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燕将秦开 [打印本页]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00:47:51     标题: 燕将秦开

【其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卻千馀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史记 匈奴列传》

【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燕止之,不攻。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馀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三国志 乌丸鲜卑东夷传》

战国七雄,燕国一向被视为倒数,而如此表现的燕国,却有着秦开这等良将,先是大败诸胡中最号强盛的东胡千余里(匈奴直到冒顿崛起前,都被东胡压得死死的,东胡后裔一个叫乌丸,一个叫鲜卑,萌了),再是征服辽东、朝鲜半岛二千余里(大寒冥国思密达表示万恶的中国人又在篡改宇宙历史),可惜记载太过简略,不然先秦对外第一人毫无压力{:18:}

依鄙人喜好,三国志11自设新武将秦开,统率94武力85智力89政治65魅力77特技威风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00:50:16

顺便吐槽秦舞阳这个坑爹货一句:本事比爷爷秦开差了无数倍,名气却比爷爷秦开大了无数倍,真心坑爹,不对,是坑爷[怒]
作者: 國風    时间: 2012-3-18 01:20:03

本帖最后由 國風 于 2012-3-18 01:21 编辑


毋丘俭毫无压力,高句丽鬼哭狼嚎,应该是棒子最恨的天朝将之一。

毋丘俭在丸都山立下的纪功碑1905年在集安市被发现,距集安市区只有几公里处就是高句丽早期都城丸都城遗址,现在棒子叫嚣要收复东北,有本事就扑过来咬吧!

另外,暗耻在游戏中把毋丘俭的属性设得太弱了。



作者: 頑駄無    时间: 2012-3-18 01:27:46

钟无艳的好基友?哈哈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01:59:50

國風 发表于 2012-3-18 01:20
毋丘俭毫无压力,高句丽鬼哭狼嚎,应该是棒子最恨的天朝将之一。

毋丘俭在丸都山立下的纪功碑1905年在集 ...

暗耻就是魂淡,不解释[爽]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02:01:02

頑駄無 发表于 2012-3-18 01:27
钟无艳的好基友?哈哈

燕国最长脸的就是秦开,乐毅神马的,抢功第一,实际暗耻
作者: 99220832    时间: 2012-3-18 07:22:06

燕国就算了吧。。。。。一直奉行周朝的礼制。乐毅之后又犯浑了。。。要不是地处偏远并且附庸齐国早给灭了。。。
作者: 历史的路标    时间: 2012-3-18 08:12:01

我认为是太极国太弱了
而不是毋丘俭太强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09:27:27

99220832 发表于 2012-3-18 07:22
燕国就算了吧。。。。。一直奉行周朝的礼制。乐毅之后又犯浑了。。。要不是地处偏远并且 ...

燕地方二千里,秦开东征,开疆亦二千里,等于扩大了一倍疆域,这还是对外表现上,按某些所谓对内废渣,对外真英雄的思路,秦开岂不是外战英雄第一人么

作者: 南宮    时间: 2012-3-18 09:35:53

历史的路标 发表于 2012-3-18 08:12
我认为是太极国太弱了
而不是毋丘俭太强

這句好句{:00:}
一針艱血~

作者: 冲霄    时间: 2012-3-18 10:02:14

燕国俺只认得乐毅
作者: 國風    时间: 2012-3-18 10:14:49

历史的路标 发表于 2012-3-18 08:12
我认为是太极国太弱了
而不是毋丘俭太强


乃让棒子嘴下的“万里大国”情何以堪 {:14:}

作者: 國風    时间: 2012-3-18 10:17:48

本帖最后由 國風 于 2012-3-18 10:18 编辑
2021979 发表于 2012-3-18 09:47
貌似那时的高句丽和后来唐朝之后的高句丽不是一回事吧。


是一回事。高句丽迫于中原王朝的压力不断向棒子半岛南迁,变成一个疆域完全限于半岛的政权,最终被唐朝灭。唐代东北的渤海国是高句丽残部建立的,基本上继承了高句丽原先在半岛北部和东北的地盘,但是十世纪时王建建立的高丽王朝与高句丽并无关系,只是扯高句丽这张虎皮来唬人而已,但是棒子坚持将二者混为一谈。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10:20:03

