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陈到的孙子 是真的不! [打印本页]

作者: menghuanyulian    时间: 2011-4-4 07:50:17     标题: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陈到的孙子 是真的不!

由于陈式(陈寿的父亲)被诸葛亮杀了,所以陈寿很恨蜀国,对蜀国的传记都是带有仇恨色彩的,魏 吴都没有仇视,而且这两国都是有自己的历史学家记录历史的,这俩国基本不会写错,而只有蜀国是没有史料记载的,都是出于陈寿之口,恶意贬低诸葛亮和诸葛瞻,这也是能理解的,三国志的魏 吴传记能80%信,蜀国可能连50%的可信度都没有吧!

反正我是最恨总是拿三国志当真正历史来说!

作者: XIBEIJIAN    时间: 2011-4-4 09:47:14

目前起点上N多的三国YY小说可以满足你。
作者: feinann    时间: 2011-4-4 10:11:36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害怕][害怕][害怕]
作者: lain小k    时间: 2011-4-4 10:17:16

那我们拿三国演义当真正历史来说
作者: satan023    时间: 2011-4-4 10:27:48

我很讨厌三国
作者: 赤焰    时间: 2011-4-4 10:28:09

三国志还是比较客观的
依LZ的意思谁撰写三国志能入您的法眼?
作者: 情定今生    时间: 2011-4-4 10:35:46

你只要相信上将潘凤比吕布厉害就够了。别的不需要你相信
作者: xinleibird    时间: 2011-4-4 10:48:52

三国志基本上是信史,要不然还有什么更权威的?总比那些野史杂记要靠谱点。。
作者: 迪妮莎    时间: 2011-4-4 10:49:36

总之LZ只相信自己喜欢的或者愿意相信的,比如诸葛亮是神~!
作者: linkshiao    时间: 2011-4-4 10:52:06

正史里面诸葛亮也算正面人物啊,当然没有演艺里面那么绝顶正面。
作者: 朱可夫叔叔    时间: 2011-4-4 11:00:48

寫書人的話你都信,還是野史比較靠譜。
作者: mkuymkuy    时间: 2011-4-4 11:05:47

如果三国志不靠谱,难道三国演义靠谱????????
作者: eniac_whyt    时间: 2011-4-4 11:12:54

继续troll。。。。。。
作者: playbus    时间: 2011-4-4 11:16:42

现在肯定有拿三国无双当正史的……            
作者: Bennytwo    时间: 2011-4-4 11:23:55

任何史书都多少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所以很难绝对全面和公允。
三国志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
而且看看注本也是必要的...
作者: 六弦之首    时间: 2011-4-4 11:30:30

三国志已经算可以了
魏略已失,找不到原本
至于华阳国志、汉晋春秋,可信度还不如三国志
晋书倒是史书了,美化的更厉害
至于蜀记、默记..算了,估计楼主更不会去看
其实楼主也可以看看后汉书...
作者: kroosy    时间: 2011-4-4 11:46:30

再怎么说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之一撒,总比其他的有可信度,但有水分肯定是真的,谁能说史书全是按照真正的历史来记载的呢

陈寿虽与诸葛有隔阂,但是他为人还是比较正直的,要不然也不会为诸葛亮单独列传,要知道,在三国志里有个人列传的全是帝王,诸葛亮除外。。。
作者: honglan    时间: 2011-4-4 12:17:51

本帖最后由 honglan 于 2011-4-4 12:19 编辑

。。。切。。。楼主你倒是拿个书和三国志比比嘛,,还有50%和80%的数据出处写出来,别反正反正的,跟个唉耍赖的小屁孩一样
作者: 渔家傲    时间: 2011-4-4 12:19:13

嗯,中国没史书,全是童话。楼主满意了吧?
作者: xialei_026    时间: 2011-4-4 12:22:40

楼主敢不敢去三国区讨论一下?
作者: aomingjian    时间: 2011-4-4 12:44:19

不是说三国志一定靠谱........历史为胜利者所服务..............

但是总体而言已经没有其它著作能比它的依据更靠谱了.............所以讨论时这本是必然出现的....................
作者: aomingjian    时间: 2011-4-4 12:44:33

不是说三国志一定靠谱........历史为胜利者所服务..............

但是总体而言已经没有其它著作能比它的依据更靠谱了.............所以讨论时这本是必然出现的....................
作者: zhenmake    时间: 2011-4-4 12:52:14

LZ很可笑,估计他更愿意把三国演义当正史来看。
作者: malei0547    时间: 2011-4-4 12:59:15

你信就是历史!不信就是P。
作者: feinann    时间: 2011-4-4 13:06:19

看来要找个时间穿越回去看看[害怕][害怕][害怕]
作者: chenbuer    时间: 2011-4-4 13:07:42

我比较反感的是,发帖不回帖的楼主。五个小时,楼主一个屁也放不出?
作者: feinann    时间: 2011-4-4 13:10:52

楼上不要急,楼主穿越去找证据了[害怕][害怕][害怕]
作者: 江上秋雨    时间: 2011-4-4 13:15:14

本帖最后由 江上秋雨 于 2011-4-4 13:19 编辑

陈寿什么时候贬低诸葛亮了,诸葛亮单独列传,三国志里除了帝王还有谁有这个待遇,现在人是不是听听易中天,上网看2个帖子就什么都敢评论啊。

敢说楼主和回帖的真没几个看过三国志,三国志里诸葛同样NB
作者: zrmm    时间: 2011-4-4 13:19:42

本帖最后由 zrmm 于 2011-4-4 13:20 编辑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但是,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摘至百度百科

