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5743|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贾诩的临时工哲学 [复制链接]

帖子
1892
精华
0
积分
958
金钱
4442
荣誉
1
人气
22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2:00: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现在的企事业单位一旦爆出问题,总喜欢拿临时工当替罪羊,临时工可怜可叹。三国时期,却有一位老谋深算的人最爱做临时工,还总结出一套临时工哲学,说起来大概有四条。这个人的名字叫贾诩。
  
   投奔老乡可以,如果老乡干违法的事,请别参与。
  
   贾诩和董卓同样出身凉州(两个都是甘肃人),他最早投靠大军阀董卓,是自然不过的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图个照应而已。董卓入京,胡作妄为,贾诩不吭气,也不能吭气,自己是个临时工,哪有发言权呢?协助董卓的女婿牛辅驻守于陕(今河南陕县),抵抗关东联军的时候,贾诩也是一副临时工的架势,几乎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认清形势,寻求自保,做好分内事。
  
   董卓被吕布杀掉,牛辅死于乱军,其它部将李傕、郭汜、张济四神无主,又听说掌权的王允要杀尽凉州人泄恨,吓得就要作鸟兽散,各自回乡过活。
  
   这个时候,贾诩站出来劝阻说:“各位一旦解散,各走各的,小小的亭长也能捕捉你们,不如集结兵力,杀向长安(董卓执政后从洛阳迁都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成功,可以拥戴朝廷号令天下,如果失败,再逃还来得及。”赵炎的理解是,贾诩此番言论依然未离临时工心态:大家都走了,自己的饭碗也彻底丢了,不如另起炉灶拼一下,总比跳槽强。
  
   果然,李傕、郭汜等人表示同意,于是率领几千残兵,指向长安,沿途招兵买马,到长安时已十余万之众。大军围攻长安,十日后攻入,抢劫掳掠,杀害官民万余人,尸骸遍城,惨不忍睹。王允也被杀。接下来的发展更恐怖,李傕、郭汜争权夺利,自杀残杀,长安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死的死逃的逃,跑不掉的找不到东西吃,人吃人,长安从数十万人沦为空城。
  
   这也是贾诩最被后人诟病的地方,当初他若不怂恿李傕、部汜攻打长安,李、郭流窜,不成气候,后来的乱局也不会发生。尽管屠杀不是他的意思,也可能非他所料,但追究起来,他脱不了干系。
  
   贾诩出点子只是一个临时工为了保饭碗,并无意于自己的功名,他从来未想过自己当老板。因此,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后封他为侯,他却推辞说:“我提的只是救命之策,哪有什么功劳?”最后只当个管选举的尚书。也许贾诩后悔了,也许想将功折罪,贾诩利用他的威望,多次充当李、郭的和事佬,尽力保护皇帝和大臣,做了一个临时工该做的事情。后来,时机成熟,他立刻跳槽投靠了段煨。
  
   选择并抓住机会极力发展自己。
  
   聪明的老板求才,一般不希望人才做临时工。而人才求主,也是一样,碰到好领导,希望尽快转正,好做长期打算。运气好的,千里马遇上伯乐,马上从临时工变为正式工;没这运气的,碰上扶不起的阿斗,即便是正式工,也得当自己是临时工,寻机跳槽。贾诩就是这样的情形。
  
   尽管段煨上下下下都很仰慕贾诩,贾诩和他家人备受礼遇。但贾诩不想长久待下去,还是做临时工,暗自和张绣联系,有意投靠过去,继续做临时工。张绣是张济族侄,张济死后,部众由张绣接收。有人不解,为什么段煨相待如此优厚还要离开,贾诩家人的安全怎么办?贾诩回答说:“段煨性情多疑,有嫉妒我的意思,虽然对我礼遇,但不能长久倚赖,日久会被他算计。我离去,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为他争取奥援,必然善待我的妻小。而张绣身边没有谋士,很希望我去。这样,我和家眷可以两全。”
  
   贾诩猜得不错。张绣以子孙之礼对待贾诩,而段煨也厚待贾诩家属。张绣后来和曹操几度冲突,贾诩都曾参与,发挥了谋划的作用,有一次杀死曹操长子和曹操受将典韦,也伤了曹操和曹操侄子,两个集团结下深深的梁子。按说,贾诩应该结束临时工生涯,跟着张绣一条道走到黑了吧,他不,他还是认为自己是临时工。
  
   正是有了这一段履历,贾诩确立了自己作为第一流谋士的地位,从而引起了各方诸侯的关注与重视。
  
   善于投资,得意而不忘潜沉。
  
   在袁绍发兵和曹操决战前,派人向贾诩传达友好结盟的讯息,当时袁绍兵力数倍于曹操,张绣正准备答应,不料贾诩当着袁绍使者的面,把袁绍数落一番,明着阻断两人合作之路,张绣惊得瞠目结舌,不知贾诩在盘算什么(笨蛋,人家想拿你做资本了)。贾诩告诉张绣,此时此刻,该投靠的人,只有一个,就是曹操。
  
