拉锯,最终在532年达成了和平协议。 540年,萨珊皇帝库斯鲁一世一路横扫拜占庭幼发拉底河至叙利亚沙漠的防线以及亚美尼亚,在取得了重大战果后,545年被拜占庭击退,不得不再次接受拜占庭的和平协议。549-562年,拜占庭和波斯再次在高加索山麓的科尔齐斯王国拉锯,至562年,拜占庭大败波斯,迫使波斯了放弃对科尔齐斯的领土要求, 并再次签订了拜占庭以财富换和平的协议。  

在对东方的波斯采取守势的同时,查士丁尼在欧洲和北非则四处出击, 533年,贝利撒留仅率领15000人远征北非,9月攻陷汪达尔王国都城迦太基,汪达尔灭国。此后150年间, 北非一直在拜占庭的统治下。535年,贝利撒留在西西里登陆,随后横扫意大利和达尔马提亚的东哥特王国。 但此后东哥特人多次反叛,直至552年,拜占庭终于完全征服了东哥特王国。 552年,拜占庭趁西哥特王国内乱,查士丁尼派兵迅速夺取了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至此,拜占庭帝国已经收复了除了高卢以外所有的罗马帝国版图。

查士丁尼最大的功绩是将罗马法系统整理后于529年发表的《民法大全》以及533年编写的《学说汇纂》,后一部著作汇集了大量罗马法学家对于罗马法的司法解释, 代表着罗马法的最高成就, 此后直到20世纪,查士丁尼法典对于司法和法律的解释,仍然是采用罗马法的欧洲国家法律的唯一标准。查士丁尼对人类法律的贡献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堪称“欧洲法律之父”。

查士丁尼时期,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基督两性论”和埃及和叙利亚教会的“基督一性论”(即耶稣只有神性,没有人性)的争论激化。查士丁尼为了维护帝国内部的团结,严厉压制一性论,但事与愿违, 帝国内部的裂痕也由此深化, 埋下了此后帝国内部与埃及和叙利亚之间的矛盾。  

540年起,黑死病(鼠疫)从君士坦丁堡开始蔓延, 整个欧洲均未能幸免。 565年,查士丁尼大帝以83岁高龄去世。 他的逝世纪念日11月14日,正乃笔者生日也。他和他的演员妻子提奥多拉均被此后的东正教会封为圣人。  

3.查士丁二世(565-578)拜占庭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的侄子。 查士丁二世在位期间最重要的事件是伦巴第人入侵了意大利, 568年,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 查士丁二世不得不放弃了意大利北部和东部地区。此后拜占庭又遭阿瓦尔人入侵。571年,查士丁和突厥联合和波斯再起战端。但在叙利亚大败于波斯库斯鲁一世,574年,查士丁不得不退休,以大将提比留为凯撒(副皇帝)。

4.君士坦丁二世(578-582)拜占庭皇帝, 拜占庭将军(原名提比留), 查士丁一世的侄孙的岳父。(自查士丁一世起,所有的查士丁尼王朝的皇帝均没有子嗣, 堪称奇观。 提比留以这点亲戚关系,得以继续维持查士丁尼王朝世系。)提比留即位后, 改名君士坦丁。 他在位期间(包括任凯撒期间),先后击败了波斯人,西哥特人和北非的摩尔人的入侵。但同时由于他的大军都用来和波斯作战, 所以无力阻挡从579年开始的斯拉夫人向巴尔干半岛南迁的浪潮。 此后斯拉夫问题逐渐成为了帝国内部最大的问题。  

5.莫里斯一世(582-602),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二世的女婿,拜占庭将军。他是拜占庭著名军事家, 曾经著有海陆军协同作战理论的军事著作。他的诸兵种协同作战理论,甚至直到二战之前,都可以算是先进的。 他在位期间, 战争几乎燃遍了帝国全境,591年, 波斯内乱,莫里斯发兵7万助库斯鲁二世夺得皇位,并攻陷了波斯都城泰西封。波斯将亚美尼亚等地割让给了拜占庭, 并与拜占庭签订了“永久和平协议”。在巴尔干,他和斯拉夫人作战, 赢得了不少胜利。 在意大利和北非,他击败了伦巴第人和摩尔人的进攻,并将这些地方交给当地的军事统帅(总督)来统治。 602年,他被政变的军人谋杀。 他死后,查士丁尼王朝世系中断。

五, 非王朝时期。

1 。福卡斯(602-610),拜占庭皇帝, 拜占庭将领。 被称为“暴君”。602年, 他率军出征多瑙河流域的阿瓦尔人,到了多瑙河后,福卡斯率军哗变,转而南下返回首都,发动政变,杀了莫里斯皇帝,即位为皇帝。 并在首都大肆屠杀反对者。606年, 库斯鲁二世趁拜占庭内乱, 再次入侵。 608年,拜占庭北非总督希拉克略起兵反对福卡斯, 内战爆发。 福卡斯派他的东方总督前去讨伐希拉克略,但被希拉克略之子尼斯塔斯击败, 而波斯也趁拜占庭东方部队前往埃及之机,攻陷了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分东方行省,并深入安纳托利亚半岛。610年,希拉克略大军抵达君士坦丁堡城下, 福卡斯的城防部队和希拉克略通络,希拉克略未经抵抗便占领了首都, 抓获并砍了福卡斯的脑袋。希拉克略登基,由此开始了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

1。 希拉克略(610-641) 拜占庭皇帝, 亚美尼亚籍非洲总督希拉克略之子(父子同名)。 608年,希拉克略和拜占庭皇帝福卡斯决裂,并进军埃及, 610年, 希拉克略进入首都君士坦丁堡,杀了福卡斯,并在10月5日加冕拜占庭皇帝, 开创了希拉克略王朝。 希拉克略即位之时,拜占庭帝国处于极端危险的状态之中,由于福卡斯从多瑙河边境撤军哗变,致使阿瓦尔人可以随意进出巴尔干半岛。而作为莫里斯皇帝盟友的波斯皇帝库斯鲁二世,则借口莫里斯遇害,大举进攻拜占庭。 安条克、叙利亚、耶路撒冷相继陷落,616年,波斯大将巴尔兹侵入埃及, 至619年征服了整个埃及,萨珊波斯达到了极盛。 在此危机四伏之际,希拉克略拒绝了迁都迦太基的建议,并着手改革军制。他将罗马帝国原来的世袭军区制,改革为更小块的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军区, 称为“希玛”, 这种中央军事集权的希玛制,为帝国中央进行顺畅的军事调度扫除了障碍,希玛军制不仅帮助了希拉克略最终打败了波斯, 而且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为拜占庭历代王朝所沿用。此后希拉克略亲率大军,绕开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波斯大军,乘军舰在小亚细亚登陆,突袭波斯后方, 希拉克略大败增援的波军,并乘胜收复失地,一路占领了科尔奇斯、亚美尼亚、美地亚。至625年,希拉克略平定小亚细亚西部。随后希拉克略回师君士坦丁堡,进击围攻君士坦丁堡的阿瓦尔人,波斯海军意图协助阿瓦尔人,但又被拜占庭海军击败,失去强援的阿瓦尔人不得不于626年撤围退军。希拉克略迅速组织反攻,进攻波斯,拜军战无不胜,波斯不得不于631年同拜占庭议和,放弃了波斯历代侵占的所有拜占庭领土、释放战俘、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抢自拜占庭的一切财物,偿还数年军费等等。萨珊波斯数百年战争一无所获,从此再也无法从战争的失利中恢复过来,此后仅仅过了10年,庞大的波斯帝国便被阿拉伯人灭亡了。希拉克略恢复了拜占庭的小亚,两河流域,叙利亚和埃及的所有领土 ,对拜占庭有再造之功,希拉克略影响深远的军事改革以及赢得罗马-波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的辉煌业绩,使他成为拜占庭历史上和贝利撒留齐名的伟大统帅。634年,阿拉伯人进攻叙利亚,希拉克略因病无法亲征,636年,他的拜占庭将军们在雅姆克战役中惨败, 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迅速陷落,而在他去世前, 埃及的大部分也已陷落于阿拉伯人之手。

