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70778473 于 2012-11-4 17:28 编辑
(七) 七剑
欧洲文明,起源于南端的地中海,热情浪漫、活力四射。
而在最北端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毗邻极地、千里冰封,阴冷、诡异、奇幻的氛围令其颇具神秘色彩。
大家都知道有个世界杯地域魔咒,也就是凡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必然是欧洲队捧杯,在欧洲以外举行必定南美队夺魁,已经举办的18届世界杯有17届遵从了这个规律,只有1958年的瑞典世界杯打破了这个魔咒。
以魔克魔乎?
1992年夏天,欧洲杯在瑞典拉开大幕,它和58年的世界杯是目前仅有的两次在北欧举办的足球大赛,这次又将上演怎样的神话?
我们的主角荷兰出场了,兵强马壮、士气爆棚。
领衔主演的就是四大天王。
大家现在都说三剑客,其实科曼在荷兰国家队的地位丝毫不低于他们,只不过88年之后荷兰国家队表现不佳,而三剑客在俱乐部里的神奇表演更惹人注目而已。
不过此刻的科曼同样拥有了俱乐部的顶级荣誉,他在刚刚结束的欧冠决赛里一脚定乾坤,为巴萨赢得了历史上的第一座大耳杯。
而除了名闻天下的四大天王,还有三名出自阿贾克斯的新锐力量惹人注目,那就是被称为新三剑客的博格坎普、维茨格、罗伊。
这个维茨格是Rob Witschge,90世界杯那个Richard Witschge的哥哥,关于这两个维茨格谁才是新三剑客现在说法不一。
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称谓就是来自92欧洲杯前夕媒体对荷兰队的介绍,貌似应该是哥哥,但从年龄结构来看,弟弟与博格坎普、罗伊相仿(三个人之间的年龄只差几个月),更像是同一期的学员,而哥哥则有些偏大,只比巴斯滕小不到两岁。
我个人感觉弟弟才是新三剑客之一(也是最早成名打上世界杯主力的),只不过因为伤病和状态原因落选了92欧洲杯及94世界杯,由踢同一位置的哥哥代替。
不管哥哥是正宗还是替身,总之四大天王加新三剑客,传说中的七剑合璧成为现实,再加上布鲁克伦、沃特斯、蒂格伦、阿尔勒这些后场大将,乃至替补席上的基夫特、温特、F德波尔等等,毫无疑问,92届的荷兰是我看到过的最强一届橙衣军团,甚至超过88届。
觉得这届荷兰最强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老帅米歇尔斯回归了。
从克鲁伊夫时代开始,荷兰足球从来不缺乏天才球员,但只有一个米歇尔斯才能驾驭这些恃才傲物的巨星们,这一点哈佩尔、本哈克、艾德沃卡特、希丁克、范加尔等人哪怕拥有多高的战术造诣最终也会望尘莫及。
92年的夏天,手中拥有如此多好牌的米歇尔斯雄心勃勃,在打法上更是重拾经典343,高举攻势足球大旗。
88年的欧洲杯上,荷兰在中场的控制上其实不算出色,相比于拥有马特乌斯、托恩、利特巴尔斯基的西德中场,拥有扎瓦罗夫和两个琴科的苏联中场,拥有贾尼尼、多纳多尼、安切洛蒂的意大利中场,以及拥有霍德尔、巴恩斯、罗布森的英格兰中场来说,荷兰队最强大的地方在于两个前锋和两个中卫个人能力的出类拔萃。
因此那届的荷兰队并未演绎出太多全攻全守的味道,更多的时候是大脚通过中场加定位球战术,凭借巴斯滕、古力特的神奇表演终结对手。
再有就是88年时,在长期卧薪尝胆之后,每一位穿上橙色战袍的球员都有对于荣誉的渴望,同仇敌忾、殊死一搏。而88年之后的荷兰队在球员实力乃至战术上都日趋进步,不过比赛态度却开始云淡风轻。
说回92年,老帅米歇尔斯由于有了更多的好球员,并且可以凭借其威望震慑更衣室,所有的大牌都严格执行其场上战术,因此其全攻全守战术的体现也更鲜明了。
说一下当时的343。
门将还是布鲁克伦,后防上的三位大将还是科曼、阿尔勒、蒂格伦,科曼居中,阿尔勒在右、蒂格伦在左,与88年和90年相比,只是少了里杰卡尔德,因为他被提到了中场。
中场的另外三人是沃特斯、博格坎普、维茨格,其中沃特斯值得一提,从88到90到92,荷兰的中场四人组每届大赛其他三人必换,只有后腰沃特斯屹立不动,也充分证明了他的价值。
