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二战中有单兵MG42这玩意的吗? [打印本页]

作者: sweetblue    时间: 2008-11-23 18:01:00     标题: 二战中有单兵MG42这玩意的吗?

游戏中见多了,现实中好像没见过,是游戏虚构的吧?
作者: sweetblue    时间: 2008-11-23 18:06:07

原帖由 rojinger 于 2008-11-23 06:04 PM 发表
单兵的那个是MG34


啊,这么回事啊?学到东西了
作者: №YY    时间: 2008-11-23 18:19:48

原帖由 rojinger 于 2008-11-23 18:04 发表
单兵的那个是MG34


不懂装懂...
MG34和MG42一样是通用机枪,只不过MG34更早出现...
无论拿MG34或MG42,机枪手都不可能手提着作战...
MG34可单人使用,趴着或架设在掩护物上射击. 也可双人,一人用肩膀顶着枪,另一人射击
MG42也可以单人用,前提是用弹鼓不用弹链,用弹链需要有另一人负责装弹...
作者: ucg2005    时间: 2008-11-23 18:24:12

如果你是史泰龙或者阿诺的话你可以手提着M2重机枪作战.用肩膀抗着的人听力会不会受损?
作者: 亲亲多多    时间: 2008-11-23 18:32:28

4楼的,解释很清楚。
作者: ucg2005    时间: 2008-11-23 18:35:31

MG机枪唯一的不足就是不能像PKM那样手拿着当猛男.
作者: xjs111    时间: 2008-11-23 19:41:53

比较真实反映武器后座力的游戏应该是胜利之日,楼主玩下这个游戏就知道能不能手持机枪随意扫射了
作者: mg34mg42    时间: 2008-11-23 19:51:40

单兵MG42,第一次听所这词。。。。。。。。。。。。。。
作者: sweetblue    时间: 2008-11-23 20:36:00

原帖由 mg34mg42 于 2008-11-23 07:51 PM 发表
单兵MG42,第一次听所这词。。。。。。。。。。。。。。


哎呀,其实我的意思是指手持机枪,就像M60、M249那样可以手持射击,因为我在电影中看MG42都是要架起来,起码也要2个人操作,所以我就说单兵。哎,不专业,别见怪。多谢4楼详细解释。
作者: ucg2005    时间: 2008-11-23 20:44:11     标题: 回复 #8 xjs111 的帖子

DODS里汤姆森,MP40的散射简直不可思议,MP44和BAR的后坐力让我怀疑玩家扮演的是不是新手,第二枪就上天了.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3 20:48:09

原帖由 sweetblue 于 2008-11-23 20:36 发表


哎呀,其实我的意思是指手持机枪,就像M60、M249那样可以手持射击,因为我在电影中看MG42都是要架起来,起码也要2个人操作,所以我就说单兵。哎,不专业,别见怪。多谢4楼详细解释。 ...



第一次听说"手持机枪"这个词..

实际上在美军编制中 M60也是以2人组编制的 射手和副射手   副射手除了携带备弹外还有步枪  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射手更换弹链 并保持供弹顺畅 帮助射手观察战场态势并指示目标 另外还要辅助射手完成枪管更换的工作  M60换枪管比较麻烦 必须由副射手戴石绵手套完成

M249编制为1人 无副射手

我军班用机枪编制均为2人制  副射手只携带备弹等  没有步枪


无论是轻机枪还是通用机枪 都是在紧急情况下才双手握无依托持立姿射击的  机枪作为步兵主要压制火力 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有依托射击以保持足够精度
作者: chllyf    时间: 2008-11-23 20:54:59

实际上只要是重机枪被一个人手拿着边走边打都是不正常的,巨大的连续后坐力和重量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再说这不符合枪械本身的设计初衷,要不还把枪械分类干嘛,就算班用机枪像现在军队里也是2人编制的,电影里阿诺老是拿着那种东西裁车辆和飞机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3 21:00:01

原帖由 ucg2005 于 2008-11-23 20:44 发表
DODS里汤姆森,MP40的散射简直不可思议,MP44和BAR的后坐力让我怀疑玩家扮演的是不是新手,第二枪就上天了.


BAR的.30-06弹是全威力步枪弹 比现代的7.62X39mm弹大的多 后坐力大太正常

MP44是枪机和机框一起后座 后座力大也正常


你肯定没打过枪 对枪械结构也一无所知
作者: ucg2005    时间: 2008-11-23 21:01:06

我印象深刻的是俄军在一次表演作秀中一个大汉双持PKM扫射~这图片在枪炮世界有,非典型作秀而已.小口径机枪做出无依托站立射击是可行的.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3 21:07:16

原帖由 ucg2005 于 2008-11-23 21:01 发表
我印象深刻的是俄军在一次表演作秀中一个大汉双持PKM扫射~这图片在枪炮世界有,非典型作秀而已.小口径机枪做出无依托站立射击是可行的.