2.君士坦丁三世(641)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长子,原名希拉克略。在位仅4个月,便死于肺结核。在位期间, 亚历山大里亚陷落, 埃及全境被阿拉伯人征服,罗马帝国对埃及近700年的统治就此终结。

3.希拉克利奥斯(641)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次子,君士坦丁三世的同父异母弟弟。君士坦丁三世死后,由于有谣传说他监禁并谋杀了其兄长, 首都军人发动了叛乱,希拉克里奥斯惨遭割鼻之刑后被废黜。

4.君士坦斯二世(641-668)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三世之子。641年,他被叛乱军人拥立为帝。他在位期间,阿拉伯人已经完全占领了埃及,并开始袭击地中海和爱琴海的拜占庭岛屿。 658年,他在多瑙河击败斯拉夫人, 暂时延缓了斯拉夫人向巴尔干南迁的脚步。 661年,他在意大利击败了伦巴第人,并打算把首都迁到西西里岛去,但受到国民的一致反对只能作罢。668年,他在浴室被他的侍卫所暗杀。  

5.君士坦丁四世(668-685)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斯二世之子。674年,阿拉伯人围攻君士坦丁堡, 历时四年, 君士坦丁堡岿然不动,678年,拜军用希腊火击溃了围城的阿拉伯舰队, 是希腊火第一次被应用于实战,这种类似于火焰喷射器的先进武器,以后成为了拜占庭的独门暗器,屡屡帮助拜占庭化险为夷。 此后拜占庭乘胜出击,在安纳托利亚再次打败阿拉伯步兵军团,暂时解除了阿拉伯人试图征服拜占庭的威胁。680年,他召开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 再次确认了451年加采东宗教会议的决议,宣布基督教一性论是异端,此后帝国境内大部分的一性论教徒都被驱逐,转移到了伊斯兰人控制的科普特教区,在埃及叙利亚等地顽强生存并保持他们的信仰至今, 今天埃及的科普特教徒占了埃及总人口的一成。

6.查士丁尼二世(685-695,704-711)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之子,被称为“割鼻者”。查士丁尼二世的统治在国内和国外都非常不幸。692年,由于阿拉伯人大肆驱逐黎巴嫩的基督教马龙派教徒,查士丁尼出兵干涉,但遭受惨败,不得不割地赔款,将亚美尼亚、塞浦路斯以及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了阿拉伯帝国。此后由于查士丁尼二世对于“一性伦”教徒的血腥迫*害,遭致叛乱。695年,因和阿拉伯作战失利被监禁的军官列昂提乌斯,在被释放后,发动叛乱,将查士丁尼割鼻后废黜,并将其流放到了克里米亚。 查士丁尼在克里米亚度过了9年流放生涯后, 幸运逃脱并跑到了多瑙河流域的保加尔人那里,在那里得到了保加尔人的帮助,704年,他率领15000保加尔骑兵,深夜突袭了君士坦丁堡,成功杀了篡位者后复位。复位后,查士丁尼很快反悔了和保加尔人的协议。(他承诺给保加尔人大批财物,并授予保加尔可汗凯撒头衔)。以至他的后半任期与保加尔人、阿拉伯人、伦巴第人四处为敌。查士丁尼的残暴统治再次激起叛乱,711年,查士丁尼逃出君士坦丁堡,12月在小亚细亚被抓获后被处死。 希拉克略王朝世系中断。  

七 ,非王朝时期。  

1.列昂提乌斯(695-698) 拜占庭皇帝,拜占庭将军。在位期间,697年,北非领地迦太基陷落。698年他被北非叛军发动的军事政变所推翻,并被监禁,705年,被复位的查士丁尼二世所处决。

2.提比略三世(698-705)拜占庭皇帝,拜占庭将军。 他本是拜占庭的日耳曼雇佣军将领。697年,他在迦太基被阿拉伯军队击败。他率败军回师后,攻入君士坦丁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列昂提乌斯。即位後他放弃了拜占庭的北非领土,自贝利撒留533年收复北非后,罗马帝国终于永久性地失去了北非领地。703年,查士丁尼二世从流放地脱逃,704年,查士丁尼轻易复位,提比略被抓获后处决。

3.查士丁尼二世( 704-711年复位。)

4.菲立普皮克斯(711-713)拜占庭皇帝,亚美尼亚籍军官。 作为一性论教徒,他于711年发动政变推翻了查士丁尼二世。他在位期间,保加尔人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长城以外的地区,撒拉森人则袭击了帝国的小亚细亚沿岸。713年他被元老院废黜。

5.阿纳斯塔修斯二世(713-715)拜占庭皇帝,原为菲立普皮克斯的书记官。713年,元老院废黜了菲立普皮克斯,并将他推举为皇帝。715年,再次发生兵变,奥普斯坎“希玛”的军队哗变,他们推选平民文官狄奥多西三世为皇帝。经过六个月的围攻,攻入君士坦丁堡,阿纳斯塔修斯逃到了尼西亚,并终老于萨洛尼卡的修道院。

6.狄奥多西三世(715-717)拜占庭皇帝,原为税务官员。715年被哗变军人强迫推为皇帝。717年,伊苏里亚将领立奥三世,起兵反对狄奥多西,5月,狄奥多西宣布退位,退位后他成了一个神甫。立奥的即位,结束了拜占庭政局长期混乱,内战不休的局面,开创了伊苏里亚王朝。

八, 伊苏里亚王朝

1. 立奥三世(717-741)拜占庭皇帝,伊苏里亚籍军官。717年起兵迫使狄奥多西三世退位。次年用希腊火击退了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此后于726年和739年,两次击退阿拉伯人,结束了阿拉伯人对拜占庭的大规模扩张势头。立奥在 国内大力推进改革,减轻赋税,给予奴隶公民权,颁布海事法律等等, 但其影响最深远的举措是颁布了“破除圣像令”。这一运动禁止教徒崇拜偶像,并没收了教堂和修道院的大量财富,此举充实了国库,使拜占庭因战争和内乱消耗殆尽的国力得以迅速恢复。但同时,这一破除圣像运动,使君士坦丁堡和罗马教廷的关系急速恶化,拜占庭此举被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视为异端,拜占庭由此失去了基督教国家的领袖和正统地位,而罗马教皇也很快投入了法兰克人的怀抱,罗马教皇居然在800年绕过拜占庭帝国名正言顺的罗马皇帝,而去为一个日耳曼人加冕罗马皇帝。 这意味着西方世界已经不承认拜占庭帝国的正统地位了,这一切不得不归因于过于激进的“破除圣像运动”。

2. 君士坦丁五世(741-775)拜占庭皇帝,立奥三世之子。他在位期间,重新整顿了“希玛”军制,拜占庭经过他父子两代的努力,国力迅速恢复,在751和763年,先后击败了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收复了在内战中失去的许多领土。君士坦丁五世期间, 继续开展破除圣像运动,大批修道士和修女受到迫*害, 对偶像的崇拜被再次宣布为异端,甚至为基督教会的圣徒进行祈祷的行为也被宣布为异端。775年,他在与保加尔人的战斗中阵亡。9世纪时,他的遗体被后代东正教会掘出,并被抛进了大海。  

3. 立奥四世(775-780)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之子。他在位期间,同其父一样,连续击退了保加尔人和阿拉伯人的进攻。但和其父不同的是,他暂停了破除圣像运动。在位期间,僧侣们受到了善待。

4. 君士坦丁六世(780-797) 拜占庭皇帝,立奥四世之子。 即位时,年仅9岁,由其母艾琳摄政。787年他16岁时,和其母为了帝国的执政权而闹翻。797年,艾琳授意军人政变, 君士坦丁六世被政变军人抓住后,被酷刑弄瞎双眼后伤重而死。

5. 艾琳(797-802)拜占庭女皇,立奥四世之妻,君士坦丁六世之母。被称为“圣艾琳”。她摄政及执政期间,最大的功绩是恢复了东正教的偶像崇拜,她热心恢复偶像崇拜的功绩,使她死后被东正教会封为圣徒。 802年,不满其恢复偶像崇拜的君士坦丁堡贵族发动政变,拥立了财务大臣奈塞菲雷斯一世为帝,并将她流放到爱琴海上的莱斯博斯岛。翌年,她死于流放地。  

