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光荣有些偷懒,三国志11的黄巾武将太少了 [打印本页]

作者: hushan33    时间: 2009-8-13 19:15:34     标题: 光荣有些偷懒,三国志11的黄巾武将太少了

三国志11中的黄巾武将们,如程远志、邓茂、高升、裴元绍等基本上都是三国演义中的黄巾武将  (超级跑龙套,都是处于被“一刀砍与马下”之角色)

也只有张曼成和波才未在演义中出现,不说其他民间小说,其实正史也有很多黄巾武将的存在啊... ...

像烈女赵媛姜MM、在鹿肠山与吕布交锋的郭大、还有左髭丈八、赵祗、马相、黄骧、王度、吴霸、黄劭、司马俱、陈败、梁仲宁、赵慈、来达、陆梁 等等等等

这些或斩杀过当地郡守响应起义,或为三十六路黄巾军之领袖,也有些与名将们有过交锋,好歹也比裴元绍,卞喜之流强吧!

[ 本帖最后由 hushan33 于 2009-9-7 23:56 编辑 ]
作者: julit    时间: 2009-8-13 19:20:17

陈涉、吴广或者是农民起义的粉丝就会全做出来..........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就算做出来也强不到那里去,游戏里就多了一堆抢夺......
作者: hushan33    时间: 2009-8-13 19:26:36

虽说如此,不过武将多点总是好,数据垃圾还能仍到后方种田

可是黄巾那个人少啊............前期造建筑让我是 “莫莫无语两行泪”
作者: bd6309    时间: 2009-8-13 19:44:42

黄巾军人很多啊,   251里在中原的大势力除了曹魏就是黄巾了.
作者: zyj881216    时间: 2009-8-13 19:48:34

你说的那些也基本不是演义或者三国志里有的,其实三国里有记载的人本来就不多的,游戏里600多人差不多了
作者: julit    时间: 2009-8-13 20:05:40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
作者: 传说的猫    时间: 2009-8-13 22:44:34

原帖由 julit 于 2009-8-13 20:05 发表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



  吴压狱
作者: 小玩魔    时间: 2009-8-14 00:27:28     标题: 回复 #6 julit 的帖子

好精确的数据啊~~~
佩服
作者: kevinurd    时间: 2009-8-14 04:32:53

黄巾人再多  也没有玩政治的吧  给你再加20个你造建筑也依旧流泪
作者: 高桥镇虎    时间: 2009-8-14 10:46:10

黄巾在历史书被夸的那个正义啊,反倒是群雄争霸被一笔带过。
作者: julit    时间: 2009-8-14 11:20:39

我从来都看不起陈涉、吴广两反贼!~别人都能到,为什么就他们误呢???
黄巾党是邪教造反.........比那什么轮危害更大!

真正的农民起义是明初农民起义!!~~
作者: marsf    时间: 2009-8-18 06:53:35

应该说是忙不过来了...这的...那的...
作者: hushan33    时间: 2009-9-8 00:18:28

原帖由 julit 于 2009-8-14 11:20 发表
我从来都看不起陈涉、吴广两反贼!~别人都能到,为什么就他们误呢???
黄巾党是邪教造反.........比那什么轮危害更大!

真正的农民起义是明初农民起义!!~~ ...


真正的农民起义是明初农民起义? 非也,红巾军也是利用了白莲教宗教的形式来进行起义的,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便是白莲教主

农民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力度极大! 仅清朝的白莲教起义,波及范围并不大,根据清史稿户部的记载,就造成了1亿1千万人口的损失

何况类似明末农民起义,以及清太平天国这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
作者: 高桥镇虎    时间: 2009-9-8 12:55:54

原帖由 julit 于 2009-8-14 11:20 发表
我从来都看不起陈涉、吴广两反贼!~别人都能到,为什么就他们误呢???
黄巾党是邪教造反.........比那什么轮危害更大!

真正的农民起义是明初农民起义!!~~ ...

把你从家里拽出来去卫所,按期到不了还要腰斩,你屁颠屁颠的跑去,然后还帮着暴秦骂跟你同病相怜的人,你品质真高尚。
作者: 雾下的朦胧    时间: 2009-9-8 13:03:57

不起义和起义都一个样,少数人的利益,大多数农民生活照样困苦~
作者: 南冥羽    时间: 2009-9-8 16:23:03

可以自己建立新武将嘛。。。头像自己找找合适的就可以啦
作者: edison.chen    时间: 2009-9-8 17:26:15

原帖由 julit 于 2009-8-14 11:20 发表
我从来都看不起陈涉、吴广两反贼!~别人都能到,为什么就他们误呢???
黄巾党是邪教造反.........比那什么轮危害更大!