维茨格在左路,和他弟弟一样;中路则是博格坎普。
而里杰卡尔德则非常灵活,在防守时他注重右路,一旦投入进攻就来到中路,与博格坎普形成巴斯滕身后的两把利刃。
而他空出来的右边路则由阿尔勒频频插上,在这届荷兰队的战术里,左中卫配合清道夫主要负责防守,右中卫则还需承担助攻责任。
三个前锋是则是箭头巴斯滕、右路古力特、左路罗伊。
首战就是面对苏格兰,面对又一支来自英伦的彪悍之旅,荷兰同样打得不轻松,直到77分钟时,古力特右路传中。
巴斯滕先进入禁区内点球点附近,然后突然回撤到禁区弧摆脱防守头球后蹭。 里杰卡尔德高高跳起力压苏格兰后卫再次头球摆渡到门前。 后插上的博格坎普倒地卧射入网。
凭此1球,荷兰小胜苏格兰取得开门红。
同组的另一场比赛比分打成1-1。他们是哪两支队伍呢? 不是别人,两个都是近年来荷兰队的老朋友、老对手,一个是上届欧洲杯两度相遇的苏联,一个是接连在欧洲杯、世界杯相遇的西德。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独联体和德国(“还有个事呀更新鲜,现在的独联体原来是苏联”,这是92年大陆最火的一曲RAP,作者和演唱者是……) 短短几年时间,绿茵场上的风云变幻与这个世界的翻天覆地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冷战结束,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
但无论如何,球还是要踢。
独联体的主帅换做了贝绍维茨,他同样是一位来自乌克兰的名帅,曾率领苏联拿到了88奥运会的冠军。球队也实现了换血,坎切尔斯基斯、多布罗沃尔斯基、谢尔盖尤兰等新人入选。
在与德国队的比赛里,多布罗沃尔斯基罚入了自己创造的点球,独联体一度领先到将近90分钟,完场前,哈斯勒一记直挂死角的任意球才帮世界杯冠军惊险追平。
该说说德国队了,90捧杯之后,凯撒大帝功成名就告退,福格茨接过教鞭。
除了利特巴尔斯基、奥根塔勒、贝特霍尔德等少数几人,球队的整体骨干都得以保存。
在本届欧洲杯上,队形还是多年不变的352,第一场的首发,门将伊尔格纳,清道夫宾茨,两个盯人中卫科勒尔、布赫瓦尔德,左路布雷默,右路罗伊特,两个中前卫埃芬博格、多尔,进攻前卫哈斯勒,双前锋沃勒尔、里德尔。
马特乌斯因伤病原因未参加本届欧洲杯,但在中前卫的位置上,90世界杯时的替补安迪穆勒已经日益成熟,新秀埃芬博格横空出世,更有来自东德的两位大将多尔、萨默尔加盟,此刻的德国队,并不想念马特乌斯。
甚至三驾马车中的另一位克林斯曼,因为伤病及状态原因,其主力位置也被里德尔夺走了。
但在德国人首战独联体的比赛里,队长沃勒尔手臂骨折彻底告别本届大赛,克林斯曼才得以在余下的比赛里出任首发与里德尔搭档锋线。
第二轮德国人迎战苏格兰,除了克林斯曼替代沃勒尔,右路的罗伊特同样因为在首场比赛中受伤没有首发,由多面手埃芬博格来客串,后腰的位置则由萨默尔顶上;另一名中前卫多尔首场的发挥似乎也不太被福格茨欣赏,本场改用穆勒。
上半场30分钟,里德尔在禁区内的一脚怒射帮助德国人1-0领先。
下半场开场不久,埃芬博格右路下底传中,球被后卫一挡产生折射飞入大门,德国人最终2-0获胜,不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那会的德国队很有趣,只要打欧洲杯必定受伤病困扰。
96年大家比较清楚就不说了;而88年貌似开赛后只损失两人,但赫尔格特、布赫瓦尔德恰好都是最关键的主力中卫,贝肯鲍尔只能以新人科勒尔同巴斯滕对抗,结果吞下苦果。
92年的德国同样如此,马特乌斯因为伤病就没去瑞典;球队开赛后第一轮就伤了队长沃勒尔和罗伊特,沃勒尔直接回国了;罗伊特第二轮本来没有首发,下半场德国2球领先后福格茨把他换上让其适应一下,不料罗伊特踢了几分钟后再次受伤又被换下,最后一轮对荷兰肯定无法出场;更令福格茨挠头的是布赫瓦尔德紧接着也受伤了,同样不能出战荷兰队。
在第二轮的另一场比赛里,荷兰与独联体打成0-0,这对独联体来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它只要最后一轮战胜已经出局的苏格兰即可进军半决赛(上届欧洲杯他们就是最后一轮3-1战胜已经出局的英格兰杀入四强的)。
