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足球赛事讨论专区 <转载>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
查看: 251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转载>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三章 好汉要提当年勇 [复制链接]

荷兰 替补 克鲁伊维特

帖子
10541
精华
0
积分
5552
金钱
21487
荣誉
27
人气
113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0:40: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270778473 于 2012-10-26 10:57 编辑

第三章 好汉要提当年勇

转自:天涯     原作者:挂甲人


球队:阿根廷
年代:(78-8286-90
主帅:(梅诺蒂)比拉尔多

  不久前,当堂堂阿根廷队歇斯底里般欢庆、只是因为在最后一刻拿到了一个世界杯预选赛南美区第四时,我无语长叹。(注:09年的老帖
       目光越过荆州和麦城,让我们去到古城、樊城、汜水关、白马坡……
  

     1) 两代球霸  
  凭借86年的世界杯冠军和90年的世界杯亚军,老马终于登顶球王,这无疑也是阿根廷足球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但是,请不要忘了梅诺蒂那支国家队,是他们为军事独裁下的阿根廷人民带去了最大的欢乐——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同时,这支国家队与马拉多纳也有一次并不愉快的西班牙之旅……
  82世界杯,梅诺蒂带领78老班底出征,毕竟都是功臣啊,于是78届主力阵容中的9名雷打不动,只有两个位置的调整——由于79年的世青赛冠军也是阿根廷,同时马拉多纳获得最佳球员,迪亚斯获得最佳射手,不让这两人打主力也实在说不过去。
  具体来说,本届大赛一开始阿根廷的阵容接近4321
  中锋是78年的英雄肯佩斯,旁边活动着两名世青赛新秀,三名中场阿迪莱斯居中(还记得我前言里写得那个好玩的2号吗?没错,就是他,只不过这次他提供的亮点是居然身背1号号码)、加列戈偏右、贝托尼偏左,右后卫奥尔京、左后卫塔兰迪尼,两名中卫是加尔万以及帕萨雷拉。
  有时迪亚斯会回防的更多,因此阵型又像442
  大家恐怕看出来了,作为一个射手型的队员,迪亚斯的位置很别扭,因此表现也不太好,基本每场都会被提前换下(直到最后阶段干脆失去了主力位置),替代他的卡尔德隆更像一名前卫,因此后期球队阵型其实就是442
  该说说老马了(当时该叫小马),很多人强调82年时小马的少年莽撞(红牌事件),认为86年的他因为更成熟更理智,被对手恶意犯规也以大局为重不着急上火,所以才能带领球队一举夺魁,此说有一点道理,其实也不尽然。
  82年的阿根廷,小组赛就输给了比利时,以第二名出线进入复赛后,第一场又输给了意大利,第二场与巴西交手,阿根廷不仅必须战胜巴西,而且最好赢2球以上,再希望巴西去战胜意大利,阿根廷才有可能出线。
  结果双方交手七十多分钟时,巴西已经3-0遥遥领先,济科等主力都下场休息,换上巴蒂斯塔(后来8690世界杯时阿根廷队也有个巴蒂斯塔)这些替补消磨垃圾时间,而阿根廷马上就要告别本次世界杯了,此刻大概一肚子委屈无处宣泄的小马一脚蹬向巴蒂斯塔的小腹(据马拉多纳后来宣称,当时这一脚本打算奔法尔考去的,但却踢错了人)。
  所以说首先,这张红牌和阿根廷的出局没任何关系;其次,这场比赛巴西也没有采取意大利人对付小马的那种犯规战术(包括专门派一个詹蒂莱死缠烂打),桑塔纳赛前就宣称,我们不用派人盯马拉多纳,因为根本不需要,巴西可以堂堂正正地击败这个星球上的任何对手。
  事实上也是如此,巴西人的表现完全配得上胜利,阿根廷应该口服心服,那小马哥的委屈从何而来?
  说来在78-82的阿根廷这支队伍里,它的打法更多的是围绕整体而非个人,肯佩斯虽然是英雄,但他也和意大利队的罗西一样,是个等待别人喂球而自己来实施最后一击的射手并不是战术核心。
  同时这支队伍里还有这样一个人——7882两届国家队的队长、后防大将帕萨雷拉。
  河床出身的他是队内的绝对老大,说一不二。
  在那个年代,中卫带球前插助攻是很平常的事,因此帕萨雷拉经常在本队进攻时前插到类似后腰的位置来支配球(有点像后来的瓜迪奥拉那种4号)。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点门道了吧,多年后马拉多纳和帕萨雷拉也一直都是死敌,这恐怕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如果简单的认为帕萨雷拉小肚鸡肠、不提携后辈似乎也有些武断,应该客观的来看这个问题,大家想这支球队仅主力阵容里就有9名都是上届一锅端来的,同时还是卫冕冠军,不可能为了一个新人而做出彻底的改变,甚至就算改变了效果也未必好,因为每支球队都有自己特定的打法和风格,个别地方修修补补也许还成,彻底重起炉灶就近乎天方夜谭了。

