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48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电影式的恐怖大作 -《恶灵附身》评测 [复制链接]

帖子
10
精华
0
积分
26
金钱
368
荣誉
2
人气
6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6:39:1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kuangjian 于 2014-11-4 20:04 编辑

这年头,大家的口味越来越重,所以做恐怖游戏特别容易火,光是预告片中一个吓人片段就能引来无数眼球。今天的主角《恶灵附身》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部由Bethesda负责发行,《生化危机》之父三上真司亲手操刀的年度恐怖大作。


游戏采用了生化危机式的第三人称视角,主打生存冒险牌,如果你能免疫“血腥、暴力、恐怖、恶心”这些词,那么《恶灵附身》绝对是你的菜。




故事背景音乐音效画面表现力创意运营总分
单机游戏(含多人联机模式)RPG/ARPG

2

2

2

3

1

-

10

ACT动作冒险

2

2

2.5

2.5

1

-

10


故事背景 - 1.5/2.0分

《恶灵附身》的剧情用“复杂”来形容再确切不过了,游戏虽然沿用了老套的“精神病医院+宗教”的题材,但这次的剧情表现的很不直白。由于游戏环境和主角精神的不稳定,主角一直在各种虚幻空间中传送,前期的剧情真让人一头雾水,感觉自己的精神都要错乱了。



当然,这样复杂陈述方式能留给玩家更多的想象推理空间,使游戏的恐怖和悬念更进一步;但明显的缺点就是让人看了不知所以然,跟不上剧情的节奏,前中期很难把碎片化的故事拼接在一起。


另外,跟生化危机系列一样,本作故事里不合理的地方比较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所以最好把它当作一部电影来看,看完爽完大家都happy,不要对细节钻得太深入,岛国人民的思想我们永远不会明白。


游戏场景中有大量的录音、笔记和新闻,我们需要尽量收集,因为这些内容都会从侧面介绍故事背景。


虽说这样的题材已经有些老套了,但制作方特殊的故事叙述方式,加上极具表现力的画面和配乐,把《恶灵附身》打造成了一部恐怖大片,体验这样的剧情也算得上是一种享受,前提是你胆子够大。


音乐音效 - 1.9/2.0分


音效的品质直接影响了恐怖游戏的“吓尿指数”,特别是在气氛的烘托上,听觉远远要比视觉更敏感。如果你很胆小又很想玩,那么笔者建议静音下体验游戏吧,一旦没了音乐,再有冲击力的画面也无法撼动你弱小的心灵;而然,就算不看画面,光听着《恶灵附身》的配音也足够能使你毛骨悚然了。


游戏中,走路声、开门声、僵尸哀嚎声...无时无刻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特别是精神病医院的场景配乐,时而寂静时而优雅舒缓的背景音乐,并不是为了安抚玩家的心灵,而是为了把诡异恐怖的气氛烘托到了极点。相信我,这时你真的希望有个人能陪在身边玩。(强烈推荐原声OST,n4gu)


本作的各种音效和配乐确实很棒,以至于我们差点忽略了人物角色的配音。虽说出场人物较少,但正是全程高密度的配音,才把游戏打造出电影般的既视感。


游戏画面 - 2.0/2.5分


《恶灵附身》使用的是id Tech 5引擎,这个引擎有个特点,就是容量特别大,无论是本作还是今年早些时候的《德军总部: 新秩序》,游戏的容量都超过了40G,也真是让人醉了。


Id Tech 5的贴图原理也比较特殊,它是通过硬盘到内存再从内存到显示适配器三级的缓冲,来达成在游戏中远近景的视觉细节。但缺点是细节的更新和同步十分慢,具体在游戏中的表现就是拉近后画面的贴图细化延迟很严重。其实这是个比较落后的引擎,某种程度上需要靠美工贴图来弥补和掩盖不足,和时下热门的虚幻、寒霜引擎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实际游戏中的画面表现。为了营造气氛,我们发现整个游戏色调似乎经过了旧化处理,风格比较灰暗。(真的很黑,截图是增加游戏亮度后射屏的)



角色的面部纹理贴图还算细致,场景的构建思路十分棒,周围的环境物的细节也很多,不得不说,这美工真是贴得一手好图。


                                                                                                                                                                                                                                                                                                                             