立姿无依托射击当然是可以的  问题是没有精度

在很多电影和车臣战争视频中都可以看到PKM无依托立姿射击的镜头  多为右手持枪 左手握持左边的脚架以保持稳定 用背带斜挎过肩来辅助承重

但是这样是没有精度可言的
作者: ucg2005    时间: 2008-11-23 21:19:36     标题: 回复 #16 北回 的帖子

像PKM和M240,M60这的枪就算了,枪枪打到人那是阿诺和史泰龙等人在电影里的专利.

[ 本帖最后由 ucg2005 于 2008-11-29 10:25 编辑 ]
作者: ucg2005    时间: 2008-11-23 21:26:43     标题: 回复 #14 北回 的帖子

你没玩过DODS,而且你也没打过枪,如果MP44的后坐力跟那些栓式步枪一样那还要中间威力弹干嘛?我都说了两枪上天.但是那里面BAR和MP44的后坐力根本无法接受.MP44后坐力再大也跟AK47差不多,不可能出现上天那种夸张的事情.BAR的重量摆在那里也不可能开一枪上天.大口径枪开一枪枪口上跳的程度是很大,但是不可能第二枪就上天了,DODS(胜利之日起源)里为了平衡才这样的.

[ 本帖最后由 ucg2005 于 2008-12-2 20:04 编辑 ]
作者: kaouji    时间: 2008-11-23 21:38:24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3 21:00 发表


BAR的.30-06弹是全威力步枪弹 比现代的7.62X39mm弹大的多 后坐力大太正常

MP44是枪机和机框一起后座 后座力大也正常


你肯定没打过枪 对枪械结构也一无所知 ...



学会尊重别人好不……开过枪又怎样?我还开过6位数的次数的枪……

[ 本帖最后由 kaouji 于 2008-11-23 21:40 编辑 ]
作者: jackxsm    时间: 2008-11-23 21:42:20

MG34不是多为车载机枪吗~~~~~~~~~~~··
作者: kaouji    时间: 2008-11-23 21:53:58

原帖由 jackxsm 于 2008-11-23 21:42 发表
MG34不是多为车载机枪吗~~~~~~~~~~~··


说反了……应该是德军的车载机枪大多是MG34……

MG34是通用,放哪都行……地面步兵也装备了很多

[ 本帖最后由 kaouji 于 2008-11-23 21:55 编辑 ]
作者: 遥远的群山    时间: 2008-11-23 22:08:07

原帖由 ucg2005 于 2008-11-23 21:26 发表
你没玩过DODS,你也许打过枪,但是那里面BAR和MP44的后坐力根本无法接受.MP44后坐力再大也跟AK47差不多,不可能出现上天那种夸张的事情.BAR的重量摆在那里也不可能开一枪上天.大口径枪开一枪枪口上跳的程度是很大,但是 ...

主要是DOD里面开枪后不会自动复位。玩CS时一个连发然后不碰鼠标,枪口会自动收回来,DOD完全要自己控制.......麻烦
作者: max02    时间: 2008-11-23 22:52:03

MG34在使命一资料片里有,个人感觉比MG 42好用多了,使命5里的MG 42更像使命一资料片的MG34,使命一里的MG 42要真实的多!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3 22:52:37

原帖由 kaouji 于 2008-11-23 21:38 发表



学会尊重别人好不……开过枪又怎样?我还开过6位数的次数的枪……



你开过六位数字次数的枪又怎样?

我说的是事实 那两种枪后坐力本来就很大 原因我也说过了  你就是开过10位数字次数的枪也不能把它们的后坐力降低

要学会尊重人这句话应该给你说
作者: kaouji    时间: 2008-11-23 23:18:13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3 22:52 发表



你开过六位数字次数的枪又怎样?

我说的是事实 那两种枪后坐力本来就很大 原因我也说过了  你就是开过10位数字次数的枪也不能把它们的后坐力降低

要学会尊重人这句话应该给你说 ...


我那句话带贬低你的意思?
别人说错了,更正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把别人说到什么都不懂?无非是借这套抬高自己……
作者: xjs111    时间: 2008-11-24 00:05:11

原帖由 ucg2005 于 2008-11-23 21:26 发表
你没玩过DODS,你也许打过枪,但是那里面BAR和MP44的后坐力根本无法接受.MP44后坐力再大也跟AK47差不多,不可能出现上天那种夸张的事情.BAR的重量摆在那里也不可能开一枪上天.大口径枪开一枪枪口上跳的程度是很大,但是 ...