九, 非王朝时期

1.奈塞菲雷斯一世(802-811)拜占庭皇帝,艾琳女皇的财务大臣。802年,在拜占庭贵族和宫廷太监的帮助下, 他废黜了艾琳女皇,并被推举为皇帝。803年和810年,他两次和西方的查理曼大帝达成了协议,承认了查理曼的皇帝地位,并与查理曼帝国平分了意大利的土地,拜占庭获得了意大利东北的威尼斯,达尔马提亚以及意大利南部,而查理曼则获得意大利北部和中部。 811年,奈塞菲雷斯一世入侵保加尔人领地,但在皮里斯卡战役中惨败于保加尔可汗库鲁姆,奈塞菲雷斯一世兵败被杀,他的头骨被做成了库鲁姆可汗的酒器。  

2.斯塔拉修斯(811)拜占庭皇帝,奈塞菲雷斯一世之子。皮里斯卡战役中,斯塔拉修斯受重伤,但被其卫士救出,其父死后,斯塔拉修斯在亚德里亚堡加冕为帝,这是476年后第一位没有在君士坦丁堡加冕的皇帝。但他还未回到首都,就被其姐夫迈克尔一世所推翻, 他被流放到了修道院, 数月后去世。

3.迈克尔一世(811-813)拜占庭皇帝,奈塞菲雷斯一世的女儿普洛克皮娅的丈夫。811年在贵族支持下登基。即位后,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圣像破坏运动。而保加尔人则洗劫了马其顿和色雷斯行省。813年他在与保加尔人的战斗中再次战败后,被其大将立奥推翻。退位后,他隐居于修道院。  

4.立奥五世(813-820)拜占庭皇帝,原为迈克尔一世的将领。立奥在814-817年间,成功挫败了保加尔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立奥在破坏圣像运动中对崇拜偶像僧侣的残酷迫*害激起了反叛, 820年圣诞夜,他在宫中的礼拜堂内被谋杀。  

十 , 弗里吉亚王朝

1 。迈克尔二世 (820-829)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六世的女婿,原立奥五世的将领,弗里吉亚人(小亚中西部的行省)。813年,迈克尔因反对立奥五世的破坏圣像运动,预谋叛乱,但其阴谋被提前揭露,迈克尔被判处死刑,在执行前,他的私人武装抢先谋杀了立奥五世,释放了迈克尔,并将他推上了皇位,开创了弗里吉亚王朝。 他在位期间,西西里和克里特岛开始遭受撒拉逊人的入侵。 而破坏圣像运动则相对缓和。

2 。 狄奥菲雷斯(829-842)拜占庭皇帝,迈克尔二世之子。 在位期间,破除圣像运动达到了高峰。 而西西里岛则继续受到撒拉逊人的进攻,但狄奥菲雷斯无暇顾及西西里岛,这是因为由于他庇护波斯的流亡者,而受到了巴格达哈里发大军的攻击,这导致西西里大部分落入了撒拉逊人手里。狄奥菲雷斯时期,拜占庭的艺术、商业和手工业非常繁荣。帝国财富达到了鼎盛。这为此后拜占庭马其顿王朝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狄奥菲雷斯在位期间还重修加固了君士坦丁堡长城。

3.迈克尔三世(842-867)拜占庭皇帝,狄奥菲雷斯之子。被称为“醉鬼”。842年,3岁时即位,由其母狄奥多拉摄政。 狄奥多拉摄政期间,于842年,下令禁止破除圣像令, 恢复了圣像崇拜,终于结束了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毁誉参半的拜占庭破除圣像运动。但狄奥多拉忽视了对其子的教育,迈克尔成人后成为一个浪荡子和酒鬼。 857年,迈克尔三世在其叔叔巴达斯的蛊惑下,流放了他的母亲。 856-860年间,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在幼发拉底河和小亚细亚争夺,互有胜负。 861年,迈克尔三世和巴达斯入侵保加利亚王国,迫使其国王接受了东正教。在海上拜占庭则遭受到克里特岛的撒拉逊海盗的袭扰。865年,罗斯人劫掠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是拜占庭首次遭受罗斯人的威胁。867年,迈克尔被马其顿人巴西尔一世谋杀。巴西尔一世开创了马其顿王朝,由此迎来了拜占庭的黄金时代。

十一 马其顿王朝

1,巴西尔一世(867-886)拜占庭皇帝,马其顿的希腊人后裔,原为迈克尔三世的护卫。他娶了迈克尔的情妇奥多西娅,他们的儿子兼继承人立奥六世因而被普遍怀疑是迈克尔三世的儿子。866年, 在迈克尔的支持下,巴西尔谋杀了迈克尔的叔叔、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凯撒巴达斯。 巴西尔随后被封为凯撒。 867年, 巴西尔再次谋杀了放荡的皇帝迈克尔,登基为帝。由此开创了拜占庭马其顿王朝。马其顿王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和领土的扩张而闻名,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巴西尔一世在位期间,大力加强了立法机构的工作, 使因长期战乱而被遗忘的查士丁尼法典得以复兴,因而巴西尔一世被称为“查士丁尼第二”。他整理的六卷希腊文的法典被称为“巴西尔法典”。877年,被巴西尔流放的君士坦丁堡牧首费奥提斯,将罗马教皇阿德里安一世支持的牧首赶走後重新复位,此事件是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事实上分裂的里程碑。巴西尔一世时期,拜占庭开始了反攻的序幕。他从撒拉森人手里收复了意大利南端的巴厘和卡拉布里亚区,恢复了拜占庭对亚得里亚海的控制。

2,立奥六世(886-912)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一世之子, 被称为“智者”。他和其父互相憎恨(因为他很可能是被巴西尔谋杀的迈克尔三世的儿子。)886年,巴西尔在打猎时意外死亡,他的死被怀疑是一起谋杀,而立奥很可能是参与者。 立奥在位期间最终完成了“巴西尔法典”的翻译和整理工作。他在894-895年间,被保加利亚王国击败,丢失了多瑙河以南的大片土地。907年和911年,基辅罗斯大公奥列格为了获取和拜占庭贸易的关税优惠,入侵拜占庭,并赢得了和拜占庭的优惠贸易权利。912年,立奥在试图收复克里特岛的战斗中被撒拉逊人击败后,郁郁而终。

3,亚历山大三世(912-913)拜占庭皇帝, 立奥六世之弟。  

4,君士坦丁七世(913-959)拜占庭皇帝, 立奥六世之子, 其叔去世时,年仅7岁,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尼古拉斯摄政。 尼古拉斯和保加利亚皇帝西蒙达成了和议。(当时保加利亚国王西蒙自号皇帝)拜占庭和保加利亚之间长期战事暂时告一段落。919-944年间,君士坦丁和其岳父罗曼努斯一世一起成为共同皇帝。 949年,君士坦丁收复克里特岛的军事行动再次失利。 958年,基辅罗斯女大公奥尔加访问了君士坦丁堡,接受了洗礼,被赐予了基督教名海伦娜, 奥尔加回国后, 将东正教带回了基辅,并开始将其人民改宗为东正教徒。

5,罗曼努斯二世(959-963)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七世之子。961年,他的将军奈塞菲雷斯*福卡斯(日后的皇帝奈塞菲雷斯二世)终于收复了克里特岛。 963年,罗曼努斯被他的第二个妻子、旅馆老板的女儿狄奥法诺所毒杀。(很多拜占庭皇帝的妻子都是平民,由于拜占庭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拜占庭的皇帝很少会去搞西欧各国那样的政治联姻。往往能娶到自己所爱的人,因而像罗曼努斯那样被自己所爱的人加害的事情也不会少。 )

