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311剧本“魔王乱世”战报小说“策马定江山”(第一章完结) [打印本页]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3-30 11:55:56     标题: 311剧本“魔王乱世”战报小说“策马定江山”(第一章完结)

YY无罪,挖坑有理!
还是老样子,不一定会写完,写多少算多少吧。



策马定江山



创世纪190年,由于魔王大蛇远吕智的兴风作浪,神洲大地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各地刀兵四起、战乱不断。
同时,这也是一个英杰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没有所谓的正统与正义,唯一的真理便是——有实力,才能生存!
此时,在神洲大地的西南部,有着“独眼龙”、“飞虎子”之称的李克用,率领他的“十三太保”与梁国的朱温对峙争雄,可谓死敌。而在李克用后方,则是实力强大的西汉国、南方彪悍的吐蕃国也虎视眈眈。
处于强敌环伺的李氏一族,如何在夹缝中生存下来?他们在这乱世之中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311剧本“魔王乱世”


http://game.ali213.net/thread-2585774-1-2.html



目录




第一章 宿敌之战

第一回 黑云都
第二回 枪挑葛从周 马踏李思安
第三回 诱敌
第四回 收网
第五回 围杀
第六回 结盟西汉
第七回 李亚子百骑劫营
第八回 千钧一发
第九回 大败吐蕃
第十回 消灭宿敌




共有42个势力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9-4-8 11:16 编辑 ]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3-30 11:56:26     标题: 第一回 黑云都

第一回 黑云都

襄国城内,凯旋而归的军队被城内的百姓夹道欢迎,在军队的最前面领队的一员大将,身高在七尺开外,生的虎背熊腰,面容如雕像般冷峻,剑眉虎目,三山得配,四方阔口,大耳有轮。只见他头上戴一顶赤金烈焰冠,朱缨倒挂,身披金甲,赤红色征袍如烈焰般风中飘舞,得胜钩处挂着一杆虎贲枪,碗口粗细。此人便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首,人称“飞虎将”的大太宝李嗣源。其人本是突厥别部沙陀族人,无姓氏,因其擅长骑射,为人淳厚寡言,执事恭谨,被李克用收为养子,赐名李嗣源。

此刻,李嗣源虽然面上毫无表情,心中却在不停的思索:“此次与梁军一战,我军本处于优势,不知为何却突然接到了父亲撤兵的命令。在如此情势下,不仅放弃了本来的优势,还极有可能被敌军追杀惨败。若非九弟足智多谋,于撤军途中设伏兵奇袭敌军,恐怕此次不仅不能大获全胜,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到底是出了何等急事?竟然逼的父亲做出如此决定呢?”

会说在不久之前,梁军以大将杨师厚为元帅,领兵五万攻打后唐,李克用则派遣李嗣源并李嗣昭、李存审、李存贤、史敬思、李存孝领兵三万迎敌。

梁军中也是猛将如云,除闻名天下的“王铁枪”之外,尚有“山东一条葛”的葛从周、绰号“刘开道”的刘知俊以及张氏三兄弟等人,皆为勇冠三军的猛将。而元帅杨师厚,更是拥有曾击败过后唐名将周德威的辉煌战绩。

后唐军李存贤领兵五千为先锋,率先与梁军相会,双方列开阵势。李存贤提枪勒马往对面观瞧,只见对阵旌旗招展,门旗下闪出一员大将,头戴赤金吞天盔朱缨倒挂,身穿大叶黄金甲,足下一双五彩虎头战靴。掌中一口合扇板门刀,八十斤重,好一员威风凛凛的大将。此人正是“山东虎”葛从周。


李存贤催马向前,用抢点指道:“呔!敌将上前受死!”。
对面大将笑道:“哈哈哈!娃娃,口气不小,今日叫你刀下超生!”催马伦大刀杀上前来。
二人刀枪并举杀到一起,十几回合未分胜负。
但李存贤在力量上毕竟稍逊一筹,渐渐落得招架之势,而葛从周确是越杀越猛,掌中大刀虎虎生风,上一刀、下一刀、左一刀、右一刀,刀刀不离后脑勺,李存贤是险象环生。