   张绣听了不敢置信,且不说曹操势单力薄,不能和袁绍相比,单凭两人结下的血海深仇,怎么可能归附曹操?贾诩分析说:“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这是第一个理由。袁绍强大,我们人马不多,必定不受重视;反观曹操势单力孤,得到我们一定特别高兴,这是第二个理由。曹操怀抱霸志,必然会拋弃私怨,向世人展现他的胸襟,这是第三个理由。”
  
   贾诩这着棋十分冒险,算计错误,必然断丧主子张绣的老命,自己也将背负卖主的骂名,从此打工无门,连临时工也没得做。
  
   但事实证明,贾诩的投资又对了。曹操得知张绣率众来降,握着他的手,设宴款待,结为亲家。后来张绣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而贾诩也成为曹操左右手,参谋决议,贡献良多。
  
   贾诩跟了好几任老板,换了好几份工作,终于不必再觅觅寻寻,也不可能再转换任何职场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他该如何面对转正的问题,因为曹操是不想用临时工的。他明白自己是从董卓阵营辗转投靠曹操麾下,属于外来户、空降兵,又富韬略,日久难保不被人猜忌,因此,即使转正了,临时工心态还是不能丢,他行事低调,谦恭隐晦,儿女婚事也不攀附门第。终于得以终老,享年七十七。
  
   贾诩的临时工哲学,表现在善于选择,善于抓住发展机会,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投资。这也是贾诩身为临时工而没有成为诸多老板替罪羊的关键原因之一,与诸君共勉。                                                            
放弃三13,继续玩三11,期待三13PK中...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46
精华
0
积分
673
金钱
3584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1-7-22 12:09:59 |只看该作者
与其硬套他是临时工哲学,不如说是明哲保身的经典案列。甲鱼一辈子都没有过高野心,人又这么聪明,所以要做到明哲保身实在是水到渠成的事。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46
精华
0
积分
673
金钱
3584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1-7-22 12:13:58 |只看该作者
多说一句,为什么说他只是明哲保身?因为他所有的点子基本上都是牵涉到个人利益出的。在没有个人利益的时候,他基本都是选择沉默。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18
精华
0
积分
209
金钱
2128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1-7-22 12:34:56 |只看该作者
甲鱼是哪个?贾诩么?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剑阁工作组【美工】

帖子
8142
精华
2
积分
7193
金钱
9921
荣誉
268
人气
376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1-7-22 13:31:31 |只看该作者
在没有个人利益的时候,他基本都是选择沉默。

马腾韩遂他们死活和贾诩的个人利益有什么关系?曹丕要伐吴、蜀和他个人利益有什么关系?
织田和归蝶一起去买衣服,织田问道:“蓝色和黑色哪个好看?”归蝶奉承道:“夫君穿什么都好看”。裁缝说了一句:“黑的漂亮!”。裁缝卒,享年50岁。

路过赤壁,只见一块大石,上书:周公瑾破曹操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41
精华
0
积分
121
金钱
1441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1-7-22 14:13:42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46
精华
0
积分
673
金钱
3584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1-7-22 15:17: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rchanglaw 于 2011-7-22 15:20 编辑
101010101010 发表于 2011-7-22 13:31
在没有个人利益的时候,他基本都是选择沉默。

马腾韩遂他们死活和贾诩的个人利益有什么关系?曹丕要伐吴、 ...


你要说历史,那我们看《三国志》原文

1.太祖后与韩遂、马超战於渭南,超等索割地以和,并求任子。诩以为可伪许之。又问诩计策,诩曰:“离之而已。”太祖曰:“解。”

2.帝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纳。

两段都有明确记载,是主公问计,而非他自己献策。
不知道你的上司问你意见的时候,你是应该答不知道还是老老实实出主意呢?
另外上司都问意见了,这时候的回答当然是关系自己利益的。

贾诩无疑是智谋超群者,可惜我们从三国志全篇可以看出的是,他从没有过诸葛,二荀,周,鲁之类的主动献策或大战略表达,他从来都是被动的,仅有的几次主动谋划恰恰都是为了保命。明哲保身这个词完全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346
精华
0
积分
673
金钱
3584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1-7-22 15:29:35 |只看该作者
不过话说回来,他可能也是唯一一个适合所有时代的智者,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说他是临时工真是太小看他了,他恰恰是一个只做正式工的人,任何没前途的工作,他马上就能放弃并成功跳槽。谁叫他有跳槽的实力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84
精华
0
积分
43
金钱
1111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1-7-22 20:12:34 |只看该作者
同意8楼的观点,跳槽要有实力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452
精华
1
积分
2070
金钱
7585
荣誉
14
人气
1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1-7-22 21:24:37 |只看该作者
贾诩很少主动出主意,所以他的后人没什么显赫之辈,低调的缘故吧,不过他在曹操立储这事上,立场过于鲜明,不符合明哲保身的原则。

人生五十年,天下间,一切恍如梦幻;但凡一度生存,岂有永恒不灭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61
精华
0
积分
81
金钱
1347
荣誉
0
人气
2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1-7-22 21:53:39 |只看该作者
=M=ZJ26 发表于 2011-7-22 12:00
现在的企事业单位一旦爆出问题,总喜欢拿临时工当替罪羊,临时工可怜可叹。三国时期,却有一位老谋深算的人 ...