6,奈塞菲雷斯二世(963-969)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的遗孀狄奥法诺的第二任丈夫。 960年,他率军远征克里特岛, 经过8个月的围困,终于从撒拉逊人手里夺回了克里特岛,这是马其顿王朝获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随后奈塞菲雷斯回师东方,962-963年间,收复了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但未能长期占领)。得知罗曼努斯去世后, 他回军君士坦丁堡,由于他在军队中的巨大声望,君士坦丁堡牧首和摄政的皇后狄奥多拉均支持他加冕为帝。 此后他不顾牧首的反对娶了狄奥多拉,延续了马其顿王室世系。此后他继续他的军事行动, 964-966年,他收复了小亚细亚半岛东南角的西里西亚地区。并深入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在此期间,君士坦丁堡牧首尼斯塔斯率军收复了塞浦路斯岛,拜占庭恢复了对于东地中海的绝对控制。968-969年,奈塞菲雷斯收缩战线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撤军, 稳固地占领了地中海东岸的安条克和阿勒颇。相对于在东方取得的重大战果, 奈塞菲雷斯对西方的战事则多有不利,964-965年,尼斯塔斯牧首远征西西里岛,但在海上和岛上均被撒拉逊人击败。967年,拜占庭为了在意大利的领地和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一世开战,被击败,拜占庭不得不退回了意大利南部。为了维持帝国四处征战的庞大军费,奈塞菲雷斯加重了国内的赋税和对教会财富的掠夺,遭致国内的暴动。969年,他被其著名的杀夫成性的妻子狄奥法诺和他的小舅子约翰谋杀。

7,约翰一世(969-976), 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二世和奈塞菲雷斯二世的妻子狄奥法诺的弟弟。969年,他和其姐合谋在奈塞菲雷斯的卧室谋杀了他,并被推选为皇帝。970-973年间, 他决定性地击败了著名的基辅罗斯大公斯维雅托斯拉夫,收复了被基辅罗斯占据的多瑙河以南的色雷斯地区,解除了罗斯人的威胁。 此战之后的近千年时间里俄罗斯人再也无力跨过多瑙河。 974年,他轻易击败了阿拉伯人,收复了从叙利亚腹地直到幼发拉底河中部的大片领土。

8,巴西尔二世(976-1025)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之子。被称为“保加利亚人杀手。”他在位期间,拜占庭国力达到了查士丁尼大帝之后5个世纪以来的极盛。但由于其后继者的普遍低能,其成果相继失去。

988年巴西尔二世成功地和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结成联盟,罗斯军队成为拜占庭军队的雇佣军。(这次结盟拜占庭的代价是贴出了皇帝的妹妹安娜, 由于罗斯人被拜占庭人视为蛮夷,安娜起先坚决拒绝,以死相抗,但最后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就范。 )

990年,巴西尔大败叙利亚的阿拉伯军队,一举收复了全部叙利亚,包括了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 这是这个基督教圣地在希拉克略皇帝后首次回归拜占庭,而拜占庭也成功地保住了这块土地达75年之久。  

新千年到来後,巴西尔开始了他征服保加利亚沙皇萨缪尔的军事行动。1002年,保加利亚达到了其极盛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征服,萨缪尔将保加利亚的疆域扩张到了北至多瑙河, 南达希腊北部,东抵亚得里亚海,西至黑海的广大区域。 而所有的领土都是300年来从拜占庭夺走的。而巴西尔决心夺回这些领土,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拜占庭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长期交战。1014年7月29日,巴西尔将保加利亚主力逼至爱琴海北岸的萨洛尼卡附近,迫使保加利亚军队与其决战。 拜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俘虏了14000名保军,巴西尔命令将99%的战俘刺瞎,而令剩下的1%战俘把他们带回家,以恐吓保加利亚人,由此巴西尔赢得了“保加利亚人杀手”的名声。1018年,巴西尔大举入侵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就此灭国。 拜占庭兼并了保加利亚的所有领土达168年之久,并使达尔马提亚的塞尔维亚王国臣服。而与此同时,1016年,巴西尔和基辅罗斯联合,击败了卡赞王国对克里米亚半岛的进攻,成功保住了拜占庭在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领土。

巴西尔胜利回军后,转向了东方,入侵亚美尼亚王国,使亚美尼亚在两个世纪后再次回归拜占庭。 此外巴西尔还收复了意大利南部被诺曼人征服的大部分领土 。 1025年巴西尔出兵准备征服欧亚最后一块拜占庭的传统领地西西里,但不幸在途中逝世。巴西尔留下的帝国,恢复了拜占庭除了埃及和西西里以外的所有领土。他一生和他的军队同起同居,被称为“军队之父”,死后,他没有葬在拜占庭传统的皇家陵地,而要求葬在他的骑兵训练营地。他堪称是为了拜占庭奋斗终生的军人 。  

9. 君士坦丁八世(1025-1028)拜占庭皇帝, 罗曼努斯二世之子,巴西尔二世之弟。死后和巴西尔一样无男嗣,皇位落入其女佐伊及其一系列丈夫手中,而他们全都是无能之辈,以致于巴西尔二世的功业很快化为过眼云烟。

10. 罗曼努斯三世(1028-1034)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八世的女儿佐伊的第一任丈夫。 君士坦丁临死前令他娶了自己的女儿,并以他为继承人。在位期间,他不停地减免政府赋税,以致于帝国的财政状况出现了混乱。1030年,他在安条克附近被阿拉伯人击败,丢失了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1034年,他被其妻子毒杀。

11.迈克尔四世(1034-1041)拜占庭皇帝,佐伊的第二任丈夫。 他原是佐伊的侍从,佐伊迷上他后,毒杀了他的丈夫罗曼努斯三世,并嫁给了他。 1037-1040年间,拜占庭将军乔治*马尼阿瑟斯几乎已经将撒拉逊人赶出了西西里岛。 但被涌入西西里岛的意大利诺曼人所击败,至1041年,大部分西西里又再次失陷于诺曼人之手。而从1040年起,北部的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又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爆发了争取独立的起义。

12.迈克尔五世(1041-1042)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四世的侄子和养子 。1042年被佐伊发动的政变推翻。

13. 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5)拜占庭皇帝,佐伊的第三任丈夫。1043年,他用希腊火击退了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的进攻。 1046年,塞尔柱人和拜占庭首次接触, 1048年,双方在亚美尼亚达成了休战协议。1053年,君士坦丁因为财政拮据,解散了亚美尼亚边防军,这一荒谬的做法,等于为塞尔柱人打开了大门。 1054年,几个世纪的分歧最终导致基督教两大教会的正式分裂。 教皇列奥九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断绝了关系,并将君士坦丁堡牧首开除了教籍。这一分裂使君士坦丁九世意图和教皇联合在意大利抵抗诺曼人的企图破灭。  

14.狄奥多拉(1055-1056)拜占庭女皇, 君士坦丁八世的长女,佐伊的姐姐。1055年, 君士坦丁九世去世,作为马其顿王室唯一活着的后代,70岁高龄的狄奥多拉被推为女皇。1056年,她去世前,将皇位传给了她的宠臣迈克尔(称迈克尔六世)。马其顿王朝结束。1056-1057年间,迈克尔六世即位为帝,但他没有受到普遍的承认,也不被列入马其顿王朝世系。  


十二。 科穆宁王朝

1。艾萨克*科穆宁一世(1057-1059)1057年,小亚细亚弗里吉亚贵族发动叛乱,轻易推翻了迈克尔六世, 并将科穆宁家族的艾萨克推上了皇位,开创了拜占庭的科穆宁王朝。艾萨克即位後,致力于削弱君士坦丁堡世俗贵族的权力, 并试图没收教会财产以充实国库,虽然他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遭受到贵族和教会的一致反对,也不被人民所理解,但的确增强了国力,从而延缓了拜占庭帝国崩溃的脚步。1059年,艾萨克在多瑙河流域打败了马扎尔人和佩切涅格人。 胜利回师后,艾萨克病重退位。

2。君士坦丁十世(1059-1067)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一世的养子和继承人。 在位期间,诺曼人夺取了拜占庭在意大利南部的大部分领地,拜占庭仅保有巴厘周围的一小块领地。 在小亚细亚则受到塞尔柱人的攻击。

3。迈克尔七世(1067-1078)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十世之子。1068年其继父罗曼努斯四世篡位。1071年,罗曼努斯在曼西克特战败被俘後复位。1071年,拜占庭被诺曼人夺走了意大利的最后一块领地巴厘。 1074年,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半岛如入无人之境,拜占庭丢失了小亚细亚的大部分领土,仅保有西部沿岸从尼西亚到以弗所的领土。 1078年,保加利亚爆发起义,他的两位将军也起兵反对他,迈克尔不得不宣布退位。