第 二枪就上天是因为不会压枪,现实中没有足够力量稳住枪的话,也会出现射上天的(手持状态)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02:19:45

原帖由 kaouji 于 2008-11-23 23:18 发表


我那句话带贬低你的意思?
别人说错了,更正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把别人说到什么都不懂?无非是借这套抬高自己……



我说他没打过枪 不懂枪就是抬高自己了?

我是就事论事 他不懂就是不懂 世界没有人什么都懂 如果这都叫抬高自己的话

那你说你打过6位数字不是明目张胆的把自己往天上抬么 ?
作者: qmwneb    时间: 2008-11-24 02:22:41

原帖由 sweetblue 于 2008-11-23 07:36 发表


哎呀,其实我的意思是指手持机枪,就像M60、M249那样可以手持射击,因为我在电影中看MG42都是要架起来,起码也要2个人操作,所以我就说单兵。哎,不专业,别见怪。多谢4楼详细解释。 ...

M60就是美国在缴获德国人MG成果后改进的结果。。。。

MG通用机枪开启了单兵轻机枪的先河,既可以当重机枪使用,也可以单兵携带射击。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02:56:04

原帖由 qmwneb 于 2008-11-24 02:22 发表

M60就是美国在缴获德国人MG成果后改进的结果。。。。

MG通用机枪开启了单兵轻机枪的先河,既可以当重机枪使用,也可以单兵携带射击。



你是我这些天之内见过的第3个声称M60是从MG34/42改进(或者仿制)来的人  另外还有人说M60是仿制FG42...

网络上确实有持你这种观点的人  但是请你在人云亦云之前 最起码去求证一下这个说法是否是真的?
从枪械结构原理上来说

M60采用的是导气式自动方式  而MG34/42用的自动方式是枪管短后坐式

M60和MG34的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闭锁   而MG42的闭锁方式为滚柱撑开式

自动方式都不同 谈什么从MG改进来的?M60机枪只是在设计思想上采用了MG34开创的通用机枪这个概念  并不是从MG34/42上改进来的

"MG通用机枪开启了单兵轻机枪的先河,既可以当重机枪使用,也可以单兵携带射击。" 你说的这句话也是错的没边

MG34是开创了通用机枪的先河没错 但不是轻机枪的什么先河  早在MG34前世界上就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轻机枪 比如ZB26

通用机枪的概念是三脚架状态时可当重机枪使用 两角架状态时做轻机枪使用   

MG42即使是轻机枪状态下也是以机枪组的编制出现的 并不能完全单人操作(你当然可以一个人把MG42打响 但没人帮你装填 没人帮你换枪管 没人帮你带备弹 没人给你提示目标 战斗效率很低下)

轻机枪状态的MG42枪组有3人组成 分别是观察员 射手和副射手(装填手)


虽然现代很多轻机枪已经改为一人编制了  但轻机枪不等于是什么单人机枪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03:06:49

这是一个典型的轻机枪状态下的MG42枪组

左边的是观察员  中间是射手 右边是副射手

副射手背后背了一根备用枪管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03:11:00

这是一个典型的4人MG42重机枪状态枪组

左1为测距手 手持一米测距机
左2为观察员 负责指示目标
右1为副射手 负责装填以及换枪管 注意三脚架下的地面上有一个备用枪管
作者: qmwneb    时间: 2008-11-24 03:16:03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3 13:56 发表



你是我这些天之内见过的第3个声称M60是从MG34/42改进(或者仿制)来的人  另外还有人说M60是仿制FG42...

网络上确实有持你这种观点的人  但是请你在人云亦云之前 最起码去求证一下这个说法是否是真的?
从枪械结构 ...

谢谢,不错!!



我一直以为MG和M60都是导气式。。



不过除了这点,M60的确包容了MG和FG的很多设计元素以及理念..


————————————————————————

早期采用传统弹夹式的轻机枪优秀的不少,但是直接导致的就是火力持续比不上弹链供弹。。

————————————————————————

三人编制是传统正规的编制。。现在还是普遍保留在重机枪上

但是轻机枪的编制概念和二战时候的已经万千不同了。。

————————————————————————


#30那图顶枪架的德军真牛。。如果是我死也不当那个。。

[ 本帖最后由 qmwneb 于 2008-11-23 14:20 编辑 ]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03:41:58

原帖由 qmwneb 于 2008-11-24 03:16 发表

三人编制是传统正规的编制。。现在还是普遍保留在重机枪上

但是轻机枪的编制概念和二战时候的已经万千不同了。。



我前面已经提到现代轻机枪很多已经改为一人编制了 甚至M249也为一人编制

但是在我国等一些国家 轻机枪仍为两人编制  比如81班机和95班机  其副射手甚至连自卫武器都没有 这点很让人郁闷   占编制
作者: kaouji    时间: 2008-11-24 07:38:44

