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永远结束争论.请看"博德"真正完整的游戏自带制作名单 [打印本页]

作者: onward1614    时间: 2009-1-10 10:56:35     标题: 永远结束争论.请看"博德"真正完整的游戏自带制作名单

为了证明"博德是黑岛作品",有同学非常用心的只将制作员名单开篇鸣谢部份里的8个黑岛人员截上了,可惜接下来数百位Bioware制作人员的名单,反而被刻意地抹杀丢掉.我特意重新安装了BGT,截了以下图片,以正视听(非完整版,中间Bioware的制作人员太多,有删节)









制作人员名单不会撒谎.我们可以看到,以下黑岛人员是在CREDITS,也就是"鸣谢"的名单里."鸣谢"的意思即,在制作过程中受到了别人的某些帮助,于是列在作品后以示感谢.下面红字部分的意思是:"感谢冰风谷制作组让我们共享怪物设定,并在我们开发中,在互动方面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而且以下名单里每个人前面的头衔,是这个人在黑岛工作室里的头衔,不是博德之门项目组里的头衔.(名单提供:Nelson Young

CREDITS
BLACK ISLE STUDIOS
Division Director
Feargus Urquhart
Senior Producer
Chris Parker
Associate Producer
Douglas Avery
Sound/Localization Prod.
Fred Hatch
Division Operations Mgr.
Benson
Division Operations Asst.
Primo Pulanco
Promotional Artwork
Jason Manley
Special Thanks to: The Icewind Dale teamfor allowing us to use their monsters andfor their advice on working around some of the mutual problems we encountered during our development cycles. The folks at Elephant and Castle and Delta Centre Suites - Eaton Centre for their hospitality and enthusiasm for the project. The Q.A. Teams that were willing to become honorary Canadian citizens and go away from their lives and families for the good of the project. Jim Gardner for being the MAN!


而真真正正的"博德之门"制作人员,就是被那个帖子故意省略掉的人员是(PRODUCTION才是"制作"的意思)

BIOWARE CORP.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Dan Walker
PRODUCTION
Production:

Ray Muzyka (Exec. Producer)
Greg Zeschuk (Exec. Producer)
Andrew ‘Colonel Bob’ Nobbs
(Line Producer)
Nathan Plewes (Line Producer)
Ben Smedstad (Producer)
DESIGN
Lead Designers:
James Ohlen (Director of
Writing and Design, BioWare)
Kevin Martens
Core Design Team:
Dave Gaider
Brent Knowles
Luke Kristjanson
John Winski
Scripting and Data Entry:
Andrew ‘Colonel Bob’ Nobbs
Mike Geist
Kevin Craig
Ross Gardner
Additional Design:
Rob Bartel
Drew Karpyshyn
John Gallagher
Original Baldur’s Gate
Game Design:

James Ohlen
Ray Muzyka
Scott Greig
Greg Zeschuk
PROGRAMMING
Lead Programmer

Mark Darrah
Programmers
Daniel Morris
Paul Roffel
Network Programming
Mark Brockington
Paul Roffel
Lead Tools Programmer
Don Moar
Tools Programmers
Marc Audy
Patrick Chan
Aaryn Flynn
Jeremy Sheldon
Chris Christou
Additional Programming
Noel Borstad
Rob Boyd
Mark Brockington
Howard Chung
Michael Devine
Brenon Holmes
Casey Hudson
Charles Randall
Gilles Beauparlant
Infinity Engine
Programmers

Gilles Beauparlant
Mark Brockington
Mark Darrah
David Falkner
Scott Greig
ART AND ANIMATION
Art Director
Marcia Tofer
Concept Art
John Gallagher (Director of
Concept Art, BioWare)
Core Art Team

Dean Andersen
Matt Goldman
Kelly Goodine
Yunkyung Kim
Arnel Labarda
Chris Mann
Elben Schafers
GUI Creation
Todd Grenier
Additional GUI’s
Matt Goldman
Portraits and
Promotional/Marketing Art
Mike Sass (Director of
Production Art, BioWare)
Additional Promotional
Art/Portraits