4.罗曼努斯四世(1068-1071)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世遗孀的丈夫。1068年,他发动政变夺取了皇位。 他即位後,对塞尔柱人和阿拉伯人连续用兵,一度打到了幼发拉底河流域。但1071年,在亚美尼亚凡湖附近的曼西克特,罗曼努斯被塞尔柱首领阿尔普*阿尔斯兰决定性地击败,他本人被俘。以下是作为战俘的罗曼努斯和阿尔斯兰之间一段名垂史册的对话:
阿尔斯兰:“如果我被你俘虏,你会怎么做?”
罗曼努斯:“我也许会杀了你, 也许会把你拉到君士坦丁堡大街上示众。”
阿尔斯兰:“我对你的惩罚更严厉,我将饶恕你, 你将获得自由。”
曼西克特之战,使拜占庭的东部防线彻底瓦解, 塞尔柱人可以不受阻挡地涌入小亚细亚。这是拜占庭国势由盛转衰的决定性战役, 而拜占庭也从此失去了近东强国地位,不得不求助于西方国家,而拉丁人的十字军行动即将带给拜占庭更大的灾难。

5.奈塞菲雷斯三世(1078-1081)拜占庭皇帝, 迈克尔七世遗孀的丈夫。原为迈克尔在小亚军队的将军,1078年,他起兵反叛迈克尔七世,迫使迈克尔退位,在迈克尔去世后,他娶了他的妻子。  

6.亚历克修斯一世(1081-1118)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一世的弟弟约翰的三子,自1059年后,皇位再次回归科穆宁家族。在位初年,诺曼人首领罗伯特横扫爱琴海沿岸,围攻希腊沿海诸城市。1085年,罗伯特去世,诺曼人停止了征服,拜占庭侥幸地保住了希腊。此后佩切涅格人和库曼人相继入侵色雷斯,直接威胁了君士坦丁堡。而最大的威胁依然来自塞尔柱人,拜占庭无力阻止塞尔柱人在小亚的迅速推进,不得不向西方求援。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起十字军运动,1096-1099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侵中,十字军收复了大部分的小亚细亚,并在地中海东岸建立了一系列基督教国家,包括了安条克公国,埃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和耶路撒冷王国,而拜占庭的虚弱也被西方的骑士一览无余。

7. 约翰二世(1118-1143)拜占庭皇帝, 亚历克修斯一世长子。在位期间,由于几个近东基督教国家作为屏障,拜占庭相对比较平静,最大的威胁来自海上强国威尼斯,威尼斯为了争夺东地中海的霸权,和拜占庭的冲突日益激化。  

8.曼纽尔一世(1143-1180)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之子。1144年, 法王路易七世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法国人和拜占庭人公开冲突, 内讧不断,第二次东征一无所获。1149年,曼纽尔一世入侵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虽然在海陆两线均被击败,拜占庭还是在意大利南部得到了一个立足之地。1151-1153年,和1163-1168年,他两次入侵匈牙利,但1168年在匈牙利的泽曼地区被决定性地击败,拜占庭由此丢失了达尔马提亚的宗主权。 1169年他和耶路撒冷王国联合远征埃及,但在1176年被击败。曼纽尔一世在位期间,力图恢复拜占庭往日的荣耀,四处出击,但屡屡碰壁,拜占庭复兴的最后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9,亚历克修斯二世(1180-1183)拜占庭皇帝,曼纽尔一世之子。1183年,被其岳父安德鲁尼克斯用绳子勒死。

10。安德鲁尼克斯一世(1183-1185)拜占庭皇帝,亚历克修斯一世之孙,亚历克修斯二世的岳父。1185年,被安格鲁斯家族的艾萨克二世推翻。科穆宁王朝终结。  

十三 安格鲁斯王朝

1。艾萨克二世(1185-1195, 1203-1204)拜占庭皇帝。1185年,保加利亚人起义,建立起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1187年他派去镇压的军队哗变, 反而围攻君士坦丁堡,虽然叛军被击败,但拜占庭已无力阻止保加利亚的独立。保加利亚在失国168年后,再次立国,而拜占庭则失去了近一半的欧洲领地, 遭受沉重打击。 1189年,西欧三大名王组织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未能征服埃及王萨拉丁。1195年,他的哥哥亚历克修斯三世发动政变,将其废黜,刺瞎并监禁了他。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他曾短暂复位,和其子为共同皇帝。

2.亚历克修斯三世(1195-1203)拜占庭皇帝, 艾萨克二世之兄。1195年,他趁艾萨克二世外出打猎之机,发动政变,加冕为帝。1202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十字军原来的目标本是埃及,但威尼斯的组织者们在商人们的唆使下,鼓动十字军将目标改为君士坦丁堡,1203年,当十字军开始君士坦丁堡围城战时,亚历克修斯三世居然逃跑了,艾萨克二世的儿子亚历克修斯四世罢免了他叔叔。开始领导君士坦丁堡保卫战。  

3.亚历克修斯四世(1203-1204)拜占庭皇帝,艾萨克二世之子。1203年他释放了他父亲,并辅佐他瞎了眼的父亲,成为共同皇帝。 1204年1月领导君士坦丁堡保卫战的将军亚历克修斯五世迫使其父子退位。

4。亚历克修斯五世(1204)拜占庭皇帝。 贵族出身,1204年1月27-29日借助首都民众起义篡位,2月2日登基,4月12日首都陷落,流亡色雷斯,同年夏被十字军抓获处死 。
1204年4月12日,君士坦丁堡被拉丁十字军攻克,这是君士坦丁堡历史上第一次被外族攻克。君士坦丁堡遭到了拉丁人的疯狂洗劫。拉丁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起了拉丁帝国,直到57年后,君士坦丁堡才被拜占庭人收复。  

此后的拜占庭日渐式微,以下将拜占庭此后二百多年苦苦挣扎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塞奥多利一世(1205-1221年)Theodore I,1174年生,1199年与安娜公主结婚,1203年7月携带家眷流亡小亚细亚,建立尼西亚政府,1205年称帝,1208年3月加冕,3次婚姻,2子3女,1221年11月死于尼西亚,传位于女婿约翰三世 。

80. 约翰三世(1221-1254年)John III,1192年贵族出身,塞奥多利一世的女婿,1221年12月15日即位,2次结婚,1子,1244年与霍亨斯陶芬公主结婚,1254年11月3日病故于南菲宏皇宫,其子即位。

81. 塞奥多利二世(1254-1258年)Theodore II,1221年11月生于南菲宏,约翰三世的独子,1254年11月3日即位,1次结婚,1子2女,1258年8月16日死于南菲宏,其子即位。
82. 约翰四世(1259-1261年)John IV,1250年12月25日生于南菲宏,塞奥多利二世的独子,1258年8月不足8岁即位,被贵族米哈伊尔控制,1261年被刺瞎并被囚禁在小亚细亚,1305年病故。

83. 米哈伊尔八世(1259-1282年)Michael VIII,1224或25年生于帕列奥列格家族,1258年9月任摄政王,1258年11月13日晋升为专制君主,1259年1月1日被加冕为共治皇帝,1261年7月解放君堡,8月15日入主首都,再度加冕,12月刺瞎少帝,1次婚姻,4子3女,1282年12月11日病死于色雷斯皇庄,其子即位 。

84. 安德罗尼库斯二世(1282-1328年)Andronicus II,1259或60年生于皇族,米哈伊尔八世次子,1281年加冕为共治皇帝,2次婚姻,6子,1328年5月24日被其孙安德罗尼库斯三世废黜,进入修道院,1332年2月13日病死 。

85. 米哈伊尔九世(1294-1320年)Michael IX,1277年生于首都,1281年加冕为共治皇帝,1294年5月21日加冕,1296年1月结婚,2子2女,1320年10月12日因家庭问题伤心过度而死亡。

