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浅析网络文学的必然兴起(关键字——文化、话语权、弱势群体) [打印本页]

作者: scoutzxb    时间: 2014-12-28 00:29:37

好长
作者: zihuah    时间: 2014-12-28 00:44:33

就算去掉网络二字,拿的出手的除了“老枪春夜约一炮,树林野战丰乳女”还有什么?,文学如果丰富,影视作品必然也丰富,拿的出手的有什么?再回过头来看看学校里教的是什么?学生又在做些什么?
呵呵。
作者: zihuah    时间: 2014-12-28 00:46:02

其他一些重一点的话也就不说了。不敢说,话都不敢说,还能出来什么东西?
作者: zihuah    时间: 2014-12-28 00:52:26

中学课本里面鲁迅的东西都没有了,有条件可以去问问搞历史的,研究历史有什么课题。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4-12-28 00:53:35

zihuah 发表于 2014-12-28 00:44
就算去掉网络二字,拿的出手的除了“老枪春夜约一炮,树林野战丰乳女”还有什么?,文学如果丰富,影视作品 ...

你说错了,文学即使沦落到只有文字。
依然消灭不了语言的根本属性。
就像你要表达不满依然要通过文字或者言语来表达,而言语(指平常说话)效果又低又优先,但文字可以传达到很远并且到更多的人手中。
这才是网络的真正潜在作用和能量,至于狭义上的文学只不过是衍生品。衍生品难免会很粗糙。
其实你根本没看我在说什么,只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或者想法。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4-12-28 00:57:52

zihuah 发表于 2014-12-28 00:52
中学课本里面鲁迅的东西都没有了,有条件可以去问问搞历史的,研究历史有什么课题。
...

其实我应该把他叫做文化,广义的文化。现在不是流行泛文化批评吗。
中学课本里的东西,包括中国文学史,真的也不能全怪编者。
你所了解的,他们也未尝不知,但现实就这么样,30年代的口号诗和文章都比金庸的小说篇幅多,你能说前者文学水平高于后者?
文学在中国,历来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逃脱不了背后的意识形态。所有关于文学的争论从来就不单单是文学的争论。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4-12-28 01:00:13

zihuah 发表于 2014-12-28 00:44
就算去掉网络二字,拿的出手的除了“老枪春夜约一炮,树林野战丰乳女”还有什么?,文学如果丰富,影视作品 ...

睡觉了,你说的影视也是广义文化的一种,先不说质量,仅题材你就可以明白。
什么题材通过的几率最高就能把一切说明,也可以这么说:关于影视的评论从来不仅仅是艺术水平的评论。

作者: 爱上一只鱼    时间: 2014-12-28 01:11:31

我总觉得网络文学局限性很大,很少关注到现实群体和问题,比如农村 农民工之类的
作者: 断崖听雪    时间: 2014-12-28 09:52:16

爱上一只鱼 发表于 2014-12-28 01:11
我总觉得网络文学局限性很大,很少关注到现实群体和问题,比如农村 农民工之类的 ...

写那个,即便能过审也会饿死的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4-12-28 11:41:36

本帖最后由 莫名相思 于 2014-12-28 13:41 编辑

文字是媒介,配合相關屬性--中文,形成識得中文的人或能讀懂~
如果,特指對象為某一區域、或共通的民族性,則歸類於文化…
我覺得,關鍵字的問題在於,行文長,讀的人時間有限或著懶,才大略瀏覽取得重要的字彙。
比如說凌波微步,以輕功來說,上佳;但對沒學過易經/術的人而言,不好意思,有讀沒有懂~
簡單來說,這麼好的輕功祕笈,對目不識丁的人而言,不啻是一攤廢紙。
這跟九陰真經總綱用梵文音譯一般的--惡劣!

在下行文中有許多語助詞(哪怕是標點符號),懂得的人懂,不懂就是不懂,沒什麼…
反正知音難覓,知己難求,縱是千百年後有人能心領神會,但敝人古久矣,與我何干?
有人說,前人種樹後人涼,能留下餘蔭總是好的…
呵,如同僧侶圓寂坐化後,留下舍利子,才被人尊為高僧,當真是何苦來由,起碼我叱之以非!

網路文學許多人發表各式文字,不錯,蓬勃發展、蔚為奇觀。
以我為例,樓主不認識我,就算我寫下千言萬語標榜中土文化,可如果我言不由衷呢?
如文字不能與作者的心意相合,文字就徒有表象,相信樓主可以理解~

如文字的排列組合不能讓人拍案叫絕,縱是佳文奧理,憾矣~
作者: zihuah    时间: 2014-12-28 12:30:42

jln_124 发表于 2014-12-28 00:53
你说错了,文学即使沦落到只有文字。
依然消灭不了语言的根本属性。
就像你要表达不满依然要通过文字或者 ...