Matthew Goldman
Todd Grenier
Marc Holmes
Dean Anderson
Additional Artists
Mike Grills
Rob Sugama
Special Effects and
Background animations

Chris Mann
Elben Schafers
Russell Rice
Alex Scott
Baldur’s Gate and TOTSC
Art Content (reused in
BG2)

Cassidy Scott
Dan Walker
Kalvin Lyle
Marc Holmes
Scott Greig
GAME ANIMATION
Lead Animator
Steven Gilmour
Animation
Rick Li
Henrik Vasquez
Enrique Deo Perez
Larry Stevens
Tony de Waal
Animation Director
David Hibbeln
(Director of Art, BioWare)
CINEMATICS TEAM
Modeling
Cassidy Scott
Mike Sass
Alex Scott
Elben Schafers
Lindsay Jorgenson
Additional Modeling
Ryan Blanchard
David Hibbeln
Matthew Goldman
Texturing
Mike Sass
Matthew Goldman
Ryan Blanchard
Marc Holmes
Additional texturing
Enrique Deo Perez
Rick Li
Yunkyung Kim
Scripts
Steve Gilmour
Luke Kristjanson
Dave Hibbeln
Concept Art
John Gallagher
Mike Sass
Marc Holmes
Storyboards
Kelly Goodine
Steve Gilmour
Dave Hibbeln
Video Art
Matthew Fisher
Animation
Steve Gilmour
Enrique Deo Perez
Tony de Waal
Rick Li
Larry Stevens
Henrik Vasquez
Effect Animation
Russell Rice
Tony de Waal
Alex Scott
Dave Hibbeln
Scene Set up and Lighting
Mike Sass
Rick Li
Enrique Deo Perez
Russel Rice
Additional Scene Set up
and Lighting

Ryan Blanchard
Steve Gilmour
Henrik Vasquez
David Hibbeln
Larry Stevens
Animation Director
David Hibbeln
(Director of Art, BioWare)
Audio
David Chan
Communications Manager
Brad Grier
Manual Writing/Editing
James Ohlen
Lukas Kristjanson
Drew Karpyshyn
Ray Muzyka
Additional Manual
Ross Gardner
Kevin Martens
Reception and Executive
Assistants
Juliette Irish
Theresa Baxter
Teresa Stevenson
System Administrators
Dave Hamel
(Lead Systems Administrator)
Michael K. Nudel
Chris Zeschuk


而在博德之门的制作过程中,在音频引擎方面得到了Interplay的支持,所以Interplay的音频部员工出出现在了博德2的开发人员里:"鸣谢INTERPLAY AUDIO部门"(见第三张截图)

所以,可以对任何资料(维基,各大媒体)选择性失明,但无法对制作人员名单选择性失明,因为稍有常识的人即知道,国外的制作人员名单必须精确无误,因为牵涉到的是真真正正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利益.




[ 本帖最后由 onward1614 于 2009-1-10 12:21 编辑 ]
作者: onward1614    时间: 2009-1-10 11:02:30

再啰嗦一句,论坛上喜欢把人划成小团体,例如黑岛粉,Bioware粉,B社粉,但真正的好游戏,我相信无论谁都不会拒绝,不管你是哪个"小团体",老游戏(博德,冰风,异域)和新游戏(龙之年代,辐射3)都必须玩,否则真算不上RPG玩家.黑岛已经拥有异域和辐射这两款神作,自身地位无需他人的肯定.而外包给别人的游戏(博德和狮心王),无论成败,也无损黑岛地位.