冲霄 发表于 2012-3-18 10:02
燕国俺只认得乐毅

乐毅不过是对内,还是靠抢战功,秦开对外第一人,论对外战绩,秦穆公、宣太后、牛翦、赵武灵王、李牧、蒙恬神马的拍马不能及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2-3-18 11:02:02

当时的朝鲜和现在的朝鲜韩国木多大关系,还可以算作中国的内政
作者: cyehua    时间: 2012-3-18 11:58:14

燕国只记得乐毅和荆轲{:8:}
作者: rocxur    时间: 2012-3-18 12:11:16

國風 发表于 2012-3-18 01:20
毋丘俭毫无压力,高句丽鬼哭狼嚎,应该是棒子最恨的天朝将之一。

毋丘俭在丸都山立下的纪功碑1905年在集 ...

三11里高句丽就是一群贼兵吧,连乌丸都算不上,就算蒋干去也能平定

作者: 101010101010    时间: 2012-3-18 12:18:25

三11里高句丽就是一群贼兵? 那他们一定用了引兵和1兵bug对付汉朝,不然怎么搞得“攻玄菟,焚烧候城,入辽隧,杀吏民”
作者: xe1987    时间: 2012-3-18 12:28:55

战国那时候的以民族不厉害,骑兵又没马鞍,战斗力不好,秦开的确拿的地不少,问题是按当时情况,没人,人家东胡都不当回事,演过也不把这些地当回事
作者: 牛牛最牛    时间: 2012-3-18 12:38:34

秦开类似长孙晟啊
不过其他各国也不是那么弱吧,毕竟他们面对的最大敌人还是彼此,内战应当更加反应他们的军事力量
试想,赵国如果大部分军力去灭匈奴的话,自身很难保
燕国的话,对外战争如果无法获得相应人口,对自身实力提升也没有巨大作用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12:42:03

牛牛最牛 发表于 2012-3-18 12:38
秦开类似长孙晟啊
不过其他各国也不是那么弱吧,毕竟他们面对的最大敌人还是彼此,内战应当更加反应他们的 ...

现在不都流行内斗名将皆废柴,唯有外战真英豪么,既然赵武灵王、李牧都能被誉为民族英雄,那大败犹在匈奴之上的东胡并征服棒子国的秦开岂不是更加英雄,要知道李世民征伐高句丽,都在安市城下被爆了个久攻不下,无奈撤军
作者: 牛牛最牛    时间: 2012-3-18 12:53:18

前将军 发表于 2012-3-18 12:42
现在不都流行内斗名将皆废柴,唯有外战真英豪么,既然赵武灵王、李牧都能被誉为民族英雄,那大败犹在匈奴 ...

嘿嘿
赵武灵王是真猛的说哈,类似彼得大帝的牛逼人,观察赵武的战略眼光也是超级一流的,比范雎的远交近攻都差不多的哈
齐孟尝联韩魏而攻防一体,惹恼了赵武,赵武来个联秦楚燕而对抗(实际目标居然是要灭秦),各国在中原小宋国附近,打的筋疲力尽,各国都全输,唯有赵武坐山观虎斗,灭了中山,进而想灭秦。无奈哈,自己儿子联合兄弟把赵武做了,赵武没了,秦国才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准绳···
李牧在防御匈奴时,其实真心算不上李牧的巅峰之战,李牧后面挽救赵国的多面分身术,马不停蹄驰援各地,后来对峙王翦老狐狸也都可圈可点。
确实,现在大家对秦开不是很了解,支持前将军对秦开的宣传,(*^__^*) 嘻嘻……

作者: 牛牛最牛    时间: 2012-3-18 13:02:03

前将军 发表于 2012-3-18 12:42
现在不都流行内斗名将皆废柴,唯有外战真英豪么,既然赵武灵王、李牧都能被誉为民族英雄,那大败犹在匈奴 ...

