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10708
- 主题
- 3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170
- 精华
- 0
- 积分
- 85
- 金钱
- 856
- 荣誉
- 0
- 人气
- 1
- 在线时间
- 332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170
- 精华
- 0
- 积分
- 85
- 金钱
- 856
- 荣誉
- 0
- 人气
- 1
- 评议
- 0
|
本帖最后由 smwind 于 2012-1-28 21:55 编辑
回复 cahillarteta 的帖子
說一下
張郃一生出不少計
1. 官渡戰
張郃在官渡之戰時曾建議袁紹:「公雖連勝,然而不要與曹公正面作戰,可秘密派遣輕騎兵斷絕曹軍南方,則曹軍自敗。」
張郃的計策與許攸不謀而合
2. 官渡戰
張郃說:「曹公士兵精銳,必定會打敗烏巢守將淳于瓊等;淳于瓊等破則大勢已去,最好盡快派兵救之。」
但郭圖就的相反,只要攻擊曹操本營,曹操必定回軍,如此不必支援淳于瓊也可以解除危機
張郃反駁:「曹本營防守堅固,必定攻不下來,如果淳于瓊等被抓,我們也全會成了俘虜。」
最後袁紹採納郭圖的計策,結果如張郃所料,曹操的本營不但攻不下,淳于瓊也抵擋不住曹操的攻勢
3. 天蕩山
張郃說:「黃忠連退二日,于中必有詭計。」
夏侯尚及和韓浩不聽,結果被黃忠破寨直入。張郃和二將敗退後走到天蕩山[[夏侯德]]處
張郃又說:「黃忠有計,非只勇也。不可輕敵,不可妄動,只宜堅守。」
結果夏侯德不聽,又派韓浩三千兵攻打黃忠,結果又如張郃所料,十萬大軍全敗,夏侯德及和韓浩亦被黃忠和嚴顏斬於馬下
4. 定軍山
張郃於天蕩山大敗後退至定軍山會合夏侯淵,張郃料知定軍山的山路險峻,不宜出戰。
張郃諫曰:「忠謀勇兼備,況有法正相助,不可輕敵。此間山路險峻,只宜堅守。」可見張郃極為了解地勢而作出謀略
最後淵派尚出戰,法正獻忠一「反客為主」計,想引夏侯淵出戰
此時郃曰:「此是反客為主之計,不可出戰,戰則有失。」但淵不從,尚亦被捕
張郃完全洞悉法正之計,料得如果出戰將會損一將,但夏侯淵偏偏不從
結果張郃再識破法正的誘敵之計,勸夏侯淵不要上當,只宜守不宜攻,可是張郃苦諫其不聽,夏侯淵亦死於黃忠刀下
5. 陳倉戰
諸葛亮攻陳倉,魏明帝問張郃:「等將軍你到了,諸葛亮會不會已經攻下陳倉?」張郃知道諸葛亮孤軍深入缺乏糧草,必定不能久攻
便回答:「臣還沒到,諸葛亮就已經走了;算來諸葛亮的糧草撐不過十日。」
接著連夜趕到南鄭,張郃一到,諸葛亮只得退兵,張郃因此被任命為征西車騎將軍
這一段足以表現出張郃的智慧和曆法算術
6. 木門道
張郃說:「敵軍遠道而來,我軍的優勢不在作戰,而是要以長遠之計打敗敵軍。祁山的守軍知道大軍就在附近,人心自然會穩定,因此我們應當駐守於此,再以奇兵襲擊蜀軍後方,不宜前進又不敢作戰而坐失民望。」司馬懿不聽
之後在諸將請命之下才派遣張郃攻王平,不能勝,自己率軍與諸葛亮正面交鋒,結果以大敗收場。
後諸葛亮退兵,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張郃說:「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
司馬懿不聽,張郃無奈出戰,於木門道遭蜀軍伏擊,中箭陣亡。
智力幾本上與許攸相同, 嬴了郭圖, 袁紹, 夏侯尚, 韓浩, 夏侯淵, 法正, 黃忠,
司馬諸葛之下
智力連85都沒有
那麼數據是靠什麼來做根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