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三国志专区活动之:品评新旧版关张 陆树铭VS于荣光 李靖飞VS康凯
新老版对比图
演义:(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老版的关羽,被陆树铭老师演得很传神,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尽善尽美,他塑的关羽形象10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另外,当初的化妆师也很厉害,把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化得很到位。新版虽然化妆师已经尽力了,但于荣光的眼睛实在是小了点。顶楼的那两张截图,非常能说明问题。
陆树铭版的关羽,冷眼一瞥,杀气凛然;于荣光版的关羽,同样是冷眼一瞥,却毫无杀气……至于说片子中的演技,个人觉得于荣光其实演得并不坏,但可惜于之前演过太多的反角,他演的关羽总给我怪怪的感觉,联想到别的片子里的反角,严重破坏关羽“武圣”的形象。
形象上本来就有致命伤,再加上朱苏进又把剧本改了个乱七八糟,高希希也导了个乱七八糟,所以于版的关羽,就此彻底杯具了……
说实话,两个都不像历史上的张飞。老版的张飞还好一点,虽然没有陆老师的关羽演得传神,但也算是把《三国演义》里刻画的张飞形象,演了个八九不离十。
可新版的张飞,那叫啥?张三傻?戴个帽子,也能戴得披头散发不说,讲话还直冒傻气,什么二愣子的话都讲得出来。有人还说他演得像水浒里的李逵,可我觉得他有些时候,演得比李逵还要傻……傻到让人无语。
如果说,老版和新版哪个更不像历史上的张飞,我绝对要投新版张飞一票。
《三国志》上对关羽有一句评价,“羽刚而自矜”,我觉得说得很到位。对于关羽败走麦城,不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都差不多。只不过《演义》上多了,孔明在临离开荆州前,对关羽的嘱托“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这一段情节。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如是说: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我是怎么都想不明白,关羽拒婚的出发点是什么,除了陈寿评的“刚而自矜”四字,难道还有什么隐情?我不知道,不论是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讲,因一时意气,而与魏、吴两面开战,绝对是关羽在战略上最大的失策。在此之前,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多半是因功而骄,不把世人看在眼里了。
荆州(严格说当时刘备占的是西荆州),位于长江中游,是益州的门户。刘备占了益州,如果能够保有荆州之地,则门户不失,不论是北伐中原,还是顺江东击,都是游刃有余。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献之策,“将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引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其中的关键前提,就是“跨有荆、益”,然后待“天下有变”,才能“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
刘备雄才大略,当初东吴想要回荆州,他死皮赖脸的,只还了一半,另一半怕是一辈子都不打算还的。其目的,也是为了贯彻诸葛亮的“隆中策”。结果,关羽失了荆州,刘备力排众意,一力对东吴开战,名义上是为关羽报仇,实际上又何尝不是想夺回荆州这个门户呢?应该说,刘备在战略上,还是有他的道理的,他心中也明白,在他有生之年,如果不能夺回荆州,蜀国怕是会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可惜,这一战大败……
刘备托孤西去之后,以当时蜀国的实力,已经不可能再与东吴开战,夺回荆州了。诸葛亮纵有惊世之才,也只是强于治国,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在军事上,他还算不上大家。甚至有人认为,他六出祁山,不但图劳无功,还累及蜀国的根本……我个人倒不这么看,蜀国当时偏安益州,如果不积极进取,怕是会败亡得更快。事实上诸葛亮一死,蜀国君臣上下都不思进取,结果如何?这话,扯远了……
如果关羽不失荆州,关羽也不会横死,张飞横死的机会也会小点,诸葛亮的隆中策也没有失去它的大前提,虽然说“天下有变”这种机遇可遇而不可求,但至少“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的大战略,还是有实现的机会。历史如何演变,还真的很难说。尤其是曹操死后,魏国内部纷争不断,那时正好是一个天赐良机。奈何……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如是说: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是他最大的致命伤,内轻麋芳、士仁,以至于二人关键时刻反水,引吴入荆;外慢孙权,以至于盟友变敌人,惨被暴菊。“尽虏羽士众妻子”,说惨,真惨!
《三国志》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关羽、张飞二人,世之虎臣,皆有国士之风,陈寿真是评得很到位。老版的三国,把这二人的性格,演绎得很传神,以至于现在只要一提关张,就会想起老三国中的关张。相比之下,新版只抓到了皮毛,却丢掉了神髓……惜哉!
