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硬件信息交流发布区 金士顿 30G SSDnow V系列固态硬盘试用体验
查看: 478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金士顿 30G SSDnow V系列固态硬盘试用体验 [复制链接]

帖子
982
精华
1
积分
924
金钱
2187
荣誉
23
人气
26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6:13: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感谢it168和金士顿给我机会试用金士顿 30G V系列固态硬盘

我们知道固态硬盘逐渐兴起,传统磁盘硬盘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运行噪声,并行读写效率,读写速度等瓶颈

我也非常期待体验固态硬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表现如何

所以本人将在下文中尽量详细和客观的介绍试用感受和测试数据


测试平台

CPU:AMD  6000+超3.2G

主板:悍马 HA01-GT2

显卡:8800GTX

内存:1G海盗船led灯条+1G海盗船梳子

硬盘:希捷 300G

光驱:先锋227D

显示器:明基 E2200HD

这样一个配置我就不截图了证明了,强弩之末而已,不过测试固态硬盘来说并没有太大问题

本人的硬盘是宏图三胞买的,估计是OEM型号,所有才会有300G这种特殊的型号



测试对象:金士顿 30G SSDnow V系列固态硬盘(Kingston SSD V SNV125-S2 30G)

测试系统:win7 7600RTM  32位 旗舰(微软不要杀我,我只是拔了网线激活了而已)

测试格式:介绍文字在测试图片下方!!




到手图



这个固态硬盘的外壳材质手感既不像金属,也不像塑料,所以我果断得出一个结论,那是铁皮外面喷了一层塑料漆





配件不多,就一个说明书,正如大部分品牌的说明书一样,上面会提供火星文,玛雅文,吐火罗文,楔形文字等,以及照顾到斯坦伯星球和M78星云的用户




此硬盘接口为串口和串口电源供电线



接上硬盘后,出现两个分区,一个25G多,一个2G多,都没有卷标,于是我将它们都“删除卷”。它们合并在一起后设置成J卷,快速格式化之后完成初始设置







现在J盘是30G固态硬盘,实际显示28G,属正常情况,装的系统是由DT加载的7600RTM的镜像安装的,装在J盘里面






装完就是双win7,选哪个系统哪个盘就是主磁盘,还是非常简单的





双硬盘齐聚




开机速度测试

由于本人家里网络比较奇怪,是广电网,虽然不要拨号,但是检测时间较长,加之本人用AVAST,启动全部监控时间较长

所以360测的开机时间并不是十分准确,所以这里我用两种开机时间测试方法综合比较



360测希捷硬盘开机时间,一般在55秒左右



360测SSD开机时间,一般在35秒左右

这样的开机时间变大,和本人的网络和程序有一点关系,并不准,实际上进入界面之后要很久才出来360开机时间,所以本人找寻其他测试方法

其实系统自带程序就可以测试开机时间,那样我们再看看传统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开机时间差别





右击我的电脑,管理,事件查看器,windows日志,系统就可以查看系统的日志,其中就包含开机时间项目,你可以慢慢找到

希捷300G硬盘开机时间在20秒左右,本人硬盘较老,在网上看大部分传统硬盘开机时间都在15-20之间,正常







金士顿 30G SSD的系统自测开机时间在6-8秒,有极其明显的进步,事实上本人感觉在开机硬件检测后,蓝色欢迎界面是秒进的,而我的希捷300G则需要欢迎界面蓝圈滚10下以上才能进去





win7自带评分测试



此图为金士顿 30G SSD系统下的win7得分




此图为希捷 300G系统下的win7得分


可以看到硬盘得分一致,显卡性能得分反而是30G SSD系统下的高一些,这种奇怪得分我会在下文继续发现原因





ATTO测试得分



此图为30G SSD得分,可以看到J盘。我们可以看到此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是190Mb每秒左右,而写速度是50mb每秒左右





此图是希捷300G的得分,本人选的是E盘,因为E盘既不是系统盘,也不是测试软件所在盘。我们可以看到希捷300G的读写速度都在65mb每秒左右,区别不大






CrystalDiskMark测试得分



CMD测试是比较专业的固态硬盘测试软件,这个就是SSD得分,我们可以看出读取速度是190mb每秒,写速度是50mb每秒

第一项测试的意思是连续读写速度,第二项测试的意义是512k短文件随机存储速度,第三项和第四项的意思都是4k短文件随机存储速度,我们可以看到性能的递减程度






这个是希捷300G的E盘得分,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硬盘在随机存储上性能的递减速度远远高于固态硬盘,读取速度也远远低于固态硬盘




简单并行写测试



此SSD写速度刚才测出最大就是49mb每秒左右,但是同时考入两个文件,速度总量几乎不减,加起来相当于47mb每秒





而传统硬盘则不然,65mb的读写速度一旦遇到并行,迅速降低的到应有速度的一半左右,相信经常考文件的用户应该知道,传统硬盘遇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同时读写任务,会使整体效率大大降低







HD tune测试

HD tune测试是作为测试各种存储设备的最常用基准软件



SSD得分。。。。。。。。。。。





硬盘得分正常



HD tune和win7自带评分都不正常

文章写到这里我非常怕被金士顿 跨 省,想起来都坐立不安

不过为了测试的公正性,我依然把这个图摆出,我甚至想好了遗言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嘛,我开始排查