作者: zfx10a    时间: 2011-4-4 13:24:25

三国演义真名作,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 liuliu40    时间: 2011-4-4 13:29:04

《三国志》作为前四史还是相当可信的,虽然由于形势原因,一些记载掩盖了司马氏弑君等事。对于故国,陈寿已经更是充满了感情,蜀书十五中的《季汉辅臣赞》就可以看出。

另外 《三国志》中非帝王单独列传的除了武侯还有陆逊
作者: 六弦之首    时间: 2011-4-4 13:34:08

本帖最后由 六弦之首 于 2011-4-4 13:36 编辑
zrmm 发表于 2011-4-4 13:19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 ...

“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这话漏洞很多啊

原文是”或曰:‘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或曰,就是有人说的意思,房玄龄自己也不知道这件事的来历,模模糊糊地写了个”有人说“的这件事,说明真实性本身就值得怀疑啊。
再看”寿谓其子“,”其子“是谁的儿子?丁仪的还是丁廙的?又不确定。
丁仪和丁廙是被曹丕下令满门抄斩的,就算有个儿子,第二代直系亲属能逃出去的可能性不大,更不用说陈寿还敢找他们的儿子并且这种事还被外人知道。
接着看”可觅千斛米见与“,千斛米是什么概念,当时尚书令这样的高官的俸禄也没有千斛米,陈寿开口就向人家的儿子要“千斛米”,这太夸张了。
陈寿开始写三国志的时候只是属于私人修史,当时真正的官方修史是魏国王沈主撰的《魏书》。陈寿是后来才升为官方修史。就算要给米,丁家儿子也应该是给王沈,哪轮的到给陈寿。
真正没记载丁仪、丁廙的最大原因是他们两个人站错了组织队伍,他们是曹植的人,要知道,比他们两个人名气还高的杨修在三国志里都没有立传,杨修更是曹植的心腹,所以说哪轮得到他们

作者: xialei_026    时间: 2011-4-4 13:36:39

六弦之首 发表于 2011-4-4 13:34
“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这话 ...

我早就认为,写史的人往往也是站在某一利益一边的,所以想真正全面客观的了解真相,只有自己亲自穿越回去。
作者: liuliu40    时间: 2011-4-4 13:37:54

《三国志》虽然有不得已的回护之处,但是可信度很高,缺点么就是太简略。陈寿本人对故国的感情也是很深的。 吴国仅孙权一人称主,其他直呼其名。蜀汉则是先主后主。而且在蜀书十五中还记载了 《季汉辅臣赞》,足见其感情。
另外非帝王单独列传的还有陆逊。
作者: 六弦之首    时间: 2011-4-4 13:40:43

本帖最后由 六弦之首 于 2011-4-4 13:41 编辑
xialei_026 发表于 2011-4-4 13:36
我早就认为,写史的人往往也是站在某一利益一边的,所以想真正全面客观的了解真相,只有自己亲自穿越回去 ...

也有宁死不屈的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曰:“不与崔庆者死!”晏子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简单点说就是春秋时候一个臣子杀了国君,史官如实记载,这个臣子很恼火,把史官杀了,史官的弟弟接任,还是这么写,又把他弟弟杀了,史官的小弟接任,还是这么写,这时候别的国家有一个史官知道这件事,也要赶来如实记载这件事
这个臣子最后终于放弃了

作者: 江上秋雨    时间: 2011-4-4 13:43:10

史书不可能和董狐时相比,前四史总体还是可信的
作者: 江上秋雨    时间: 2011-4-4 13:44:31

liuliu40 发表于 2011-4-4 13:37
《三国志》虽然有不得已的回护之处,但是可信度很高,缺点么就是太简略。陈寿本人对故国的感情也是很深的。 ...

陆逊倒是忘了,惭愧

作者: kroosy    时间: 2011-4-4 22:58:59

liuliu40 发表于 2011-4-4 13:29
《三国志》作为前四史还是相当可信的,虽然由于形势原因,一些记载掩盖了司马氏弑君等事。对于故国,陈寿已 ...

惭愧惭愧                       ~~~~~~~~··
作者: zjgolem    时间: 2011-4-5 02:16:31

liuliu40 发表于 2011-4-4 13:29
《三国志》作为前四史还是相当可信的,虽然由于形势原因,一些记载掩盖了司马氏弑君等事。对于故国,陈寿已 ...

陆逊和诸葛亮 +1

           

作者: 渔家傲    时间: 2011-4-5 08:05:52

草,哪个朝代没有和谐内容?不让和谐书都留存不下来,你还能看着?有和谐内容就说这书不可靠?
完毕。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