的确没有深看,我努力了,其时已然是活在梦里得状态了,但标题我是认真的看了的。着重在话语权、弱势群体和网络的联系上。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文字只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已。这一点网络的确是舍我其谁。
转折来了,要讨论一样东西,是要在一个框架内的。我所喷的就是这个框架。

写了很多很多,却又删了,昨天晚上回复之后一个小时睡不着,想的够多的,什么时候能畅所欲言了,必然有了撸主的明证,我也希望有这么一天,只怕是等不到了。

作者: zyf19860527    时间: 2014-12-28 12:32:46

是原创么?怎么突然讲这个?
作者: zihuah    时间: 2014-12-28 12:48:28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4-12-28 11:41
文字是媒介,配合相關屬性--中文,形成識得中文的人或能讀懂~
如果,特指對象為某一區域、或共通的民族性 ...

秦朝的时候烧了一次,三国的时候乱了一次,好不容易宋朝有点起色,清政府又给八国轮了,没轮透的留给义和团接着轮,接着的事情也都知道,无外乎接着轮,接着烧,然后西方大潮来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有多少?
出来一点东西容易吗?不认可,可以不看,偏偏还不许别人看,禁书。文字是可获狱的,禁了书还不算,还要抓人。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4-12-28 13:39:44

zihuah 发表于 2014-12-28 12:48
秦朝的时候烧了一次,三国的时候乱了一次,好不容易宋朝有点起色,清政府又给八国轮了,没轮透的留给义和 ...

呵呵~您提到政治意味,也可說跟歷史攸關。
不過文字獄嘛…恩,舉個例子,玩過鋤大地嗎?
出牌有順序,組牌有優劣,想要贏,不只運氣還得靠智慧選擇。
所謂文字獄,說穿也不過就是有些話不能說,有些字不能用;就算用了,請偷偷摸摸,不要被發現。
為什麼?因為規矩,守規矩,才能長居久安。
--就好像我們都知道細水長流的道理,所以不強求而已~

基本上,每個人在現代留下的文字都有紀錄,光手機即可錄音錄影兼拍照,走到哪兒都可能有攝相鏡頭,
對話被錄音、監聽等等的。
要被玩文字獄,說穿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只能…見步行步吧…{:13_830:}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4-12-28 22:04:01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4-12-28 11:41
文字是媒介,配合相關屬性--中文,形成識得中文的人或能讀懂~
如果,特指對象為某一區域、或共通的民族性 ...

你能够说话,不论是真话还是言不由衷,这起码是一种进步。
尤其是弱势群体和边缘势力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时,更是进步。
或许你在悲叹文化有什么用的时候,有人却想说“快来救救我们把”。
处境不一,所关心之事必然不同。这是网络的重要意义。
主流的价值观未必是边缘势力或弱势群体的价值观,因为有些时候生存的欲望或许会冲破一切清规戒律。

   至于网络文学,只不过是一个衍生品。近代办杂志和办报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实际昙花一现,而没结果。网络文学中的多数人命运也是大抵如此。
且按后现代主义的某部分人的观点来说,文学甚至都没必要存在,或者所谓雅文学和俗文学已经没有界限。
     子曰“辞,达而已矣”。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4-12-29 19:07:55

jln_124 发表于 2014-12-28 22:04
你能够说话,不论是真话还是言不由衷,这起码是一种进步。
尤其是弱势群体和边缘势力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

沒什麼…只是說呢…退步原來是向前。
作者: zihuah    时间: 2015-1-1 23:01:01

本帖最后由 zihuah 于 2015-1-1 23:10 编辑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4-12-28 13:39
呵呵~您提到政治意味,也可說跟歷史攸關。
不過文字獄嘛…恩,舉個例子,玩過鋤大地嗎?
出牌有順序,組 ...


还有一类
宋之高阳生,一妄庸人,假晋太医令王叔和

之名,着成《脉诀》。其鄙俚纰缪,取资捧腹,而阴操入室之戈。于是先圣之旨,一旦晦蚀。世之

裒然传业,承讹袭舛,不复有所取裁。譬渴者饮于浊泾之流。呶呶而号于众曰,天下之水味

在是,岂其然乎!

这里说一下 《脉经》是西晋的东西,《脉诀》是宋的东西,此文出自于清《脉诀汇辨》,类似的还有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之一,现在还有中医西化,当然"朱丹溪、中医西化"在很多人眼里是对的。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5-1-1 23:29:40

zihuah 发表于 2015-1-1 23:01
还有一类
宋之高阳生,一妄庸人,假晋太医令王叔和

     脉经的事不是很清楚的,但是你的观点却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中国的东西的失传最大的破坏力并非是外来因素,而是自己国人的彻底抛弃。包括鲁迅等,都曾不止一次提及。曾近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自豪过,但当这个自豪被西方列强以枪炮侮辱的时候,我们的前辈震怒了、失望了、伤心了,反而走到了另一极端,彻底划清旧的一切,甚至完全抛弃。五四部分人的偏激压制住了保守派、中西合璧派、自由主义派,一直到发展到极致的众人皆知的六十年代。若要细说,非三言两语能说明白,里边牵扯到太多的20年代文学争论,这些争论往往又牵扯到政治斗争,甚至根本就不择手段的打击自己的敌人——为了打击敌人,什么逻辑与事实都可以不讲。这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发展到了极致。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5-1-4 09:40:49

辛苦了~
辛酸的年代、心酸的往事,今能一旦盡吐,何不飲上三大白?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