  那会儿小马连一次主罚前场定位球的机会都摸不到,右脚球当然不归他,赶上左脚球的时候——不好意思,帕队也是左脚,而且挺厉害,面对意大利时就打进了一个令佐夫鞭长莫及的直接任意球。
  当然,两人一个是河床旗手、一个是博卡铁杆,这事本身也够刺激的。
  还有,帕萨雷拉此人一向看重纪律、规范(他当球队主帅时留长发者一律不得入选,哪怕你是巴蒂、卡尼吉亚、雷东多),而老马的随心所欲大家应该太了解了吧。
  因此可以想象这支球队也好、马拉多纳也好,最终在82世界杯上会是怎样一个郁闷的结局。
  
   (二)唯我独尊
   82世界杯的糟糕表现令梅诺蒂下课。
   而马拉多纳也从博卡转会到了巴塞罗那(世界杯前他其实就已经以当时的世界第一身价800万美元签约了,世界杯后的82-83赛季正式加盟),开始了他的欧洲生涯。
  在巴萨,老马(虽然他才只有22岁,但腕已经很大了,所以还是称其为老马吧)与主帅德国人拉特克水火不容,他甚至在训练时故意一脚把球踢到拉特克的身上(不是我道听途说,这是马拉多纳公开承认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努涅斯在赛季中途炒掉了拉特克,并按照马拉多纳的要求请来了——梅诺蒂。
  对于老马和梅诺蒂师徒在巴萨的两个赛季如何评价?不同的人完全有不同的解读。
  成绩上的不尽如人意是明摆着的,两年只有一个杯赛冠军,联赛的最好成绩只是第三名。
  喜欢老马的人会说,老马在这两个赛季里得过一次肝炎,还断了一次腿(确切地说应该是左脚踝骨骨折,脚踝外侧韧带完全断裂,牛逼的是,老马受伤后的106天就又可以上场比赛了),球队成绩不好就是因为老马经常缺阵。
  然而不喜欢老马的人会举出另一个证据:84-85赛季,巴萨送走了老马,请来了维纳布尔斯,维纳布尔斯没有再招兵买马,只是重新确立了舒斯特尔的核心地位,立刻捧回了阔别11年之久的联赛冠军。
  当年没有西甲转播,我也无法对此发表太多看法,只是想到了后来里克尔梅在巴萨的遭遇,是巴萨不识货还是里克尔梅无能?
  应该都不是。在我见过的不幸的婚姻里:比例最大的就是王子娶了公主,玉女嫁给金童。
  扯远了,我们的主题是阿根廷国家队。
  梅诺蒂之后,大鼻子比拉尔多接手。
  86年时球队以马拉多纳为战术核心,这大家肯定也知道,但你们能否猜到,82世界杯时的主力阵容(包括主要替补),除了老马,其他十几个几乎全被清洗了!
  不全是因为年龄原因,因为那里边还有与老马一起拿79世青赛冠军的队员,86年时也不过二十五六岁。
  阿根廷足球的旗帜性人物帕萨雷拉这年33岁,比拉尔多还是要给他些面子,把他带去了墨西哥,但队长袖标肯定要交出来,而且全部比赛一分钟也未出场。
  在86年的主力阵容里,除了老马,只有3人参加过82世界杯,其中蓬皮多、奥拉蒂科切亚从未出场,巴尔达诺也仅在小组赛中出场过50分钟。
  大家应该看出来了,一般来说,两届大赛之间可以换血,但换的如此彻底、简直面目全非,无非就是为了老马。
  但很值得!


