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游侠NETSHOW论坛 中文游戏综合讨论区 仙剑的离开,是完结还是结束
查看: 6194|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仙剑的离开,是完结还是结束 [复制链接]

帖子
151
精华
0
积分
76
金钱
1282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7:21: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仙剑4正式发售的一个与以后,上软解散了,在他们解散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一个影响了我整整提个童年,更甚的说,是我一生的游戏已经如风飘散了。仙剑4我玩了,在玩遍了各个大作以后,最终还是仙剑能给予我流泪的感觉,仙究是一个充满着悲剧色彩的游戏,生死离别不是什么琐事,但是每一次我都会留下眼泪,不为什么,只因为游戏人物的感情,能真正的贯彻到了我的心里,真正的。
  我是1990年出生的孩子,童年的似乎不用在充斥玩具 了,幼时的一台小霸王,陪我走过了漫长的路,给予了我无限的欢乐。95年的时候,网吧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只是一台台的老式的2手机,95年,那是不平凡的一年吧,网吧那时候就类似于游戏机厅,恰巧的原因,我懵懵懂懂的碰到了电脑,摸着键盘,网吧的老板没有说什么话,直接点开电脑屏幕上的一个图标,那时候不懂,只觉得这个游戏和小霸王的不一样,很新奇很好玩,但是记忆还未加深的时候,我又匆匆的离开了。
  在小学的过程里,陆陆续续的电脑开始走进了普通家庭,有电脑的同学,每一个都和我在说着,他家安装了一个游戏,特好玩,问之是什么游戏,【仙剑奇侠传】
  在我6年级的时候,我有了我自己家的第一台电脑,那时候已经是2003年了,我问同学借游戏盘安装游戏,很恰巧的,仙剑奇侠传就夹在厚厚的一堆光盘里面,2003年小学最后的光阴,玩乐我都耗在了98版的仙剑奇侠传上了。
  陆陆续续的,上了初中,仙剑2也早就在6年级的时候出来了,手里不多的,只有一张没有名字的光盘和一张盗版的仙剑2,但是我知道这个是我最挚爱着的游戏,仙剑奇侠传,初中没有过去,仙剑3也发售了,那时候很红的娱乐节目【游戏东西】,不停的发着景天和魔尊战斗的CG,那一年,我和我的表弟,为了一盘正版的仙剑奇侠传三,走遍了,也没有。最后表弟通过在广州的亲戚得到了一盒正版,当他拿着一盒4张装的仙剑奇侠传三递给我的时候,我觉得,我真的够了。
  高中,仙剑四出来了,依旧是那样的完美,但是却在一个月后,得知了上软解散的消息,心,沉沉的一落。
  仙剑已经结束了,在从95年开始到今天,它真正影响了一代人,它的好,它的美,我永远都记得,现在它走了,就如同灵儿离开了人世一样,只剩下对它的牵挂,再也触碰不到它的美好。仙剑的坎坷,代表着千千万万国产游戏的,有人说仙剑越来越差,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肤浅不去了解仙剑的人,见证了仙剑系列走过的漫长路程,我感觉到无穷无尽的悲哀,悲哀不是仙剑不好,而是做为真正爱仙剑的人,我却无能为力去帮助仙剑走过那么多的坎坷,仙剑的盗版横流,让仙剑已经再也没有力气走下去了,经济的窘境,让仙剑再也没有了支撑的骨架。
  写到这里,不知那些等游戏出了,就在网上四处打听“有下载吗”,然后只玩了个开头就就跑到论坛上大骂“垃圾”、“和FF、DQ完全没有可比性”的所谓“玩家”,现在又作何感想?
张毅君在前言中写到,“百年之后,仙剑本身并不重要,赚的多少也不重要,付出多寡也不重要,因为一切终将归于尘土……重要的是游戏乃人性所驱,不懂得经营、把握、和坚持,便是等着他国文化洗脑,年轻一代将不负记取何为传统文化,岂不为国人悲哀?