原帖由 qmwneb 于 2008-11-24 02:22 发表

M60就是美国在缴获德国人MG成果后改进的结果。。。。

MG通用机枪开启了单兵轻机枪的先河,既可以当重机枪使用,也可以单兵携带射击。



美国陆军对MG34子弹带传送机构和FG42的机械作用原来作了深入研究后,研制出了M60通用机枪

睡觉醒来……发现某位兄弟守帖通宵是在佩服

[ 本帖最后由 kaouji 于 2008-11-24 07:45 编辑 ]
作者: monelectron    时间: 2008-11-24 09:10:01

MG系是不能像M249那样在无支架的情况下射击的。。。。。。
作者: c91    时间: 2008-11-24 09:22:02

原帖由 kaouji 于 2008-11-24 07:38 发表



美国陆军对MG34子弹带传送机构和FG42的机械作用原来作了深入研究后,研制出了M60通用机枪

睡觉醒来……发现某位兄弟守帖通宵是在佩服

你别再说了,你说不过他的-_-; 你翻翻他的帖子吧。。。。
算了吧哥们。。。
作者: weid    时间: 2008-11-24 12:27:38

MG42是通用机枪,装两脚架加轻枪管时当轻机枪用,换上三脚架加重枪管就可以当重机枪用.由于MG42射速过高(1200发/每分钟),所以MG42需要经常换枪管,在战斗激烈的情况下一个人要完成换弹,换枪管是很困难的.以机枪的后座力,要想手持射击,基本上就是空想.
作者: weid    时间: 2008-11-24 12:32:17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4 03:41 发表



我前面已经提到现代轻机枪很多已经改为一人编制了 甚至M249也为一人编制

但是在我国等一些国家 轻机枪仍为两人编制  比如81班机和95班机  其副射手甚至连自卫武器都没有 这点很让人郁闷   占编制 ...

别胡说了,81和95班用机枪根本没有副射手,那两种机枪都是班用机枪且是只能使用弹鼓,一个人就能完成.一个班用增强火力的武器还用两个人?现在都可以一人一部单兵火箭筒了,打完就扔的,你还弄个班用机枪去占两个人的编制?
作者: kaouji    时间: 2008-11-24 13:21:18

原帖由 c91 于 2008-11-24 09:22 发表

你别再说了,你说不过他的-_-; 你翻翻他的帖子吧。。。。
算了吧哥们。。。


武器供弹机构还能错??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13:41:16

原帖由 kaouji 于 2008-11-24 07:38 发表



美国陆军对MG34子弹带传送机构和FG42的机械作用原来作了深入研究后,研制出了M60通用机枪

睡觉醒来……发现某位兄弟守帖通宵是在佩服



MG34是弹链供弹 早在MG34前十几年就有这个技术了

FG42是导气式自动方式(就是你所谓的机械作用原理)  在FG42前采用导气式原理的武器多如牛毛...

M60凭什么就是参考这俩的?

当今采用弹链供弹 导气式自动方式的机枪多如牛毛 你不如干脆都说是仿MG34和FG42的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13:50:11

原帖由 weid 于 2008-11-24 12:32 发表

别胡说了,81和95班用机枪根本没有副射手,那两种机枪都是班用机枪且是只能使用弹鼓,一个人就能完成.一个班用增强火力的武器还用两个人?现在都可以一人一部单兵火箭筒了,打完就扔的,你还弄个班用机枪去占两个人的编制 ...


81和95班机都是有副射手的  你不知道可以去找个当过步兵的问问

在一般的步兵班中  班用机枪副射手和40火副射手都是无武器的 只带备弹

别说用弹鼓的了 就是用弹匣的布伦 ZB26这些都是2人枪组

图为81班机枪组 后面那个人是副射手 无武器
作者: c91    时间: 2008-11-24 13:50:41

原帖由 kaouji 于 2008-11-24 13:21 发表


武器供弹机构还能错??

我是说,那大哥喜欢给别人普及兵器知识,你就别和他挣了,他说啥就是啥吧。。。。。。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13:53:10

图里面左边那排人里 右2为81班机正射手 右3为无武器的副射手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14:00:59

原帖由 weid 于 2008-11-24 12:32 发表

别胡说了,81和95班用机枪根本没有副射手,那两种机枪都是班用机枪且是只能使用弹鼓,一个人就能完成.一个班用增强火力的武器还用两个人?现在都可以一人一部单兵火箭筒了,打完就扔的,你还弄个班用机枪去占两个人的编制 ...