在一旁压阵的李嗣昭见势不妙,担心十弟有所闪失,急忙一挥掌中一对龙虎钢鞭,率军掩杀上来。
梁军副先锋李思安见此情景也领兵杀将上来,李思安身长七尺,勇武有力,掌中大槊上下飞舞,左冲右突,无人能当。
双方混战在一起,难解难分。
就在此时,忽听一阵呐喊声从东北方响起,李嗣昭抬眼望去,惊见一片“黑云”由东北方压来。
定睛细看,原来是五千左右的梁军,皆以皂衣蒙甲。
这对军兵十分勇猛擅战,皆有以一敌十之能,后唐军兵一时难以抵挡,被压得向后退却。


李嗣昭暗道不好:“原来朱温老贼派出了他最精锐的部队‘黑云都’!,看来是一番苦战了,不过只要等到大哥的后续部队赶来,我方还可以扭转局势。”
于是高声疾呼:“上前者有功,后退者立斩!”说话间挥鞭打死两名后退的军官,众将士不敢后退,后唐军勉强稳住了阵势。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9-3-30 12:01 编辑 ]
作者: aflash    时间: 2009-3-30 12:10:46

话说广翔兄,你这个MOD剧本上传的那个网盘,真的很难下载,真的……
到现在也没下成……
作者: 因苏阿    时间: 2009-3-30 12:15:07

没记错的话,黑云都是杨行密的部队
朱温的牙军有拔山都,最精锐的应该是厅子都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3-30 12:17:15

原帖由 因苏阿 于 2009-3-30 12:15 发表
没记错的话,黑云都是杨行密的部队
朱温的牙军有拔山都,最精锐的应该是厅子都

YY的嘛,有虚构的成分。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3-30 12:17:55

原帖由 aflash 于 2009-3-30 12:10 发表
话说广翔兄,你这个MOD剧本上传的那个网盘,真的很难下载,真的……
到现在也没下成……

我这里用不了纳米盘,很奇怪
作者: alovelycat    时间: 2009-3-30 12:44:53

又开坑了                 
嗯,我支持一下
作者: Mark-Jordan.Air    时间: 2009-3-30 13:35:34

不错。。 支持广翔兄。。~~~!等待剧情发展。。。。
作者: juntakashi    时间: 2009-3-30 14:50:08

很好!

后唐很容易的,就只打朱温就好了,左边成都会一直发兵打辛潼,不会有威胁
作者: aflash    时间: 2009-3-30 15:38:43     标题: 回复 #5 广翔公 的帖子

如果可以 再分流一个网盘可以么
这个真的下不动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3-31 11:14:54

第二回 枪挑葛从周 马踏李思安

却说后唐军被梁军的“黑云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勉强支撑。
就在此时,忽听后唐军后方一声呐喊,如春雷般炸响:“呔!梁军休得猖狂,你家十三太保在此!挡我者死!”
梁军听得十三太保之名,除“黑云都”之外,皆如惊弓之鸟。
这也在情理之中,就连梁军第一猛将王彦章也不是“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对手。
当时在各国皆流传一句话,“王不过霸,将不过李!”这“霸”指的是楚国的“霸王”项籍,而“李”则正是这位“十三太保”李存孝。

原来,后唐军元帅李嗣源接到探报,前锋与梁军最精锐的部队遭遇,岌岌可危。于是命李存审率领大部队,自己则与李存孝领五百“横冲部”急行赶来援助。
话说这五百人的部队人数虽少,但确是精英中精英的,而且皆为死士,各个视死如归,如此一来更是勇不可挡。
因此后唐军如被注入了一记强心剂,顿时气势如虹。
但梁军也毫不示弱,一时僵持不下。

却说李存孝,挥舞混铁槊,于万马军中出入如飞,如入无人之境。


当他发现十哥被葛从周杀的险象环生,立即催马向其冲去,梁军如波开浪裂,李存孝径奔葛从周。
李存孝大喝一声 :“贼将拿命来!”,葛从周一惊之下尚不及反应,李存孝已如闪电一般擦身而过,混铁槊正中胸口。
葛从周被戳在混铁槊上,随着李存孝的冲力离开了自己的坐骑,李存孝随即一甩,将葛从周的尸体甩了出去,撞到了十几名梁兵。