   (三)九个机器人
  对于86年这支冠军队的具体阵型和位置我后来看到过N多个版本,包括哪11个人才是主力,包括阵型到底是442还是352,而且在同样一种阵型里,其人选和位置也众说纷纭(包括老马和布鲁查加谁是前锋谁是前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球队在小组赛以及八分之一决赛时还处于一种磨合状态,某些位置还在比拉尔多的考察之中,因此主力人选变动较大,但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乃至决赛中,其首发11人完全固定,同时这三场比赛只在每场的最后阶段换了一次人,因此完全可以说我下面谈到的这11人就是绝对的主力人选:蓬皮多、库休福、布朗、鲁杰里、奥拉尔蒂切亚、朱斯蒂、巴蒂斯塔、恩里克、布鲁查加、巴尔达诺、马拉多纳。
  至于阵型,阿根廷队在一场比赛里会多次变换,好几种阵型都打过,一点一点说吧,一般情况下防守时的阵容是4321
  具体来说,这个1就是老马,但他不是中锋,更应该叫前场自由人(关于前场自由人这种战术下面一节会专门讲),他身后两侧是巴尔达诺及布鲁查加(这两人的左右位置不固定,可以互换),三名中场巴蒂斯塔后腰、恩里克中路稍偏左、朱斯蒂中路稍偏右,此外,右后卫库休福、左后卫奥拉尔蒂切亚,两名中卫是布朗和鲁杰里,门将蓬皮多。
  在这种阵型时除了老马,其他所有人都必须在本方半场防御,当然,老马有时也会很积极地回来,但总体来说,给他充分自由,自己选择位置。
  而一旦由守转攻时,巴尔达诺和布鲁查加会双双越过老马插得更靠前,老马则在他们身后组织,此刻你又可以把阵型叫做442,巴尔达诺和布鲁查加双前锋,将老马视为前卫。
  同时巴尔达诺和布鲁查加的特点和打法也是不一样的,巴尔达诺更像一名中锋,位置更靠前,并且他也31岁了,这样很多时候一旦球队转为防守时要求他马上回到本方半场不太现实,或者当阿根廷的防守压力不大时他干脆就不回去了,留在前面和老马一起等着打反击;而布鲁查加年仅24岁,可以满场飞奔,因此必须回撤到恩里克、朱斯蒂他们身边,所以这时球队的阵型还可以叫442,但前锋是巴尔达诺和老马,布鲁查加是前卫。
  一旦球队领先,那么巴尔达诺必须回防,哪怕他第一时间回不来先由队友补位也没关系(包括老马也曾多次先为他补位),而后可以再慢慢跑回来,最终前面只留一个老马。这样一来还是充分保证老马的体能,不让防守牵扯他的精力,二来如果巴尔达诺留在前面,对手放2个后卫就可以了,但老马顶在前面,对方放3个后卫都提心吊胆。
  此外,本届大赛352(或者叫532)风行,因此我也看到过将阿根廷队归于352的说法,版本有两个,一个版本里将奥拉尔蒂切亚算作前卫,大概因为这个左后卫插上助攻的次数多于右路吧,但我感觉此说法有些牵强,同时真正的3523名后卫必须左中右分布(关于352的阵型下一篇讲到西德队时会详细说),而阿根廷队的后卫站位里,布朗和鲁杰里是标准的双中卫。
  在另一种版本的(532)它还是将奥拉尔蒂切亚和库休福视为两个边卫,三名中卫则是布朗、鲁杰里、巴蒂斯塔,如果一定要把阿根廷算作532352,这个版本还算靠谱,不过感觉巴蒂斯塔还是更像一名后腰,他虽然经常回防补位、救险,但其基本站位还是比布朗、鲁杰里靠前一点,从而形成一个防守三角,同时他又与前面的恩里克、朱斯蒂形成一个中场倒三角,为前面的老马、巴尔达诺、布鲁查加攻击三人组提供支持,而奥拉尔蒂切亚和库休福则专心两个边路。
  也许大家可以看出来,巴蒂斯塔是球队战术中承前启后的一枚重要棋子。题外话,去年北京奥运会就是他和布朗率领阿根廷队夺魁,尤其半决赛3-0完胜邓加的巴西队,更是近年来阿根廷人难得的一次扬眉吐气。同时梅西对巴蒂斯塔也很钦佩,多次公开力挺他入主国家队。而当阿根廷足协选择老马后曾想让他和布朗担任助教,但都被老马一口回绝(老马很担心大权旁落),作为报复,足协也否定了老马想要的鲁杰里。
  86年这四个人一起拼杀、共举金杯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二十三年后的这些恩恩怨怨吧。
  足球即是江湖,江湖就是足球。
  
  接着说中场,当时的右前卫朱斯蒂防守强一点,而左前卫恩里克进攻强一点,同时,两人的攻守范围都不是特别靠边路,而是更接近肋部,将边路留给前锋和边后卫去活动,换言之,就是朱斯蒂又有点后腰的风格,恩里克还带些前腰的味道。
  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老马,他非常喜欢呆在中路偏一点右的地方,利用他的左脚或突破、或组织,比较典型的就是对英格兰的那次突破,还有就是决赛对德国的后两个进球,老马一次直接助攻一次间接助攻,都是在这个区域。
  顺便提一下,当时英格兰的左脚右前卫瓦德尔也有这种风范,沿右路带球吸引一大批对手后突然用左脚向内侧一拨,本队的中路和左路尽在眼前,然后精确地送球到那边的空当。(马尔蒂尼今年夏天退役时接受专访,谈到他这二十多年足球生涯里最难对付的对手时说了两个名字:马拉多纳、瓦德尔)
  接着说老马,由于他的这个特点,所以阿根廷队的朱斯蒂在他身后必须更专注防守,而恩里克则需要随时插上,一旦老马在他的区域得球后被对手围困无法转身的时候,他一个回传或横传,恩里克马上沿中路稍偏左的位置(我前面说过,这个位置不是很靠边路)快速得球前插,充当第二个出球点。
  86这支队里还有一人绝不可不谈,我前面说过,球队最后的三场比赛只在每场的最后阶段换了一次人,而三次换下的——全都是布鲁查加,但绝不是他表现不好,而是他太重要了(阿根廷共有两人入选本届世界杯最佳阵容,就是他和老马),他的体能太宝贵了,一旦球队比分领先胜利在握时,大鼻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可能让他休息。
  最后决赛面对西德的时候,比拉尔多没有提前换下布鲁查加(以前换他都是为了保证后面比赛的体力,这是最后一场了当然豁出去了),当德国人顽强地连扳两城追到平手眼看就要进入加时的时候,阿根廷最后的两张王牌显灵了——那就是马拉多纳的妙传和布鲁查加闪电一般的飞驰,甚至巴尔达诺同样也已经快速插上了,而对手呢?只有布里格尔一人徒劳地回追,背后是一群德国人绝望的眼神。
  一支最后时刻比日耳曼军团还能跑、还具有战斗精神的球队永远值得尊敬!
  这次直到伤停补时阶段,比拉尔多才换下了布鲁查加,因为他知道,终于赢定了。
  