而没拿下比赛的荷兰人虽稍有不甘,但没有什么比最后一轮踩在死敌德国人身上出线更刺激的了。
当然,前两场比赛米歇尔斯也在考察新队伍的打法,应该说总体还算满意,尤其是新人的表现,但有一个老将状态平平,就是右后卫阿尔勒。
其实两年前的世界杯上来自埃因霍温的阿尔勒的表现就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偏偏在92届荷兰队里,右后卫这个位置又比较关键,必须承担大量的助攻任务来支援古力特,以便解放里杰卡尔德进入禁区形成新的攻击点。
与德国人的决战前,老帅果断决定,又一位阿贾克斯新秀德波尔(不说哥哥还是弟弟了,大家都能看出来)首发换下阿尔勒,用左脚踢球的德波尔来打左后卫,常年打左后卫的蒂格伦改打右后卫(他本身就是右脚将)。
这又是一个英明的决定,荷兰队从而踢出了本届欧洲杯上最精彩的一场比赛。
本来对德国人而言,最后一轮的形势不算差,因为比荷兰多一个净胜球,他们打平就出线,然而可怕的伤病让其后防埋下隐患,福格茨只好调整阵容。
海尔默(后来成为96冠军队主力)第一次亮相,替代布赫瓦尔德打中卫;名不见经传的弗隆策克(其国脚生涯平淡,但现在是门兴的主教练)替代罗伊特,但他打的是左路,布雷默换到右路。
埃芬博格还是回到他熟悉的后腰位置,穆勒则凭借上一场对苏格兰时的活跃表现得以继续首发,其他人员都没变化。
这里面有一个疑问手,弗隆策克既然是替代罗伊特就应该接着打右路啊,为何福格茨要如此折腾?
前面说过,在前两场比赛里,荷兰右路的阿尔勒发挥一般,要不就是对古力特的支援不够,要不就是攻出去以后回不来,因此相比于荷兰左路维茨格与罗伊的活跃,荷兰的右路实力稍差,所以福格茨要把能力一般的弗隆策克放在这边,而把更强大的布雷默调到维茨格与罗伊的那边。
谁料到米歇尔斯最后一战拿下了阿尔勒代之以德波尔,蒂格伦来打右路,真是棋高一着啊(蒂格伦在攻防能力上都远远强于阿尔勒,但年纪过大,体力无法保证,怎么办?老帅在比赛中还有后续手段,下面会谈到)。
荷兰开局就异常顺利,3分钟时,科勒尔对巴斯滕犯规,荷兰获得前场任意球,距离很远吗?这对科曼来说不算什么。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看起来准备大力轰门的科曼在触球瞬间改变脚法,变成了传球。
里杰卡尔德力压防守队员(好像是埃芬博格,不确定)甩头吊射。
皮球划了个弧线落入绝对的死角,伊尔格纳没有任何办法。
领先的荷兰士气高昂攻势不减,而看到弗隆策克的吃力,福格茨开始让克林斯曼经常回撤协防本队左路,里德尔更加孤掌难鸣。
第15分钟,荷兰继续在右路发难,古力特与巴斯滕配合。
古力特与巴斯滕交叉换位,巴斯滕脚后跟妙传,古力特中路突进。
埃芬博格无奈犯规。 科曼、维茨格、里杰卡尔德三人站在球前,他们打算怎么玩? 科曼横敲,里杰卡尔德从球前反方向跑位带散了人墙,维茨格左脚低射。
球从人墙散开的缝隙中穿过,古力特在禁区内跑位干扰了门将,此刻的伊尔格纳尚未作出反应。
为时已晚,荷兰2-0。 两球在握的荷兰继续在右路发难,蒂格伦异常活跃,古力特得以经常向中路靠拢。
又一次右路进攻,蒂格伦回敲里杰卡尔德。 里杰卡尔德传向后点。 罗伊奋力争顶,摆渡到中路。
巴斯滕一记酷似02欧冠齐达内的左脚凌空。
皮球重重击中门楣,巴斯滕与又一经典进球失之交臂。
蒂格伦继续狂攻,与古力特配合后内切到中路。 蒂格伦禁区弧顶的怒射被后卫挡出。
球落到右路无人防守的里杰卡尔德脚下,他拔脚怒射,伊尔格纳奋力救险。
上半场比赛结束,世界冠军无论比分还是场面都完败于欧洲冠军,福格茨急忙调整,萨默尔换下宾茨,球队改打442,埃芬博格去左路协助弗隆策克,哈斯勒偏右路活动,穆勒与萨默尔坐镇中路,而进攻的主要火力点来自哈斯勒和布雷默的右路。
下半场不到10分钟时,哈斯勒的突破被维茨格破坏出底线。
哈斯勒主罚的角球落点极佳,克林斯曼力压德波尔头槌得分。 克林斯曼力压德波尔头槌得分
追回1球德国士气大振,哈斯勒、布雷默不停在右路施压;这是布雷默的一次传中,回防到禁区的里杰卡尔德奋力头球解围。