一旁的梁军副先锋李思安见此情景又惊又怒,“好贼子,竟敢偷袭杀我大将!”挺槊杀向李存孝。
李存孝冷哼一声:“不自量力!”眼见大槊刺来,不多不闪,用左手中的毕燕挝一挂,将大槊钓住。
李思安急忙向回撤槊,不料使了几次力却纹丝不动,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李存孝冷笑道:“比王彦章还差些。”随即挺右手混铁槊便刺。
李思安急忙撒手扔了兵器,翻身滚下鞍来。
怎料李存孝一提坐下奔宵马,宝马双蹄高高抬起,重重落下,可怜梁军大将,丧命马蹄之下。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4-1 09:11:06

第三回 诱敌

此一战,后唐军反败为胜,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双方大部队赶到,各自扎营对兵不战。

后唐军军营之中,李嗣源与众兄弟和将官商议军情。
李嗣源:“此番我军初战告捷,但梁军元气未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李存孝:“大哥多虑了,待明日小弟前去讨战,提杨师厚那老儿的人头前来。”
李存审:“十三弟勇猛绝伦,世人皆知,但杨师厚老谋深算,又经前日一战,必不会与贤弟硬碰硬的厮杀。即便我军前去讨敌骂阵,那老儿也就不会轻易出战,因此我当以计诱之。”
李嗣源:“九弟有何妙策?”

李存审,字德详,原姓符,名存,陈州宛丘人。曾以六百骑袭击梁营,使梁军大乱,烧营夜逃。李克用以为左膀右臂,收为义子,赐姓李。
李嗣源深知在他的兄弟之中,若论勇猛当首推十三弟,但若论统兵趋将、文武双全,非九弟李存审莫数。

传令兵:“报!启禀元帅,主公有令,命大军立即回师襄城,不得有误。”
“什麽?!在如此紧要关头,竟然要班师?”
众人皆是一惊,不明所以。

李存审:“大哥,依我之见,若非有十分紧要之事,父亲绝不会作如此决定。”
李嗣源:“梁军见我军撤退,必会随后追杀,贤弟有何良策?”
李存审:“大哥不必担心,杨师厚见我军刚刚获胜却突然撤军,必然不敢贸然追击,只会先试探的跟随,待查明情况后才会发动攻击,而小弟正好借此施展诱敌之计。”

却说梁军,梁军元帅杨师厚接到探马禀报,后唐军竟然撤军了。
“难道是敌人后方发生紧急事件?还是敌人的诱敌之计?是追击?还是按兵不动?”杨师厚举棋不定,众将军们也是各执一词。
杨师厚目前所担心的是,目前我军已经一战失利,如果现在敌人撤退我竟不敢追击,让主公知晓此事必定说我指挥无妨,而且胆小如鼠,被敌人一战就吓破了胆,到时定我一个贻误军机之罪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想到此处,杨师厚立即下令,命张归厚领兵先行尾随后唐军,并一路探查情况,自己则督大军随后而行。

尾随几日之后,杨师厚通过情报发现后唐军此次撤退十分匆忙,而且一路上丢了不少军需物品,还有不少脱队的士卒。
“看来敌人是轻装急行军撤退。”杨师厚心中思量。
尤其是杨师厚还通过俘虏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报,原来襄国城正遭受吐蕃军的进攻,岌岌可危,李克用这才急下令李嗣源班师回援。
杨师厚此次出兵之前,曾遣密使至吐蕃国,约定联合攻打后唐,平分疆土。
杨师厚:“看来此计已成。”

“元帅,这可是大好时机,我军应当立即乘胜追击,必然可将其一举歼灭!”大将王彦章说道。
杨师厚:“嗯...”
王彦章:“元帅不可再犹豫了,前一仗我军损兵折将,如果我们不能将功补过的话,主公必然大发雷霆。”
听了王彦章一席话,杨师厚下定决心,追击!
于是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下去。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9-4-1 09:14 编辑 ]
作者: sanguo11mi    时间: 2009-4-1 12:12:04

哈哈。广翔公,我没来晚吧~挖哈哈支持支持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4-2 06:54:12

第四回 收网

却说梁军大将张归厚,接到杨元帅的命令,命他加快追击后唐军,但要小心敌人断后的兵马。
“元帅也太婆婆妈妈了,难不成一战之失就被吓破了胆?”张归厚不以为然。
正行进间,忽见前面有一队后唐兵,队形不整。
“此时正是我立功的大好时机。”想到此处,张归厚将大刀在空中一挥,一声令下:“众将官,此时正是为死去的将士报仇雪恨之时,随我冲啊!”

