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以德報德 = 市恩 [打印本页]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19:57:40 标题: 以德報德 = 市恩
本帖最后由 莫名相思 于 2013-5-27 20:00 编辑
孔老匹夫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疑问常驻在我心头,吾人原以为很对,顶多以直报怨,却不料...
以德报德,在旁观者看来叫等价交换,也可说是报偿,但是,需要嘛?
飞雪程灵素线,说这种以德报德的作法叫市恩,最坏的人才如此呢!
事实上也是,做好事本无须回馈!
想我自己因为过往遭遇一些难处,所以长大后乐于助人,原因是来自同理心,而非计较好处~
原出处不知,但在下是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考城隍篇看来的。
诗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我一直觉得不解,为何虽善不赏呢?
后来才明白,赏与罚,原是激励改变一个人行为的策略手段!
而既然是有心有意为之/无心无意造成,自然不需要透过额外的赏罚来让旁观者心服!
而旁观者的支持与反对,并不能改变应为或不应为的举动!!
份所当为,势所必为,理所应为则为之~
反之则避免之。
作者: 12548 时间: 2013-5-27 21:08:42
以德报德的作法叫市恩?lz搞错了吧?应该是施恩图报叫市恩才对~
作者: rudichow 时间: 2013-5-27 22:04:57
本帖最后由 rudichow 于 2013-5-27 22:14 编辑
其實我也不太懂
我想意思是說不是因為這件事是"好事"而去作,而是在覺得這件事是自己真心覺得"正確"所以去作吧
作者: 辣手神探 时间: 2013-5-27 22:25:43
现在是法制社会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2:30:42
12548 发表于 2013-5-27 21:08 
以德报德的作法叫市恩?lz搞错了吧?应该是施恩图报叫市恩才对~
所謂無利不起早~
基本上,施恩的同時下意識就有希冀、盼望獲得報答!
請不要天真的認為人不會如此現實~
現在,起碼就我所知,不熟悉的陌生人順手幫忙的小恩小惠,連受助者也率先拒絕,因為還不起~
推測,這樣的陋習大概從:
「借過!(借光/請讓讓)」
「那什麼時候還~?」
↑ 這個邏輯成立開始,就已存在了吧!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2:31:59
rudichow 发表于 2013-5-27 22:04 
其實我也不太懂
我想意思是說不是因為這件事是"好事"而去作,而是在覺得這件事是自己真心覺得"正確"所以去 ...
作結得好!
十分感謝~~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2:38:21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7 22:25 
现在是法制社会
當世上還有非法的人,有明著依法,暗裡卻貪贓枉法的人時,吾人以為,不配稱作法制社會~
作者: 辣手神探 时间: 2013-5-27 22:40:31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7 22:38 
當世上還有非法的人,有明著依法,暗裡卻貪贓枉法的人時,吾人以為,不配稱作法制社會~
...
虽有这类人,但他们会被法办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3-5-27 22:40:32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7 22:30 
所謂無利不起早~
基本上,施恩的同時下意識就有希冀、盼望獲得報答!
請不要天真的認為人不會如此現實~
三体轮空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2:44:24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7 22:40 
虽有这类人,但他们会被法办
好吧!當有受害者,而法律補償、保護不起時,法制不頂用~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2:45:14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7 22:40 
三体轮空
煩請解釋~在下不明~
作者: 辣手神探 时间: 2013-5-27 22:46:30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7 22:44 
好吧!當有受害者,而法律補償、保護不起時,法制不頂用~
能钻法律空子的算聪明人了
作者: 辣手神探 时间: 2013-5-27 22:47:19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7 22:45 
煩請解釋~在下不明~
我相人相法相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2:50:39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7 22:46 
能钻法律空子的算聪明人了
世上有一種行業叫律師~
正如世上有種行業叫偵探,還有一種行業叫社工...
幫忙、共生以及蠹蟲行為,其實無須當事人動腦筋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2:52:56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7 22:47 
我相人相法相
法相?
我聽過諸法空相,我相應屬認知的我執,人相是除我以外的??
其實~咱對佛學沒研究~大體都是從金書上看來~
作者: 辣手神探 时间: 2013-5-27 22:57:10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7 22:50 
世上有一種行業叫律師~
正如世上有種行業叫偵探,還有一種行業叫社工...
幫忙、共生以及蠹蟲行為,其實 ...
