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117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2战德国有日本这么个盟友真倒了八辈子霉了。  关闭 [复制链接]

帖子
305
精华
0
积分
153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1: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在七七事变之前,所执行的对华战略应该来说是很成功的,搞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深知人口众多,内乱频繁的中国是个大泥潭,相反人烟稀少,土地肥沃的西伯利亚却是一个最佳的扩张场所,所以他在升任陆军作战部长之后,在34年搞了一个十年国防整备纲要,计划用十年时间把日本的军事实力提升到可以与苏联对抗的程度,他甚至说过只要他还活着就不许一兵一卒进入中国(指除东三省外),但是到了37年发生了一起日军收编的土匪武装在通州造反的事件,这些土匪杀光了城内的日本人,还顺便奸杀了不少日本女人,此事引起日本社会的极大反应,在日军基层军官中叫嚣要严惩暴支,七七事变不过是一个导火索,很多年轻的军官已经等不及到西伯利亚去建功立业了,而且日本人原打算只用几个月就让中国屈服,只不过没有想到中国这么能抗,七七事变改变了日本人原定的计划,促使日本人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与美国开战的境地,其实不是日本不想东西夹击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就开始着力加强关东军的武备,还举行了著名的“关东军大演习”,演练进攻苏联的可能性,只不过由于美国的石油禁运,导致日本一下子就面临着无油可用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不得不走上了南进的道路,最终走向了与美国的战争。
还有一点,当时日本向美国宣战的消息传到柏林,老希并不像很多史书上所说的那样震怒,他甚至很高兴的对戈培尔说,多好呀,我们有一个三千年没打过败仗的伙伴了。不过到了夜里,老希同志又开始情绪有了波动,其实日本没有要求德国一同参战,只是老希因为面子问题,再加上海军一直在抱怨美国在攻击德国的潜艇,而且也有情报表明,既使老希不美宣战,美也会向德宣战,在这种情况下,老希抢先向美宣战。(具体情况可参见约翰。托兰所著的《希特勒》一书)
日本远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容易被打败,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着实吃了很多苦头,在中途岛被干掉的那些飞行员对日本海航的影响也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大,因为那批飞行员不是袭击珍珠港那批,还有零式不是被美国人活捉的,而一架参加对阿留申群岛空袭的零式受伤后,飞行员在天上看到有个小岛上有一块草地,所以就迫降下来,但是他没有想到那块不是草地而沼泽,飞机一下子就倒扣过来,人当场就被压死了,美国人是三个月后无意中发现这架零式的,就把它拉回国内做了测式,研制出了专们针对零式的F6F恶妇式战斗机。

另外,说句题外话,其实日本人到了二战时期,已经没有了很明确的战略指导专家,石原莞尔虽然很有战略眼光,但是却无力左右日本陆军的下克上传统,因为他本人也是下克上的专家,其实他的对西伯利亚扩张计划是很有远见的,其实,中国未来的人口问题,唯一的解决之道也就在西伯利亚,中国按照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多再过三十年,中国可能就养不了这么多人,到时唯一能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就是西伯利亚,所以今天,我们虽然不得不假意与毛子搞好关系,但是不要忘记了,西伯利亚对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未来中国唯一能够进行殖民的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05
精华
0
积分
153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08-9-2 10:54:22 |显示全部楼层
说我胡说八道的可以去参见前一段时间<世界军事>连载的二战日军参谋系列专题里有关石原莞尔的部份,关于日本"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可参见东线1941-145系列从书里斯大林格勒战役部份,说我胡说八道那你就去把出版这些作品的出版社与作者打倒先再说吧.还有关于希特勒的可以参见约翰.托兰所著的<希特勒>一书,如果连约翰.托兰你们都没有听说过,那我也只能说非常的遗憾,约翰.托兰是我所知的最伟大的纪实作家,其人所著的<太阳帝国的衰亡>甚至因为被认为过于亲日而一度在美国国内被批判,他这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不喜欢完全以官方记录文件为其叙事依据,他更喜欢亲自去采访事件的当事人或者是其后人进行进一步的比对,而且在出版前与事件当事人有关部份他都会摘录出来寄给对方阅看,得到肯定后再出版.<硫磺岛来信>里面那个活到最后的日本兵西乡其人物原形就来自他所著的<太阳帝国的衰亡>.他所著的<希特勒>一书才是真正把一个完整的希特勒展示给世人,而不是普通历史书上的希特勒,更不是威廉.夏伊勒那本所谓的巨著<第三帝国的兴亡>能比的.
哼哼,看来游侠还是只谈游戏吧,高深点的知识还是不在这里谈论为宜.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305
精华
0
积分
153
金钱
580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08-9-2 21:10:36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关特演”的比较详细的信息:
日本的北进计划比后来采纳的南进计划还要早。可是张鼓峰、
哈勒欣河战役后,日军的北进梦想严重受挫。

但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决策层还是制定了《适应形势演变帝国国策纲要》,准备
在局势有利时,向苏联发起进攻。日军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战略部署调整方案《准备南北
对阵》,制定了如下预案:

甲、准备南部对阵--在东北、朝鲜集结16个师团的基干兵力,在北海道集结一个师团
的预备兵力(对付北海道方向),组成对苏战线;在华的四个师团作为对南进攻的机动
兵力集结待机;在中国战场保持23个师团确保现有作战面(其中的一个师团负责对香港
的作战行动);在国内保留五个师团、并新组建二个师团,作为战略总预备队。

乙、解决北方--在东北保持25个师团的基干兵力,进攻苏联远东地区;对南方作战的
部署同方案甲;在中国战场适当收缩战线(要抽调兵力);从中国战线抽调六个师团作
为总预备队。

丙、解决南方--在东北保持16个师团的警戒兵力;对南方作战的部队规模扩大为十个
师团(包括进攻香港的一个师团);从中国战场抽调六个师团作为战略预备队;在中国
战场采取收缩战略。

为此,日军以“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的名义,向东北集结部队,这就是有名的“关特演”
也是在“关特演”期间,关东军的实力达到了最顶峰。到关特演第二阶段完成,关东军
达到了16个师团的规模,总兵力达70万,这也是关东军历史上实力最强盛的时期。

然而,日军“解决北方”的预案,建立在如下基础上:

①远东苏军兵力从70万人下降到35万、15个师
②日军和苏军在正常动员情况下战斗力对比为1:1,而远东苏军此时的战斗力下降到正
常情况的75%

这样,日军就可以用11个师团的兵力保证和远东苏军战斗力相当;为确保胜利,兵力加
倍,需要动员22个师团。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二方案中,日军要在东北集结25个师团的原
因。

然而,远东苏军并没有按照日军计划那样,下降到15个师的兵力,依然保留着20-25个
师的规模;日军所希望看到的“熟柿子”的局面没有出现,而是一个“涩柿子”,这就
使得日军无法下决心发动进攻。同时,苏德战场的局势的演化也使日军判断,“熟柿子”
的局面在几个月内不可能出现;另一方面,来自中国战场关于兵力告急的消息、来自海
军方面对战略方向选择的抱怨,无时不刻都在干扰着日军构想的实现,日军难以进一步
集结兵力。最后,日军放弃了“解决北方”的计划,选择了南进计划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10-26 02:08 , Processed in 0.32373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