前面断后的后唐大将乃是第十一太保“白袍”史敬思,此时闻得后面追兵赶来,急忙摆好阵势严阵以待。
张归厚勒马停蹄,手托大刀仔细观看,只见眼前一员大将,头戴亮银盔,身着亮银甲,白袍素带白马银抢,生的是浓眉大眼,威风凛凛。
张归厚:“我当是谁,原来是十一太保,今日你孤军断后,插翅难逃,识相得乖乖下马受俘,免得在本将军刀下做鬼。”


史敬思:“口出狂言,想让本将军投降,你还不够资格。”说话间拍马摇枪来战。
二将战在一起,不数合,史敬思败走,张归厚随后追杀。
约走十余里,史敬思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


张归厚正欲再追,后方赶来杨师厚的传令兵。
传令兵:“杨元帅请将军务必小心,勿中敌人埋伏。”
张归厚怒道:“敌军如此不堪一击,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于是又率军追干下去。

再说后面追赶的杨师厚,接到前方梁兵禀报“启禀元帅,张将军与敌军断后部队交战,大获全胜,斩杀敌将史敬思。后与敌军主力交战,敌我兵力悬殊,请元帅速速前往支援!”
杨师厚:“好,立即带路,加速前进!”

杨师厚领军追至峡谷出,心中不安:“ 已追至此处,为何还不见张归厚的人马,难道情报是假?!”
再一看四周环境,杨师厚不禁心中一凛:“此处道路狭窄,山川相逼,若有伏兵吾当奈何?”
正欲下令撤兵,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杨师厚一惊调转马头,早见后唐伏兵拦住归路。
为首一员大将,头戴赤金烈焰冠,朱缨倒挂,身披金甲,掌中一条虎贲枪,正是大太宝“飞虎将”李嗣源。

李嗣源:“杨元帅别来无恙?吾等费了一番心思才得见元帅一面,阁下怎好匆匆离去?贵军张将军在此,请阁下一见。”
说话间一挥手,由后唐军中抛出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在尘埃。
杨元帅定睛一看这人头,心中一沉,不是张归厚却是何人。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9-4-2 07:11 编辑 ]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4-3 06:51:16

第五回 围杀

李嗣源:“请杨元帅到敝国做客。”
杨师厚:“哼,梁国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你是痴心妄想!”
李嗣源:“那就修怪李某无礼了。”随即一挥掌中枪当作军令,霎时后唐军伏兵四起,一起围杀上来,将梁军围在核心。

梁军大将王彦章件大事不妙,高声大呼:“元帅随我来!”随即挥铁枪左突右杀,一时竟无人能阻。
后唐大将李绍奇挥舞大刀,抄至王彦章身后,用刀攥猛磕王彦章后心窝,顿时王彦章嘴上鲜血淋漓,丢枪坠马,唐兵一拥而上将王彦章五花大绑。

此时杨师厚正与李嗣源交战,见王彦章被擒不禁心中一慌。
论功夫,原本杨师厚比李嗣源就稍逊一筹,加上此时此刻自己身陷重围,大将被擒,杨师厚更加慌了手脚,李嗣源瞅准时机,大喝一声,一枪刺杨师厚于马下。



后唐军此番大获全胜,随即压着王彦章凯旋而归。
回到都城,李克用亲自招降王彦章,王彦章丝毫不为所动,大声疾呼:“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只可断头,不愿屈膝!”
李克用无奈,只得亲自敬酒为其壮行,并加以厚葬。


这正是,自古烈女侍一男,从来忠臣不二投。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9-4-3 06:53 编辑 ]
作者: leeminjoe    时间: 2009-4-3 08:03:47