李世民,作战相对李靖还是更加稳重,携带几十万大军,可能开始没心理准备,以为稳扎稳打推土机推过去就行,没有想过敌人还能抗住,进而还前线战局还越打越焦灼,如果当时在敌人有空隙时分军插敌,绕敌而进,可能会好一些。后来薛礼灭敌,基本也是在后方先开了口子,敌人军心比较乱的时候,各大军配合灭敌!
志愿军第二次战略攻势,灭南韩敌军,也是这样,由超级精锐,在后方捣乱,断敌后路,前线发动猛攻,一举歼灭敌人。
当年高句丽,战争经验也很丰富,锻造了一些名将,隋炀帝给的经验果太多了

作者: gteeeeee    时间: 2012-3-18 13:08:30

前将军 发表于 2012-3-18 09:27
燕地方二千里,秦开东征,开疆亦二千里,等于扩大了一倍疆域,这还是对外表现上,按某些所谓对内废渣,对 ...

非也非也,当时的土地又没规定是谁的,占领了就是我国领土。你这么说只是给棒子国又一条借口污蔑我强汉侵略其小国寡民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13:22:36

本帖最后由 前将军 于 2012-3-18 13:25 编辑
牛牛最牛 发表于 2012-3-18 13:02
李世民,作战相对李靖还是更加稳重,携带几十万大军,可能开始没心理准备,以为稳扎稳打推土机推过去就行 ...


赵武灵王的计划其实在死后被执行了,赵国联合诸侯并匈奴等诸胡发起六国联军(亦言九国)合攻秦国,结果秦将樗里疾一战破败,威震诸侯,而濮上之战,樗里疾更是击败了当时诸侯中最号强劲的齐将匡章,真【智囊】也[爽]


至于李世民,其实李道宗就提出过趁高句丽主力西进,以精锐奇袭平壤城的计划,但李世民否决了,归国后,李世民对李靖提及此事,李靖表示此计策可行,李世民颇为追悔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13:26:18

gteeeeee 发表于 2012-3-18 13:08
非也非也,当时的土地又没规定是谁的,占领了就是我国领土。你这么说只是给棒子国又一条借口污蔑我强汉侵 ...

真相帝

作者: 牛牛最牛    时间: 2012-3-18 13:29:51

前将军 发表于 2012-3-18 13:22
赵武灵王的计划其实在死后被执行了,赵国联合诸侯并匈奴等诸胡发起六国联军(亦言九国)合攻秦国,结果秦 ...

赵武死后,赵国在秦国的丞相被赐死,整个战略计划逐渐变味,恶意过于明显了,秦国对各国有所防备
而赵武则是想在和秦国和好的情况下(同时其他各国都元气大伤),派骑兵绕黄河几字北部突然袭击咸阳,征服秦国,嗯,这也只能说是想法或战略
执行中如果出现问题也是有可能的,天不灭秦啊,名将一代接一代,好的政治制度就是催生各种英才啊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13:35:24

牛牛最牛 发表于 2012-3-18 12:53
嘿嘿
赵武灵王是真猛的说哈,类似彼得大帝的牛逼人,观察赵武的战略眼光也是超级一流的,比范雎的远交近 ...

秦国对外扩张一直是被齐国压制的,赵国反倒是屡次和秦国结盟谋求利益,齐威王遣匡章大败秦军,秦惠文王向齐威王称臣乞和,齐闵王遣匡章大败秦军,并夺取函谷关,秦昭襄王向齐闵王割地乞和,同时齐国又派遣匡章五十天灭燕,并南下攻楚,垂沙一役大败楚国,此战被等同庄蹻之叛,视为楚国衰败的关键点,除了濮上之战,匡章意外遭樗里疾击败以外,齐威宣闵三代几乎是打遍诸侯无敌手,五国伐齐,名义上是乐毅主帅,实质上周最、田文、嬴稷、魏冉等才是主谋,诸侯既然能发起联军针对日益强盛的秦国,更能联手针对独霸诸侯的齐国,关键的济西之战,齐闵王临阵瞎指挥,逼得齐军主将触子临阵溃逃,结果齐军败得一塌糊涂,至此齐国遂衰,不复昔日辉煌,秦国更是再无心腹之忧,肆意东进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13:40:52

牛牛最牛 发表于 2012-3-18 13:29
赵武死后,赵国在秦国的丞相被赐死,整个战略计划逐渐变味,恶意过于明显了,秦国对各国有所防备
而赵武 ...