真正的农民起义是明初农民起义!!~~ ...


朋友,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陈吴两人?
人嘛,被逼急了谁都要"咬人"的 ,难道你不是吗?
至于你的"别人都能到,为什么就他们误呢?"的言论,荒谬之极!
别人的嘴巴都不缺德,为什么就你的缺德呢?
什么道理?
暴君fans
作者: a282109497    时间: 2009-9-12 17:00:20

虽说如此,不过武将多点总是好,数据垃圾还能仍到后方种田

可是黄巾那个人少啊............前期造建筑让我是 “莫莫无语两行泪”
作者: 夜明伴露    时间: 2009-9-12 17:19:15

农民起义这东西,只能作为历史产物来进行分析,亦或是从道德角度来同情,因为人家的确是活不下去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受的压迫实在是太重了,但绝对不能提倡什么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历朝历代那么多的农民反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只是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历史书上所谓农民起义修正了社会生产关系,让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这种阿Q论真是鬼才相信,杀人越货,血流成河之后怎么就促进社会生产力了?是不是人类必须不停的斗争斗争再斗争才能进步?斗来斗去,只能斗得家破人亡,而不会斗来个所谓新世界。元朝张养浩所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历史周期律何时才能找到答案呢
作者: 冷自泉    时间: 2009-9-12 17:26:45

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作为一个农业社会,中国的土地能够供养得起的人口数目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当一个王朝安享两三百年太平之后,随着人口数目的急剧增加,人均生存资源也就因此急剧减少,最终以农民起义的形式将这矛盾爆发释放出来……然后人口减少,土地足够分配,矛盾消弭,于是又一个崭新的朝代诞生了……
作者: avril560    时间: 2009-9-12 17:28:25

有落雷就行啦 ~~~~~~~~~~~~~~~~~~~~~
作者: daniel232519    时间: 2009-9-12 17:31:21

好精确的数据啊~~~
佩服
作者: kbforce2    时间: 2009-9-12 20:26:17

原帖由 夜明伴露 于 2009-9-12 17:19 发表
农民起义这东西,只能作为历史产物来进行分析,亦或是从道德角度来同情,因为人家的确是活不下去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受的压迫实在是太重了,但绝对不能提倡什么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历朝历代那么多的农民反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只 ...



挺客观!其实农民起义是活不下去,但他们实际上让更能忍的大多数农民更活不下去!动机值得同情,但不少人行为极为残暴。
作者: miqi1983    时间: 2009-9-12 20:38:20

311黄巾 基本全部重绘 而且画工极佳~够可以的了……
作者: julit    时间: 2009-9-14 11:21:21

原帖由 hushan33 于 2009-9-8 00:18 发表


真正的农民起义是明初农民起义? 非也,红巾军也是利用了白莲教宗教的形式来进行起义的,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便是白莲教主

农民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力度极大! 仅清朝的白莲教起义,波及范围并不大,根据清史稿户部的记载,就造成了1 ...



是啊,也是这样,不过我的意思主要是驱除鞑靼,还我中华!
清朝的太平天国、白莲教这些起义的宗旨没有到达这个高度啊,尤其是那个太平天国,也不是没建立政权~~,结果建立政权后想的是些什么?无非就是争权夺利,让自己成为压迫别人的人而已!......就算他们口里说了,实际上没做到,估计他们也没想做到,所以我比较推崇实际做到了的明朝农民起义......至于后面争夺皇帝位置,其实不管谁做了皇帝,中国人都不是4等人了......只是朱元璋是成功者而已!




原帖由 高桥镇虎 于 2009-9-8 12:55 发表

把你从家里拽出来去卫所,按期到不了还要腰斩,你屁颠屁颠的跑去,然后还帮着暴秦骂跟你同病相怜的人,你品质真高尚。


我品质没那么高尚,如果谁把我从家里拽出来,给我一根棍子说:“你是士兵了,为国捐躯去吧!”我做士兵的第一次战斗就是一棍子抽在他脸上。

但是陈涉不是平民或者公民,而是官吏,并且是军官。
《史记•陈涉世家》中说:发闾左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陈胜担任其屯长。
“屯长”不是个临时的官,而是秦国早就有的常设官职。在《韩非子》中有“试于屯伯”,就是从屯长这样的职位作起。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法律里面,多次提到了屯长,说“卒”会受到“屯长”的监督,屯长是高于“仆射”的军官。对于冒领军粮的人,他上级的屯长要接受戍边一年的处分。
《商君书•境内》:“五十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屯长为五十名士卒的长官,屯长和百将也一直连用。《商君书•境内》还说:“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 这里说“百将屯长不得斩首”,是说屯长打仗时不需要亲自去斩首,而是按所带队伍的总体指标来考核。屯长是军官,这是确切无疑的事情,不用直接杀敌。按秦的爵位,到了第四爵不更以上,不再依据斩首而进爵,而是依据他所带队伍的总体斩首指标完成情况,来对他授爵。据此可以推测,屯长一官的爵位应该能达到第四爵的不更。

