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议校尉
- UID
- 3942703
- 主题
- 8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980
- 精华
- 0
- 积分
- 521
- 金钱
- 1657
- 荣誉
- 3
- 人气
- 1
- 在线时间
- 140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980
- 精华
- 0
- 积分
- 521
- 金钱
- 1657
- 荣誉
- 3
- 人气
- 1
- 评议
- 0
|
近来无事,整理出了自己心中的十大悲剧武将。以博一笑
1. 魏延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诸葛亮死后,魏延因被陷害谋反而遭杨仪一党所杀。初随刘备作战,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那个时候,他曾经自己搞出来一套汉中的防务系统。确保了汉中的安全。后来王平,也是靠这个体系打退了曹爽的进攻,而姜维后来吧魏延的这套给换了,没过多久汉中就对了。从这里看,魏延的能力可见一斑。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奇谋”,但未被采纳。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较矜高,有些叛逆性(这个“叛逆”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谋反,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比如我们会说某个小孩子挺叛逆),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时常发牢骚,不懂得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不甘心就此撤军以及不能容忍兵权落到死对头杨仪的手中,而擅自违背诸葛亮撤兵的遗令,率军烧毁栈道、攻击杨仪。最后被冤枉成谋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惨后果。 怎一个惨字了得
2. 蒋干
蒋干,字子翼,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不想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好水军,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以反间计除去了这二人。后却自以为立功,成为笑柄。赤壁之战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纷争的局面,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对于这场战争,当时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接着又趁势夺取荆州的一代枭雄曹操竟败于黄口孺子周郎之手。曹操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蒋干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二过江东大有关系,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不仅葬送了曹魏的83万人马,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黄泉。难怪后人评价蒋干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所以现在又一个歇后语叫做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赤壁之战后,便没有了消息,估计是被曹操杀了,或者什么了。。。。。
3. 蔡瑁
蔡瑁,襄阳人,荆州牧刘表麾下大将,却是谄佞小人。蔡瑁久事刘表,其姊为刘表后妻,是以蔡瑁以亲见任。孙坚曾因暗匿玉玺,先与刘表结怨;蔡瑁被遣出阵,却被坚将黄盖以铁鞭击中护心镜而败走。后刘表复与孙坚接战,谋士蒯良劝表稳守,蔡瑁却执意迎战,结果又为坚将程普所败。刘备依附荆州时,蔡瑁深忌刘备,设计欲于宴会上构杀之,又作反诗嫁祸于刘备,然皆不得售。刘表死后,蔡瑁立刘琮为继,又大力劝其降曹,并杀掉进忠言的李珪。降曹后因深通养练水军之法,被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深为周瑜所忌。于是周瑜设反间计,使曹操杀掉蔡瑁。本来自己一心投靠曹操,以求取荣华富贵,谁知道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4. 张允
于刘表亡后,参与欲使刘琮成为继承者之蔡瑁一派计划。于决定向曹操投降后,与蔡瑁共同成为投降使者,二人皆奉曹操之命指挥水军。虽于赤壁之战初期战败于吴国水军,但受饶恕,更加强化水军之实力。警觉敌方日渐强大的周瑜,故意散播同蔡瑁、张允二人与吴国通敌的伪报,致使二人遭盛怒之下的曹操斩首。这家伙跟蔡瑁差不多,所以把二人都放在这里,都是求富贵不成,把小命丢了。
5. 袁熙
袁熙(?-207)字显奕(一说字显雍),袁绍之子,袁谭之弟,袁尚之兄。幽州牧。粗通文武,幽州刺史。在袁绍死后未参与袁谭、袁尚两兄弟的争权。后来接纳袁尚,并为曹操所败,率军投靠公孙康。后来预谋夺公孙康之位,而被公孙康杀于宴席中。其妻即为绝世美女甄宓,袁绍败亡后,甄宓成为曹丕之妻。一代诸侯的公子竟然连自己老婆都保不住,真是悲哀。最悲剧的是。我想找这丫的在电视剧中的剧照,竟然找不到。悲剧。
6. 张松
字永年,蜀郡人,刘璋的部下,益州别驾,三国演义第60回登场。张松长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但很有才干,可过目不忘。张松奉命出使许都,结果不被曹操礼遇,言语顶撞曹操,被乱棍打出。张松归蜀时途经荆州,为刘备所厚待,于是将西川地理图献予刘备,劝刘备取益州,愿为内应,并派好友孟达、法正帮助刘备。后来,刘备入蜀后假意归还,张松信以为真,写信劝阻,被兄长张肃发现,被告发,全家被杀。很悲剧的是,告发他的不是别人,竟是自己的亲兄长,张松也是挺失败的。我奇怪的是这里说的全家被杀,那有没有把告发他的哥哥也杀掉。都是一家人。呵呵