息战.
作者: NelsonYoung    时间: 2009-1-10 12:03:10

感谢LZ重新发帖,我只是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和Bioware过不去,要是暴雪FANS什么的还可以理解,口口声声说Bioware如何如何不好的人确是黑岛FANS!真是让人大跌眼镜。黑岛走了我们还有Bioware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试想游戏界少了Bioware会如何?
黑岛走了,但它值得我们尊敬,Bioware留下了,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PS:LZ的制作人员名单摘自我上一帖41#的帖子吧?
作者: Samdiy    时间: 2009-1-10 12:11:40


鸡蛋好吃就吃呗
为了下蛋的母鸡争论不休……
黑岛,Bioware,乃至暴雪
都是不错的公司,不过终究都会有曲终人散的时候……
作者: onward1614    时间: 2009-1-10 12:13:10

原帖由 NelsonYoung 于 2009-1-10 12:03 发表
感谢LZ重新发帖,我只是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和Bioware过不去,要是暴雪FANS什么的还可以理解,口口声声说Bioware如何如何不好的人确是黑岛FANS!真是让人大跌眼镜。黑岛走了我们还有Bioware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试想游戏 ...

呀,忘了写Credit: Nelson Young了,罪过罪过 =)

我也觉得奇怪,目前某一些自封的黑粉对其他公司的游戏的态度实在难以理解.辐射3出来前便是他们一片非难之声,恨不得将B社食肉寝皮,但等到辐射3拿了许多"年度游戏奖"后,这些声音就都匿了.最近不知道怎么又看黑岛的老朋友Bioware不顺眼,连Bioware斗垮了黑岛的情节都虚构得出来.
作者: Samdiy    时间: 2009-1-10 12:13:33

我同意lz在2L说的那句话
黑岛有异域和辐射以后就可以证明它是个传奇了
作者: Samdiy    时间: 2009-1-10 12:14:46

原帖由 onward1614 于 2009-1-10 12:13 发表

呀,忘了写Credit: Nelson Young了,罪过罪过 =)

我也觉得奇怪,目前某一些自封的黑粉对其他公司的游戏的态度实在难以理解.辐射3出来前便是他们一片非难之声,恨不得将B社食肉寝皮,但等到辐射3拿了许多"年度游戏奖"后,这些声音就都 ...


呵呵 好多人是趁虚而入为了过把老鸟瘾啊
作者: tangtailei    时间: 2009-1-10 15:00:04

原帖由 Samdiy 于 2009-1-10 12:14 发表


呵呵 好多人是趁虚而入为了过把老鸟瘾啊



哈哈,这句话很经典!
那些开口必说黑岛的人是什么心理?不过是些想掩饰自己菜鸟身份而拼命冒充骨灰玩家罢了!
我记得大学时候有个以前连鼠标都没有摸过同学,被我手把手教会玩星际后,偶尔听到“微操作”这个词,于是逢人必说“微操”,居然还在我面前得意的炫耀:“知道什么是微操吗?玩星际不懂微操可不行,所谓微操就是.......”,之后就说上一大通关于微操的解释,想起来就好笑,现在那些开口就抬高黑岛贬低其他公司的人,其实也是这种心理。
作者: Eunos    时间: 2009-1-10 18:06:53

3楼的朋友说的不错。
作者: helldancer    时间: 2009-1-10 19:15:38

作为发行商interplay一个部门的black isle负责市场和最终QA验收是必然的。这当然也是制作人员。所有开发位置人员都是bioware的,当然也没有任何疑问。有工作经验的人都会理解这种合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bioware是一个corp, black isle是一个studio,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你要起诉,也只能起诉公司,不可能起诉一个部门,所以bioware起诉的是interplay:
BioWare Sues Interplay
    A lawsuit has been filed against Interplay Entertainment Corp. by Canadian software developer BioWare Corp. BioWare alleges in its complaint that Interplay has breached two contracts with BioWare by sublicensing distribution of BioWare games to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knowledge or consent of BioWare.
明显的,是为了nwn的发行权问题。
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发言之前多动动脑子。不要做不明真相的群众。不动脑筋永远是人家的工具,动了脑筋永远死的快。
bioware和blackisle(obsidian)的关系,实在是很铁的。
作者: Shinwar    时间: 2009-1-10 19:33:46

原帖由 Smokemage 于 2009-1-10 18:46 发表
膜拜楼主对Credits的神奇解释,原谅我英语只过了6级,对你的说法实在无法理解。

Credits的确有鸣谢的意思,但在游戏里,它通常的翻译应该是“制作人员”。敢问楼主,如果说CREDITS和PRODUCTION是两个并列的东西,那Bioware咋有 ...