  记得赛后很多国外媒体提到阿根廷队的打法时都说,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一个马拉多纳加九个跑不死的机器人嘛!
  但作为比拉尔多来说,敢于清洗诸多曾为阿根廷足球立下丰功伟业的大佬,专为老马打造属于他一人的球队,这种魄力非同寻常。
  也些现在大家觉得这没什么,毕竟老马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球王,但请不要忘了,他是在这届世界杯后才得以登顶球王的,在此之前,他虽是个才华横溢的巨星,但其十年职业生涯中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个人荣誉上虽然得到过两次南美足球先生,可当时像济科、菲格罗亚(智利球星)等人都已经三次当选了,而在球队成绩上,这10年来只有3个冠军,包括1个世青赛冠军、1个阿甲冠军(阿甲冠军每年产生2个)、1个西班牙国王杯冠军,更是乏善可陈。
  可以这样说,没有比拉尔多和那支更平民更铁血的阿根廷队,老马取得不了现在这样的地位。
  但也同样可以说,没有老马,那支球队中的大多数人的名字永远不会被人记住或提起。
  而没有老马,比拉尔多的结局也很可能就是浪迹世界各地找饭碗(但远不如米卢滋润),说不定在90年代会淘金于中国甲A,多轮不胜后黯然下课,而我们现在提起他时则会说:你说的就是那个阿根廷大鼻子吧,他哪懂足球呀,整个一水货!
  
   (四)前场自由人与假前锋
  印象中前场自由人这个概念就是始于86年的老马,至于是不是比拉尔多的首创我没有把握,但无疑那年的阿根廷队将这种战术发挥到了一个里程碑般的地位。
  如果要明确这个位置到底是前锋还是前卫,那我只能说,他是进攻时的前卫,防守时的前锋。
  早期的足球重攻轻守,因此在贝利、斯蒂法诺的那个时代,球技最好的球员都去打前锋了;而后随着各队对防守的重视,禁区内硬汉林立,因此一般进攻方会把脚法出色、传球精准、善于阅读比赛的球员回撤到前卫线担任组织核心,而把身材高大、善于抢点的球员放在锋线充当射手。
  但这里一直有一点问题,那就是前卫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防守,要在本方后卫线前铸造一道屏障,特别是要对对方的前卫线实施拼抢和干扰,不让他们舒服地组织进攻,所以对前卫队员的体能要求尤其高,毕竟他们要反复奔跑于两个禁区之间。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老马,他在球队进攻时稍稍靠后一点,站在前卫线上,有利于他摆脱后卫的死缠烂打,同时洞悉全局,可以自己选择是突破还是传球;但如果球队防守时还按前卫的标准来要求他回撤就不聪明了,这里不是说老马体力不好不能胜任,而是说如果让他把所有的能量都积攒好用于球队进攻岂不效果更佳?
  所以这种前场自由人的实质就是通过对老马位置上的解放,让他既不必承担前卫的防守责任又可以避开对手后卫的紧逼盯人,从而将其进攻上的能量发挥到峰值。
  这里还有一个要素,不是所有的球队有一个天才球星都可以用这种战术,为了球队的攻守平衡,这里一定还要有与前场自由人形成互补、互为镜像的位置(也就是进攻时的前锋,防守时的前卫),我们暂且将其称为假前锋
  86阿根廷里,这个位置就是布鲁查加,甚至包括某些时候的巴尔达诺。
  这个位置的球员必须拥有足够充足的体力,球队进攻时在前场自由人的前方去冲锋陷阵,而一旦本队进攻未果他又必须飞快地跑回到本方半场去进行防守。
  如果你以为找到一个体能惊人的跑不死就可以来打这个位置那可就错了,他同时还必须拥有充分的得分能力,毕竟进攻时他还要充当箭头(至少是箭头之一)。
  特别在阿根廷这个队里,由于这个位置是离老马位置最近的,因此他还必须具备出色的地面球脚法,能够随时与老马打出精妙的短传配合。
  好在比拉尔多有布鲁查加,甚至巴尔达诺也会尽可能地经常回撤来分担前卫线上的防守职责,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最好的马拉多纳,而当你看到最好的马拉多纳时,最好的阿根廷还会远吗?
  这样一种战术的成功,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有一个伟大的球星,要有一个睿智的教练,要有多名适合这种战术的球员,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要同心同德、认可这种打法、严格执行战术纪律。
  这恐怕也是一次经典的团队管理案例吧。
  由于这种打法对资源配置的要求太高,因此后来很难看到(毕竟老马这样的天才也不是经常出现),但我的确也曾看到过几次类似的打法,当然由于个人能力、球队风格等多种因素,都不可能与86年的阿根廷完全一致,不过多多少少也还有一些味道。
  