95班机2人枪组 自己看
作者: wyjcia    时间: 2008-11-24 14:04:59

学名 通用机枪。用三脚架稳定起来时充做重机枪。用自带两脚架的时候变身成轻机枪。
单兵使用可以,楼上说一个人换弹药,枪管困难也正确,但是如果射手或副射手阵亡,难道就可以退出战斗了?只是像游戏中这样子晃来晃去,不太现实。自身重量加上弹药,还有后坐力。能持续多长战斗时间?打仗很费精力体力的。
话说这东西去Google 百度 一下,内容大把大把的。又不是什么冷门枪支

[ 本帖最后由 wyjcia 于 2008-11-24 14:13 编辑 ]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14:09:37

原帖由 weid 于 2008-11-24 12:32 发表

别胡说了,81和95班用机枪根本没有副射手,那两种机枪都是班用机枪且是只能使用弹鼓,一个人就能完成.一个班用增强火力的武器还用两个人?现在都可以一人一部单兵火箭筒了,打完就扔的,你还弄个班用机枪去占两个人的编制 ...



81班机2人枪组


另外你说火箭筒 就更别提了 在我军摩步班和机步班中必有2人编制的40火箭筒组   至于一次性的PF89火箭筒则属于加强配置 不占编制 需要的时候配给

至于重型的PF98 最低都是装备到连的 另还有营属的PF98
作者: divx76    时间: 2008-11-24 14:37:53

对于我等啥都不懂的人,你们说啥我们装啥。。。。。。。。。
作者: kaouji    时间: 2008-11-24 15:13:18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4 13:41 发表



MG34是弹链供弹 早在MG34前十几年就有这个技术了

FG42是导气式自动方式(就是你所谓的机械作用原理)  在FG42前采用导气式原理的武器多如牛毛...

M60凭什么就是参考这俩的?

当今采用弹链供弹 导气式自动方式的机 ...


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查查M60的前身T44式、T52式、T61式都是哪些枪结合改进来得……
作者: 北回    时间: 2008-11-24 16:36:24

原帖由 kaouji 于 2008-11-24 15:13 发表


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查查M60的前身T44式、T52式、T61式都是哪些枪结合改进来得……



你说这些我都知道 国内关于这个方面的东西都是来自D总的枪炮世界的资料 然后被哈德的人就演化成了仿制MG42或者仿制FG42的版本

你非要相信那你就相信吧  就好像有些人坚信国内81和95班机是一人编制一样
作者: wsh446    时间: 2008-11-24 16:47:12     标题: MG-42

.........................
作者: 面包    时间: 2008-11-24 16:55:44

我日 都有副手的阿!
我当兵的时候为什么就我一个人抗着机枪跑5公里 我日 被骗了
作者: bestcbn    时间: 2008-11-24 17:09:43




LZ说的单兵型的MG42,大概应该指的是伞兵型的FG42吧

FG42是为伞兵特别设计的,武器所设计的轻重量和小尺寸非常适合空中运输,同时它使用了7.92mm毛瑟步枪弹并可以提供轻机枪般的火力。
但是,所要求的结果并不是很准确的完成了,这种武器重量的减轻和尺寸的缩短对于全尺寸步枪来说是不恰当的。巨大的后座力使得持续射击无法进行。设计上的复杂性使产量很低,只有7000支这种枪被生产出来。
同时由于该枪的存在,使得德国伞兵拒绝装备后来出现的MP44突击步枪



作者: 2296363    时间: 2008-11-24 17:10:29

http://www.56.com/u67/v_MjI4MTMyNjQ.html

http://www.56.com/u44/v_MjI3ODc5ODU.html

我只负责分享····不负责真相···

[ 本帖最后由 2296363 于 2008-11-24 17:13 编辑 ]
作者: bestcbn    时间: 2008-11-24 17:12:43

原帖由 面包 于 2008-11-24 16:55 发表
我日 都有副手的阿!
我当兵的时候为什么就我一个人抗着机枪跑5公里 我日 被骗了





你一定是钢七连的~~~
作者: kaouji    时间: 2008-11-24 17:28:46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4 16:36 发表



你说这些我都知道 国内关于这个方面的东西都是来自D总的枪炮世界的资料 然后被哈德的人就演化成了仿制MG42或者仿制FG42的版本

你非要相信那你就相信吧  就好像有些人坚信国内81和95班机是一人编制一样 ...


说实话是不是一、两人编制我不知道……我不是在中国当的兵

81和95班机是两人编制就很难理解了,效率太低……
作者: uway    时间: 2008-11-24 17:42:55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4 03:06 发表
这是一个典型的轻机枪状态下的MG42枪组

左边的是观察员  中间是射手 右边是副射手

副射手背后背了一根备用枪管




这背枪的真惨。。。。。
作者: monelectron    时间: 2008-11-24 17:47:37

班用机枪和40火的确是两人编制,副射手备弹,效率嘛,要是从人员效率上来看,是低点,要是从武器效率上来看,那就在不一定低,第一是多一个携带弹药,第二就是射手受伤阵亡退出战斗的话,机枪不会哑火。。。。。。

真到了打起来的时候,比如打越南,连炊事班的开车司机82迫炮车的都会配把枪,不用担用没枪使。。。。。
作者: monelectron    时间: 2008-11-24 17:49:24