广翔公的大作。。。。期待
作者: a29916633    时间: 2009-4-4 00:20:47

支持廣翔老大的大作
也期待下一個大作
作者: hey3636    时间: 2009-4-4 12:49:50

广翔公早有耳闻,是个喜欢做精美剧本的人!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4-4 14:32:44

第六回 结盟西汉

与梁军一战,后唐虽大获全胜,但却无暇庆贺,因为他们要立即筹划面临的又一场战斗,这也是为何李克用急召大军回师的原因。
原来吐蕃军果然与梁军要夹击后唐,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却未料到梁军已然惨败。

对于后唐来说,吐蕃军是初次交手的敌人,因此存在更多的未知。
李克用:“郭军师曾遣人前往西夏修好,约定一旦吐蕃出兵犯我,西夏则出兵攻打逻些予以牵制,不知对方会不会遵守约定。”
李存璋:“父亲不必担心,西夏与吐蕃交兵多年,可谓势同水火,西夏必会与我军联合,这对其有利无害。”
李嗣昭:“嗯,德璜所言有理。父王,儿臣目前所担心的并不是西夏是否会出兵,而是前线的存勖。根据情报,吐蕃这次出兵号称十万之众,虽然根据分析吐蕃不可能出兵十万,但五、六万总是有的,而存勖目前只有不到一万人马镇守边境。虽然存勖胆略绝人,但兵力悬殊也是很大的问题。”
李克用:“嗣昭所说也正是我所忧虑的,但我军目前总兵力也只有五万,如果派去抵御吐蕃,一旦梁军或西汉军前来攻我,又当如何?”
李嗣源:“父帅,以儿臣之见,梁军刚刚经历惨败,近期决无力再组织有威胁的进攻,倒是西汉的确是隐忧。”
李克用:“郭军师已亲自前往出使西汉,算日期也该回来了,不知结果如何。”
侍从:“启禀主公,郭军师陪同西汉使臣东方朔回朝。”
李克用:“好,看来此次郭军师出使西汉大获成功啊。”
果不出李克用所料,西汉使臣东方朔此次前来,正是要代表西汉欲与后唐签订互不侵犯协议。


送走东方朔,李克用询问郭崇韬:“以先生之见,这纸盟约有几成可信?”
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人,是李克用十分倚重的谋士。
郭崇韬:“西汉目前正与秦国交战,如火如荼,决不会再多树敌人,因此主公大可放心,只集中精力对付吐蕃便是。”
李克用:“好!既然后顾之忧已解,我便可放开手脚与吐蕃一战了。”

作者: 骑神    时间: 2009-4-4 16:07:32

支广翔的大作


作者: xieling    时间: 2009-4-4 16:10:33

大作,顶一个。。很喜欢LZ的这个剧本。。。。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4-5 07:05:16

第七回 李亚子百骑劫营

后唐边境,军营中。
李存勖与副将李绍荣商议军情。

李存勖:“如今吐蕃大军压境,绍荣有何良策御敌?”
这李绍荣原名元行钦,幽州(今北京)人。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的大将,归附后唐时被赐名为李绍荣,以勇武闻名。

李绍荣沉吟良久道:“嗯...如今敌我兵力悬殊很大,而此地又无险可守,如果我军只是严阵以待的话,恐怕只有挨打的份。为今之计,当乘敌军立足未稳而攻之,给与重创以措敌之锐气,之后才好防守。”
李存勖:“好!绍荣所言正合吾意。今夜吾便率轻骑突袭敌之先锋营。”
李绍荣忙道:“将军万万不可!将军万金之躯,岂可冒兵凶战危之险,此事务必交予末将。”
李存勖:“吾意已决,不必多言。绍荣你紧守营寨,切莫出兵。”
李存勖本人虽然勇武,但轻敌好胜,每与后梁军交战,常率轻骑先行,屡为所乘。
“他可是李克用唯一的亲生之子,也是后唐未来之主,稍有疏忽怎生是好?”李绍荣心中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李存勖于是从军中挑选五百精卒,配以精装马匹,又赏酒肉于军士。
李存勖立于五百精卒之前,手持酒碗高声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吾为上将尚不惜死,汝辈更应置生死于度外,随吾建功立业,名扬天下!”说罢将酒一饮而尽,将酒碗摔个粉碎。
众士卒见状热血沸腾,皆起拜曰:“愿为将军效死疆场!”