楼缓是被罢相,并未被杀,关键是楼缓罢相后,魏冉的登场,五国伐齐,魏冉就是主谋之一,同时魏冉又是强硬主张三晋攻略,并提拔白起为将,东方诸侯瞬间倒了八辈子霉,幸亏范睢赶走了魏冉,苏代玩死了白起[怒]
作者: 牛牛最牛    时间: 2012-3-18 13:51:37

前将军 发表于 2012-3-18 13:35
秦国对外扩张一直是被齐国压制的,赵国反倒是屡次和秦国结盟谋求利益,齐威王遣匡章大败秦军,秦惠文王向 ...

齐国整体战略联韩魏而灭其他,这个战略整体上,一定程度上补足了齐国没有地利优势的弱项(无重大关口,需处处分兵把守),对齐国还是有相当的支撑补足作用,齐国的进一步战略计划,没有得到更好的执行或者被打断。如能切实吞灭一国,实实在是扩张实力,有可能进一步统一。
秦、赵、楚三国都各有地利优势,尤其是秦,函谷关,潼关,天然屏障,在这俩关口不知道阻击了多少六**队。
刘三爷得秦地,后顾无忧打天下;李唐得秦地而无敌于天下··
赵武眼光精准,如能得秦,争霸的王牌就得道了。
当然了也有各种悲催,董卓在长安,刘裕得长安,各种服了

作者: 牛牛最牛    时间: 2012-3-18 13:56:58

前将军 发表于 2012-3-18 13:40
楼缓是被罢相,并未被杀,关键是楼缓罢相后,魏冉的登场,五国伐齐,魏冉就是主谋之一,同时魏冉又是强硬 ...

{:26:}哈哈,依兄之见,魏冉这货比范雎之流狠的多咯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14:21:19

牛牛最牛 发表于 2012-3-18 13:56
哈哈,依兄之见,魏冉这货比范雎之流狠的多咯

赵武灵王过于高估自身国情和低估秦国国力了,胡服骑射固然强悍,但本身是基于军事**改革,而不是全面国力的强化,赵国在长平之战时,这种弊端就得到了全面爆发,至于秦国,商鞅变法后虽屡遭齐国大败,但却能败而不伤,或者说损失迅速能够得到补充,这一点上,已经对诸侯形成了压倒性优势,翻查秦军出战记载,即可发觉其出战频率和出战规模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各种V5


至于魏冉,如果说商鞅变法是构筑了秦国一统的根基,那么魏冉就是构筑了秦国一统的主体,衰败齐国,侵略三晋,可以说魏冉贯穿了整个秦国国力疯狂上涨的阶段,问题是秦昭襄王不允许再次出现一个宣太后一般主导全部国政,而自身沦为路人甲的局面(伊阙之战,秦昭襄王试图命心腹向寿为帅来谋取军权,但遭宣太后和魏冉否决,魏冉强行任命白起为将迎战),范睢提出远交近攻并非是如何高明的战略,恰恰是针对魏冉的封邑陶,因为魏冉试图伐齐以完善其陶地的封邑,这种局面下,秦昭襄王和范睢一拍即合(讽刺的是,范睢之后也为了自身封邑汝南,试图强行伐韩,结果为蒙骜察觉并上报秦昭襄王),魏冉出走,范睢遂任相[哇哈哈]

作者: 99220832    时间: 2012-3-18 14:49:00

前将军 发表于 2012-3-18 14:21
赵武灵王过于高估自身国情和低估秦国国力了,胡服骑射固然强悍,但本身是基于军事**改革,而不是全面国力 ...

{:3:}学习了。。。好在启用了白起啊。。。不然战国不知道要搞多几百年。。。
作者: 前将军    时间: 2012-3-18 15:01:55

99220832 发表于 2012-3-18 14:49
学习了。。。好在启用了白起啊。。。不然战国不知道要搞多几百年。。。 ...

政治决定军事,白起固然善战,但和秦国日益强盛的国力不可分割,把白起扔去燕国,他还未必有秦开表现好[嘿嘿嘿]
作者: qq287858480    时间: 2012-3-18 17:57:34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