当时Bioware交给Blackisle,Interplay发行,Blackisle是Interplay下的工作室,Bioware作为一个小型公司,把Blackisle的人在前面很正常的事情.我记得英雄无敌5也是Ubi在前.但是Hero5可不是Ubi做的哦
另外,BG中过场动画确实不是Bioware制作,而是黑岛提供的,当然,你要是认为过场动画是BG的灵魂.........我觉得你C&C系列玩多了
另外,你知道Bioware为什么把Interplay告上法庭么?
2001年9月20日,BioWare公司一纸诉讼将Interplay公司告上法庭,原因是 Interplay公司未经BioWare同意便将BioWare公司两款游戏的发行权转让给了第三方。此外,BioWare公司还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 Parallax软件公司一同,将Interplay娱乐公司、英国分销商Virgin互动公司和法国的Titus互动公司一并告上法庭,罪名是这些公司拖欠版税金未付。
这个原因,纯粹的interplay不遵守合同,和黑岛有毛关系...........
PS:这个关系是游戏发行中最复杂的关系之一了,通常是发行公司->工作室制作或者发行公司->工作室外包->外包公司制作.像这种双层代理的确实蛮罕见的.
作者: ex007    时间: 2009-1-10 20:02:17

bio的后期作品剧情都不怎么样,其水平就是共和国,无冬等的感觉,这些当然是好游戏,但离开黑岛游戏水平下降一截让人怀疑。bio饭说黑岛饭说bio不好简直滑稽,明明是bio饭想划清黑岛和博得的界限,我相信博得绝对是bio的功劳大,特别是游戏风格上。但很明显,黑岛肯定是有不少协助的。不然何以一个毫无贡献的logo离开后游戏水平下降?
现在就看龙年能不能体现超越博得水平了。
作者: macbath    时间: 2009-1-10 20:03:34

原帖由 Smokemage 于 2009-1-10 18:46 发表
膜拜楼主对Credits的神奇解释,原谅我英语只过了6级,对你的说法实在无法理解。

Credits的确有鸣谢的意思,但在游戏里,它通常的翻译应该是“制作人员”。敢问楼主,如果说CREDITS和PRODUCTION是两个并列的东西,那Bioware咋有 ...

这不正是LZ所说的“非常用心”之人麽,呵
作者: ex007    时间: 2009-1-10 21:45:06

原帖由 青铜色的诗 于 2009-1-10 20:38 发表

你忘了,无冬1是黑岛离开之前的游戏
而且,黑岛离开后你玩过BIO的哪款PC游戏?



无冬1可没看见黑岛的logo,不好意思,本人后期bio真正玩的,指的是通关的只有无冬1和2.并且无冬还买的是正版。其他共和国等都是草草下了发现不对胃口删除了事。不过这重要么?至少我觉得我没仔细玩的游戏都没达到博得的水平,我可不否认他可能是个好游戏。另外扯开话题有什么意思?bio粉们好像老喜欢玩这种把戏,明明是自己有些人想撇开黑岛的功劳,居然说黑岛饭攻击bio。可笑。
作者: ex007    时间: 2009-1-10 22:21:09

原帖由 青铜色的诗 于 2009-1-10 22:11 发表

唉,你真是什么都不了解,无冬2和BIO一点关系都没有,无冬1临发行的时候INTERPLAY和BIO闹翻失去了发行权,当然不可能挂黑岛LOGO,你这不是闹笑话么
黑岛的事我比你清楚10倍,当年在黑岛官方论坛还有我的ID,冰风谷2的首席设计师SA ...