将SSD重新分卷,不行。。。。。

将SSD再次格式化,不行。。。。。。

最后,我取消了快速格式化,再一次进行格式化,我姑且把他叫做低格吧,虽然我不确定取消快速格式化之后是不是就是低格




低格之后



一定要取消快速格式化







低格之后HD tune跑分,如此的平滑,和塞伦盖提大草原一样。。。。。。。







CMD跑分,比低格之前好了一些







低格之后的ATTO跑分,区别不明显




我的心情随着平滑的HD tune测试截图一起落了地,完美的测试结果看起来确实很舒服

看样子以后新加硬盘都最好取消快速格式化,格式化一下


由此,我的试用之旅也暂时结束了

下面我总结一下这个固态硬盘的优点

1,金士顿 30 SSDnow V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远远大于传统硬盘数倍(3-2倍),达到190mb每秒的速度(综合ATTO,CMD,HD tune测试结果)

2,固态硬盘在全称读取中完全无噪音,读盘或者运行中滴滴答答的时代过去了,我用着SSD下的win7系统甚至非常不适应,过于安静,以至于我不确定我点击运行任务后系统是否在运行

3,固态硬盘在并行读写效率上远远高于传统固态硬盘,这个特点将明显改善传统硬盘在多任务读写效率上极低的现状

4,固态硬盘使用简单,而且体积小巧,由于结构不想传统硬盘那样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全程运输和安装调试过程都让人放心

基于以上优势,个人认为SSD确实是时代发展的大势

而且现阶段例如金士顿 30G SSDnow V系列固态硬盘这样的产品,也非常适合做系统盘,这将极大的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运行效率,稳定性,和静音性


同时甚至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娱乐性能(SSD的win7自测得分中图形性能有所提高)






最后感谢金士顿



不过金士顿应该注意到,你好像侵犯了图坦卡蒙的肖像权,小心被跨国,lol

使用道具 举报

电脑城新手装机工
GRID※车夫

帖子
837
精华
0
积分
449
金钱
852
荣誉
3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0-7-11 16:21:54 |只看该作者
怎么低格都跑出来了……无语了
没有价格……
CPU: PII 400 (Slot 1)
MB:  ZeLing M6I2 440BX
Mem:64M+128M+128M PC100 SDRAM
HDD: Quantum 8.4G 5400Rpm
Gra:  Intel I740 with AGP 2x
Disp: Philips 105S
i740-->FX5200-->X1650GT OC XT-->4850
一切够用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61
精华
0
积分
332
金钱
311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0-7-11 16:23:51 |只看该作者
好多。。姑且先看看,坐前排

低调是种福气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278
精华
0
积分
4692
金钱
9059
荣誉
4
人气
58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0-7-11 16:25:33 |只看该作者
好渣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137
精华
0
积分
1069
金钱
14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0-7-11 16:33:54 |只看该作者
无米之人只能敬而远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526
精华
1
积分
9275
金钱
28404
荣誉
28
人气
321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0-7-11 16:40:07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对于SSD我一直纠结,容量小了30G不够我当系统盘用。 容量大的够我买新机了.................

一直在SSD上不敢有太多想法

[ 本帖最后由 linkshiao 于 2010-7-11 16:46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41
精华
0
积分
231
金钱
194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0-7-11 16:44:53 |只看该作者
KST的固态不行了啊
GA-P55-UD3L                      | PM965
intel i5 750 2.66GHZ @ 3360MHZ  |INTEL CORE 2 T5250 1.5GHZ
KST DDR3 1333@1600 2G*2   | DDR2800 1g*2   
WD SATA 1TB                    |160GB
NVIDIA GF GTX275(换HD5870) |NVIDIA GEFORCE 8400M GS
TT 550W                        |-
ACER 19'
Intel X25-M G2 80GB(System)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3
精华
0
积分
27
金钱
20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0-7-11 17:16:59 |只看该作者
价格才是王道啊~~~~~~ 大家说是不是啊  性价比才是大家的最爱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业余DIYER

帖子
5681
精华
0
积分
2851
金钱
2937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0-7-11 17:51:02 |只看该作者
苦等SSD白菜。。。
我的希捷10代依旧杠杠的
My body is a cage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82
精华
1
积分
924
金钱
2187
荣誉
23
人气
26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0-7-13 11:27:25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力天使

活跃勋章白金会员勋章

帖子
25655
精华
0
积分
13696
金钱
23270
荣誉
80
人气
661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0-7-13 11:34:06 |只看该作者
幸亏我早在PB上Follow你了,灭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中级DIYER
曙光女神之宽恕

帖子
4497
精华
0
积分
2459
金钱
5452
荣誉
21
人气
5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0-7-13 14:40:32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太行,OCZ更猛
一无所有的人想要有车有房是野心满满?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99
精华
0
积分
552
金钱
2976
荣誉
0
人气
13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0-7-13 22:31:44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这个SSD~
开了AHCI后WIN7评分为6.8分~

使用道具 举报

硬件天才

帖子
6382
精华
0
积分
3295
金钱
9819
荣誉
10
人气
36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0-7-13 23:02:12 |只看该作者
垃圾JMircon 602的主控。。。。遇到卡壳现象就哭去吧
Intel Core i9-11900K  +  Corsair iCUE H170i Elite Capellix
MSI MPG Z490 GAMING EDGE WiFi  +  G.Skill TridentZ RGB DDR4-3200 C14 8GB*4
Inno3D Geforce RTX 3080Ti iCHILL X4
Samsung PM9A1 1TB  +  Samsung SM961 512GB  +  Crucial MX500 1TB x2@Raid 0
Corsair Obsidian 900D  +  SeaSonic Focus GX1000
Logitech G502 HERO  +  Corsair Vengeance K70 RGB LUX Brown
Creative SoundBlaster Zx  +  Edifier S5.1  +  Razer KRAKEN
ViewSonic VX2716-SCMH-PRO  +  Panasonic P46ST32C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62
精华
0
积分
883
金钱
2290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10-7-14 00:27:03 |只看该作者
KST那LOGO,我认为是复活节岛的那些头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1-1 05:01 , Processed in 0.34533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