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7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织田信长长筱之战获胜的原因 [复制链接]

帖子
213
精华
0
积分
107
金钱
1275
荣誉
0
人气
0
评议
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17:33:24 |显示全部楼层
LZ错了。长筱之战织田方所以胜利,起到关键作用的并非信长的智谋。
个人觉得,长筱之战织田方胜利的关键在于火枪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奇袭的成功,并且消息传来的时候正好赶上织田方还没被武田的骑兵冲锋完全冲垮。
设乐原决战是长筱之战的主体,鸢之巢山奇袭可以说是和设乐原决战同时发生的。而奇袭的成功却是整场战役攻防转换的转折点--从武田方的单方面屠杀转变为短兵混战。长时间冲锋带来的疲劳和士气下降,再加上后路被断,成了武田方的致命伤。
这里顺带提一下,鸢之巢山奇袭并非信长的主意,反而是德川方酒井忠次提出的。一开始信长并不以为然,反而痛斥酒井忠次。直到当天深夜才突然改变主意采取奇袭的。
而且战争的优劣势并非只看兵力的多寡。确切来说,直到鸢之巢山奇袭成功前,优势是一直掌握在武田方手里的。当时的火枪寿命太短,报废率极高,而即便不报废,在发过数十枪后,枪管也会火烫得无法手持。经过武田方一整个上午的不断冲锋,虽然在火力网的压制下以及防马栅的阻碍下,大多数骑兵成了活靶子。时至中午,火枪都已基本报废,信长布下的多层防马栅也基本都被突破,在武田方那天下闻名的精骑面前,无法输出火力的火枪手比拿着农具的暴民还不如,纵使经过一个上午的冲锋,依然能够创下6千+杀伤。这表明如果决战地并非是设乐原这样的狭长平地,没有多层的防马栅,没有采用大规模的铁炮应用,信长的3万大军也只能等待被武田骑兵碾过的命运。
三段射听起来很牛,但是在战斗战斗中它并没有起到奠定织田方胜势的作用。话说三段射在此战之前铃木家就用过了,但却非铃木家首创。。最早的应用在于我国汉代,弓弩的三段射击,也不见得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威力,只是战斗初期的压制效果挺理想罢了。
而武田方本来就算战败也不至于如此伤筋动骨导致一蹶不振。好多人觉得是胜赖的无谋导致惨败。不过我倒是挺同情他,他并非无谋,只是已经没得选择。骑兵对火枪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正面交锋的话最终结果必然是骑兵的绝对胜利(前面说过了那时候的火枪并不能长时间的进行火力输出,再说长筱之战之前从未有火枪的大规模投入战斗也正是因为如此)。武田胜赖以外姓回归本宗,威望不足以服众,面对信玄留下的诸多骄横的老将,必须打赢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才能使自己的宝座稳如泰山,为此他只能屡屡发兵东进,寻找与织田、德川决战的机会。长筱之战,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听从了马场、内藤等人的建议而仓促退兵,则师出无功的罪过最终很可能落到胜赖自己头上,他恐怕再难重振声威。因此武田军寡,并且士卒疲惫,织田、德川联军则众而有备,从纯军事角度来说,胜赖实在应该退兵,但从政治影响来考虑,他却可悲地不得不经此一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5-8-20 00:34 , Processed in 0.33075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