  当上软改名烛龙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已经激动得不知道再用什么去表达我的心了,烛龙的博客留言版上,满满的都是热爱国产热爱仙剑的粉丝留下的祝语,仙剑没有死,只是它换了一个名字了。
  仙剑,一盒正版无非也就50多,比起这些,国外大作动不动就是上百元,为何我们不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双手去捧起一个国产的希望,为何我们不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托起一个传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他国的游戏,而是真正本国的游戏,仙剑作为真正的中国游戏,却走到了这一个田地,如此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身边,还能有一个真正纯中国味的游戏么,当别国说起中国游戏市场的落后,我们该用什么去反驳。
  古谭已经在孕育之中,当古谭出售的时候,希望我们不再是愚昧的人,口袋里的钱能换来一份让我们自豪欢乐的游戏,为什么不去掏出腰包呢,在此我衷心希望,盗版不再横流,我们国产,能真正的走出世界创造像中国明天一样强大的未来。


[ 本帖最后由 q139577894 于 2010-1-15 17:24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1
精华
0
积分
76
金钱
1282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0-1-15 17:24:04 |只看该作者
PS

黏贴一段在网上看到的仙剑的心酸路程,希望各位能体会到仙剑的坎坷




仙剑通史
二、工长君本纪
张毅君,1971年生人,台湾人氏,是曾指掌仙剑三,问情篇,仙剑四三代的掌门,自号“工长君”。1996年进入游戏界之后,曾经先后在“光画”,“光谱”担任企划。1999年,工长君进驻大宇。正是这一年,大宇面临着向大陆开疆拓壤的大事件,而这个重任被交到了姚壮宪手中。
当司令的手下不能被有兵,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中,大宇的总经理李永进问有谁愿意跟姚壮宪一起去大陆时,所有人都是一片沉默,对于当时的许多台湾人来说,大陆只存在于历史课和地理课上,他们眼中的大陆,经济落后,气候与生活习惯迥异,文化政治上的差异也很大。在这一片沉寂中,只有一只手轻轻的举起,那么的孤单,却又那么的坚定,而这只手的主人正是刚刚加入公司不久的张毅君。
就这样,两个同是三十岁的“壮士”走到了一起。在他们临出发前,总部的同事为他们二人践行。“当时的感觉,就好像我们是要去送死。”张毅君后来笑着说,“不过给我们践行的那些人,两三年后也都过来大陆发展了。”
2000年6月15日,刚刚进入大宇一年的张毅君陪着姚壮宪来到了北京,同行的还有负责网络系统的梅期皓。几人同当时就在北京的陈朝勋,石爱华等人经整整两个月努力,2000年8月14日,在领到外商独资企业的营业执照后,软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北软成立之初,公司便有三个项目齐头并进,颇有严肃紧张之感。王世颖的《仙剑客栈》是《仙剑》的衍生产品,姚壮宪的《大富翁六》是老牌制作,而张毅君手中的《汉朝与罗马》便略显单薄。由于资金和人力的问题,加上张毅君的严谨性格,游戏进度并不快。
2001年夏天,就在《仙剑客栈》发售不到一个月时,还在埋头苦干的张毅君却接到了姚壮宪的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让他带队,与张孝全、王世颖等主力开发人员赶奔上海,成立北软的分公司。
于是,张毅君带着为数不多的开发人员来到上海,建立了上海软星——一个在他存在的七年中,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
上海软星的情况比较特殊,虽说是分公司,但真正的性质却只是一个子团队。姚壮宪曾要求张毅君只开发《仙剑奇侠传》系列的游戏,并且一定要做好。这是有原因的,当初姚壮宪提出由上软负责开发《仙剑》续作时,就遭到了大宇总部的否定,总部认为张毅君之前一直没有独立负责过大型项目,他的能力和经验都不足以胜任仙剑这样重量级的产品,另外对大陆研发人员的技术是否能做出高水准的游戏也表示怀疑。在姚壮宪的极力保证下,总部才勉为其难的放行。而姚壮宪之所以执意要将《仙剑二》拿到上软去做,主要就是避免总部方面的过多干涉,面对这份信任和期待,张毅君深感自己的责任之重。
很快,让姚壮宪和张毅君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谢崇辉的《仙剑二》提案通过了总部的批准,这让姚壮宪愤怒不已,他认为总部的做法是在有些欠妥,他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因此他一面敦促张毅君尽快将《仙剑二》的提案上交 ,一面积极与总部联络,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但最终大宇还是将《仙剑二》的开发权交给了谢崇辉,而上软所提供的《仙剑二》则变成了《仙剑三》。