       九十年代初期,变态二套电视台开始转播英甲(后改名英超),终于可以让我近距离欣赏曼联等球队的风采了。
  当时的曼联打442,休斯与麦克莱尔搭档前锋,前卫线上左路吉格斯,右路坎切尔斯基(或者是夏普,他两个边路都可以打,可惜后来荒废了),保罗因斯在中路,中路的另一人选布莱恩罗布森年龄已大逐渐让位于韦伯,但弗格森对韦伯并不满意,于是又买入了坎通纳,可坎通纳是前锋啊?!
  原来爵爷让麦克莱尔退后到了前卫线与因斯搭档,但球队进攻时麦克莱尔还是要从后插上与休斯再次形成门前的两个包抄点,而坎通纳则是稍稍回撤一些位于类似前腰的位置进行组织;当球队防守时则是麦克莱尔跑回去,坎通纳与休斯顶在前面。
  这里的坎通纳多少有了一些前场自由人的特色而麦克莱尔则充当那个假前锋,不过这个时期不是很长,因为基恩来了,球队基本就是正宗的4411了(不说太多了,几个月后的红魔篇慢慢讲)。
  
  进入新世纪后,意大利足球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出了托马西、安布罗西尼、加图索、佩罗塔、扎内蒂、布拉西等一大批跑不死的抢断型后腰型人才,后来佩罗塔在罗马频频进球令我有点吃惊,于是特意开始关注罗马的比赛,算是看出了一些味道。
  在武奇尼奇没来或刚刚到来还坐板凳时,罗马面临锋线危机,此刻的他们的阵型一般是4231,托蒂顶在最前面,身后是佩罗塔,小曼奇尼与塔代伊分居两侧,德罗西与皮萨罗(或阿奎拉尼)搭档后腰,这里的托蒂虽然也有很强的得分能力但不是中锋的踢法,在球队进攻时他往往稍稍靠后一点,或突破、或远射、或组织,而佩罗塔、小曼奇尼、塔代伊则杀到前面,单论球队进攻时的阵型,更像4213;但一旦由攻转守时,这三人必须尽快撤回协助德罗西和皮萨罗进行防守,这里面中路的佩罗塔回撤最多最积极,塔代伊次之,小曼奇尼更次之(这里无关球员品德,而应该是斯帕莱蒂更希望借助小曼奇尼的速度等待球队的快速反击)。
  在这个打法里托蒂得到了解放,而勤劳的佩罗塔则上上下下,通过大范围的跑动帮助托蒂储存能量,如果托蒂是球队的大脑,那佩罗塔就是球队的心脏(07欧冠罗马主场击败曼联,次回合佩罗塔累积黄牌停赛,球队惨遭血洗,打出大比分的因素当然很多,但佩罗塔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由于当时罗马的两个巴西边翼都具备很大的杀伤力,而德罗西的后插上同样火力十足,在托蒂的串联下罗马的无锋群狼战术成为了意甲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会儿罗马在与霸主国米的数次直接对话中丝毫不落下风,但森西家族的资源投入有限,因此在需要比拼漫长的整个联赛的时候,板凳厚度明显不足的罗马必然吃亏。
  
   好了,我们回到本章的主题,接着该说90年的阿根廷。


   (五) 哭得像个孩子
  很多老一点的球迷(70后)应该已经很熟悉意大利之夏那届比赛了(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幕式上的音乐和女模),不过为了小球迷们我还是简单回顾一下阿根廷的历程,揭幕战0-1输给喀麦隆,次战2-0战胜苏联(老马再次上演上帝之手,不过不是进球,而是在本方门前挡住对手的射门,但和四年前一样逃过了裁判的眼睛),第三战1-1打平罗马尼亚,最终积3分仅获得小组第三,当时6个小组中成绩最好的4个小组第三也可以进入淘汰赛,由于有两个小组第三仅积2分,所以阿根廷惊险出线。
  然后就是面对巴西的八分之一决赛,巴西三次打中门柱,老马一次妙传,卡尼吉亚单刀得分1-0
  与南斯拉夫的四分之一决赛互交白卷,点球3-2胜。
  与意大利的半决赛90分钟1-1(奥拉尔蒂切亚助攻,卡尼吉亚头球破门),点球4-3胜。
  与德国的决赛0-1负。
  
