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侠客风云传+天王归来 侠客风云传 文化课-------画:范宽
查看: 81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侠客风云传 文化课-------画:范宽 [复制链接]

帖子
46
精华
0
积分
33
金钱
667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3:2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画这个题材想了两天不知道该怎么写。最后决定还是从人入手吧。
范宽:北宋著名画家。


先说说为什么会从范宽入手呢?
各位武林的老玩家应该还记得,在师父的家里第一次见到丹青的场景
让大家辨别真伪,在两幅画的局部中,最后选中有一宽在画中隐藏了“范宽”名字的是真画。
对没错,那副画就是范宽少有存世的《溪山行旅》图,该画显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说道范宽呢一般人都会说他对后世的山水画有多大,多大影响,这里不过多叙述。仅仅列出一些数字来仅供大家参考。
范宽的绘画在宋时即已出名,《宣和画谱》著录当时宫廷收藏他的作品达58件。米芾《画史》提到所见真迹三十件。
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称赞范宽的画“真古今绝笔也”,明朝大画家董其昌评价范宽“宋画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苏轼虽然非常推崇范宽,却觉得其画“微有俗气”,与古代中国文人淡雅风格略有不符。
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


但是很遗憾的是由于那个动荡战乱的中国近代史,目前我们已知下落的范宽的作品仅有四件,其中三件在台北故宫。下面给大家列出这四件作品。


雪景寒林图
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

绢本,水墨,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
雪景寒林图《雪景寒林图》,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山川、林塑如诗景象,为其代表作之一。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他以粗壮的线条勾勒山石、林树,结实、严紧,用细密的“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质感。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此外还应注意画出林木浓密、枝桠锐利的感觉。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泻染,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此图历来受到广泛重视。清代收藏家安岐称其为“华原生平杰作”。因此在范宽有限的传世作品中尤其难得。名款“臣范宽制”四字,隐于前景树斡中,因年久字迹漫漶不易辨认,关于此图是否为范宽之作,在绘画史家间尚有不同看法,但说它是宋画中代表范宽画派的重要作品,则是大家公认的。据收传印记,可知历经清梁清标,安岐鉴藏,乾隆时入内府,1860年英法联军掠圆明园时曾流落民间。本图以三拼绢大立幅图写北方冬日雪后山林气象。画上群山重重壁立,气势苍茫,深谷危径,枯木寒柯,隐现寺观,山麓水边密林数重,后有村居屋舍,一人张门而望。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质朴厚重。画家用“抢笔”笔法,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道,来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使画面浑厚滋润,沉着典雅。此图是否为范宽真笔,鉴赏家尚有争议,但公认为北宋范氏流派中之杰作。

溪山行旅图(这个大家熟悉啊)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绢本,浅设色画,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
溪山行旅图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陜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初学五代山东画家李成,后来觉悟说:“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此图是传世唯一的名迹。巍峨的高山顶立,矗立在画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画面,顶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鲜明的印象。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使人听到水声和驴踢声。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雪山萧寺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82.4厘米
雪山萧寺图,横108.2厘米。 范宽山水多作雪景,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雪景该以他为最早了。这是他的一幅表现雪中山水的代表作品,构图不同于其他作品。画中山石树木直现于幅前,不留空间,让观赏者觉得有一股寒气袭来的身临其境感。群山簇拥,直指天空,深深的沟壑中,密林隐藏着萧寺,丛岩叠嶂中,“溪出深虚,水若有声”。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折落有势”,山下寒树苍劲坚挺,势如铁帚,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诗堂有王铎题“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通神迈,尤为古今第一”。此图无款,王铎题为范宽之作。画面画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群山深谷,山顶密林寒树丛生,山涧布置古刹、寒泉及行旅,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依然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画上钤有清嘉庆诸玺,诗堂有王铎题“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韵雄迈允为古今第一”。



临流独坐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淡设色,纵:166.1厘米,横:106.3厘米
范宽的《临流独坐图》是又一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巨制。临流独坐图深郁的山坳间腾起弥漫浮动的云雾,吐吞变灭,更加强了忘身于万山之中的感觉。卜居期间往往成天端坐,放眼四望自然景观,从中寻求绘画的情趣。即使是雪夜,也在室外凝神观察,以便触发灵感。后来终于自成一家,同董源、李成并称为宋初山水画三大家。后人认为三家遗作,照耀千古,为百代之师。临流独坐图 表现层峦叠蟑,山势起伏,溪谷间,云烟弥漫动荡,使深山幽小充盈着活力。说明他很重视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对景造意”,观察山林间的早雾晚霞、晴阴雨雪及四时变化,为山川林壑传神写照。此图无款,表现的是崇山峻岭的山野景象。山中点缀溪流飞瀑和楼阁寺观,气势恢弘,云烟浮动,近岸秋林老屋旁有一老叟在临流抚琴。画幅上有明洪武时苏伯衡等人的题诗,钤有“式古堂卞氏”、“天目吴元让图书”、“王献臣印”、“希代之珍”及乾隆等收藏印。《式古堂书画汇考》和《石渠宝芨续编》著录。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fffanfan + 1 楼主,请重新上传图片。

总评分: 金钱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Maha Vairocana
春日部防衛隊 小新隊長!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人气勋章·初级

帖子
42289
精华
1
积分
23623
金钱
63129
荣誉
177
人气
4875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5-6-29 20:11:54 |只看该作者
百度圖片無法查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72
精华
0
积分
186
金钱
336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5-6-29 21:11:18 |只看该作者
這個先支持的說
話說小弟在武林中學了不少東西{:13_461:}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国の定义熊εTωTз
游侠元老版主
游侠动漫组【风纪】
壶中天
龍王

元老版主勋章版主勋章资深版主勋章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人气勋章·初级2013年度杰出版主勋章动漫组资深组员勋章2015年优秀版主勋章

帖子
20815
精华
0
积分
15018
金钱
19238
荣誉
370
人气
9104
评议
6

地板
发表于 2015-7-1 19:57:44 |只看该作者
{:13_461:}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30 00:19 , Processed in 0.3510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