86. 安德罗尼库斯三世(1328-1341年)Andronicus III,1297年3月25日生于皇家,1308-1313年为共治皇帝,1320年因争风吃醋指使人杀死胞弟曼努埃尔,引起其父伤心死亡,1321年起兵反叛,1328年5月24日废黜其祖父,称帝,2次婚姻,3子2女,1341年6月15日死于首都,其子即位。

87. 约翰五世(1341-1391年)John V,1332年6月18日生于皇室,1341年6月15日9岁即位,母后摄政,1347年约翰六世称帝并成为其岳父,1354年他通过战争迫使其岳父退位,1次婚姻,4子1女,1391年2月16日病死,次子即位。

88. 约翰六世(1347-1354年)John VI,1295年生于大贵族之家,1341年发动内战中,1347年2月8日称帝占领首都,5月21日加冕,成为约翰五世的岳父,1352年内战再起,1354年12月3日被废,1383年6月15日病死于米斯特拉修道院。

89. 安德罗尼库斯四世(1376-1379年)Andronicus IV,1348年4月11日生于皇室,约翰五世长子,1366年和1369-71年代理皇帝主政,1373年发动叛乱,1377年10月8日加冕,1379年被其父推翻,1次婚姻,1子,1385年6月25日去世 。

90. 约翰七世(1390-1390年)John VII,1370年生于皇室,1373年因其父叛乱被株连而被刺瞎,1385年继承其父封地,1390年4-9月占领首都称帝,1399-1403年代理皇帝职,后被任命为专制君主,1次婚姻,1子,1408年9月23日病故。

91. 曼努埃尔二世(1391-1425年) Manuel II,1350年7月27日生,约翰五世次子,1373年被任命为共治皇帝和皇位继承人,1376-9年被囚禁,1382-87年在塞萨洛尼基称王,1391年2月即皇帝位,次年加冕,1次婚姻,6子,1422年突发脑溢血,1425年7月21日死于君士坦丁堡,其子即位。

92. 约翰八世(1425-1448年)John VIII,1392年12月17或18日生于皇室,曼努埃尔二世的长子,1408年前加冕为共治皇帝,1421年1月19日成为皇帝,3次结婚无后,1448年10月31日死后,其弟即位。

93. 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1453年)Constantine XI,1405年2月8日生于皇家,曼努埃尔二世的第四子,1428年任专制君主,因其兄长先死,故于1449年1月6日加冕称帝,3月12日入主首都,2次结婚,无后,1453年5月29日在君士坦丁堡阵亡。
  

1202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後, 拜占庭人在尼西亚(小亚西部),伊庇鲁斯(希腊西北沿岸)和特拉比松(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建立了三个流亡王朝。1261年,尼西亚帝国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的摄政迈克尔八世解放了君士坦丁堡,恢复了拜占庭帝国,当时的拜占庭帝国仅保有小亚西端以尼西亚为中心的吕底亚地区,君士坦丁堡,色雷斯,马其顿和特拉比松。此后200年,拜占庭一直在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下。 1299年开始奥斯曼人在小亚中部兴起,至1355年,奥斯曼人已经控制了整个吕底亚,拜占庭失去了所有的亚洲领地。 而巴尔干的马其顿则被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瓜分。 拜占庭仅拥有君士坦丁堡、色雷斯、特拉比松和萨洛尼卡等爱琴海沿岸孤立据点。于是拜占庭向西方求救,但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虽然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参战,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将拜占庭的剩余地域蚕食殆尽。

1451年起,奥斯曼人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奥斯曼人围城长达两年,动用了先进的大炮武器,方于1453年5月29日攻陷了弹尽粮绝的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同日在保卫君士坦丁堡的最后战役中阵亡。1461年,特拉比松陷落,中世纪伟大的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抹余光徐徐熄灭。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

帖子
24031
精华
5
积分
13880
金钱
34285
荣誉
86
人气
36
评议
0
48#
发表于 2008-7-5 14:42:0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milly008 于 2008-7-5 11:16 发表



前面几条都可以说的过去。。。。最后一条太夸张了


请去查看 圣像破坏运动,和它带来的长期叛乱。。。请去看君士坦丁堡被征服建立的伪拉丁帝国存在了60年。。。。 请去看君士坦丁堡一共被围过多少次,每次被围了多久 ...

这些东西我都看过,请你自己计算一下有多少年?和东罗马396-1453的历史来说到底是小部分还是大部分?另外圣像破坏运动的实质是皇权与教权的一次对抗,皇帝通过该运动充实了国库,抵御了阿拉伯人,打压了教会势力,平衡了国民收入。而一些比较贫困的老百姓也减轻了因为信仰被教会剥削的程度!跟你说的因为天主教会尊奉圣象,东罗马就破坏它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 本帖最后由 光明圣骑士 于 2008-7-5 14:46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02
精华
0
积分
401
金钱
164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7#
发表于 2008-7-5 12:37:3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milly008 于 2008-7-5 10:56 发表
拜占庭人是非常骄傲的

君士坦丁堡的大教长一直不承认罗马教会的地位,并斥之为异端。 那既然罗马教会说拉丁语,我们就不说这“异端的语言”,于是拜占庭人改说希腊语

罗马教会在10世纪之后引入圣母玛丽亚等等的圣像崇拜, ...


(首先我申明我没有任何的不敬,愿神灵理解和宽恕)

东正教使用的是古圣经版本,和新教一样,他们的记载:圣母玛丽亚。是人而不是神。
东正教是古基督教的延续,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便将在君士坦丁堡的教会扶为主教会,
而仍然留在罗马的教会在得到“培平献土”之后便延续了古罗马帝国时期的主教会
于是就出现了两个主教会:西边的罗马教会(领袖称教宗,新教称之教皇),东边的君士坦丁堡教会(领袖称大木措(音译,具体我记不清了))
东罗马帝国不可能承认罗马教会的合法性,这不是什么落后,而是相当于一个主权的问题,比主权问题更严重

从教义上讲,举一个例子:罗马教会认为,凡是奉献上主应该全心全意,其中包括不准结婚
君士坦丁堡教会则认为,圣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基督的门徒中的一位(我记不清是圣约翰还是圣彼得)在得到基督的救助之后皈依基督教,而这位圣徒是接过婚的,所以誓奉上主之人可以结婚,所以在东正教中有白衣主教和黑衣主教之分,其中一种是可以结婚的。
值得说的是,至今几年两教的合并问题依然在讨论,伊斯坦布尔大木措愿意承认罗马教会的最高性,但是很多教义上依然无法一致。我前面所说的就是其中一个双方激烈讨论的议题

在从教义的历史看。东正教,之所以叫正教,是东正教认为自己是传承古基督教,所自己才是真正的基督教,罗马教会篡改了教义。介于这点,当时在拜占庭统治下的地区可能罗马教会的教义吗?这不是一议讨论就能结束的,即使君士坦丁教会同意罗马教会,作为国家统治者的东罗马帝国是不会冒着全民暴动的危险干这件事的
东罗马帝国正是看到了宗教的重要性才必须保护本国宗教的权威性

我只想说明,不管东罗马帝国的人有多少错,但在教义的维护上决不是国家灭亡的原因,也不是东罗马帝国“骄傲”的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普罗诺埃精锐骑兵队长

帖子
874
精华
0
积分
508
金钱
1602
荣誉
7
人气
0
评议
0
46#
发表于 2008-7-5 12:12:5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milly008 于 2008-7-5 11:16 发表



前面几条都可以说的过去。。。。最后一条太夸张了


请去查看 圣像破坏运动,和它带来的长期叛乱。。。请去看君士坦丁堡被征服建立的伪拉丁帝国存在了60年。。。。 请去看君士坦丁堡一共被围过多少次,每次被围了多久 ...

据我了解,好像只有阿拉伯人,十字军还有奥斯曼吧..其他大大概只是到了首都附近而已.
再算上拉丁帝国的60多年..还有一些非王朝时期..这比起整个千来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吧..