7.于禁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宁阳县磁窑镇西太平村)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左将军,假节钺。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于禁(?-221),曹操时期外姓第一将。早期随鲍信起兵讨黄巾,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屡建功勋。后来在败吕布,破袁绍等大小战役中,于禁等五子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和后拒,成为曹军将领中的骨干精英。曹操曾经因恼怒朱灵而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在曹军中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看吧,这就是于禁的光环,五子良将,说通俗一点那就是曹魏的五虎大将,可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 关押在江陵,而曹仁的部下庞德却不屈被杀。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获释而到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后来被派去高陵祭拜曹操,在陵中看到了画有他战败降敌,而庞德不屈的图画,惭愧发病而死。谥为厉侯。五虎大将,哎!被关二哥弄郁闷了。悲剧
8.张绣
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子。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之时,金城的麹胜袭杀祖厉长刘隽。张绣当时为县吏,不久就寻找机会刺杀了麹胜,本郡的人都认为他很讲义气,于是张绣招合少年,成为本地豪杰。后来曹操攻打张绣,他不战而降。不仅自己受辱,连自己的婶婶都被曹操玷污了。晕。所以他不得已而作乱,偷袭曹操,曹操战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张绣引兵追击,被曹操击退,于是张绣退回防守穰城,再次与刘表联盟。而在199年的时候,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投降。张绣到达后,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后来曹丕因曹昂战死之事对张绣不满,说:“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张绣心不自安,自杀。这个大丈夫酒应该宁死而不受辱,就像当年庞德一样。可是像张绣这样的,投降了曹操就没好事。还落得个自杀。。。。。。。
9. 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三国时代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蜀国大将军,第五代执政大臣。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人。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曾为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官至大将军。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又兼心存汉室深得诸葛器重。随诸葛出祁山,久经沙场,累立战功。姜维继诸葛之略,以攻代守,伺图中原,恢复汉室。又思实际:由是练西方风俗,欲以羌胡为翼,断陇西所属,拓界厉兵。于是伺机十一次兵伐中原,降李简部、斩魏将徐质、破大敌王经,一时挫魏国之威。又段谷胡济失约退败。侯和为艾破。奈先费祎裁制,后宦臣黄皓弄权,互有胜负,悉未成功。及后主降艾,敕维降,维乃佯降于会,策会反,图中原欲以杀会重扶汉室,乃事败,维及妻子皆伏诛。姜维自己本是魏人。却为了蜀国奉献了一生,最后刘禅投降魏国。他自己又何必为了光复一个不大可能被光复的国家,去跟钟会搞在一起。不仅害了自己,更是害了自己的妻子。可惜可惜。
10。吕布
没错,你没看错,这号称,人中吕布的天下无双的飞将,也是这悲剧武将的其中之一。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后自成一方势力,当年在虎牢关前事何等的英雄,独战群雄。没有几个能在他手上走上十招的。可是后来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攻打吕布的根据地下邳,因吕布有勇无谋而多猜忌,不用陈宫建议,诸将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战多败。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敌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下城投降。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君不见丁原与董卓的下场吗?”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后吕布被缢杀。其实吕布只是因为没遇到能驾驭他的君主。如果他遇到了也许他真的能成为像张辽那样的武将,流芳百世。曹操是有那个能力驾驭吕布的。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刘备借刀杀人,还是刘备公报私仇。三国第一武将就死在刘备一句话上。这还不算,还落了个三姓家奴的名声。。。。。。
这几个就是我心中的三国十大悲剧武将,朋友你呢。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