由利益组成的群体,岂能长久?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3-5-27 22:59:05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7 22:45 
煩請解釋~在下不明~
菩萨布施,无布施者,无受布施者,无布施物,谓三体轮空。菩萨,全名菩提萨埵,汉译觉有情。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3:04:09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7 22:57 
由利益组成的群体,岂能长久?
許多人表示美色誤人,但依舊是外貌協會~
可以這麼說,當男的高帥富、女的白富美,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好!
而事實是,萬事起頭難,進而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有了半數以上的優勢,難道不會更容易獲得成功嘛?
利益的維繫確然不能長久,惟大伙起因多半是利益的結合,然後基於其他原因,才能長久共事。
單單只靠利益,難以在這個社會維生,因現在已不如過往單純...
作者: 辣手神探 时间: 2013-5-27 23:10:59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7 23:04 
許多人表示美色誤人,但依舊是外貌協會~
可以這麼說,當男的高帥富、女的白富美,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就很 ...
现在整容装富的满大街都是,这些太老套了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3:11:49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7 22:59 
菩萨布施,无布施者,无受布施者,无布施物,谓三体轮空。菩萨,全名菩提萨埵,汉译觉有情。
...
難~
這麼說,其實我很差...
比如不會織衣服~
那我務必尋求她/他人會縫紉的協助。
所以的互助,並讓成果最大化,是這個社會一貫的原則。
也是因為︰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是故社會蓬勃繁衍至今…
固然,會有人短視近利,會變節,甚至笑裡藏刀~
但是、只是、於是,這些都是人類社會中的一部分,有光必有影~
若然三體輪空是菩薩理想與冀求,那太難了!
除非人與人之間不相往來~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3:17:19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7 23:10 
现在整容装富的满大街都是,这些太老套了
意思是整容裝富是基本行當,要是連基本款都沒,已經出局了~~
作者: 辣手神探 时间: 2013-5-27 23:18:59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7 23:17 
意思是整容裝富是基本行當,要是連基本款都沒,已經出局了~~
...
那是自然,连整容都不去的矮穷挫没的混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7 23:21:41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7 23:18 
那是自然,连整容都不去的矮穷挫没的混
好的~我又出局了~
作者: yangzanlin 时间: 2013-5-28 20:19:49
楼主的观点,韩非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无不以利益为根本目的
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亦如是说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8 21:24:08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7 22:59 
菩萨布施,无布施者,无受布施者,无布施物,谓三体轮空。菩萨,全名菩提萨埵,汉译觉有情。
...
參照俠客行 石破天,主角自小受教導不得求人,別人願意給就給...
如此,如人人比照施為,則無布施之因、之果與收受者。
我想提問...
如果一個人很可憐的懇求,但明顯自己布施不起~
是該佈施呢?抑或加快腳步離開...?
作者: yangzanlin 时间: 2013-5-28 21:57:10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8 21:24 
參照俠客行 石破天,主角自小受教導不得求人,別人願意給就給...
如此,如人人比照施為,則無布施之因、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要把布施当做一种负担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8 22:16:32
yangzanlin 发表于 2013-5-28 21:57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要把布施当做一种负担
呵呵…感謝!!
不過區區雖然無能、無才且頗多無奈,但心高氣傲的緊!
上天不能垂憐之事,既然我知聞了,自然不能輕輕放過...
只是,自己多出一分力,讓結果往自己的理想更進一步!
加油!
作者: 辣手神探 时间: 2013-5-28 22:45:51
很多东西都是相悖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冤冤相报何时了?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8 22:48:56
辣手神探 发表于 2013-5-28 22:45 
很多东西都是相悖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冤冤相报何时了? ...
其實不過賭一口氣~
當自己成為前人,當自己成為別人追逐的背影、楷模時,如何造就典範呢?
只是讓自己服氣,且做給別人看而已!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3-5-29 18:32:46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8 21:24 
參照俠客行 石破天,主角自小受教導不得求人,別人願意給就給...
如此,如人人比照施為,則無布施之因、 ...