这背枪的真惨。。。。。

=================================================================

背枪的不一定最惨,我看还是副射手比较惨,两个到四个200发弹链也不比背枪的轻松。。。。。
作者: ucg2005    时间: 2008-11-24 18:49:46     标题: 回复 #52 bestcbn 的帖子

德国伞兵恨不得扔了这把枪后坐力太大,因为重量太轻后来加重有所改善.空军(德国伞兵属于空军)里真正喜欢此枪的是格林.由于胖子的阻挠直到阿登战役开始前伞兵才装配上部分MP44.格林的意思是FG42必须要够轻,能当突击步枪用,能变成班用机枪,能当狙击枪用.结果是除了当狙击枪不错其他两者均很失败.而且由于太轻后坐力大,难以控制.但是知道战争结束德国伞兵大多数人拿的还是98K和MP40.
PS:现在的班用轻机枪完全可以一人使用,一人开枪一人换子弹.难道弹盒里卷起来的子弹好需要第二个人帮助才能射击吗???怎么用在人不在规定.

[ 本帖最后由 ucg2005 于 2008-11-24 21:25 编辑 ]
作者: wd17948699    时间: 2008-11-24 19:21:01

潜力帖啊,大家继续
普及兵器知识
作者: slmonker2008    时间: 2008-11-24 20:49:03

U.S.M60型机枪在1957年2月加入美军制式武器的行列,是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新一代7.62mmx51 NATO口径机枪。

    许多战后新一代机枪的开发,都是受到德国MG42的影响,而M60型机枪也不例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申,能够配合各种不同需求的通用机枪设计概念,受到了美国军方的重视,于是,美国利用在战时从德军处俘获的MG42,试若将囗径改为美国军用制式点30-60口径,这项改变口径的计划最后并没有成功,但是美国仍然利用战时所获得的德制武器及研究资料,开始进行新型机枪的开发。其中,最受到美国军方重视的,便是MG42以及专门针对伞兵部队需要所设计的FG42利机枪。

    关于MG42通用机枪,读者们可以参考MG3的介绍,而另外一种特殊的FG42,应该说是一种拥有轻机枪性能的自动步枪才对,它是采用结构极为简单、而且又很小型的旋转式枪机闭锁系统。美国军方所重视的,正是MG42这极小型而又简单的闭锁系统,同时配合MG42的设计来发展美国自己的通用机枪。

    隶属于美国政府的春田(Springfield)兵工厂,先后吸收了桥梁工具 (Bridge Tool)与铸模 (Die Manufacturing)公司的T52计划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的T-161计划的经验,最后完成了M60的实验枪T-161E3。
随着NAT07.62mmx51制式子弹的订定,美军将M1型步枪改造成M14型步枪,并且用它来作为制式步枪;同时,美国军方也急于制定这种口径的机枪,因此决定采用T-161E3来作为制式机枪,并且重新将其命名为M60。

    M60一开始是由隶属于美国政府的春山兵工厂进行限量生产,之后才由属于民间公司的塞柯(Saco)公同进行量产。目前,塞柯公司仍然持续着M60的生产,到目前为止总计大约一共生产了22万5千把左右。除了美军之外,澳洲军方也是采用M60来作为制式武器,并且由澳洲的欧登纳斯.法克特公司来负责生产的工作。此外,像台湾与韩国、以及其他深受美国影响的东南亚诸国,也都是采用M60来作为制式武器。

    M60具有简单的结构,因此很容易进行保养及操作,但是相反的,在射搫后如果想要更换枪管的话,一定要戴着耐热手套,而且由于双脚架附于枪管上,因此要将枪管取下并不容易,可以说是缺点之一。在相关产品方面,有一种专用来架设在直升机上面的对地攻击用M60D。此外,塞柯公司也开发出M60E3,这种M60E3是将M60的枪管护套予以省略,同时换装轻型的枪管,因而完成这种轻量化的产品。而且M60E3的双脚架足附在枪机容纳部上,因此在进行枪管的更换时可以变得更为容易。
作者: ws3183390    时间: 2008-11-24 20:49:11

一个人拿一把MG42站肢射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就是打不准.还有就是会很容易被枪管烫伤.
为什么要4个人一起来用是有多因数的:
第一 4个人一起扛一把枪可以分担武器的重量.提高战斗力.
第二  MG42用的是风冷试散热大概连续射击200发左右就要更换枪管.一个人更换速度慢.影响射  击连续性.
第三  MG42的射速很快.一个机枪组一次性也就能抗个400发左右.乱打一通不到5分钟就能打光.所以才要一个观察员来看弹着点.以节省弹药.
作者: slmonker2008    时间: 2008-11-24 20:54:43

单兵携带问题不大的!
作者: tank2000    时间: 2008-11-24 21:00:23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4 03:06 发表
这是一个典型的轻机枪状态下的MG42枪组

左边的是观察员  中间是射手 右边是副射手

副射手背后背了一根备用枪管

STG44都出来了!
[汗水] [汗水]
作者: xjs111    时间: 2008-11-24 23:56:11

原帖由 ws3183390 于 2008-11-24 20:49 发表
一个人拿一把MG42站肢射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就是打不准.还有就是会很容易被枪管烫伤.
为什么要4个人一起来用是有多因数的:
第一 4个人一起扛一把枪可以分担武器的重量.提高战斗力.
第二  MG42用的是风冷试散热 ...