晕倒,颠倒什么黑白了,我希望你能说清楚我颠倒什么黑白了,知道信息和你表达的事情有任何关系?比如无冬2和bio没关系,那和我表达的观点有任何矛盾么?
作者: nula    时间: 2009-1-10 22:22:25

双B因为Interplay而决裂的时候,无冬1还没有完成,之后无冬1由Bioware独立完成;黑岛当时去做了冰风谷2.
再之后黑岛散了,Bioware发了,接连出了旧共和国武士1,翡翠帝国,质量效应.
除了旧共和国武士最后的剧情峰回路转,相当出彩之外,其他几部比之博得系列都稍逊一筹.
再看遗老遗少组成的黑曜石,旧2虽然烂尾,剧情方面的出色却不能否认;无冬2原版战役虽然老套,还是远超无冬1,之后的资料片更为优秀.

如果Bioware真的是那么的优秀,同是它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就是因为这点,所以有很多人怀疑Bioware的剧本能力,怀疑黑岛在博得系列到底出了多少力.
这些都是爱好者正常的反应.
最后希望DA能有博得系列一样的成就.

PS:还有倚老卖老,话里带刺是不对滴~大家要和气嘛

[ 本帖最后由 nula 于 2009-1-10 22:24 编辑 ]
作者: icefcold    时间: 2009-1-10 22:36:47

黑岛还在的时候我还没怎么玩RPG,当我被KOTOR2吸引到硬核RPG的世界的时候,黑岛已经走了,之后玩NWN2感觉也很不错

于是我是坚定的黑曜石支持者...
作者: ex007    时间: 2009-1-10 22:38:28

原帖由 青铜色的诗 于 2009-1-10 22:32 发表

自己的帖子看看清楚


颠倒黑白就是指捏造BIO和黑岛的矛盾,明明BIO制作的博得却说成黑岛,连基本事实都搞不清楚,算什么黑岛饭?你通过异域和辐射1,2么,这三款游戏的首席设计师分别是谁?当年黑岛的主管是谁?TOM三人组为什么出 ...



20楼就是我的观点。你用不着找文字漏洞。即便你迷黑岛比我厉害,那和我有什么关系?你说的黑岛游戏我都通过,但我不知道这游戏的设计师,我也不会去百度。我不明白有何相关?你还不懂?我从来就不否认博得是bio开发的,就像20楼说的,黑岛到底出过多少力?后面的剧本水平为何差那么多?经常有装B的bio粉出来指点说博得和黑岛一点关系没有,但后来的作品剧情又不太让人信服。当然,这是我的观点
另外我真不明白我哪里捏造BIO和黑岛的矛盾,bio粉的大绝招强加之罪?

[ 本帖最后由 ex007 于 2009-1-10 22:40 编辑 ]
作者: ex007    时间: 2009-1-10 22:45:22

原帖由 青铜色的诗 于 2009-1-10 22:41 发表

双B因为INTERPLAY决裂的时候,无冬1已经进入发行阶段了,怎么会没完成
另外,BIOWARE的剧本水平当然不如黑岛后人黑曜石,毕竟人家还有AVOLLONE这个神人,但是,但是,博德之门的剧本本来就好不到哪去,任务毫无选择性,剧情线性发展,对 ...



首先,我觉得博得之门的剧情很好,虽然比不过异域,但我觉得很不错,至少不是bio后面无冬,翡翠帝国之类可比的(共和国国外评价很高,但我后来因为游戏系统放弃,加之英文,所以很难有所体会),至少我相信黑岛在剧情方面绝对是有所贡献的,而不是bio粉口中的无所作为
作者: ex007    时间: 2009-1-10 23:04:46

原帖由 青铜色的诗 于 2009-1-10 23:00 发表

和一般游戏比起来博德之门剧情当然很好,BIOWARE也是擅长剧情的公司,只不过不如黑岛而已
只不过博得的剧情太BIOWARE化,没有真正意义的对话树,没有人物属性对对白和剧情的影响,没有C&C设计,几乎看不到黑岛风骨
而且博得里的 ...