就在局势并不十分明朗之时,大宇总部突然传来谢崇辉的开发小组集体离职的消息,留下了烂尾的《仙剑二》。为了不让“仙剑”之名受损,姚壮宪不得不回到台湾,与其他几位制作人一起收拾烂摊子。可此时离制作档期结束只有不到一年,游戏的完成度却并不高,就算姚壮宪的能力再强,也无法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支离破碎的游戏变成经典之作,于是《仙剑二》在未能完善的情况下仓促推出,自然引起了玩家的强烈不满,一时间恶评如潮。
《仙剑二》的失利带给张毅君更多的压力,《仙剑三》有可能会因为玩家产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到销量,一旦《仙剑三》也失败,后果就非常严重,不仅《仙剑》初代多年来积累的口碑可能会消失殆尽,上软也可能会随之关门大吉,就算运气好没有倒闭,但今后也会和仙剑绝缘。可以说,《仙剑三》还未出世,就注定是一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作品。
事实上,从“仙剑”系列被交由上海软星开发之初,质疑声就接连不断,包括来自总部的质疑。“那时候上软还没有作出成绩,真的是每天挨炮轰。有人说张毅君的做事方法有问题,公司会垮掉;有人说张毅君没做过RPG, RPG会烂掉;还有人说内地开发人员水平不行,会把仙剑做垮掉。”谈起那段往事,张毅君仍有些愤愤不平。那是多亏姚壮宪向总部担保,上海软星一定能把《仙剑三》做好,才顶住了总部的压力。
张毅君和开发人员清楚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在制作《仙剑三》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在不计报酬、不辞劳苦的加班,张毅君每天的工作时间更是超过15个小时,他们在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资金条件,做出最好的效果。
但是有些事情却不是仅靠拼命加班就能解决的。由于总部对上软并不抱太大的期望,上软成立之初,总部拨的初期启动资金仅有65万美金(约合540万人民币)之后再也没有追加过任何资金。这样的规模做一款三流游戏可能还算够用,但制作像《仙剑三》这样的大作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张毅君2000年一直在开发的RTS游戏《汉朝与罗马》也进入到了吃钱的阶段,更加速了资金的消耗。《仙剑三》的开发成本为300多万,之前的《汉朝与罗马》以及两款被取消的项目加在一起,成本有100多万,再加上开办公司时的各种开销,在《仙剑三》将要完工前,这540万元已经花得差不多了,总部拒绝再追加投资的决定让上软陷入了经济危机。那个时候张毅君特别绝望,他想到过求助姚壮宪,但自尊心让他没有这么做。压盘前一个月,张毅君心里一直七上八下。那时美术有很多样稿要打,一天,财务总监突然跑进张毅君得办公室,对他说:“副总,彩喷打印机的墨盒用完了,公司没钱买了。”张毅君叹了口气,心想:“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于是自己掏钱买了墨盒,那一个月,公司的水电等开销都是他自掏腰包垫上的。眼看月底要给员工发薪水了,他的个人积蓄也已经花得差不多,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笼罩着他。终于熬到了同寰宇之星签约,拿到了一笔定金,那个晚上,张毅君激动得几乎哭了出来,那感觉就像和强敌打仗,弹尽粮绝时,后方突然投了几包弹药过来。不曾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体会。
2003年7月,《仙剑三》正式发售,本该松一口气得张毅君又开始了同台湾总部之间得另一场“战斗”。为了争取更多得营销预算,争取到更积极的支持,他与台湾总部的营销部门多次“短兵相接”。“那一年我在大宇黑得发亮。为了《仙剑三》卖得更好,我豁出去了,吵啊闹啊。后来总部的很多人一听到我的名字就觉得是个噩梦。”张毅君如是说。  
这一切努力没有白费,游戏的素质大幅度的超过了预期,征服了包括内地、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玩家。游戏限量版一度被炒到12000元人民币,一扫之前《仙剑二》失败的阴霾,成为玩家心目中真正的仙剑续作,甚至还有很多从来不知“仙剑”为何物的玩家也被《仙三》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与良好的游戏性所吸引,成为该系列的忠实拥护。   
据统计,《仙剑三》共卖出50多万套(盗版约300万套),总销售额达到了6000多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的中国游戏市场绝对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盗版更加会是一个奇迹)。6000万的收入,扣除渠道等成本以及台湾地区的销售,留给上软的约有600万人民币,打平了之前所有支出,还略有盈余。《仙剑三》的佳绩不仅让张毅君扬眉吐气,同时也让大宇总部打消了所有疑虑,将《仙剑奇侠传》的独立开发权留在了上软。