打不准和很容易被枪管烫伤还不叫有问题啊,枪只要扣扳机当然会响了,不管是站着还是趴着
作者: qmwneb    时间: 2008-11-25 00:32:08

我宁可找60亿手无寸铁的人民聚集在同一个地点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作者: ucg2005    时间: 2008-11-25 18:15:19

像M249这类小口径机枪站着就能使,而且后坐力不是很大.
PS:楼上这位不喜欢AKM以后的AK吗?我喜欢制退器和黑色树脂材料.

[ 本帖最后由 ucg2005 于 2008-11-25 18:18 编辑 ]
作者: ws3183390    时间: 2008-11-25 18:20:58     标题: 回复 #65 xjs111 的帖子

打不准当然是相对来讲的.50米内和想向室内射击你还要瞄准啊
作者: justdone    时间: 2008-11-29 11:38:39

kaouji 、北回等知识丰富,我等望尘莫及。
作者: 红马甲    时间: 2008-11-29 12:19:55

ZB26/33的机枪组要2人是因为弹匣容弹量太少。副射手一边要递上弹匣,另一边还要压子弹
作者: warren06    时间: 2008-11-29 14:02:22

52楼正解,FG42是德军专为伞兵部队配备的,MG42,MG34,要三个人才能操纵,FG42是单兵武器!
作者: m4wang    时间: 2008-11-29 14:07:07

有的,MG42本来就是德国战前为了绕过凡尔赛条约:"不允许德国拥有重机枪"为目的设计的,装上弹鼓就是轻机枪,装上弹带和机枪架就是重机枪,不过这作的设计加上无敌密码的话倒是让我想到了空降神兵里的暴风精锐
作者: daxnan    时间: 2008-11-29 16:39:20

原帖由 uway 于 2008-11-24 17:42 发表




这背枪的真惨。。。。。

确实。。。。我很怀疑枪打起来副射手的耳朵怎么受得了
作者: xvzhongsf    时间: 2008-11-29 17:05:11

说后坐力,优酷有个视频,一个人,沙鹰,一枪直接跳起砸到自己的头,自己找一下
作者: ws3183390    时间: 2008-11-29 17:07:46

在战场环境中战士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耳朵失聪的.炮兵就是比较严重的.习惯了就好了.有些战士离开前线到后方休整才会发现自己的耳朵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有鸣响声的.
作者: ws3183390    时间: 2008-11-29 17:11:49

75楼的枪射击时打到头是因为他没有采用正确的射击肢势和射击前的心里准备.枪不是一拿起来就打的.那么容易打以前为什么中国军队10个人都射不过小鬼子一个啊.
作者: l0y0j0    时间: 2008-11-29 21:00:09

学习一下兵器知识
作者: 宁天赋    时间: 2008-11-29 21:48:55

看完每一个帖子了,真涨知识了.讨论不必争论.别伤和气
作者: zzqbe    时间: 2008-11-30 02:29:05

产品名称:MG42式7.92mm通用机枪(MG42 7.92mm General-purpose Machine Gun)
  生产单位:德国毛瑟公司(Mauser-Werke AG, DE)
  现状:装备
  用途:杀伤中、远距离有生目