新三国的关羽,形象上有七八分神似,但最最重要的一点就差得远了,关羽重在一个“傲”字,新三国的关羽没有将这点体现出来,有的时候反而像个怕主公的武将,他在曹操面前誓死不降的时候也没那种气势,现得有点做作。
老三国的关羽,形象上嘛,大概是受到经典的影响,个人觉得是蛮完美的,而且关羽的傲演绎得淋漓尽致,记得以前看的时候,关羽看人很多时候都是用俯视的眼神来看的,显得他看不上很多人,只因为他一个性格——傲。
骑神发的图刚好能做个对比,老版的关羽是不正眼看人的,瞧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算个什么东西,能让我关云长看得上眼。”新版的关羽则少了那种傲气,那张脸反而像是鳖了很久的大号没解决的样子。。。。。。
[attach]2374369[/attach][attach]2374370[/attach]
相对来说还是老版的形似一点,老版的张飞平时粗鲁地喝酒,打仗的时候却是个统领三军的霸气将军,写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待为宾客。这些老版的都演绎得很好。。。。
而新版的张飞发型实在让人很无语,一点没有张飞的感觉,我刚看的时候还以为是哪跑来的山贼。。。。
演义里的张飞可是有一定的学问的,说话也不是那么的粗俗不堪,新三国的完全就一土匪,说话都不经过大脑那种。。。。
如果关羽没有败走麦城并且守住了荆州,那蜀国也不会丧失2元大将,而且也不会发兵攻打江东,而导致实力大伤,搞得刘关张3兄弟齐齐归天,说不定3人都还能多活个10年、20年的,到时候,蜀国没有实力大伤,若是这时候蜀国把荆州让给东吴的话,东吴恐怕也是会联蜀共抗曹操,有诸葛的协助,打到长安是100%的了,到时候有没有一个魏国来给司马氏篡夺就只有天知道了。。。。
总的来说,新三国的导演八成是为了出名,而且是不管好坏那种,整部新三国拍成了一部商业剧,有些地方连观众的最低要求的达不到,选择演员这点已经让人诟病了,还把经典人物破坏成这样,我给了句评语——婶婶能忍,叔叔不能忍。。。。。。
根据三国志中描写的“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可是在新三国中于荣光所饰关羽 丹凤眼变成了眯缝眼。这个令我十分无法接受。关羽在人们的印象中应当是正义凛然,英姿飒爽的。虽然也许可以说于荣光所饰的关羽在性格上应该更接近关羽但是这无法从本质上改变人们对关羽的印象。陆树铭演关羽的时候下足了苦功,后天加工的丹凤眼与卧蚕眉使得他眼角处留下了疤痕。投手顿足间的傲气,说话时缓缓道来的霸气。单刀赴会时的从容不迫都使我印象深刻。于荣光也算是个非常老的老戏骨,他认为关羽的关键在于义字,并且他将义字也展现了出来。麦城关羽正义凌然从容就义。实在悲壮。。。
都不像,历史上的张飞应该是有勇有谋,我认为如果在311中他智力起码有80。三国志中队张飞的描述义释严颜。”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严颜就这么被笼络了。还有民间传说的“张飞审瓜” ,再仔细看看三国志里对张飞的描述“身高八尺,面白微须,好着白袍”。张飞其实是文武双全的一个智将,而且还培养了一个女儿成了皇后,对后代的培养也非常厉害。
荆州没丢的话,张飞也不会死。那么刘备也不会被陆逊火烧连营。蜀国国力还在。可以打襄阳。曹操不会这么开心。。总之。。结果太多无法预料。
英雄俱死不得其所,不得其时。关羽和张飞就是这样的英雄。出生在乱世。要大展报复攻城略地之时,死却轻于鸿毛。悲剧。
老版三国的关羽实在是演绎得非常到位,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应有的气质。海报那里的眼神,感觉得到眼神透露出的杀气,样子方面也足够把关羽的样貌神态都表现了出来。
相反新三国的关羽嘛。。。那眼睛说是丹凤眼我是不信了。。。眼睛太小,而且还眯起来。。。实在是看不出关羽的气势和形象。。。其实这都该怪朱、高2人。。。这样的水平把关羽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杯具。
老版张飞的形象也是非常的不错,把张飞该有的一些气质都演绎出来了,包括他的莽撞。
新版的张飞嘛。。。是个活词典不说,那行为活像一个二愣子。那样子看起来很劲爆,但是和演的结合不到一起,也成了傻的一部分。