所以按光明兄所说:
东罗马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内乱,对
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政变,对
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向外族纳贡求和,对
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被外族包围首都,也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68
精华
0
积分
968
金钱
3452
荣誉
8
人气
0
评议
0
45#
发表于 2008-7-5 11:16:2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光明圣骑士 于 2008-7-5 11:13 发表

5东罗马的历史的确比较悲惨,问题时如果在那片土地上的国家不是东罗马帝国而是西欧任何一个国家恐怕早就挂了!另外东罗马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内乱,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政变,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向外族纳贡求和,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被外族包围首都。
...



前面几条都可以说的过去。。。。最后一条太夸张了


请去查看 圣像破坏运动,和它带来的长期叛乱。。。请去看君士坦丁堡被征服建立的伪拉丁帝国存在了60年。。。。 请去看君士坦丁堡一共被围过多少次,每次被围了多久。。。。

不要搞盲目崇拜

[ 本帖最后由 lovemilly008 于 2008-7-5 11:18 编辑 ]
犯我强汉者,只要是白天、天晴、没风、没雾、没雨、没雷电、没复杂电磁环境、没有山、地要平、没危险、有干粮、有通讯、有地面导航、没有老农烧秸秆……虽远必诛!!

        
Alienware M18xR2
Core i7-3740QM @ 2.50GHz
8 GB (三星黑武士 DDR3 1600MHz 4Gx2 )
HD 7970*2 cross fire ( 2024 MB *2 )
镁光M4 512G SSD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

帖子
24031
精华
5
积分
13880
金钱
34285
荣誉
86
人气
36
评议
0
44#
发表于 2008-7-5 11:13:0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布杜拉 于 2008-7-5 10:58 发表

1,别那么激动.我看过吉本的作品,看过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作品,看过几本土耳其史作品,这些资料给我的结论是穆罕默德二世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才征集了8万人.土耳其人当时不可能集结20万人,就算是后来的塞利姆和苏莱曼也征集不了.你 ...

1我没有激动,那4个版本的史料我都是从网上看的,现在让我找太困难,你自己从网上搜索看看吧。
2死硬和坚毅不屈是两个概念。东罗马面对土耳其大军向西方求援并做出妥协再正常不过,为了国家利益面子是微不足道的,这就是东罗马皇帝的务实之处!只不过被一群死要面子的愚民给毁了。所谓丧权辱国都是扣高帽,抛开中国传统的面子思维才能看清楚这里面利益的博弈!面子思维是中国人的死穴!另外你说说的罗马精神是什么?我认为这种坚毅不屈为了国家利益抛开面子务实能屈能伸能忍敢战的精神就是罗马精神!
3东罗马不会向自己当时能打赢的敌人进贡,跟南宋那种明明有实力打赢确非要求和的懦弱是两回事!
4罗马帝国本身就是多民族国家,什么叫做拜占庭的民族构成根罗马没有关系?注意是东罗马的文化同化了斯拉夫人,而不是斯拉夫人的野蛮征服了东罗马。
5东罗马的历史的确比较悲惨,问题时如果在那片土地上的国家不是东罗马帝国而是西欧任何一个国家恐怕早就挂了!另外东罗马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内乱,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政变,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向外族纳贡求和,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被外族包围首都。

[ 本帖最后由 光明圣骑士 于 2008-7-5 11:14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50
精华
0
积分
1085
金钱
10121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43#
发表于 2008-7-5 10:58:2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光明圣骑士 于 2008-7-5 10:36 发表

1君士坦丁堡攻防战有不同的版本,我没看过这方面的小说,我看的是史料!而且有4个版本,有三个版本说20万,一个版本说8万!
2汉尼拔在坎尼大胜之后罗马依然坚毅不屈顽强奋战最后取得胜利。君士坦丁11世所领导的东罗马帝国难道没 ...

1,别那么激动.我看过吉本的作品,看过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作品,看过几本土耳其史作品,这些资料给我的结论是穆罕默德二世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才征集了8万人.土耳其人当时不可能集结20万人,就算是后来的塞利姆和苏莱曼也征集不了.你说你看过4个版本而且全是史料,请举出来.
2,君士坦丁11世当时和没有领土与臣民的皇帝没什么区别,而且他也很清楚就算是投降他也不会再是什么皇帝.除了死战他没别的选择,而且他也不象你说的那么不屈.最后兙他还是向西方教会屈服并且请罗马的主教们来控制东部的教会.假如他真是死硬到底用的着向那些被拜占庭人视为黑暗之子的西方人低头吗?别忘了当时希腊人说的是宁肯看见土耳其人的头巾也不愿意看见罗马主教的帽子.至于说罗马精神,历史上死战的皇帝多了,跟罗马精神无关.我已经说了,罗马精神早在共和国末期就已经小时了,具体你看一看塔西陀的作品就能知道.
3,进贡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皇帝们似乎对哪个敌人都进贡.日尔曼人,波斯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保加尔人,土耳其人.可以说谁出现在拜占庭的边境谁都能获得大量的贡金.关键在于贡金问题对整个国家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皇帝们为了支付贡金连军费都得扣,你说说看给那么多人贡金到底是强大的表现还是无能?如果帝国政府能控制或者说驱赶这些敌人的话用的着给那么多贡金吗?这不是面子问题,这直接关系到财政.拜占庭的几次财政危机都是由贡金而起.而正是因为贡金的问题,好几个皇帝死在任上.莫里斯是怎么死的你应该比我清楚吧.
4,为什么说东帝国与罗马没什么关系了?因为首先,拜占庭的民族构成跟罗马没什么关系,这个国家到中期后已经开始走向斯拉夫路线了.想想看君士坦丁堡建立的原因?就是为了摆脱罗马的影响力,就是为了造一个能和罗马分庭抗礼的新中心.
吉本说:拜占庭一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悲惨软弱的故事,这话是很偏激,但也有他的道理.无休止的内乱,无休止政变,无休止的向外族纳贡求和,无休止的被外族包围首都.请问哪个强大的帝国会繁盛这种状况?罗马人?阿拉伯人?还是波斯人?西方用拜占庭式的阴谋来作为宫廷政变的代名词这个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68
精华
0
积分
968
金钱
3452
荣誉
8
人气
0
评议
0
42#
发表于 2008-7-5 10:56:24 |只看该作者
拜占庭人是非常骄傲的

君士坦丁堡的大教长一直不承认罗马教会的地位,并斥之为异端。 那既然罗马教会说拉丁语,我们就不说这“异端的语言”,于是拜占庭人改说希腊语

罗马教会在10世纪之后引入圣母玛丽亚等等的圣像崇拜,教堂彩绘玻璃,壁画等等。拜占庭人又认为这是“异端的做法”,于是在自己国内开展了圣像破坏运动。

这样的做法,跟青春期的不成熟的逆反心态一样,结果是弄的国内形势一直不安定。

拜占庭的皇帝没有意识到宗教对于统治的重要性。西欧各国在彼此之间野蛮的征战中存活下来了,不同的民族之间还产生了“欧洲人”这样的集体认同感,就是因为共同的信仰这一纽带。  

而拜占庭一直缺乏凝聚力,希腊人,保加利亚人,斯拉夫人,马扎尔人,在首都灭亡后,立刻变成独立的民族了,落得最后彻底从历史上消失,到现在根本没有一个“拜占庭”民族存在。(也许有很少的希腊人会认为自己是拜占庭的遗民吧)

到了1430年,拜占庭生命的最后几年。面对咄咄逼人的土耳其军队,一些大主教看到形势的危急性。前往佛罗伦斯和罗马教皇的代表开会,最后一次试图把东西方教会合并起来。 东正教做了很多让步,双方达成了协议。但国内的反对派迅速的谴责他们,并且成功的煽动起了人民的情绪。 前去开会的主教们从佛罗伦斯一回来就遭到了关押和审判,君士坦丁堡的人民们愤怒的喊道:

让该死的拉丁人滚回去,我们不需要他们!土耳其人在我们的城墙下失败过,就算他们再来,也会失败的回去!

