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396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诸葛亮空城退敌后应该是什么心态——最近重看94版三国的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制作】
正六位下 采女正

帖子
1615
精华
2
积分
1545
金钱
10597
荣誉
33
人气
79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23:14:01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诸葛亮空城退敌后应该是什么心态——最近重看94版三国的一点感想

94版三国,过去仅在电视上看过一些零星片段,加之自认对三国演义和历史已比较了解,多年已没再看。最近玩三国13,我想找一些视频来替换游戏的待机画面。就看了大部分剧情,看到《空城退敌》一集,觉得这一集编剧编的太好了,甚至可以说胜过原著,而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演得也太到位了。

仅举一个片段:

诸葛亮在城上弹琴,司马懿城下听琴

这里的特写很赞:

特写1:司马懿居然在战场之上闭目静听,(分辨诸葛亮琴声中传递的信息),对司马师说: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诸葛亮琴声如潺潺小溪,清切明净……必是胸有成竹。(这是编剧加的原著中没有的,我认为加的好,把两大高手在心理上的较量突出刻画出来)

特写2:诸葛亮额头冷汗直流

特写3:正在司马懿犹豫之际,诸葛亮的琴弦突然断裂,琴声噶然而止。诸葛亮震惊不已,司马懿则受惊奔逃。(危险情景触目惊心啊)

特写4:司马懿退去,诸葛亮擦拭冷汗,曰:险计啊,不得已而为之。(这里的改编大赞,原著中是: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大家想想应该是哪种更合理呢?)

在游戏区发此贴,是因为喜欢玩三国志游戏的大多也是真正喜欢三国文学或者三国历史之人,目前的影视书画作品中真正展现三国文化历史的已不多了。

另外,我觉得这部剧中对北伐中的魏延的刻画也较到位,虽然只有很少的几个镜头(遗憾就是给魏延的镜头太少了点):魏延献子午谷奇袭计被驳斥,多次请缨主战不被纳;但却被诸葛亮多次派去做骂战、诈败等被魏延认为丢人现眼的工作。(在诸葛亮来说也许认为心高气傲的魏延就该这样被打压才行,但是我倒认为在这样的打压下魏延都不反蜀实在是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所致,应该说电视剧中比较合理地反映出了魏延造反的原因,而不是原著中说的魏延天生反骨,这个比原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制作】
正六位下 采女正

帖子
1615
精华
2
积分
1545
金钱
10597
荣誉
33
人气
79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7-4-21 00:57:5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ngyd9 于 2017-4-21 01:13 编辑
sfenks 发表于 2017-4-21 00:03
按演义的剧情,作心理分析,其实司马懿就算看出是空城计,也不会杀诸葛亮,还是会撤军的。
因为演义里,司 ...

这个只是我们的主观推测。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诸葛亮是个一生谨慎的人,他敢拿蜀国的国运和自己的性命作这种赌博吗?何况司马懿在前期还是很忠于魏主的,我想如果不是深处绝境,大凡有一点办法,任何人也不会去做这种赌注。演义那样写我感觉应该更多是受元杂剧的影响,戏曲中诸葛亮唱的是:我正在城楼观风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这完全就是娱乐嘛!要知道这时蜀军刚在街亭大败,魏军又逼近无兵无将的蜀军大本营,蜀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倘使诸葛亮不是为了稳定军心而故作这样的闲适之举,那他岂不是个没心没肺的傻瓜,但话又说回来了,诸葛亮如果真的连做这种大事都这样潇洒的话,其他小事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压力嘛!他又何至于会积劳成疾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制作】
正六位下 采女正

帖子
1615
精华
2
积分
1545
金钱
10597
荣誉
33
人气
79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7-4-21 01:36:54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个人觉得戏曲中和电视剧中诸葛亮的形象和行为也并不一定要一致才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作品。戏曲是小品类的作品,着眼于在很短的剧情中愉悦、感染观众,可能在元代看戏的观众更喜欢看到一个潇洒的、经常高弹阔论的诸葛亮。但是很明显央视版这部长达84集的电视剧塑造的诸葛亮是要突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以主政蜀国后的诸葛亮就再也不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形象了,大权在握的诸葛亮很少能开心的笑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满脸憔悴、经常咳嗽、弓背缓行的诸葛亮,倘使诸葛亮在主政蜀国后仍然是天天高谈阔论、弹琴吟唱“窗外日迟迟,大梦谁先觉”,我们还会欣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吗?我们还会相信诸葛亮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制作】
正六位下 采女正

帖子
1615
精华
2
积分
1545
金钱
10597
荣誉
33
人气
79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7-4-21 20:08:42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骑士sj 发表于 2017-4-21 15:40
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对这段描写都是艺术虚构,如果要谈合理性,显然是电视剧更合理,更人性化。几百年前的 ...

说的很好,本人也很赞同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制作】
正六位下 采女正

帖子
1615
精华
2
积分
1545
金钱
10597
荣誉
33
人气
79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7-4-21 20:09:37 |显示全部楼层
xinshiji168 发表于 2017-4-21 16:01
是的吧,魏延没有造反,只是和另一派之间不和,被另一拨人诬陷为造反

...

但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是造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制作】
正六位下 采女正

帖子
1615
精华
2
积分
1545
金钱
10597
荣誉
33
人气
79
评议
0
6#
发表于 2017-4-21 20:20:45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08 发表于 2017-4-21 16:46
个人觉得临阵交锋,跟体育赛事一样,尤其是对手强大威胁老命,脑子里应该想不了太多,恐怕是取胜排在第一位 ...

同意你的分析,特别是我觉得:无论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彼此之间都不认识,他们所谓的对对方的性格能力的理解无非来自细作和道听途说,我们现在想像他们之间知己知彼,实际是站在上帝的视角俯视三国时的人物,认为他们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在两军相对,生死相争的战场上,能把自己的生命甚至整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对方的“配合”和“放水”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制作】
正六位下 采女正

帖子
1615
精华
2
积分
1545
金钱
10597
荣誉
33
人气
79
评议
0
7#
发表于 2017-4-21 20:53:44 |显示全部楼层
Griffiel 发表于 2017-4-21 11:13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人必是内外皆强的人杰。

我觉得这不仅是体现诸葛亮的能力过人,更多是体现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我们现在站在上帝的视角:有认为诸葛亮应该识时务为俊杰;也有人站在现代民主政治家的角度认为诸葛亮应该为天下苍生着想,早点归顺曹魏实现天下统一,或者至少不应该穷兵黩武。但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不可能是民主政治家,他所要报答的无非就是刘备的知遇之恩,他要效忠的对象就是刘备建立的蜀汉王朝,为使蜀汉苟延残喘尽心尽力,其实后代更多的是赞颂他的这种精神,而其行为的是非对错是很难说清楚的。

比如有人赞颂张绣采纳贾诩的建议毅然降曹是明智之举,却又对刘表据荆州不争霸天下讽刺其平庸无为。我想说的是:未必每个人都要像刘备一样志在当皇帝才叫志向远大,诸葛亮就只甘心辅佐刘备而没有帝王之志。刘表就只想做一个汉朝的忠臣,治理好一方州郡,这种志向和政治追求又有哪里错了?实际上刘表做得很不错。
已有 1 人评分人气 收起 理由
Griffiel + 1 确实如此,+1000

总评分: 人气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26 05:58 , Processed in 0.38006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