比起纹理,《恶灵附身》中的光影表现更为抢眼。由于大部分游戏场景比较黑,光源的反射和散射特别明显,真实感美感各种爆表。(请不要考虑细节)


                                                                                                                                                                                                                                                                                                                             

等等,差点忘了介绍重点,所有人都对顽皮狗那互动电影式的游戏制作方式很痴迷,而这次三上真司做得更绝,他彻彻底底地把游戏的画面电影化了,上下两条黑边时刻在提醒你这不是游戏,而是电影。另外,黑夜中那明显的噪点,也凸显了逼真的电影拍摄环境。


不过由于玩家和舆论的压力,制作方在最新的补丁中解锁了锁30帧和上下黑边的选项,其实笔者觉得这个真没必要。对于《恶灵附身》《刺客信条》这样动作冒险类游戏来说,30帧其实刚好,而COD和FIFA这种,玩家确实需要60fps的刷新率。


表现力 - 2.0/2.5分


这不是一个以动作和射击见长的游戏,主角的动作和枪械射击的手感都比较一般,甚至可以说有些笨拙。主角能操纵的武器有手枪、散弹枪、弩弓和狙击枪等,由于弹药的短缺,很多时候玩家在克服恐惧心理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战斗技巧和射击准心。



弩弓算是武器系统中比较有特色的,其各式各样功能的箭头能在Boss战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冰箭在每个Boss战中都十分实用,而火箭对贞子姐姐有奇效。



除了武器系统,本作还有人物技能和武器的解锁系统,这些解锁项并没被设计的很复杂,无非就是一些加血加攻击加填弹速度的升级。


其实《恶灵附身》也不完全是个探索求生游戏,因为在部分野外场景时,游戏的“吓尿”指数会下降很多,有点类似于《丧尸围城》的风格;但如果一进入那个精神病医院,恐怖的节奏立刻就回来了,“吓尿”指数瞬间爆表,就连那个存档的医院都能吓出笔者一身冷汗。


游戏一共有15个章节,但并不是每个章节都有守关Boss(我想表达的是,游戏里的Boss太少了)。战斗中不能和Boss硬抗,毕竟我们只是弱小的人类而已,我们可以利用场景中的陷阱(被陷阱炸死过N次)、爆炸物、煤油(快烧死贞子...烧死烧死)甚至是尸体来和各路逆天怪物周旋。玩家还可以利用弩弓的各种特效,或是“放风筝”特技来过关,总之打法很多,因人而异。Boss倒下后也不会爆什么紫色武器,无非就是掉一些升级技能的绿色灌装液体和弹药补给。



另外,整个探索场景中还汇集了一些轻微的解谜元素,这些解谜称不上有难度,跟生化危机一样,基本就是在绕圈子耗时间。


由于《恶灵附身》只有一条故事主线,所以笔者推荐大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难度,玩一遍就够了,通关时间在12个小时左右。因为恐怖的情节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游戏二周目的体验并不是那么惊艳了,一旦吓不到你了这个游戏就黯然失色了。不仅如此,本作偏偏还继承了生化前辈的“超自然特性”,比如门永远会自动关闭,电梯都会自动停在正确的楼层,地上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子弹手榴弹...游戏综合表现力得分建议:2.0/2.5。


特色、创新 - 0.6/1.0分


首先,《恶灵附身》无法突破传统日式恐怖游戏的模式和表现方法,但本作画面加入了电影式的描述手法,使得这个模式陈旧的恐怖游戏又焕发了新生。隐秘的身后刺杀,火柴的逆天强杀和弩弓的花样射杀,这些在过去生化危机中没有实现的玩法,三上真司在本作中都做了大胆的尝试。


此外,游戏对场景环境的利用也有了质的提升,利用好衣柜、陷阱、油罐等环境道具,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结束语:
《恶灵附身》虽说是一部僵尸题材的恐怖片,但高质量的配乐和电影式的画面使得游戏渗透出一种鬼片的恐怖气氛,如果你是《生化危机》的忠实粉丝,那就千万不要错过了。


出处:http://www.myhitpoint.com/archives/13043.html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kuangjian + 5 感谢分享~

总评分: 金钱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9-22 06:00 , Processed in 0.32114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