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542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我来科普下西汉常胜大将军"程不识" [复制链接]

帖子
1630
精华
0
积分
850
金钱
10980
荣誉
3
人气
46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21: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前大学的时候看史记,里面说程不识和李广是同时的名将,但李广有传,程不识只是捎带一笔。
汉书也没有程不识的传记,找了下度娘。


程不识是非常严谨的将领,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很慢,但很坚实。凡是他率军作战,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护,一队一队互相呼应,互相照管,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他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程不识应当算是极为稳重的将领。在西汉,人们都知道程不识是名将,因为他战不败。累胜利。




大将军是个迷。程不识担任车骑将军。当时并无太尉。和大将军。他是全国武装司令。因治兵严谨。屯兵雁门。以备匈奴。后武帝出师北伐。考虑到知节治兵。不属进攻突击。便让他屯兵长安。以备不测。可见当时。武帝北伐。信心不足。后来渐出历史舞台。不过西汉车骑将军共有二十一人担任。大半是外戚。而独无不识之传怪哉。而李广杂号将军易有此传。


元前134年,不识任车骑将军屯兵雁门,拱卫长安,后马邑事件后,匈奴报复,渔阳,上谷,代郡,辽西,皆受到匈奴攻击,唯云中,雁门,未有战事,匈奴摄与威名,不敢攻击,后卫青任车骑将军,同李广,公孙贺,等四路出击,不识拱卫长安,兵士多为步兵,兵法善守,未获诏出兵,后来多为雁门,云中,太守,武帝攻击匈奴,匈奴不支渐与守势,自没有不识之事,渐出历史舞台

附:李广行军作战极为松散,进退一窝蜂,很没有规章.但是别人这样子做就会打败仗,李将军却可以打胜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11
精华
0
积分
156
金钱
316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3-3-18 01:38:19 |只看该作者
附:李广行军作战极为松散,进退一窝蜂,很没有规章.但是别人这样子做就会打败仗,李将军却可以打胜仗.

一个人猛的一B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手下貌似也猛的一B。。。。
不过还是感谢LZ科普~!!!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929
精华
0
积分
1566
金钱
5849
荣誉
10
人气
15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3-3-18 05:29:18 |只看该作者
程老将军是不错的~~但是有守无攻~~导致其锋芒不露~~因此也就没几人管他鸟~~同时代有李广\卫青\霍去病等牛B的攻守兼备的货色~~自然他也就消声觅迹鸟~~
統帥:90 → 100  (孫子兵法    + 10)
武力:75 → 85    (倚天劍      + 10)
智力:90 → 100  (老子        + 10)
政治:85 → 95    (史記        + 10)
魅力:90 → 100  (玉璽        = 100)
相性:貂蟬
簡介:卡斯特蘭龍騎士王國第一軍師!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38
精华
0
积分
780
金钱
4045
荣誉
1
人气
7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3-3-18 07:38:01 |只看该作者
李广和迁哥有私交,所以明显有美化嫌疑。
从其他史料来看,李广只是一个将才,不是帅才。作战勇猛,射一手好箭,但带兵打仗的水平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汉朝是按战损比算军功的,简单来说就是杀敌数-损失这样算的。李广一辈子战功没到封侯级别。再看看他打的几个“战役”,不是杀敌1000自损800,就是小规模战。相比程不识的治军严谨,李广治军水平要差得太多了。即使卫青靠裙带关系上位,但人家争气,有机会都能抓住,李广不是没有机会,但自己抓不住,这只能怪自己啦。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30
精华
0
积分
850
金钱
10980
荣誉
3
人气
46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3-3-19 19:45:23 |只看该作者
如果在汉朝选老大
我要找程大将军
平时多流汗
战斗起码少流血

命就一条

对于李大将军那种把
命运链接在队伍偶尔的超水平发挥的会心一击

我实在害怕
还是选择
程大将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12 10:39 , Processed in 0.35728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