是夜,李存勖令军士口衔枚,马皆摘铃束蹄,乘月色飞驰到敌军营寨前,随即大喝一声冲杀,五百精卒如下山猛虎一般冲入吐蕃营寨。
随即在营内纵横驰骤,逢者便杀,直取敌之主营。
待到中军营前,见一吐蕃大将拦住去路,此人正是先锋欺南凌温。
欺南凌温:“大胆敌将,休得猖狂,你家先锋官...”
话音未落,李存勖已冲至近前,二话不说一枪直奔咽喉便扎。


二将杀在一起,不数合,欺南凌温见自己不是对手,虚砍一刀拨马便撤。
存勖不舍,随后紧追,二人一前一后穿营而过。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9-4-8 11:11:28

第十回 消灭宿敌

李克用亲统大军三万,诈称十万,浩浩荡荡杀奔梁国都城。
朱温得报,急忙命大将朱珍为主将、萧摩诃为先锋领兵应击。
这萧摩诃原为南陈名将,南陈被刘裕所灭后,萧摩诃投奔梁国被朱温收为麾下听用。


却说梁军前锋萧摩诃,知道敌我双方兵力悬殊很大,只可防守以逸待劳,不可贸然出击,因此紧闭营寨。
后唐前锋李存审讨敌多次敌方皆不为所动,心中着急。如此下去军队日费粮饷非长久之计,于是他灵机一动,命人潜入梁国都城以及朱珍军中散布谣言,说萧摩诃本位南陈亡将,如今见梁国大势已去有意投唐。
梁国君臣本对萧摩诃就心存疑虑,如今被谣言蛊惑,朱温于是命张归霸前往前线代替萧摩诃。
萧摩诃得到消息,心知大事不好,怎奈有口难辩。
如果被调回梁国,即便不死也难逃牢狱之灾,如今只得奋力一战以洗通敌之名。
于是,萧摩诃只得出击与李存审一战。
萧摩诃虽然勇猛擅战,怎奈敌众我寡,李存审十面埋伏围困萧摩诃,萧摩诃终于力尽被擒。


后唐军乘胜追击,又一鼓作气击溃梁国主力军,李存审阵斩朱珍。
后唐军于是继续向前推进,大军直逼梁国都城。
朱温于是命张归霸于城外扎营,自己则固守城中,两方呈犄角之势互为救援。
李克用于是将计就计,一面以大军围困梁国都城,并以火攻之;一面命李存审、李存勖于张归霸救援的路上设下伏兵。
张归霸得知都城被围攻,果然领兵来救,李存审、李存勖以伏兵击之,张归霸不敌二将合攻,被李存勖一枪挑于马下。



却说朱温,亲自上城督战,几次击退后唐的进攻,然而自己这方也是伤亡惨重、弹尽粮绝。
朱温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经到了,如果城破被俘,自己不仅难逃一死还要受尽凌辱。
于是他下了城,回到了府邸,招来了自己的姬妾,最后他点了一把火...



李克用率军凯旋入城,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命人搜寻朱温的踪迹。
李克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对于这个和他斗了十多年的死对头,李克用是恨之入骨。
最后,李克用得到报告,在朱温的府邸一众被烧焦的尸体,其中一人好像是朱温。
事情到此也算是了结了,看来这个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李克用也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宿敌被消灭了,但李克用很清楚,在前面的道路上,尚不知还有多少比朱温强大的多的对手在等着他。
在这个群雄逐鹿的世界,他和他的十三太保到底能扬鞭策马跑多远呢?


第一章 宿敌之战 完结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9-4-8 11:22 编辑 ]
作者: westdu    时间: 2009-4-9 23:33:21

不错,超级赞~20202020202020
作者: 嘿,二货    时间: 2014-12-7 21:29:38

支持
作者: 嘿,二货    时间: 2014-12-7 21:29:52

支持
作者: 嘿,二货    时间: 2014-12-7 21:39:39

支持
作者: 篸卅↑·~/尘烟    时间: 2014-12-11 17:21:52

请问一下楼主,怎么修改新国号呢~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