看法有不同很正常,至少在我的感觉,bio的剧本水平就是无冬等级的。我也没感觉博得剧本太bio化,因为我觉得异域里也有,只不过更强化了。
作者: onward1614    时间: 2009-1-10 23:11:17

Credits的确有鸣谢的意思,但在游戏里,它通常的翻译应该是“制作人员”。敢问楼主,如果说CREDITS和PRODUCTION是两个并列的东西,那Bioware咋有两个人在PRODUCTION之前呢?


不懂你要说什么.或者你的英文真的很糟.Bioware的2个在PRODUCTION之前的人?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BIOWARE CORP.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Dan Walker

PRODUCTION
Production:
Ray Muzyka (Exec. Producer)
Greg Zeschuk (Exec. Producer)
Andrew ‘Colonel Bob’ Nobbs
(Line Producer)
Nathan Plewes (Line Producer)
Ben Smedstad (Producer)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此作品缅怀Dan Walker.你难道以为这是2个人的名字?另外,我真的很想请问,如果Credits是"制作人员"的意思,麻烦你查一下牛津词典,金山辞霸也可以,Production和Develop by 是什么意思,难道production才是鸣谢?


原帖由 ex007 于 2009-1-10 21:45 发表


无冬1可没看见黑岛的logo,不好意思,本人后期bio真正玩的,指的是通关的只有无冬1和2.并且无冬还买的是正版。其他共和国等都是草草下了发现不对胃口删除了事。不过这重要么?至少我觉得我没仔细玩的游戏都没达到博得的水 ...

又来吵!

争论前请加强对游戏史的研究.无冬1的成品你当然看不到黑岛的LOGO,因为,不好意思,那时候Interplay因为不经Bioware同意将NWN的发行权卖给他人,已经输掉了官司,NWN的发行跟Interplay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才什么都看不到.可是在冰风谷2前的预告片里,NWN1前确实有黑岛的LOGO!不信自己重新安装去看!

黑粉攻击bio的帖子如下:http://game.ali213.net/thread-2520373-1-1.html,尤其是第3楼,请不要选择性失明成了习惯!

你喜不喜欢BIO后期的作品,跟博德是不是BIO之作,有何关系?

至少我相信黑岛在剧情方面绝对是有所贡献的,而不是bio粉口中的无所作为


像我们一样给出链接,给出过硬的根据,我们心服口服.不要"我想","我相信"...自己去看看你口中的BIO粉人身攻击的帖子有几条,自己却在口口声声大骂BIO粉"装B",又拿不出什么证据,可悲.

明明是bio饭想划清黑岛和博得的界限,我相信博得绝对是bio的功劳大,特别是游戏风格上。但很明显,黑岛肯定是有不少协助的。


矛盾.我无法理解的矛盾.我们从来没有否认Interplay,以及黑岛在博德有贡献,而各种证据以及当事人的回忆都证明,这个贡献主要是在音频引擎及"冰风"中的怪物图鉴上,而可能最大的贡献就是当时财大气粗的Interplay帮助BIO发行了博德.这些事实我们都承认.我实在不明白你还想要争什么.
作者: onward1614    时间: 2009-1-10 23:13:02

原帖由 ex007 于 2009-1-10 23:04 发表



看法有不同很正常,至少在我的感觉,bio的剧本水平就是无冬等级的。我也没感觉博得剧本太bio化,因为我觉得异域里也有,只不过更强化了。

不想吵了.其实你只要认真对比下辐射和博德的两种风格,就可以强烈感受到黑岛和BIO在制作游戏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不是采用相同引擎就可以掩盖得了的.
作者: ex007    时间: 2009-1-10 23:26:51

原帖由 onward1614 于 2009-1-10 23:11 发表


不懂你要说什么.或者你的英文真的很糟.Bioware的2个在PRODUCTION之前的人?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BIOWARE CORP.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Dan Walker
PRODUCTION
Production:
Ray Muzyka (Exec. Producer)
Greg Zeschuk ...