  该说说这次阿根廷的阵容和打法的改变了,本届他们的阵型基本就是442,确切地说叫4411
  门将本来还是蓬皮多,但他在小组赛第二场刚刚开场十分钟后的一次出击与队友相撞受伤,大鼻子只好用替补门将戈耶切亚换下了他,谁料这次换人后来就改变了本届世界杯的进程。
  后防线上换了一半人马,塞里苏埃拉、西蒙顶替了未入选的布朗、库休福(凡86队未入选者是退役了还是伤病、状态等原因我就不清楚了),与鲁杰里、奥拉尔蒂切亚并肩作战,应该说这两名新人(这里的指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不是指年龄)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西蒙是多面手,可中可边,塞里苏埃拉稳健硬朗,还是球队点球决胜时的1号射手,他们俩搭档镇守中路要塞,上届的后方核心鲁杰里改打右后卫。
  前卫线上,巴蒂斯塔身边又增加了新秀巴苏阿尔多形成双后腰,两个攻击型前卫特罗格里奥偏右一点,布鲁查加偏左一点(由于左后卫奥拉尔蒂切亚助攻能力较强,同时后腰之一的巴苏阿尔多也偏左路活动,因此球队进攻时布鲁查加会向中路发展,更像与老马组成双前腰)。86年时的主力恩里克未入选大名单,朱斯蒂虽入选但小组赛时还是替补,后来由于比拉尔多对巴蒂斯塔的表现不满意,进入淘汰赛后就不再用他,于是板凳上的朱斯蒂又咸鱼翻生顶替了巴蒂斯塔,但其实这两员老臣都差不多、暮气沉沉,倒是巴苏阿尔多生龙活虎、满场飞奔,成为了绝对主力。
  前锋则是马拉多纳配搭——巴尔博,没错,本来巴尔博才是比拉尔多钦点的正选突前中锋,但他在揭幕战与喀麦隆的比赛里表现不佳,从此被打入冷宫;而替补出场的卡尼吉亚虽未进球,但其风驰电掣般的突破令对手两人被罚下,自然打上了主力。
  人选说完了,该说打法了,上届比赛横扫天下的前场自由人打法已经威力不再了,原因呢,主要有两个,第一,86年时有一个跑不死的布鲁查加,他往返冲刺于前锋线与前卫线之间,一人当两人使,而本次大赛前他似乎一直受伤病困扰,大概没系统训练吧,这次比赛一亮相,感觉人胖了一些,本届大赛上,他基本就是在老马身边策应一下,不可能像上届比赛那样还能冲到前面打前锋,因为一旦冲上去就跑回不来了。
  再说老马,毕竟30岁了,拿球组织上的老辣不言而喻,但已经不是巅峰时期马踏连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时候了,所以他也只是更多地策动进攻,像上届那样还能多次扮演终结者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本届大赛7场比赛他一球未进)。
  指望不了老马进球、指望不了布鲁查加进球(本届大赛只打入1球),只好指望卡尼吉亚了,风之子当然很厉害,但有一个问题,他是个标准的速度型,防守反击战的利  器,但并不是真正的中锋。
  86年时球队有很强的巴尔达诺,本次大赛比拉尔多虽然带了两个9号类型的中锋,但德索蒂实力平平,巴尔博用了一场就不想再用了,这样看来,球队进球的各种武功——老马的突破得分、布鲁查加的后插上得分、中锋的包抄得分全部报废。
  于是只剩下一招,全队龟缩防守,得球后交给老马,老马向前一脚——卡尼吉亚去追吧,追上了就打一脚门,追不上就回来,让对手进攻,咱们等下次。
  要说82年的意大利队和现在的巴西队也都被称为防守反击型球队,但其实他们的打法并不保守,更像是一种稳健,球队在扎紧篱笆的同时依然拥有着大量的得分手段(既有快速反击,还有远射、定位球、边后卫助攻等等很多)。
  比如巴西队无论在联合会杯还是世界杯预选赛上都既是成绩第一,同时又是进球数第一和净胜球数第一。
  同样82年的意大利也不仅仅是只有防守反击一招,球队小组出线后2-1胜阿根廷、3-2胜巴西、2-0胜波兰、3-1胜德国,四场比赛打入10球,如此强大的攻击力,岂是一个防反就能达到的?罗西、格拉齐亚尼、孔蒂、塔尔德利、卡布里尼、奥利亚里等人在前场的穿插跑位、多点得分都是相当彪悍的。
  而90年的阿根廷既没有这些强人也没有太好的战术,8-9人死守老马传球卡尼吉亚射门这个途径成了他们唯一的得分手段,球队在小组出线后的4场比赛里只打入2球(全部来自卡尼吉亚),而86年时他们在同样的4场比赛里可是打入8球啊。
  一个淘汰赛里每两场比赛才能打入1球的球队如何栖身决赛?——还要有个戈耶切亚。
  死守、拖延、磨,一旦对手被拖入点球决胜,这个偶然出场的替补门将的机会就来了,本次大赛点球决胜对手共罚了他10个球,成功率只有50%,他扑出4个,对手踢飞1个。
  此外,由于球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为了破坏对手的进攻也只好粗野一点了,他们在整个世界杯的7场比赛中得了22张黄牌,四强里的其他三队在同样的7场比赛里获得的黄牌数为西德8张、意大利6张、英格兰6张。
  如此多的黄牌令他们闯入决赛时发现有4名大将不能上场:卡尼吉亚、朱斯蒂、奥拉尔蒂切亚、巴蒂斯塔(已经失去主力位置的他在对意大利的加时赛中替补出场并得到黄牌)。
  虽然卡尼吉亚缺阵,比拉尔多仍不准备启用巴尔博,宁可使用本次世界杯从未首发的德索蒂;而由于朱斯蒂和巴蒂斯塔都停赛,与巴苏阿尔多搭档的后腰只好用了只在小组赛里上场过一次的洛伦佐;奥拉尔蒂切亚的左后卫位置则由中卫西蒙客串,鲁杰里回归老本行打中卫,右后卫由森西尼顶上(就是后来效力过多家意甲球队的那个森西尼)。
  以如此残阵出战的阿根廷自然更是防守至上,偏偏德国队也同样小心,大家想,这已经是德国人连续第三次进入世界杯决赛了,前两次都输了,尤其上届就是输给阿根廷,德国在场面不落下风的情况下被阿根廷一次任意球、两次快速反击击败,难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故而比赛较为沉闷。
  中场休息时大鼻子大概是觉得扼守中路的鲁杰里的状态让他不放心,于是开始换人,他用蒙松换下鲁杰里来打左后卫,西蒙回到中路。
  下半场德国开始大举进攻,毕竟谁都不愿与阿根廷耗到点球决胜,结果克林斯曼的一次突破,蒙松不理智的飞铲——红牌。
  少打1人的阿根廷更加捉襟见肘,终场前5分钟森西尼铲倒沃勒尔被罚点球,球队0-1落后。
  其后德索蒂在死球时对科勒尔粗暴锁喉,领红牌出场,阿根廷彻底无望。
  这两个红牌和一个点球的判罚也是多年来争议的焦点,那些老马和阿根廷队的拥趸都将此作为国际足联迫害阿根廷的证据。
  客观地说,这三次判罚没有一次是误判,最多也就是量刑可能有一点点重,同时阿根廷门将戈耶切亚之前曾有一次放倒奥根塔勒而逃过了点球判罚,因此不能说是裁判故意与阿根廷为难。
  看一看阿根廷闯祸的三个人,全都是本次大赛刚刚入选的新人,而且都不是主力,没有经过之前几轮淘汰赛的磨练,只不过最后实在无人可用才不得不派他们在万众瞩目的冠亚军决赛出场,因此重压之下头脑发热、动作变形,一失足成千古恨。
  颁奖典礼上,老马委屈的像个失去心爱玩具的孩子。
  以90这支阿根廷队的实力和状态,如果球队在小组赛就出局也都正常,或者败于巴西、败于南斯拉夫甚至败于意大利都可以接受,偏偏历尽艰险终于杀到决赛后倒在了最后5分钟,看来上帝一定要借阿根廷之手(反正老马4年前欠上帝一个人情,他老人家的手你总不能白用吧)扫除意大利、巴西两大热门和南斯拉夫这匹黑马从而成全贝肯鲍尔,谁让他绰号凯撒大帝呢,自然应该在罗马登基(90世界杯冠亚军决赛在罗马奥林匹克球场举行)。
  