《后汉书•百官志》云:“大将军营五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屯长比大将军低三级。如果大将军是军长,部是师,曲是团,屯长就是营长——不小的官了。确实,九百人已经够现代一个营的编制了。这里说的是东汉的制度。东汉官制大体沿袭西汉,西汉官制又大体承袭秦制。在没有更多史料证明情况下,我们可以大致认为秦时屯长之级别为比二百石。按照秦朝爵位,拿二百石俸禄的,属于第四爵不更。二百石已经很不低了,县长是五百石至三百石之间。

秦是个很重视法律制度的国家,更是非常重视军队组织的国家,军队分三个部分,即京师兵、郡县兵、边防兵。国家唯一一次使用非职业士兵那就是章邯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涉军。非常时刻都不以平民为军,难道就没事做,想叫陈涉反那么两下??屯长是个从秦国以来就常设的中下级官职,严格的算起来陈涉的大泽乡起义不算是农民起义,而是军队哗变!

要说秦暴也可以,要说秦不暴也可以~~首先第一点,秦是非常重视法律制度的,阁下不反对吧?其实问题就出在了这个重视法律制度上,秦国以及秦国早期占领或者是距首都地理距离比较近的地方早已经适应了秦国的法律。秦法可说是面面俱到,连一些细枝末节都规定死了,在秦国实行这个法律可以比喻成现在的军事管制地区。但是秦统一全国后并没有之前统一的例子可参照,继续实行了这个法令,在东、南这些距秦国都比较远的地区的人并不适应这样的法令,或者说是过惯了闲散的日子,一下子改不过来!这是施政的错误,而非是秦国原本领土实行“仁”政,而对原非秦地方实行横征暴敛的“暴”政!但对于这些不习惯的人来说,就是“暴”了!若是秦朝能实行“政令试行地区”,用十年时间一步步加强人民的法律意识,或者秦始皇还能多活十年。那么后人可能都是用天平、试管来做饭的了......

秦灭亡也不是因为“暴”,是多方面的。秦常设军队并不多,大约就在百万左右,其中大约一半是地方兵,就是类似于陈涉这样的郡县兵。40万左右的边防兵,这些也是秦的主力部队,可惜当时20万左右在北方戊边,30万左右南下“开疆拓土”去了,导致了中央无兵平反的局面,只好征用了刑徒及奴产子做为部队。北方的部队在蒙恬死后南下缓慢,军无战意,却又适逢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将领——项羽,部队完全被打散了。南下部队的主将就地称王,在汉朝建立100多年后才终于受封,归于中原王朝!!!

看不起陈涉是我个人,你可以继续把他看成一个农民,因为受不了秦的“暴”政,而起义的农民领袖!!


原帖由 edison.chen 于 2009-9-8 17:26 发表


朋友,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陈吴两人?
人嘛,被逼急了谁都要"咬人"的 ,难道你不是吗?
至于你的"别人都能到,为什么就他们误呢?"的言论,荒谬之极!
别人的嘴巴都不缺德,为什么就你的缺德呢?
什么道理?
暴君fans ...


请不要骂人,对于你这种嘴巴的人,懒得回......
作者: julit    时间: 2009-9-14 11:31:28

原帖由 夜明伴露 于 2009-9-12 17:19 发表
农民起义这东西,只能作为历史产物来进行分析,亦或是从道德角度来同情,因为人家的确是活不下去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受的压迫实在是太重了,但绝对不能提倡什么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历朝历代那么多的农民反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只 ...



恩,我也是你这种观点!!

我认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就是农耕文明造成的,中国每稳定一段时间,就会人口剧增。而当时的农耕环境可以说是望天收,人口多到了收成满足不了消耗的地步,就需要迁移,而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西面是山区不适合大量迁移、居住;北面是草原,气候寒冷,生存方式也主要是游牧方式,也不适合大量迁移;南面热带、温带地区森林茂密,地形复杂也不适合大量迁移;东面就不用说了,是大海。这种情况下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是必定会爆发的。只要那么一次小小的灾害做为导火索......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