现在这风气,不应该拿贾诩来共勉,现在职场80后被老一辈喷的最多的毛病是没责任心。
见风使舵、溜墙边、明哲保身现在见得太多了,厚黑学这书在书店里可是常年畅销,再拿这位来共勉。

隔壁帖子里拖鞋说的很好,你自己做贾诩,那是很爽、要是你身边人里出个贾诩,十个人九个半会受不了,曹操那种人可不是量产货。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剑阁工作组【美工】

帖子
8142
精华
2
积分
7193
金钱
9921
荣誉
268
人气
376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1-7-23 01:52:44 |只看该作者
archanglaw 发表于 2011-7-22 15:17
你要说历史,那我们看《三国志》原文

1.太祖后与韩遂、马超战於渭南,超等索割地以和,并求任子。诩以为 ...

按你这么说,诸葛亮也是明哲保身了。
刘备在当阳被曹操打得丢了老婆和女儿,狼狈逃到夏口,这时诸葛亮为了保命,才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
然后等到“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时候,他为了保命,才去北伐的。

然后刘备军间谍鲁肃也是明哲保身。他只有为刘备谋取土地时才主动进言的。其余的时候都是孙权问他。


织田和归蝶一起去买衣服,织田问道:“蓝色和黑色哪个好看?”归蝶奉承道:“夫君穿什么都好看”。裁缝说了一句:“黑的漂亮!”。裁缝卒,享年50岁。

路过赤壁,只见一块大石,上书:周公瑾破曹操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5833
精华
0
积分
23141
金钱
45417
荣誉
22
人气
46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1-7-23 04:26:07 |只看该作者
贾诩的处世之道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堪称另类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活跃勋章白金会员勋章

帖子
22254
精华
0
积分
11294
金钱
3558
荣誉
12
人气
465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1-7-23 09:46:51 |只看该作者
不读贾羽 YU

是 贾诩 XU

连名字都读错,内容不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06
精华
0
积分
103
金钱
153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11-7-23 15:04:1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tchong2008 的帖子

我很奇怪,明明楼主全篇都是写“贾诩(JIAXU)”,为什么你不看内容就以为是“JIAYU”呢?太自以为是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活跃勋章白金会员勋章

帖子
22254
精华
0
积分
11294
金钱
3558
荣誉
12
人气
465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11-7-23 15:09:27 |只看该作者
jsjipeng 发表于 2011-7-22 23:04
回复 btchong2008 的帖子

我很奇怪,明明楼主全篇都是写“贾诩(JIAXU)”,为什么你不看内容就以为是“JI ...

你整楼都看过了吗?你看到甲鱼(贾羽)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253
精华
0
积分
1632
金钱
22347
荣誉
0
人气
53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11-7-23 16:44:07 |只看该作者
明哲保身流!!!!
beyond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42
精华
0
积分
345
金钱
4204
荣誉
7
人气
29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11-7-23 17:23:15 |只看该作者
101010101010 发表于 2011-7-23 01:52
按你这么说,诸葛亮也是明哲保身了。
刘备在当阳被曹操打得丢了老婆和女儿,狼狈逃到夏口,这时诸葛亮为 ...

你引别人倒也算了,拿诸葛亮说事,要么是没仔细看书,要么是故意断章取义

就你说的两点:
“这时诸葛亮为了保命,才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再说这时候,双方实力上的差距可以说是极其巨大的,诸葛能出什么计策?刘备又不愿取襄阳,当然得赶紧跑啊

至于“然后等到‘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时候,他为了保命,才去北伐的”,简直无语了,不知道怎么会说这种话?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


12345,上杉打老虎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7
精华
0
积分
4
金钱
42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11-7-23 18:36:23 |只看该作者
贾诩这一生就用一个词形容:“小聪明”。
也不怪孙权会笑话他当上太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魏 水军

帖子
776
精华
0
积分
388
金钱
1731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11-7-23 20:00:45 |只看该作者
文和,我的第一谋士,不管是三国志几代,只要看不到那张脸我就不想玩游戏了。。。。。。。。

但是我从来没选择扮演过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7-23 14:45 , Processed in 0.36553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