楼主以凡情揣测圣智不理解是很正常的,譬如佛祖割肉喂鹰。
此处菩萨首先说明,此菩萨乃得无生忍之菩萨,非初发心之菩萨。
菩萨即得无生忍,与诸法通达无碍,知众生佛性无异。故能行此。头目精髓尚且能射,又有何施舍不起?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 ;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敬持戒,不憎毁戒;不重久习 ,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 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 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 阿僧只,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 ,不即不离,无缚解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盘犹 如昨梦。』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29 20:58:51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9 18:32 
楼主以凡情揣测圣智不理解是很正常的,譬如佛祖割肉喂鹰。
此处菩萨首先说明,此菩萨乃得无生忍之菩萨, ...
講白點其實我看不懂...
看得懂的部份疑問如下:
1.凡聖乃階級,如果人人皆有佛性,豈凡情不能揣聖智乎?
2.割肉亦屬佛祖之選擇,況其沒有割盡身上肉餵天下鷹,苦依舊,何所求?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3-5-29 23:36:45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29 20:58 
講白點其實我看不懂...
看得懂的部份疑問如下:
1.凡聖乃階級,如果人人皆有佛性,豈凡情不能揣聖智乎?
汝是哪尊如来,汝虽有佛性与佛祖无所不同,你见到否?
夫其见性者在宗门为大彻大悟,尚需证到,才能谓佛之知见。
你连见都没见,一念心性全被妄念覆盖,实为一凡夫之知见,以凡夫知见推测佛之知见,挂一漏万,实属正常。
譬如宝镜,自能照耀天地,然凡夫尘垢重重,佛无尘垢故,宝镜虽同,受用不同,智有大小,故,佛,觉也。众生,迷也。本性虽同,迷误不同,其知见天差地别,如来一代所说经教,莫不让人返本归真。转凡夫之知见为佛之知见。故其说有权实,概因不同机所说法门不同也。
法门无顿渐,根性有利钝,后人看经不明所以然,执文字之意,以一己妄心揣测圣智,故不得其意,无有是处。
其为根性利之人说法,根性利之人闻言即悟,即生即可证果,了却生死。根性稍差之人,以教修行,仲有开悟之时。至于四谛,十二因缘,非凡夫所能了解,也非对凡夫所说。其对障深业重之人说一三皈五戒,十善法门,令其种下善根,以得将来所度之因。至于六道众生,莫不如是。
佛言‘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庄严论载:佛世,一老人至给孤独园求出家,佛不在,由舍利弗等上首弟子作主。佛曾交待,满七十岁者,不可度其出家,除非善根深厚,能证果。老人已八十多岁了,舍利弗用神通观察,彼八万劫来,未种丝毫善根,条件不合,劝返家,老者不肯,转求他人,五百阿罗汉皆摇头,伤心痛哭,适佛回来,满彼愿,七日后即证果。弟子们疑惑,舍利弗请问,佛答:汝等只知八万劫事,老人曾于八万劫外(即无量劫前),某一生为樵夫,上山砍柴遇猛虎,无路可逃,爬上一棵小树,虎撼树不止,危急之际,忆曾遇僧,告知念佛功德,大喊‘南无佛!’故免虎难。从此,经八万劫,未曾再种,仅凭一句南无佛,今生缘熟,出家证果,可见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世尊之恩可谓极也,其无论六道众生,莫不普度,因众生根机不同,故有法门众多,循循善诱,从无厌倦,又恐末法众生障深业重,不能仗自力了生死,特开净土一法,使众生仗佛力了断生死。惜哉众生不知报恩,漠视者有之,以为仇雠者有之,故尘沙劫又尘沙劫,不得出期,岂不哀哉?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30 00:53:16
jln_124 发表于 2013-5-29 23:36 
汝是哪尊如来,汝虽有佛性与佛祖无所不同,你见到否?
夫其见性者在宗门为大彻大悟,尚需证到,才能谓佛 ...
情緒為心生,有所感悟,隨境遇之起伏,沿思想之跌宕~
固然,如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然生而為人,何故對己身所有之物棄如敝屣?
如曰臭皮囊,徒冀求超脫,一心成佛,所求昭然,如何可證大道?
佛如何?我視佛如塵,然佛視我於無物,老死不相往來,全矣!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3-5-30 13:32:12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30 00:53 
情緒為心生,有所感悟,隨境遇之起伏,沿思想之跌宕~
固然,如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然生而為人,何故 ...
一念心性全被妄念所缚,见境起缘,别说轮回以后做不得主。
怕就今生为人也做不得主,何以故?