为了加速资金流转,《仙剑奇侠传三外传:问情篇》迅速投入研发,这是一个低成本项目,限定的开发周期为10个月。游戏的最初设计是基于当时上软一名程序员开发的随机生成3D迷宫的技术,设计方向类似“传说”系列的《换装迷宫》。但由于这名程序中途离职,游戏最后只能完全照搬《仙剑三》的引擎和编辑器,只是在外面套了一个新的剧情,而剧情部分又因创作人员的变动而完成仓促,这也是为什么《仙剑三外传》有着剧情苍白松散、迷宫庞大枯燥等缺点的原因之一。  
尽管《仙剑三》取得的巨大成功让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上软带来多少切实的利益。因为上海软星没有独立的财权,大宇规定上软只能拿到内地销售的纯利润,而台湾、港澳的销售利润都归总部所有。这样算下来,能够留在上软的资金只有500万~600万,这点钱填补完公司的缺口以后也就所剩无几了。然而上软要发展,仙剑要开发新作,张毅君也希望把尽可能多的利润留存下来,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础。但重要的是,《仙三》开发组拼死拼活干了三年,也需要奖金来慰藉,张毅君权衡了一下,决定还是以公司发展为重,并没有发放太多的项目奖金,加之上软一贯的高强度工作,这使得不少员工很不理解,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创造了绝对巨大的经济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心里很不舒服。《仙剑三》完成后,包括程序房燕良、美术张薇和张天翼等在内的部分骨干成员离去。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都是上软的元老人物,这次出走对团队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尽管张毅君心痛,但也挽留不住这些人的离去。
在《仙剑忆往十二*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中,王世颖写道:“创作这个作品(编者注:指《仙剑三外传》)的时候,是我心境最低沉的时候。仙三完成之后,公司走了很多人,不管工作中有多少摩擦的不满,但毕竟是合作过一个项目,曾经并肩战斗过,难免会影响到心情。”正是出于这样的心境,王世颖在《仙剑三外传》的剧情中描述了很多人的离开,除了主角南宫煌之外,最突出的就是徐长卿和司徒钟。  
在《仙剑三外传》的开发进入测试阶段后,王世颖也离开了上软。其间DOMO小组制作人贾卓伦曾驻扎上软,计划接管“仙剑”研发团队,但不久即因家事而被迫返回台湾。《仙剑三外传》完成后,它在大陆的发行又因审批问题而遭遇波折,最终错过了暑期的销售旺季,四个月后才得以上市。接着,上海软星又被王世颖推上了被告席。  
原来,当《仙剑三外传》于2004年8月先期在港台地区发售时,王世颖即发现自己在游戏中的头衔变成了“创意企划”。于是她聘请律师,分别向台湾大宇总公司、上海软星和寰宇之星发出律师函,认为自己在游戏中的署名应该加上“主企划”和“剧情企划”,并要求三公司在简体版本中修正这个错误。2004年 11月,《仙剑三外传》简体版发售,署名依然如故。王世颖便正式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递交诉状,状告寰宇之星和上海软星侵犯了王世颖享有的主企划和剧情企划的署名权,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的民事责任。  
一系列事件令那一年的上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张毅君既要安抚员工,又要保证其它项目的进度,而这时家里又出了事——远在台湾的母亲被查出患了癌症,一向以“铁人”著称的张毅君几乎崩溃。母亲知道儿子的工作很繁忙,为了不让他担心,没有把开刀的事情告诉他。事后她还安慰儿子说,反正告诉你也没用,你陪在身边也不会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一天下午,张毅君忙完手头的工作,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两人聊了很久。放下话筒,他突然觉得一股气哽在喉咙口,脸上顿时湿漉漉的,想放声大哭,却又怕影响员工的士气,“想想自己这样每天加班,家里又顾不上,在网上被玩家骂,还要被其他人斗,到底是为了什么?”那段时间每次给母亲打电话,他都要偷偷地躲到阳台上去。  
张毅君说他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软终于挺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而母亲的手术也很成功。
经历了坎坷多事的一年后,上海软星把2005年的研发重心放在了《阿猫阿狗2》和《仙剑奇侠传四》上。这一年,策划将原本就定好的《仙剑四》剧情修改得更为完善,程序也开始学习以往从未接触过的RenderWare引擎。《阿猫阿狗2》完成后,大部分擅长制作RPG的研发人员都被调入《仙剑四》项目,《仙剑四》进入快速研发制作期。  
2007年8月1日,经过两年的辛苦开发,《仙剑四》正式发售。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没想到好事多磨。上市当日,因认证用户大量涌入,造成认证服务器拥堵,致使玩家无法在第一时间完成游戏的启动认证。好不容易进入游戏,玩家又发现无论机器配置如何,都会出现游戏画面停顿或不流畅的问题。  