   (六)马政委
  90年之后,比拉尔多下课,老马也退出国家队,直到94年又被请回救场,再因禁药事件停赛……
  一个时代终于结束。
  和8690两届国家队相比,其后的阿根廷更加群星璀璨,就以90年代而言,除了已经在意大利之夏亮相过的巴尔博、卡尼吉亚、森西尼等人外,从巴蒂斯图塔、雷东多、西蒙尼、查莫特到阿亚拉、洛佩斯、阿尔梅达、克雷斯波、萨内蒂等人才源源不断,直到新世纪仍有梅西、阿奎罗等横空出世,但吊诡的是,自90年后,阿根廷已经将近20年没有进入过世界杯前四名了(而它的霉运似乎也传染给了对手,凡是淘汰阿根廷者必定无法杀入决赛)
  对了,当我在列举上面那些球星名字的时候大家会不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没错,就是老马的接班人们。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七十年代,当老马还是在街头踢球的顽劣少年时,此刻的他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一大批未来的阿根廷10号天才正在陆续呱呱坠地,而这批孩子之所以来到人间,其实就是上帝想看看:谁更像马拉多纳的接班人。
  1973年,小毛驴奥特加出生,94年世界杯老马药检出事被停赛后,是他顶替了老马的位置,尽管他们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哈吉率领的罗马尼亚人淘汰,但奥特加的不俗表演也使他成为了第一个被冠以马拉多纳接班人称号的阿根廷队员,现在的他已经36岁,早该退役了吧。
  1975年,贝隆出生,严格地说这位只要能用外脚背就绝不用正脚背的球员更像一个4号,而且他出道之后大多时间也被安排在后腰或边前卫位置上,太多的防守任务耽误了他的进攻才华,不想回归阿根廷联赛养老的他却焕发了第二个春天,老马敢于抛弃里克尔梅,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更中意自己的博卡小弟。
  1976年,加拉多出生,河床出身的他是帕萨雷拉的心腹爱将,踢球时的帕萨雷拉与老马势不两立,当了教练的帕萨雷拉则一心想将加拉多打造成河床及阿根廷国家队的双重核心,一个自己培养的嫡系马拉多纳,在95年的美洲杯上,19岁的加拉多成为了马拉多纳之后的国家队正式大赛第一个10号,可惜随着巴西图里奥的上帝之手送阿根廷人出局,加拉多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达到预期高度,33岁的他还在踢,但早已风采不再。
  1978年,里克尔梅出生,如此的才华横溢,如此的阴郁低沉,如果有一个良好的性格,才31岁的他该是在世界足坛大展宏图的时候。
  1979年,艾马尔出生,在梅西出道之前,他是唯一被老马钦定的接班人人选,老马甚至称他比博卡的里克尔梅更有天赋,要知道艾马尔是河床人!此话出自视河床为终身死敌的老马之口,可见老马爱才之心。可惜,浪迹西甲数年之后,郁郁不得志的他改道葡萄牙,30岁的他正值当打之年却远离5大联赛,直到不久前贝隆停赛,我们才得以再次一睹他的身手。
  1981年,达历山德罗出生,又是一个天才,却始终无法突破瓶颈,才28岁的他好像混迹于巴西联赛,远离国家队视野。
  ……
  现在的梅西是公认最接近老马的,但也仅仅是接近而已,每当梅西在国家队发挥不佳时都会有种观点——他的身后没有哈维。
  我不想评价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只想说一句,对于当年的老马来说,他既是球队的梅西,又是球队的哈维。
  