不见不变心性,以攀缘心,妄心为真,以四大合合之身体为真故。
喜怒哀乐,莫不从此起,纵你想视佛为无物,且不能得,纵你想弘扬佛法也不能得。
概一念心性全被覆盖,无常到来,身体烟消云散,不知偷生何道去了,早已忘记今生之事,无非又是一段见境起缘,那时又不知道心中以何念为主,想干什么了。
如此,尘沙劫又尘沙劫,实际是枉做冤死鬼而已。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30 17:06:54
jln_124 发表于 2013-5-30 13:32 
一念心性全被妄念所缚,见境起缘,别说轮回以后做不得主。
怕就今生为人也做不得主,何以故?
不见不变心 ...
咱談佛理該當說不過您~
但凡情就...未必!
何為妄念?心有罣礙,則萬般世物皆為虛妄!
有人選擇做一方雄主,試圖控制更多人!
是妄念嗎?是偏執嗎?但確然比被多數不該控制他/她的人控制為佳!同意嗎?
超然世俗,但菩薩也心存罣礙!
否則觀世音何謂觀世音??
總的來說,念就是念,不分善惡,不講好壞,純粹立場不同,不是嗎?
相信紅顏錄的內容您比我懂~
人自詡為萬物之靈,六道輪迴為人,也比墜入餓鬼道、畜生道…等等的為佳!
如果,人就是最頂級呢?(假設)
升到最高級升不上去,不就這樣嘛?
縱是謊言,純屬自欺,不也求得安樂嗎?
善意的謊言,不妨說啊!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3-5-30 21:15:53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30 17:06 
咱談佛理該當說不過您~
但凡情就...未必!
何為妄念?心有罣礙,則萬般世物皆為虛妄!
七佛出世,尚有未脱蚁身者,有何所奇怪哉。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业力不空。
若明白此道理,自然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纵你以凡情为名,穷思梦想又何尝不是在佛法的一个小圈子内打转。
莫自欺。
PS:明日出远门,有可能一星期才回来,如果有疑问不能回复莫怪。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30 21:30:33
jln_124 发表于 2013-5-30 21:15 
七佛出世,尚有未脱蚁身者,有何所奇怪哉。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业力不空。
若明白此道理,自然知什么该 ...
祝您 悠遊稱意,不虛此行~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3-5-30 21:48:00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30 21:30 
祝您 悠遊稱意,不虛此行~
;另外俺言辞 可能佛法术语比较多,遂导致以为俺劝人信佛。
其实不然,自古出家非大丈夫莫能为,非帝王将相可以比也。(俺说的是真出家,不是指俗人所说的离开家庭,剃头就是出家)
读诵大乘,解第一义,非帝王将相所能为,非世间一切有为法所能言语,此真大丈夫。
其次,可修十善。十善感天之福报,
再其次,可持五戒。常持五戒能不失人身。
至于余外的,非俺知道,众生与佛,无非三业差别,身口意三业是。
身常行杀生,邪淫,偷盗,口常恶口,绮语,两舌,俺不知其能感应与何道也。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30 21:56:07
jln_124 发表于 2013-5-30 21:48 
;另外俺言辞 可能佛法术语比较多,遂导致以为俺劝人信佛。
其实不然,自古出家非大丈夫莫能为,非帝王将 ...
人的一生,什麼都有可能!
持戒忍讓,未必就能修得正果;
然諸惡莫做,卻能引領一個人用更多的時間、心力去思維,善之事、善知識。
夢想為帝皇將相者,則入世矣!入世又豈能免除各種誘惑?
縱是佛祖,對諸般誘因、誘物也未能倖免,故才勸人出家,往出世志做發展~
應該是這樣~
作者: jln_124 时间: 2013-5-30 22:25:34
莫名相思 发表于 2013-5-30 21:56 
人的一生,什麼都有可能!
持戒忍讓,未必就能修得正果;
然諸惡莫做,卻能引領一個人用更多的時間、心力 ...
不说了,佛是什么意思你原来不明白。再多说俺已经属于轻贱佛法了。
作者: 莫名相思 时间: 2013-5-30 22:30:19
jln_124 发表于 2013-5-30 22:25 
不说了,佛是什么意思你原来不明白。再多说俺已经属于轻贱佛法了。
我未曾修過佛啊!
而且也不打算修...呵呵~
抱歉囉!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