皮球击中横梁(而且就是上半场巴斯滕打中的那个横梁)弹出,看来上帝在这场不偏不倚。
眼看陷入被动,米歇尔斯再出妙手,温特出场换下德波尔。因为老将蒂格伦在右路继续上上下下狂奔已经不可能了,但其防守上的老辣绝对强于新丁德波尔,因此回归他的老本行左后卫,协助维茨格抑制哈斯勒,而里杰卡尔德回撤一些来打右后卫,体力充足的温特则在右前卫的位置上继续向德国人施压。
调整后的荷兰逐渐夺回了主动权,70分钟时,球队从后场展开攻势,蒂格伦从左路把球横传给后腰沃特斯。 沃特斯转移到右路,里杰卡尔德抢在埃芬博格封堵前一个铲传直塞右肋。
此刻古力特拉到右边线带走了弗隆策克,温特漂亮地领球同时过掉了补防的萨默尔,向德国队左路下底。
巴斯滕斜线跑位去前点带走了科勒尔和海尔默,同时向温特手指身后示意。
温特心领神会传向巴斯滕身后,博格坎普及时杀到甩头攻门,回追的哈斯勒无能为力(两年后的世界杯,积极回防但身材矮小的哈斯勒同样不敌保加利亚莱切科夫的光头)。 此刻的荷兰队终于3-1锁定胜局,昂首杀入半决赛。
失利的德国人却喜从天降,另一场比赛里,已经提前出局的苏格兰大发神威,3-0干掉了独联体,保送德国队进入四强。
否极泰来的德国人半决赛的对手是另一组的小组第一、夺杯热门瑞典队——没错,无论赛前还是小组赛里,东道主都比最终折桂的丹麦更具冠军相。
丹麦队本来没有参赛资格,他们从度假的海滨匆忙赶来顶替被制裁的南斯拉夫,队中的头号球星大劳德鲁普又因为与主教练不和退出比赛,没人能想到他们会最终抢了戏;而瑞典则早已精心准备,梦想重现58世界杯的辉煌,更可况拥有布罗林、达赫林的他们本身实力相当不俗(这批人两年后在美国拿到了世界杯的季军)。
两个队在小组里的表现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
与他们同组的另外两家是英格兰和法国。
自从老罗布森在90世界杯冲击冠军未果后辞职,英格兰开始进入一个新老交替的阶段,备战重点转向将于本土举行的96欧洲杯,再加上加斯科因的受伤缺阵,因此格拉汉姆泰勒领军的这支队伍实力一般。
而法国队则不同,在接连缺席88欧洲杯和90世界杯后,球队在普拉蒂尼的率领下于91年强力反弹,在欧洲杯的预选赛上神奇地取得了主客场全胜的战绩,别忘了,同组的球队还有西班牙和捷克。
91年底,帕潘一举夺得金球,普拉蒂尼则当选年度最佳教练。
除了帕潘,那支队伍里还有曾与铁三角并肩作战的费尔南德斯、阿莫罗斯,以及坎通纳、德尚、布兰克、贝利、安格洛马等众多好手。
所以在这一组,瑞典和法国才是出线热门。
首轮比赛波澜不惊,瑞典与法国、丹麦与英格兰都是平局。
第二轮瑞典凭借布罗林的进球小胜丹麦,法国同英格兰战平。
第三轮,瑞典战胜英格兰,二胜一平拿到小组第一。
另一边法国迎战丹麦,没人看好此前一平一负且1球未进的丹麦队,大家觉得他们还在度假状态,更何况此战法国打平就出线。
孰料丹麦队爆冷2-1获胜,最后一刻杀进了四强。
本次大赛后痛失好局的普拉蒂尼黯然下课,与一年前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
半决赛前,根据小组赛里的表现和状态,外界一致看好荷兰与瑞典进军决赛,结果却是刚好相反。
德国迎战瑞单前,罗伊特、布赫瓦尔德带伤复出,就算没有百分百恢复,但他们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总比宾茨和弗隆策克强。
而福格茨的另一个妙手来自中场,他没有用穆勒,而是用萨默尔与埃芬博格组成双后腰,更注重防守,进攻则全部交给哈斯勒来组织。
调整后的德国人踢得很顺,上半场10分钟时又是哈斯勒直接任意球弧线入网;下半场10分钟左右则是哈斯勒在左路策动一次攻势,萨默尔快速从后插上突入禁区妙传里德尔,由后者改写比分为2-0。
此后,虽然海尔默的犯规被罚极刑,布罗林靠点球扳回一球,但德国人顶住了东道主的反扑,并由海尔默将功补过妙传里德尔,里德尔小角度打门得手锁定胜局。
伤停补时伊尔格纳的一次出击未果让瑞典的安德森又追回一分但已经于事无补。
3-2获胜率先闯入决赛的德国期待着与荷兰的再次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