我从来没说过博得不是bio的作品,楼主你也用不着急着扣帽子,我的观点就是20说的那样,我也没打算说服楼主你。至于某些人的行为别涉及到我身上,至少我还是很看好bio的,不然我买他们正版为何?就像你看不惯某些饭一样,我也看不惯某些装B的人,不要对号入座就行。
作者: onward1614    时间: 2009-1-10 23:34:49

原帖由 ex007 于 2009-1-10 23:26 发表



我从来没说过博得不是bio的作品,楼主你也用不着急着扣帽子,我的观点就是20说的那样,我也没打算说服楼主你。至于某些人的行为别涉及到我身上,至少我还是很看好bio的,不然我买他们正版为何?就像你看不惯某些饭一样,我也看 ...

息战了.我在2楼就说过,每一款经典的游戏都值得我们玩.将心比心,很多人看到"黑岛跟博德没关系"就大怒,那么对Bioware有感情的人看到http://game.ali213.net/thread-2520373-1-1.html这种帖子又会怎么想呢?至少我看到时,我的第一念头是,在"无冬之夜"的论坛里,作为"无冬"创作者的Bio居然被这么欺凌侮辱,这世界真是变了.不过我现在也想通了.吵来吵去,Bioware和黑曜石不会少块肉.安心玩游戏吧.
作者: nula    时间: 2009-1-10 23:44:00

原帖由 青铜色的诗 于 2009-1-10 22:41 发表

双B因为INTERPLAY决裂的时候,无冬1已经进入发行阶段了,怎么会没完成
另外,BIOWARE的剧本水平当然不如黑岛后人黑曜石,毕竟人家还有AVOLLONE这个神人,但是,但是,博德之门的剧本本来就好不到哪去,任务毫无选择性,剧情线性发展,对 ...

原帖由 青铜色的诗 于 2009-1-10 23:00 发表

和一般游戏比起来博德之门剧情当然很好,BIOWARE也是擅长剧情的公司,只不过不如黑岛而已
只不过博得的剧情太BIOWARE化,没有真正意义的对话树,没有人物属性对对白和剧情的影响,没有C&C设计,几乎看不到黑岛风骨
而且博得里的 ...


青铜色的诗朋友这两楼的话,仔细想想相当有道理,感谢释疑.
作者: devildog    时间: 2009-1-11 01:42:55

既然证据都这么确凿了  那些诋毁BIOWARE的也没什么脸再出来蹦了吧  我也是一直很喜欢BIOWARE的  BIOWARE冤狱结束了很高兴
作者: lovemilly008    时间: 2009-1-11 07:33:49

吃鸡蛋只管鸡蛋好不好吃的人路过。。。。

请看CCTV综合娱乐频道,“亲子鉴定:悬疑档案”下一集: 公鸡不急食客急——母鸡,你给我老实说,这蛋到底是谁的种?   
作者: Shinwar    时间: 2009-1-11 10:36:02

原帖由 devildog 于 2009-1-11 01:42 发表
既然证据都这么确凿了  那些诋毁BIOWARE的也没什么脸再出来蹦了吧  我也是一直很喜欢BIOWARE的  BIOWARE冤狱结束了很高兴

我只想看那几个踢门的人的笑话(我并不认为他们是黑岛饭).......怎么不出来了呢.....
作者: josep    时间: 2009-1-11 19:53:01

呵呵,很多人就是喜欢在铁的事实面前不断的臆想。

黑岛失去了博德就不是黑岛了吗?
(即使)BIO只出了一部剧情上空前绝后的博德——就不能称之为BIO了吗?

李杜之后再无诗,人家诗仙都还说“崔颢题诗在上头”呢。

明明都是黑岛自己承认公开了的事儿,又何必年复一年的扰乱视听,恨不得搅散BIO和黑曜石而后快呢??——而事实上,人家俩公司是关系铁的不能再铁的俩哥们。

黑岛已经不存在了,无须再给BIO泼脏水来证明自己。

博德的经典就在于(至今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轻轻易易被随便超越了的也就不是博德了!!