“一开始有玩家反映游戏很卡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是不是玩家故意捣蛋?我们用古老的GeForce 3显卡、CPU和内存也都很烂的机器测试过,游戏后期会很卡,可前面根本不会卡。后来玩家的抱怨越来越多,我们才隐约感到糟了,出事了。”  
张毅君立即向寰宇之星催要游戏盘,盘寄到后,公司员工人手一套,开始测试。结果游戏在安装过程中就大量报错,把卡巴斯基和瑞星卡卡卸载后,总算顺利进了游戏,可一玩,发现的确像玩家说的那样,碰到怪卡、杀了怪卡、分经验卡、换场景卡。“我们也没想到StarForce会这么暴力,一看这个样子,顿时浑身冰凉,心想完了完了。”  
张毅君立刻联络台北总部,在《轩辕剑》主程序吴东兴的帮助下,连夜做出了1.1版补丁,第二天就发布出来,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8月3日,北京举行《仙四》首发签售活动,张毅君如约到场。活动中,一位玩家表示愿意出钱捐助上海软星,支持《仙剑》的研发,被婉拒后,他又热心地说,那我就多买几套仙剑正版吧。张毅君很想上前劝阻,告诉他“赚钱不容易”。回到住处,张毅君打开电脑,登上台湾巴哈姆特游戏网站,发现论坛上一片叫骂,原来台湾那边的《仙剑四》精装版已经上市,但质量很差,香扇折损,攻略掉页,引得玩家纷纷抱怨。
“仙剑史上从来没有这么烂的精装版,可以说是旷古绝今。他们不征求也不尊重我们的意见。这么多年来我们这边一直坚持,就是希望把仙剑越做越好,结果那边的一个精装版就搞成这个样子。”张毅君气愤地说,“想想刚才那位玩家的热情,再看看总部的做法,我就对自己说:是时候离开了。”  
谈到离职的原因,张毅君毫不讳言他与台湾总部在对待《仙剑》的理念上的冲突。“准备要离职,我准备了五年,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受够了。” 张毅君觉得这么多年来,总部对上软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台湾地区的营销很不积极,而更重要的是,尽管《仙剑》系列自三代以后一直是由上海软星独力开发,但上海软星只能拿到大陆地区的销售收入,台湾地区的收入则被总部收走。《仙剑》系列大陆地区的销售套数一般比台湾地区高出四倍,不过由于台湾地区的售价较大陆高,台湾地区的收益往往占到《仙剑》销售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多。
《仙剑四》的预期营收为2亿到3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500万到7000万元),扣除渠道等成本,它将给大宇带来约1000万人民币的收入,而其中能留在上海软星的大约只有600万人民币。六年前上软开发《仙剑三》时,就是以540万人民币起家,最后几乎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这么多年下来,手头还是只有600万,却要去面对《仙剑五》和《仙剑Online II》那样的大作。张毅君认为总公司实际是把《仙剑》的收入挪用到其它项目上,而不顾《仙剑》的未来。“仙剑的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在次世代游戏也出来了,盗版的环境又没有解决,如果开发经费还是这么多,两年后开发出一个《仙五》,一定会被玩家骂得很惨。所以,我觉得现在离开是一个比较好的抉择。”
拿着极其有限的资金,却承载着无数玩家的期望,不允许有半点敷衍和粗心;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劳动,却拿着低于行业标准的薪水;用心制作的游戏,却换来那些使用盗版的玩家无端的指责和唾骂,这就是张毅君带领的上软员工一直以来都在承受的压力。
在《仙剑四》的很多人物对话,都强烈地透露着一种沧桑和辛酸,这难保不是制作人员的心声。在游戏一处隐藏地点里,仙四开发人员化身为一个个小妖怪,向玩家诉说心中的理想和委屈,看了这些,让人心中觉得不是滋味, 仿佛这些结局早已注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难怪有不少玩家在玩后感慨的说,仙四的故事其实就是上软自己的故事。   
在仙四的正版说明书中,张毅君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前言。其中道出了上软这七年来的辛酸历程,以及不足为外人道的烦心事。“或许离开的大家都有各自的原因,但最为可惜的便是某些受不了玩家辱骂而心灰离开的战友。他们超量工作仍能怡然自得!看着销售量好象很高但利润很低的成绩还能继续奋斗!一边玩着欧美大作一边看着资金限制下自己的作品还能保持希望!但是每当面对恶意的批评,却往往不支倒地。”
看到这里,不知那些等游戏出了,就在网上四处打听“有下载吗”,然后只玩了个开头就就跑到论坛上大骂“垃圾”、“和FF、DQ完全没有可比性”的所谓“玩家”,现在又作何感想?
张毅君在前言中写到,“百年之后,仙剑本身并不重要,赚的多少也不重要,付出多寡也不重要,因为一切终将归于尘土……重要的是游戏乃人性所驱,不懂得经营、把握、和坚持,便是等着他国文化洗脑,年轻一代将不负记取何为传统文化,岂不为国人悲哀?”  
