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674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勃朗宁M1918到底是轻机枪还是自动步枪? [复制链接]

帖子
1398
精华
0
积分
701
金钱
109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19:43: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英雄连里面写的是自动步枪,但是其他的游戏啊兵器杂志里啊有说是轻机枪的,到底是哪个啊?
联想Y550
T6600 2.2GHz
GT 130M  512M/128bit
2G DDR3
15.6'
其实笔记本还是有不错滴~~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21
精华
0
积分
161
金钱
75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9-2-9 19:58:51 |只看该作者
BAR-BROWNING AUTOMATIC RIFLE
从名字上看就是自动步枪.但也应该算做轻机枪.
你说M249是机枪还是自动步枪呢?能装200发子弹应该是机枪了吧?但不管是在全光谱战士还是在武装突袭这种比较严肃的军事游戏中都把它称之为AUTOMATIC RIFLE.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36
精华
0
积分
279
金钱
614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9-2-9 20:28:47 |只看该作者
很怪的枪,要分的话应该勉强算轻机枪吧?
因为这家伙的长度、重量和后作力,不得不用角架来射击,很象机枪而区别于步枪。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29
精华
0
积分
866
金钱
187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09-2-9 20:28: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Transyt 的帖子

BAR原先设计是步兵支援步枪
后来因重量超标,成为自动步枪配备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57
精华
2
积分
1388
金钱
6907
荣誉
15
人气
75
评议
0
5#
发表于 2009-2-9 21:20:2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ensiw 于 2009-2-9 20:28 发表
BAR原先设计是步兵支援步枪
后来因重量超标,成为自动步枪配备

没错,某种程度上类似于FG42
苍苍四海,莫非同胞?茫茫人间,相争何为?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98
精华
0
积分
701
金钱
109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09-2-9 23:20:3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ensiw 于 2009-2-9 20:28 发表
BAR原先设计是步兵支援步枪
后来因重量超标,成为自动步枪配备


那就是说从来没当轻机枪过吗?
联想Y550
T6600 2.2GHz
GT 130M  512M/128bit
2G DDR3
15.6'
其实笔记本还是有不错滴~~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36
精华
0
积分
279
金钱
614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09-2-10 03:21:59 |只看该作者
从当年的纪录片中看到BAR的实际用法是: 用角架支撑后做单发精确射击,跟用反坦克步枪一样。(从画面看那单发射击的后坐力都不是一般的大)
没看到过当机枪做持续的压制射击。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6
精华
0
积分
39
金钱
35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09-2-10 06:10:36 |只看该作者
当年解放军缴获国军的美械中,bar算轻机枪的,都有脚架
不过bar只有20发的弹夹,做轻机枪比较尴尬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440
精华
0
积分
7836
金钱
18523
荣誉
11
人气
10
评议
0
9#
发表于 2009-2-10 08:19:4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saukopf 的帖子

FG42?不。一点也不。
FG42比MP44还要短小轻便。
BAR我觉得有点类似勃然轻机枪。因为不少BAR有两脚架,架起来就是轻机枪。都是20发的子弹匣。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440
精华
0
积分
7836
金钱
18523
荣誉
11
人气
1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09-2-10 09:33:3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Holyback 的帖子

中国内战时期国军有BAR??????
真的????
我怎么只看到勃然式轻机关枪……
BTW:国府只进口了1支M1半自动步枪。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85
精华
0
积分
343
金钱
101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09-2-10 09:59:55 |只看该作者
BAR如果作为一款轻机枪来说的话,20发的弹夹确实少了一些,想做持续火力很难,所以说,BAR给人的感觉更像自动步枪,给MP44的定义好像是突击步枪吧?
第12党卫军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685
精华
0
积分
343
金钱
101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09-2-10 10:31:30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DOD:S》,也就是《胜利之日:起源》,BAR和MP44给人的感觉差异非常明显,2个技术相当的人,在中、近距离对抗时,BAR拥有较明显的优势,其火力强大,2~3发即可毙敌,而MP44则需要3~4发,所以中、近距离BAR的胜算更大。
而在远距离对抗时,MP44的射速高于BAR,在连续射击的情况下,MP44的弹点飘散面积略小于BAR,且MP44拥有30发的弹夹,BAR只有20发的弹夹,所以MP44在远距离对抗时更容易产生相对精确地持续火力。
以上是本人在历经无数血与火的考验得出的一点结论而已,在《DOD:S》中,持续火力相比精确打击显得更为重要,许多朋友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双方在某处猛烈交火,经常会在关键时刻发现子弹打完了,找掩护上弹时被蜂拥而至的敌人干掉。毕竟在大多数人玩《DOD:S》时,在混战的情况下,不易做出精确射击,所以你会经常看到美军丢掉手里的BAR,捡起德军的MP44。
呵呵,有点跑题了。
第12党卫军师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98
精华
0
积分
701
金钱
109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09-2-10 23:13:45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我玩过胜利之日:起源。很喜欢这个游戏但是现在没的服务器玩了~
但是BAR和MP44都是支援职业用的啊~感觉都是当突击步枪来用的,而且BAR在那里面也分三点射和连射的……
联想Y550
T6600 2.2GHz
GT 130M  512M/128bit
2G DDR3
15.6'
其实笔记本还是有不错滴~~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440
精华
0
积分
7836
金钱
18523
荣誉
11
人气
1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09-2-10 23:37:3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squaresl 的帖子

游戏毕竟是游戏,不是真实的啊
远射能力肯定是BAR占优:7.62x63啊
MP44只是7.92x33。
近战应该是MP44强因为后坐力低于BAR,连射的可控性好不少。BAR架起两脚架精度就好多了。一般不用于连射,点射居多。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31
精华
0
积分
267
金钱
3527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09-2-11 00:00:26 |只看该作者
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简称:BAR),由约翰·摩西·勃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并装备美国军队。在那场战争中只有少量勃朗宁自动步枪服役。它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初设计是作为单兵步枪,但是它实在太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步兵班需要班组支援武器,于是作为班用自动步枪,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为提高。 美国的军用轻武器很少有像勃朗宁自动步枪那样赢得较好信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一些老兵对BAR这支可靠而又非常有效的武器还记忆忧新。虽然对枪的重量曾有一些不满,但是在实际作战的危急关头,却几乎听不到对此的抱怨声。BAR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范围内无计其数的战场作战已证实了BAR的实用价值。从1918年法国战壕的炮火洗礼到瓜达尔卡纳尔的丛林战,或酷寒的朝鲜长津湖,BAR都争得了荣誉。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98
精华
0
积分
701
金钱
109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09-2-11 13:46:56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楼上的,介绍的很详细啊!
联想Y550
T6600 2.2GHz
GT 130M  512M/128bit
2G DDR3
15.6'
其实笔记本还是有不错滴~~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22
精华
0
积分
211
金钱
100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09-2-11 14:59:44 |只看该作者
二战期间美国人曾经尝试让M1918 BAR可以使用帆布子弹带射击,想让它充当班用轻机枪使用。可是实际上这需要把已经生产的大量产品回收并对其机匣部分进行改造,在战争中这显然不划算,所以只能使用20发弹匣。为了在作战中维持压制火力,二战中美军为每一个步兵排配置了3把M1918,使步兵班的火力大为提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1-9 21:11 , Processed in 0.35692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