按诸葛亮隆中对说的,得到荆州之后出兵宛、洛,再由益州出兵打秦川一带。那就是说,如果守住了荆州的话,隆中对是基本可以实现上述目标的,当然打不打得赢是一回事了。但是起码,对蜀国的更好发展留下了一条更好的道路。不过,既然东吴得不到荆州的话,肯定不会给蜀国有什么好果子吃。那样,也得分兵守住荆州。这样的话,对魏国的进攻实力将会大大减弱,而且也会受到东吴方面的牵制。除非,既能处理好荆州的归属问题,又能得到东吴的支持。不然,即使有了荆州,蜀国也逃不过灭亡的道路。
关羽和张飞也算是三国之中比较重戏份的角色了吧,但是在新三国里这2人丝毫不能让我觉得有什么大大的优点。。。大哥这样子,也不能要求小弟好得到哪里去吧。。。
老版三国关羽扮演者陆树铭,身高186,人高马大,形体宽硕,气势威武。
新版三国关羽扮演者于荣光身高较陆树铭矮不少,身形偏瘦,从整体气势上差了一截。
在表演方式上,老版陆树铭的表演,相当传神。说话声如洪钟,铿锵有力。性格表现上,豪放不羁。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比如眼神的犀利和狂妄、举手投足的架势,都非常摄人心魄,令人不得不被关羽所
“震服”。
新版于荣光在架势上总感觉很欠缺,没能演出关羽的“神”来。
首先在眼神上,于荣光的关羽,眼睛实在是太小了。看人基本不拿正眼看,总是把眼睛往地下看,跟人说
话的时候不知道他在看对方脸还是在看对方鞋子。这一点让观众看起来极其不舒服。
在关羽的举手投足的表演上,不够大气,体现不出气魄。总之整个状态都不如老版的“传神”。
新版张飞跟老版张飞比起来,差距确实太大了。
二者相比,新版张飞有以下不足:
面目不够凶悍:新版张飞脸太白,面目可爱,笑起来还有酒窝。猛张飞的那种“狠劲”首先在面貌上就没
体现出来。
说话方式:台词方面跟编剧有关,弄出一大堆“细说三姓家奴”之类的雷人对白。语气语调也不如老版三
国,李靖飞的语调低而狠,而康凯的声音有硬压的痕迹,还是明显中气不足。
像老版张飞擂鼓大喊“呀呀呀呀呀··”这种凶悍传神的表现方式,新版张飞就没能体现出来。
新版张飞还是跟老版张飞有很大的差距的。
关羽守住荆州,应该是既防住了了曹操,又打败了孙权。这一点实在很难假设,我也不敢想象。
因为关羽失荆州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必然的,一者关羽骄傲自大,对孙权疏于防备。二者刘备诸葛反应迟钝
,战略意识失误。三者曹操孙权联合几成定势,关羽以一敌二。四者孙权早就要收复荆州,报仇雪恨。吕
蒙瞒天过海,处心积虑,势在必得。可以说关羽荆州之失是必然的,早晚的事。
那么现在假设关羽守住了荆州,那么曹操必然受大挫。孙权更是气急败坏。关羽守住荆州,意味着樊城、
襄阳几乎握在手中。东吴偷袭关羽不成,必然两家反目。
此时刘备军势将极为加强,曹操孙权将势必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刘备。
这其实对刘备来说将是致命打击。
东有孙权掣肘,诸葛亮谈何安心北伐?反观历史,诸葛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以蜀汉的政治、军事系统来
看,蜀汉估计还是免不了早亡。
新版三国占有时代和科技的优势,能为我们拍出精彩的战争戏,能提供缠绵的爱情戏,
却不能沿袭人们心中固有的英雄情结和英雄形象,不能生动地展现心目中英雄的一言一行,实在很是遗憾
。
当然,历史上的关羽、张飞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估计谁也不能知道了。
作为影视的创作者,只能从内心最大的尊重出发,来还原英雄形象。毕竟,影视剧还是给观众看的,让观
众去感知的。
新版三国诸多演员的选择是饱受诟病,这就该制作者好好思考了···
1.请比较一下新老三国的关羽的优缺点。
2.新三国和老版三国的张飞哪个更像历史上的张飞?为什么?
3.若关羽没有败走麦城并且守住了荆州,设想一下蜀国未来的发展。
1.请比较一下新老三国的关羽的优缺点。
2.新三国和老版三国的张飞哪个更像历史上的张飞?为什么?
3.若关羽没有败走麦城并且守住了荆州,设想一下蜀国未来的发展。
4.总结。。。
1.请比较一下新老三国的关羽的优缺点。
2.新三国和老版三国的张飞哪个更像历史上的张飞?为什么?
3.若关羽没有败走麦城并且守住了荆州,设想一下蜀国未来的发展。
4.总结。。。
原帖由 慕容☆飘雪 于 2010-5-22 21:45 发表
1.请比较一下新老三国的关羽的优缺点。
老版关羽眼神是大亮点- -靠眼神杀人,新版感觉就1眯眯眼
2.新三国和老版三国的张飞哪个更像历史上的张飞?为什么?
老版张飞粗中有细,新版的感觉太傻,不过- -这个毕竟是演义啊- -( ...
