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
- UID
- 749701
- 主题
- 130
- 阅读权限
- 60
- 帖子
- 1807
- 精华
- 4
- 积分
- 2016
- 金钱
- 16955
- 荣誉
- 30
- 人气
- 125
- 在线时间
- 8529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1807
- 精华
- 4
- 积分
- 2016
- 金钱
- 16955
- 荣誉
- 30
- 人气
- 125
- 评议
- 0
|
道其常 发表于 2013-4-4 01:01 
长篇大论有意思, 原来是先客气几句, 然后一步步论证, 逐渐引出主要观点的套路, 呵呵.
看起来像是学术 ...
感谢你的热心回复。简要回应如下:
第一,我在主帖中根本没有宣扬你所谓“鸵鸟式的‘平民’思想”。金庸小说中的确有不少奇遇式的主角,如段誉、虚竹、石破天等。武侠小说作为俗文学的一种,有这些增加一点趣味性也没问题。但是我主张的“平民英雄”是郭靖,或者还有杨过、乔峰这样的人物,他们当然也离不开奇遇,但是与个人奋斗显然是分不开的。金庸真正看重的“侠之大者”无疑要从这些形象身上去寻找。此外,平民英雄与帝王英雄之间的区分乃是金庸本人在《射雕》后记中做出的,我在这里只是引申了他的说法而已。
第二,郭靖虽然不是慕容版主主要批评的对象,但显然与《红颜》主角所代表的理想人格是格格不入的,而同时他又是金庸心目中“侠之大者”形象的最重要的化身之一(胡斐至少也同样重要)。拿他来对比有助于澄清我要说明的两种理想人格之间的差别。
第三,龙套角色的死伤原是武侠小说中难免的情景,毕竟侠客们不是法官,他们的行为即使有正义性,也不是现代法治下所要求的那种正义。但一般而言,在大节问题上,我感觉那些“侠之大者”们并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或许你能举一些更具体的例子?令狐冲是隐逸之士,不是“侠之大者”,这是金庸心目中另一种理想人格,但不是他的武侠小说中树立的主要典型。如果说郭靖更接近于传统儒家的理想的话,令狐冲则更接近于道家的理想。你拿预先设定的一套儒家的—世俗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他,恐怕意义不大。
对于你下面对我“无立场”的批评,我想说的是,我并不认为立场是虚无的,不重要的,并不持一种肤浅的普世主义的态度,但却坚信立场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至高无上的,在其背后还有另一套具有约束力的法则,而这一套法则是不随着力量的强弱,利益的多寡而转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