可见,张君并不仅仅是把“仙剑”当作一款游戏在做,他希望“仙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将浩瀚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渗入到每一位玩家的心中。为此张毅君带领的上软小队是挖掘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就拿仙四的人物的装饰,佩剑,服饰的美术来说,那种美观也都是凝聚着珍贵的汗水与辛劳。上软工作组从传统的汉服,唐朝的风格,吸收出很多东西来,整合在一起。无论人物多么细小的地方,都会很强调既美,又要有考证。为此,这些人曾经一度成为很多博物馆资料库的常客。网上许多玩家质疑,问仙四的服饰缘何像日式的。笔者想说的是,那是唐装,别说是日本的。工长君对此也曾有过澄清。试想,这种将本我的中华文明渗透给玩家的游戏,对于现在这个对传统文化如此淡漠的时代,有着多么大的积极影响!尽管仙四可能在各方面都不如那些国外的大作,但这种文化底蕴却是他们所绝对不具备的,因为仙剑是我们中国人开发的游戏,如果有朝一日仙剑、轩辕剑都不复存在,或名存实亡,那么对于中国玩家来说绝对是一件悲哀至极的事。
但是,盗版和玩家的恶意中伤还打不倒坚强的张毅君,如前文所言,让他下定决心离开的是对总部的积怨。仙四在内地的利润约有1000万人民币,这部分本应该为发展上软、开发仙剑五而准备的资金,却大部分都要挪用到其他项目上,留给张毅君的只有600万,这和七年前开发仙三、三年前开发仙四的资金规模相同,但不同的是,如今的人力物力的成本是多少?如今游戏的开发规模又是多少?很多人和喜欢拿仙四和最终幻想做对比——好,最终幻想7的纯开发费用是4500万美圆,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为3亿6千万,那些整天批判仙四不如国外大作的人不妨算算,这个数字大约是上软开发资金的多少倍?   
那么,众玩家现在知道为什么仙四的动画又少又难看,画面有些过时,人物动作有些呆板了吧?好,如果列位明白了,笔者也并不希望列位说什么,做什么,只需心知肚明,下次想骂时,先摸摸自己的良心。
仙四的诞生多少带有一些悲剧色彩。本来是好好的游戏,却被star force加密软件弄得频繁卡机;正版验证无可厚非,但偏偏就因为服务器太少造成拥堵而无法认证;台湾出精装版也是好事,但就是因为质量低劣打击了玩家收藏正版的热情。
不明真相的玩家痛骂仙四、痛骂上软,这就是张毅君在前言中所担心的事情。看着这些无理的谩骂,回想大宇这么多年来对上海软星的冷遇,未来又要面对仙五等数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毅君真的觉得有些倦了。
从张毅君为《仙剑奇侠传四》说明书所写的“前言”中,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这种无奈:“最近也常常想起电影阿甘无止境的跑步,突然有一天不想跑的感受。但是,每当看到恶意字眼的批评,而非实质性建议的时候,我还是打起最后的精神去微笑面对、认真接受……”  
尽管在2007年8月,仙四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中,制作人张毅君(工长君)、张孝全(笑犬)等人到场签售,现场出现了由玩家排起的长长的购买游戏的队伍。
尽管这种情形一般只有在日本每逢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这种大作发布时才会看到。  
尽管有玩家表示愿意出钱捐助上海软星,支持仙剑的研发,又在被挽拒后,购买了好几套游戏才肯离开。
尽管还有从广西特地乘飞机赶来的15岁女玩家,在得到张毅君的祝福后,激动的哭了。
尽管在上海仙四豪华版首发现场,有玩家在上海大剧院门口等待了13小时,只为购得一套限量梦璃版。  
尽管仙四一周内销量达到20万套,而这在如今日渐萎缩的单机游戏市场已经算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尽管……工长君依然选择了离去,只留下这句伤感非常的话:希望继任者再创仙剑辉煌,配得上沧浪剑赋之音乐…………
2007年8月22日,姚壮宪抵达上海,在他看来,最理想的结果是慰留住大部分骨干,最坏的结果是重组。然而结果……
“浅水留不住大龙。”他叹道。  
2007年9月,张毅君、张孝全辞职,上海软星官方论坛关闭,上海软星公司宣布解散。上海软星的剩余工作,包括研发、运营等将由北京软星全部接手。来自官方的说法是“上软将并入北软”,然而上海软星的员工无一人加入北软。
对于自己的离开,工长君大有一种寂寞英雄的悲怆,在手扎中,他写道:“在大宇工作八年,看过太多苍桑,又小又穷的上软照顾仙剑六年,虽然辛苦,虽然不能做的更好,但是无惧无悔!”