陆树铭除了身高基本将“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的关羽近乎完美地呈现在荧屏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
于荣光的脸型是一个特点太奇怪了全国都找不到几个这样子的脸型. 明显前者完胜。
老版关羽的眼神很有气质。我以前老记得只要关羽睁开眼睛了,就要杀人啦。
新版关羽得益于科技的进步金钱的铺张武术动作比老关羽炫丽多了。
这个历史是指三国演义么,
说实话新版张飞小白脸,有酒窝,虽然喜欢装凶,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内心是一个可爱到不行的人,别说新版张飞还特别有知识,不仅是临时充当易中天给吕布讲解三姓家奴,还是动不动就要数一万个窟窿
都表明出新版张飞异于常人的智慧。
相比之下老板张飞循固守旧,表演相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形象没有半点突破。
YY剧情我不适合啊。蜀国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弱国迟早要被灭的。
陆树铭自己都坦言关羽严重的限制了自己的戏路。支持老板关羽
支持新版张飞!!!不解释
“老版《三国》就好比观众的初恋,很多观众是恋旧的,刚开始看新版觉得不适应,但看多了就会发现新人也有新人的魅力。”
-----搞兮兮
新《三国》现“龙套之王” 演过十余个角色(组图)
第23集里他是曹操的家丁
第25集里他成了张飞的手下
第28集里他变成了将军
第35集里他是荆州来使
东方网5月23日消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将一个龙套演员的明星梦诠释得淋漓尽致,此前也曾有网友披露过频繁在TVB剧、周星驰电影里出现过的超级专业大龙套。但最近,有眼尖的网友竟然在大腕云集的新《三国》中发现了这样一位堪称“龙套之王”的群众演员。他不但演过新《三国》中的将军、家丁、太监等角色,而且还曾在连续4集里出现过3次。由于这位演员每次都出现在不同“阵营”里,所以网友们戏称他为《三国》中的“最牛无间道”。
演过十余个角色
这位“龙套之王”在新《三国》里无处不在,平均1.5集出现一次,饰演过的角色包括太监、家丁、将军、亲信等十余个角色。
第1集他是给曹操提鞋的太监,第23集里是替曹操给关羽送礼的家丁,第25集时成了张飞的手下,到了第28集,他又变成了袁绍手下的将军,还奉命将田丰赐死。袁绍被灭后,这位“龙套之王”的戏却没完,在第30集摇身一变成了蔡瑁的手下。别以为他到了蔡瑁帐下就该安分了,演到第32集时,他又成了刘备亲信。此外,他还是第35集里向刘备通知刘表病危的荆州来使,是第48集里的刘度之子刘贤,还是第54集里刘备迎娶孙尚香时酒宴上的侍从。
角色大多有台词
既然号称“龙套之王”,当然与那些无名、无台词的龙套不同。网友们发现,这位大龙套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有台词和特写镜头,甚至一些角色还有名有姓。能够被网友们发现,则是因为他频繁更换身份,却不刻意化妆,顶多粘个小胡子。
网友“羽林虎贲”评价说:“怎么说也是露脸有台词的角色啊!在4集里面出现3次,而且次次都换阵营,粘个小胡子就是将军,不粘就是太监、仆人,太逗了。”还有网友调侃地说:“高希希完全没有必要拍《三国》啊,他可以拍《无间道》了。”“高希希太财迷了吧?就不能换几个新面孔演演?”
一天收入100元
虽然记者想尽办法也没能从剧组方面了解到这位龙套演员的名字和电话,但有剧组工作人员表示,新《三国》的龙套演员工资并不高。工作人员透露,龙套演员是演一天拿一天的钱,普通龙套演员一天的工资是30元到50元,演得好的是80元一天,但“这种有台词的一般是100元一天,都是跟组拍摄,一天8小时工作制,并不是说一场戏多少钱”。
导演爱用大龙套
虽然网友们认为高希希频繁用同一个龙套演员“太财迷”了,但高希希却告诉记者,这在剧组里是很正常的。高希希说,新《三国》里有名有姓的角色接近300个,像这位“龙套之王”这种随时要用的小配角更多,“剧组不可能因为只有一句台词的角色都换不同的演员来演。而且一般的群众演员会怯场,一场戏不可能经常因为一个小角色的失误而重拍,熟练的龙套演员肯定机会更多,导演也爱用”。
原帖由 yuangyuang 于 2010-5-23 20:55 发表
1.请比较一下新老三国的关羽的优缺点。
老版和新版最大的不同是老版表现更加理想化,更飘逸。
老版的缺点是武圣人和大众脸差不多,没啥气派和威仪。
新版则更关注于表现勇武和威严。
新版缺点在于缺少对于关 ...
老版三国的关羽基本无可超越,奠定了一代人心目中关羽的形象和地位。
新版三国的关羽毫无气质和杀气可言,不过高和朱应该得负很大责任。
老版张飞充分体现了张飞那种粗中有细的描述,而且也更贴近人心。
新版张飞是活词典不解释。
其实细想起来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和东吴的利益冲突造成了荆州这个地方的尴尬。
新三国还真的没几个能超越老版三国的地方。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