  可惜啊,当年球场上的老马虽然可以洞悉一切,但那似乎只是老天赐予的一种本能,他始终无法把他对足球的理解和认识系统地表达出来,并形成各种能被球员们接受的战术和打法,他最多也就是把大家的士气和斗志激发出来,然后队员们血脉贲张地冲上场去,才发现根本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一支没有司令员和参谋长、只有政委的队伍能打仗吗?
  对于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来说,其足球人才的雄厚足以令他们可以组成两三支国家队,单以阿根廷而言,那些大名鼎鼎的国脚和豪门球员我就不说了,说几个普通球会的边缘国脚或非国脚吧:
  多明戈斯,喀山红宝石的前锋,身体素质与细腻脚法的完美结合;(注:现在在瓦伦西亚
  萨拉特,随着拉齐奥的低迷他的表现也不再抢眼,但其实力毋庸置疑;
  佩罗蒂,塞维利亚的边路奇才;(注:还在塞维利亚
  拉韦齐、丹尼斯、达托洛,那不勒斯前场三杰,记得达托洛吗?这位博卡出身的小将在阿根廷与俄罗斯的热身赛中替补出场,第一次触球就得分了,兴奋的他冲到场边与老马拥抱时将老马压倒,并骑在其身上多次运动……(注:拉维奇不说了,热尔曼.丹尼斯在亚特兰大,达托洛似乎在西班牙人
  拥有如此多人才的阿根廷啊,为什么每一次的结局都是悲情和扼腕?
  
   (尾声)
  八十年代前期的阿根廷是一个不幸的民族,内有军政府的镇压和秘密屠杀,外有马岛之战的屈辱,他们需要民族英雄的出现,因此当老马率队勇夺金杯并登顶球王之际(特别是战胜英格兰队,哪怕靠手球),整个国家和人民就把他推上了神坛,即使他在心智上其实永远都只是个十几岁的顽劣孩童。
  而在其身后多年,精英荟萃的阿根廷始终活在马氏神话的阴影与压力之中,所有的天才都被拿来与老马比较,每一支出征的球队都被赋予了整个民族的重托。
  一个个在全世界所有顶级俱乐部里都可以挥洒自如的球星们身穿蓝白球衣时都不会踢球了,带着镣铐起舞,如何演绎最美的探戈?
  那个诺坎普里快乐如小鸟般飞翔的天才少年哪里去了?
  当每次大赛中途,电视里响起煽情的《Don't Cry for MeArgentina》时,我们知道,阿根廷又已经习惯性出局了,而更令蓝白军团郁闷的是,在阿根廷连续四届大赛两届止步八强、一届止步十六强、一届死在小组赛的时候,老对手巴西人却笑纳了两个冠军和一个亚军,阿根廷人最好的成绩——进入八强同时也是巴西最差的成绩。
  更不要提回到南美范围,近6届美洲杯阿根廷只收获了2次亚军,连乌拉圭和哥伦比亚都各拿了1次冠军,而巴西人已经4度折桂了……
  伴随着成绩的出色,从罗马里奥、里瓦尔多、罗纳尔多到小罗、卡卡多次获得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而如果今年梅西当选,才是老马之后二十余年里第一次有阿根廷人站在世界足坛个人荣誉的最高点。
  不知明年在南非的阿根廷会是怎样的命运,我们甚至不知明年的球队主帅就还一定是老马吗?毕竟在他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我们只能默默地为阿根廷送出祝福。
  
  鹰有时比鸡飞得还要低,但鸡永远都飞不到鹰那么高。
  好运,我的坎帕斯雄鹰!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tdwyagon + 10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剑阁工作组组长
游侠游戏库大师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三国志12》汉化贡献勋章精华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高级荣誉勋章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帖子
73428
精华
13
积分
45034
金钱
108246
荣誉
565
人气
688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6 12:37:45 |只看该作者
前来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动漫组【活跃】
安伯沙德级魔使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

帖子
23638
精华
0
积分
12988
金钱
4161
荣誉
99
人气
1707
评议
2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6 14:23:28 |只看该作者
好多字。。愯慢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剑仙 冰魂

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动漫组资深组员勋章

帖子
62733
精华
0
积分
34765
金钱
191395
荣誉
318
人气
2185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2-10-26 14:52:11 |只看该作者
继续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剑阁工作组【美工】
三國志 美圖士
懷鈴鳥羽•錦帆遊俠
♥萌神四糸乃♥

大头像勋章白金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荣誉勋章特色头衔勋章高级荣誉勋章综合区荣誉会员勋章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帖子
73553
精华
5
积分
44465
金钱
326336
荣誉
666
人气
277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2-10-26 19:42:25 |只看该作者
更新了,前排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4
精华
0
积分
87
金钱
122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2-10-26 21:02:23 |只看该作者
86年是我第一次看世界杯,也是第一次看彩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7-16 00:23 , Processed in 0.34459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