对于昔日战友的离职,姚壮宪并不觉得突然。他理解张毅君的主张,如果上软能够把《仙剑》赚的钱完全留下来,就可以购买更好的3D引擎,招聘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做更多的项目,否则以张毅君的谨慎个性,不会愿意冒险扩张。但他也理解总部的做法,这么多年来大宇一直秉持“中央集权”的财务观念,尽管从法律上说,北京软星和上海软星都是子公司,但它们始终没有独立的财权。总部只是把软星作为其设在大陆地区的研发事业部,而不是独立经营的公司,因此并不要求软星自负盈亏,它们的亏空会由总部填上,多赚的部分也会被总部拿走。
得知上软解散的消息后,很多玩家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伤。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家制作公司,而是一个充满灵性、血性、个性的团队,一个深喑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独立风格的游戏制作人。未来也许会有仙剑,但未必会是那个工长君的仙剑了,未必会是那个有些沧桑、有些自嘲、但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桀骜不驯、一股中国人的尊严的仙剑了,未必会是那个能让玩家落泪的仙剑了。笔者始终认为,一个游戏的形式可以被照搬,但其中的灵魂却是无论如何也拿不走的。  
   附1:工长君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ick0706
     附2:游戏行业履历:1996进入游戏界
1998 STG 钢铁战场(光画科技企划)
                       1999 SLG 电视梦工厂(光谱科技企划)
                       1999 RTS 移民计画二(光谱科技主企划)
                       2000 SLG 疯狂摇摇杯(大宇信息企划)
                       2000 开办北京软星
                       2001 SLG 仙剑客栈(北京软星企划总监)
                       2001 PUZ 大富翁六(北京软星企划监制)
                       2001开办上海软星
                       2002 RTS 汉朝与罗马(上海软星研发总监)
2002 SLG 网络三国牌(北京软星企划监制&原创)
                       2003 RPG仙剑奇侠传三(上海软星运营总监&监制)
对《仙剑》游戏系列的个人感悟:仙剑重担比想象还重,尤其是让我生白发的剧情与音乐,但生命与其锈掉不如磨损掉,所以我与张孝全才常激励自己~这只是一个开始!
                                                 (工长君本纪  完)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元老版主
退一步海阔天空
武艺精通 小侠
轩辕剑 乾坤剑雄
★★★★★★★★★★

元老版主勋章资深版主勋章精华勋章勤劳之证仙剑5数字版勋章

帖子
8436
精华
12
积分
7515
金钱
26862
荣誉
87
人气
255
评议
4

板凳
发表于 2010-1-15 17:28:15 |只看该作者
= =仙剑又不是GAME OVER了

……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6
精华
0
积分
78
金钱
21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0-1-15 17:31:13 |只看该作者
仙剑没有死好不好- -  北软跟姚壮宪被你放在哪里- -  你2L的那段复制文N久前一堆狂热仙迷说是洗脑文,现在还复制出来干什么。真的喜欢仙剑的话,谁管是谁做的啊,只要顶着这个名字,它不还是仙剑。
你说这话,某部分狂热仙迷会怎么想烛龙想古剑,我都不敢想象以后这贴会被吵到什么程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805
精华
1
积分
2828
金钱
81336
荣誉
22
人气
44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0-1-15 17:40:42 |只看该作者
仙剑还没挂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1
精华
0
积分
76
金钱
1282
荣誉
0
人气
3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0-1-15 17:41:5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zsy58209 的帖子

仙剑一直都是上软做的,说实话,北软,就像后妈一样,仙剑2就是其他的制作团队做的,你看它把仙剑的名声拉跨了多少

而且我并不是在说仙剑的离去与否,我只是呼吁一群鄙视国产,骂国产的人,看样子你也不是一个真正爱仙剑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044
精华
0
积分
523
金钱
144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0-1-15 18:08:23 |只看该作者
……………………,还有仙5的说,仙剑又不是上软的仙剑……,当然也不否认做的很赞,2就别提了……,如果LZ喜欢上软的风格,就期待古剑吧,原上软的马甲……,剑的传说,直到永恒,对某些人来说大宇双剑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算是一种习惯,精神食粮吧,呵呵。杯具了的话,真的接受不了……
看古剑能不能让单机再焕发新生吧,呵呵,三剑鼎力,甚好,甚好,呵呵。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87
精华
0
积分
204
金钱
1060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8#
发表于 2010-1-16 00:10:48 |只看该作者
反正国产游戏出来我一定会买正版的
至于玩不玩,是否用来积灰
就要看有没有该死的防拷系统了
决不让这种垃圾程序侵入我的完美系统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5
精华
0
积分
8
金钱
5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9#
发表于 2010-1-16 00:57:15 |只看该作者
期待工长君的新作,支持你们,做出更经典的游戏!支持国产!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0
精华
0
积分
25
金钱
178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10-1-16 01:53:05 |只看该作者
仙一得故事剧情比较经典
  别的剧情没有那么好
  不然一定能做的更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64
金钱
222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10-1-16 03:20:51 |只看该作者
仙一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初恋情结,我小时候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其实仙四的情节才是最值得回味的,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体会不出来。比如云天河,为什么衔烛之龙最后会说:我欣赏你,当初我就不理解,以为这就是个傻小子,多玩几遍以后才知道为什么--返璞归真,一尘不染,不同于世的特别存在,就像是我们最单纯的情怀,特别是在这浮华喧闹的尘世中,而他的纯洁又是毫无掩饰的。还有菱纱,还有慕容紫英。。。就连一些简单的npc每一句话每一个小故事都值得人回味。仙一是经典,但是不是没法超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68
精华
0
积分
896
金钱
4600
荣誉
1
人气
2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10-1-16 06:18:11 |只看该作者
实话实说,仙一感觉一般般,就是忙着过迷宫踩地雷,没有特别感觉。我始终没搞懂,为啥有人说感动得一塌糊涂。也许多玩几遍,路走熟了会有感觉?不过那时候俺是好孩子,忙念书,没时间多玩几遍,这就不知道了。仙四剧情还行,能让我出门找正版的,那自然得有几分水准才行。看来用过量迷宫、地雷来凑时间,这种游戏方式不适合我吧,割裂剧情感受,仙四迷宫控制得比较好些。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5
精华
0
积分
28
金钱
88
荣誉
1
人气
0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10-1-16 11:01:55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直炒作仙剑是怎样?