与其作搅“史”棍式的争论,还不如让我们更多的关注黑曜石和BIO的后续作品吧!

——人不能一直活在过去,更不能一直活在臆想中。
作者: Kyd    时间: 2009-1-11 22:17:48

感谢楼主呵,之前对BG是Bio做的有所怀疑,是因为感觉Bio后来出的NWN1,还有共和国那些比起来,感觉BG2实在是做得比之好了1,2个档次。不过根据前面各位的分析,总算是了解了,呵呵

无论如何,黑岛和Bio都是极强的游戏制作公司。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可惜黑岛啊。期待Bio的新作DA。
作者: M@RK    时间: 2009-1-12 03:11:18

我对这种纠纷倒是无所谓,不过看到有人说Credits是"鸣谢"的意思,这可就是把冯京当作马凉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 本帖最后由 M@RK 于 2009-1-12 03:17 编辑 ]
作者: helldancer    时间: 2009-1-12 11:03:29

Credits出现在产品手册上的话,按照中文来说一般的确是致谢名单的意思。
举个例子:
我制作了一个软件,用了某个人写的framework,那么这个人名会出现在Credits里面。
我制作了一个网站,用了某个人拍的照片,那么这个人名会出现在Credits里面。
很难准确的用中文表达这个词的意思。
当然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贡献。
抱有无所谓态度的人就不用搅活了,都无所谓了还搅活个啥劲。一边看热闹就行了。
要是大家都对那些个阴谋论者危言耸听,颠倒黑白的话无所谓,论坛还能瞧不?做人要有责任感。
作者: future1241    时间: 2009-1-12 15:25:05

其实公司和团队有时候是不同的 就像小地下乐队 是这个牌子 但是乐手都互相换了
作者: weidz999    时间: 2009-1-12 18:39:16

战贴又起,博得是谁的作品,黑岛和bio都没争议,但有些玩家就有看法,据我所知,这些看法的唯一依据是博得和无冬风格的区别,但这种观点实在是没有说服力的,假如你还把辐射、异域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博得和无冬分明就是一个风格的。无冬的操作和博得是一个灵魂的(不是要建逆天的人物,而是法师、牧师的运用上),剧情不够宏大?那是因为无冬的卖点不是剧情,而是dnd和动作,我们知道DA的卖点才是剧情(等吧)。
作者: weidz999    时间: 2009-1-12 18:51:11

又看了一下,才发现“青铜色的诗“,非常赞同他的看法。牛人啊,遥想当年青衫薄,十多年前的事了,老一辈玩家差不多都退了吧?我算不上老的,跟太年轻的又有”代沟“,唉,寂寥。
作者: konakona3    时间: 2009-2-10 12:39:29

双B因为Interplay而决裂的时候,无冬1还没有完成,之后无冬1由Bioware独立完成;黑岛当时去做了冰风谷2.
再之后黑岛散了,Bioware发了,接连出了旧共和国武士1,翡翠帝国,质量效应.
除了旧共和国武士最后的剧情峰回路转,相当出彩之外,其他几部比之博得系列都稍逊一筹.
再看遗老遗少组成的黑曜石,旧2虽然烂尾,剧情方面的出色却不能否认;无冬2原版战役虽然老套,还是远超无冬1,之后的资料片更为优秀


扯吧,NWN2的评价比一代差(请到Gamefaqs看评分),而且还是有一代垫脚的情况下(规则脚本文件几乎全照搬一代)。
层出不穷的bug,补丁还没玩家补丁出得快,OB的技术力真是悲剧。
对了,连官方论坛都要占用bioware的,一群开发者天天和玩家讨论,结果八成建议都被当作空气。

[ 本帖最后由 konakona3 于 2009-2-10 14:31 编辑 ]
作者: questlast    时间: 2009-2-11 16:18:43

有工夫那那么老长的名单
怎么没工夫看看开头的信息

游戏安装时的信息写的清清楚楚

designed by bioware, published  by BIS

还有copyright在谁手里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