当土耳其的大军开拨时,骄傲又缺乏实力的拜占庭就走向了它命中注定的劫数。



PS:拜占庭貌似不是什么好人,它收藏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宝藏,不和世人分享。 土耳其人攻下君士坦丁堡后,反道是展现出阿拉伯人对待知识传播一贯的宽容态度,允许古籍和学者流动。古罗马希腊的文化瑰宝开始传播,所以欧洲的文艺复兴才开始。。。。

[ 本帖最后由 lovemilly008 于 2008-7-5 11:07 编辑 ]
犯我强汉者,只要是白天、天晴、没风、没雾、没雨、没雷电、没复杂电磁环境、没有山、地要平、没危险、有干粮、有通讯、有地面导航、没有老农烧秸秆……虽远必诛!!

        
Alienware M18xR2
Core i7-3740QM @ 2.50GHz
8 GB (三星黑武士 DDR3 1600MHz 4Gx2 )
HD 7970*2 cross fire ( 2024 MB *2 )
镁光M4 512G SSD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

帖子
24031
精华
5
积分
13880
金钱
34285
荣誉
86
人气
36
评议
0
41#
发表于 2008-7-5 10:36:2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布杜拉 于 2008-7-5 08:44 发表

土耳其用了20万人?我看你是不是小说看多了.穆罕默德二世顶着国内巨大的压力才集合了8万人,哪来的20万?穆斯林世界最大规模的进攻就是阿拉伯时代,总兵力也不超过10万人.而且就是那几千雇佣兵,后来也叛变了一部分.君士 ...

1君士坦丁堡攻防战有不同的版本,我没看过这方面的小说,我看的是史料!而且有4个版本,有三个版本说20万,一个版本说8万!
2汉尼拔在坎尼大胜之后罗马依然坚毅不屈顽强奋战最后取得胜利。君士坦丁11世所领导的东罗马帝国难道没有体现出这种精神么?在穆罕默德以保全皇位对他劝降的时候他说:“我决不会做一个没有领土和臣民的罗马皇帝!”这难道不是他致死都保持罗马人尊严和荣耀的证明么?!注意我说的罗马精神并不包括那些热那亚雇佣兵。傻子都知道不是一个国家的人谈什么罗马精神?
3在罗马统一的时代也是帝国西部说拉丁语,东部说希腊语,只不过官方语言是拉丁语,毕竟首都在罗马。而东罗马帝国完整的继承了罗马的一切,本身也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只不过根据自身情况在语言方面更加务实的进行了一些改革,有什么名不正言不顺?注意罗马是城市的名字也是国家的名字,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4在西罗马灭亡的时候东罗马也被萨珊波斯压得喘不过气来,仅仅因为西罗马灭亡时东罗马没有出兵就能证明两国没有关系?
5如果你是皇帝当你的军队不足以应付两线战争的时候你是当守财奴当到死啊还是花钱贿赂敌人赢得时间啊?如果东罗马皇帝都像你这样死硬恐怕早就灭国无数次了!战败求和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是生存法则,东罗马一次次在失败后求和赢得时间重振雄风收复失地就是证明!把面子看得比国家利益还重的皇帝是愚蠢而不得好死的!

[ 本帖最后由 光明圣骑士 于 2008-7-5 10:38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02
精华
0
积分
401
金钱
164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40#
发表于 2008-7-5 09:12:43 |只看该作者
逸风之翔,说的很好,支持
(虽然有些不认同,反正我喜欢斯巴达。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50
精华
0
积分
1085
金钱
10121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39#
发表于 2008-7-5 08:52:13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因为拜占庭存在的时间长故而崇拜他.但要注意一点,历史不是浪漫传奇.拜占庭如果不是靠左右逢源四处讨好的办法是不会存在那么久的.更何况自第四次十字军之后,这个国家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它能活到1453年不是因为他伟大,而是因为他的敌人基本上是分裂的.
说到城墙,你不能不佩服君士坦丁堡的城墙.我有一本专门介绍拜占庭建筑的书,我对他的城墙还是很认同的.拜占庭的生存,还真的感激这条城墙.因为在古代军事角度上说,火炮出现之前真的很难突破.这也就是为什么拜占庭哪怕丢了全国的领土还能继续在君士坦丁堡苟延残喘的原因.不过诸位崇拜拜占庭的似乎忘了,这个国家称臣纳贡出卖国家利益和尊严的次数多的数不胜数.这一点上到是和南宋颇有相似---文化发达,但要不断的给别人进贡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50
精华
0
积分
1085
金钱
10121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38#
发表于 2008-7-5 08:44:2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光明圣骑士 于 2008-7-5 08:03 发表

“我发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统统侵略过我们,所以一提起来大家都是贬低

拜占庭是没活到现代,没机会参加一下瓜分行动,所以有不少它的拥护者”那是你自己的狭隘观念!
东罗马末期的君士坦丁堡只有5万人口,因此最后只有几千守 ...

土耳其用了20万人?我看你是不是小说看多了.穆罕默德二世顶着国内巨大的压力才集合了8万人,哪来的20万?穆斯林世界最大规模的进攻就是阿拉伯时代,总兵力也不超过10万人.而且就是那几千雇佣兵,后来也叛变了一部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确是战斗到死的,但这不意味着他有什么罗马精神.罗马的精神早在罗马共和国时代就消失殆尽了.更何况那群热那亚雇佣兵也不是因为什么罗马精神才努力奋战的.
查士丁尼时代,东帝国就已经是挂着罗马名字的水货了.这个国家和罗马本身没什么关系.皇帝是说拉丁语不假,但他的臣民里有几个说拉丁语的?不要说拜占庭时代,就是罗马时代,东部地区的通用语言还是希腊语.东帝国在西帝国崩溃时几乎没什么表示,可以说,从迪奥多西乌斯死的时候,东部就和罗马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没有罗马没有卡皮托林没有拉丁语的帝国还能冠以罗马之名吗?
至于说希腊的衰落是因为什么多神教的原因,这个想法很新鲜,但请注意,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并非一钱不值.罗马也是多神教的,而且罗马的繁荣时期的宗教观就是多神的,反倒是改信了基督之后越来越衰落.宗教不可能是一个民族衰落的核心原因,就象说今天的穆斯林世界并不是因为伊斯兰的原因衰落的一样.希腊的衰落是从伯战之初就开始了的.奴隶当然是个重要原因,希腊是免除了债务奴隶的,伯战中期其奴隶来源已经基本丧失殆尽.如果说一个社会体制连其基础都无法保证,又怎么可能不衰落?为什么希腊人在伯战之后发出了把矛头转移向波斯的口号?就是为了通过海外扩张来重新获得他们在内战中无法获得的财富和奴隶.而在伯战中,波斯可是两方都试图拉拢的对象.
的确,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他的弱点,但他并非一钱不值.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

帖子
24031
精华
5
积分
13880
金钱
34285
荣誉
86
人气
36
评议
0
37#
发表于 2008-7-5 08:04:4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o_move 于 2008-7-5 02:41 发表
希臘城邦衰落,為何無人提到更之前的歷史因素?
在羅馬和平的邊防防線開始崩潰時, 希臘是首當其衝被洗掠的地方
因為這些地方太富裕, 多瑙河以北的蠻族當然時一波一波湧到南方洗劫
造就了這些城邦為防衛而築城牆及建立 ...

从来没听说过城墙会阻碍商业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

帖子
24031
精华
5
积分
13880
金钱
34285
荣誉
86
人气
36
评议
0
36#
发表于 2008-7-5 08:03:0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milly008 于 2008-7-5 02:28 发表


我发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统统侵略过我们,所以一提起来大家都是贬低

拜占庭是没活到现代,没机会参加一下瓜分行动,所以有不少它的拥护者,呵呵

罗马精神。。。。 拜占庭过了10世纪,说拉丁语的人已经 ...

“我发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统统侵略过我们,所以一提起来大家都是贬低

拜占庭是没活到现代,没机会参加一下瓜分行动,所以有不少它的拥护者”那是你自己的狭隘观念!
东罗马末期的君士坦丁堡只有5万人口,因此最后只有几千守军也很正常。可是就在这么悬殊的兵力下帝国军面对20万土耳其大军巍然不动,皇帝率领禁卫军奋战至最后一刻!这么壮烈的毁灭有几个历史上灭亡的国家能比?这不是顽强不屈的罗马精神是什么?和说什么语言有关系么?到底是我们在贬低英法还是你在贬低东罗马?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6 11:11 , Processed in 0.39645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