怕古剑奇谭卖不好
所以又打着别人的招牌来吸引消费者
最鄙视这种宣传手法!!!!  

还有2楼的什么本传看看就好
因为这种多半是自己捧自己的文章
里面夸大不实的也很多

例如
1999 RTS 移民计划二(光谱科技主企划)

如果依照本传工长君是1999年加入大宇
而这一款依照光谱官网的资料其实是2001年产品
加上有个博客也介绍这款的来龙去末
http://blog.yam.com/weisonchang/article/20740338
里面连工长君也沾不上边

所以很多什么履历通常都是
游戏沾到一点边就可以把自己写的在游戏制作中占了多大多重要的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5
精华
0
积分
13
金钱
14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4#
发表于 2010-1-16 19:18:25 |只看该作者
仙究是一个充满着悲剧色彩的游戏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76
精华
0
积分
138
金钱
1694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5#
发表于 2010-1-16 19:34:10 |只看该作者
我说游侠的同学们,这娃13岁玩的仙1,你们真的认为他会玩懂这游戏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483
精华
0
积分
772
金钱
2703
荣誉
3
人气
1
评议
0
16#
发表于 2010-1-16 20:16:03 |只看该作者
谁说仙剑离开了
不是还有仙剑5在做吗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75
精华
0
积分
138
金钱
3433
荣誉
0
人气
1
评议
0
17#
发表于 2010-1-17 07:02:13 |只看该作者
这种东西不好讲,说实在 仙剑1是经典,但是很多人吧经典当做永远,2代没落,后面都是上软做的,如果说有些仙剑迷说永远支持仙剑,那是所谓愚忠愚孝。换句话说就是不管出什么样的游戏,只要那游戏刻着仙剑就是仙剑,而没有关注它的精神是否还是仙剑一样。我不能说仙剑5就一定不好,只是烛龙的古剑就是仙剑后娘的延续,大宇一直以来就不是很重视仙剑,后面几代都交给大陆做,而总公司整天做轩辕剑,都投入了多少,2剑同为经典,同样是大宇发家的游戏,待遇怎么差那么多。即使上软解散,大宇还是给了北软没有自己做,北软也就剩下仙剑之父姚的光环而已。很多人吧古剑不当仙剑的延续,只关注仙剑5的存在,只是注重,仙剑这个表面的名字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25
精华
0
积分
63
金钱
-73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8#
发表于 2010-1-17 07:28:36 |只看该作者
尽管国内单机市场低迷,不过仙剑并没有消失,反而分出两派在做着类似的游戏,仙剑还活着,仙剑4的开发团体不是正在做着古剑了吗?所以这类游戏非但没有灭亡,反而由于派系的分出更发扬光大了,当然,没有正版玩家的支持,最终一切都将灭亡。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5
精华
0
积分
3
金钱
6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19#
发表于 2010-1-17 13:04:30 |只看该作者
至少在我的心中。。仙一是永远的经典。是少数可以打动我的几个游戏之一。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但我还是依旧期待仙五。希望它能够给我带来有一次的感动。。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9
精华
0
积分
10
金钱
89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20#
发表于 2010-1-18 00:57:26 |只看该作者
正版是肯定要支持滴!不管是北软还是烛龙只要做出传承仙剑系列精髓的就都要顶起啊!谁做的何必在乎呢?
至于有些朋友指责仙一,那我实在不想说什么了,一切言语都是白费
我只知道我当年玩仙一的时候每次玩到结局都要大哭一场
希望能够带来一个新的开始吧
PS:我和LZ一样也是90年的,不过我到初三才有电脑才玩上仙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7-15 01:56 , Processed in 0.48038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