MG42历史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得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可以制造重机枪。
  德国在一战后,国家实力迅速恢复。随着国力的恢复,曾经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称号德国军方--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永远成为一支半保安性质的部队(只有10万人,不可以装备先进武器)。其实上,几乎从刚刚结束战争开始,德国的各项科研活动转入地下,研制的步伐虽然有时候放缓但是始终没有停顿。
  不过德国始终是一战的战败国,如果明着去违背凡尔赛条约规定,一定会立刻遭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所以,这根红线是不敢碰的,既要隐讳,又要发展,这好像就难了。
  呵呵,所谓愿者不难,德国人很快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的迂回过了条约的限制。他们研究了一种从传统眼光看来,完全不是重机枪的通用机枪。
  这挺通用机枪,如果它使用二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它如果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如果装上了装甲车或者坦克,它又是车载机枪,成为盟国步兵的恶梦。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于马克希姆重机枪的采用水冷降温的方式,而是和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代表作是德国枪械专家施坦格研制的MG34机枪,该枪1934年设计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厂生产,采用和毛瑟步枪相同的弹药(7 .92 x 57 毫米子弹)。它有很多划时代的亮点之作,如: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换装75弹鼓供弹,使用弹链供弹左右都可进行,能双枪联装使用(可以对付飞机);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装卸,操作简单,可迅速变换射击方式(机枪能够迅速转移阵地在实战中特别重要);该枪理论射速为 800到900 发/分;有两根备份枪管,一旦枪管过热可迅速更换。作轻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800 米;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
  MG34大量装备德军部队各级部队,也是德军的各种装甲车辆的制式武器。
  在实战中,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击性能,都得到德国军方的相当肯定,它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
  但是MG34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它的结构较复杂,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
  在实战中,需要的是可以大量制造和装备部队的机枪,而根据MG34的生产能力,即使所有工厂全部开足全部马力,也没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德军方一直要求武器研制部门对MG34进行改进。德国专家针对MG34有过多种改进方案,其中一种据说是受波兰战役中缴获波兰的一款机枪设计图的启发,由德国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博士完成,对MG34进行了多项重要的改进。这个方案由于自己的超出其他改进方案的优异性能而很快中标。
  这就是MG42通用机枪。
  MG42研究成功,其实是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格鲁诺夫博士本人并不是枪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当时由于德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且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来看,这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当时雪片一样的报告飞告华盛顿和伦敦,内容都是同样的: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枪,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
  不过,当美英的枪械制造专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却是大吃一惊。他们清楚的知道,采用冲压技术的德军在机枪这个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了他们。在后来的实战中,也很好的证明了这点。
  无论在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第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

概述:

MG42式7.92mm通用机枪原称为M39/41式标准机枪。1942年德军开始装备该枪,命名为MG42式机枪。它是1939年由德国的格鲁诺博士根据波兰设计图纸研制的。格鲁诺博士的主要贡献是大量采用冲铆件,大大地提高了武器的生产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该枪已生产100万挺。
  50年代,联邦德国将该机枪改进成使用北约7.62×51,mm枪弹,并重新命名为MG1式。该型号与原型不同之处仅是枪机结构和供弹机构作了些改变。一些原型MG42式7.92mm机枪也改成使用北约7.62mm枪弹。MG42式机枪的另一重要改型枪是MG3式,它的供弹机构不仅使用标准的DM1式弹链,也使用DM6式和美国的M13式弹链。
  在意大利生产的MG1式改称为MG42/59式7.62mm机枪,同时装备意大利军队。前南斯拉夫仍生产7.92mm口径原型MG42式机枪,并命名为M59式7.92mm机枪。
  该枪可作轻机枪使用,也可作重机枪使用。作重机枪使用时,安装在与MG3式机枪同一类型的简化枪架上。

结构特点
  MG42式机枪广泛采用点焊、铆工艺,结构设计复杂,比较笨重。
  1.枪
  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膛口枪管助退器兼有消焰、制退作用;闭锁机构为滚柱撑开式,仿形式枪机开锁加速机构。闭锁时,位于枪机头内的两滚柱进入枪管节套凹槽后,被位于机体内的楔块撑开,完成闭锁。开锁时,两滚柱在机匣仿形槽作用下使滚柱向内收拢开锁,同时通过楔块加速枪体后坐;供弹机构与MG34式机枪使用的相同,为开式金属弹链,双程输弹机构利用枪机能量带动。在枪机后退时,内拨弹齿带动枪弹和弹链移动半个链节距;枪机复进时,外拨弹齿再带动枪弹和弹链移动稍大于半个弹链节距。击发机构为利用复进簧能量击发的击针式击发机构;发射机构只能连发射击,机构中设有分离器,不管扳机何时放开,均能保证阻铁完全抬起,以保护阻铁头不被咬断。枪管复进装置具有复进和缓冲双重作用,它分别由4根弹簧、推杆、导杆和顶圈组成,统一安装在一个套筒内。作复进簧时,4根弹簧由前向后依次工作;枪管后坐即将结束时,4根弹簧同时工作,弹簧的综合刚度大大增加,起到了缓冲作用。MG42式机枪枪管的更换装置结构特殊且更换迅速。该更换装置由盖环和卡笋组成,它们位于枪管套筒后侧,打开卡笋和盖环,盖环便迅速地将枪管托出。
  2.瞄准装置
  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瞄准具由弧形表尺和准星组成,准星与照门均可折叠。
  3.弹药
  该枪发射德国或波兰毛瑟98式 7.92mm 枪弹。

性能数据
  口径---- 7.92mm
  初速----755m/s
  理论射速----1200发~1500发/min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链
  容弹量----50发
  全枪长----1219mm
  枪管长
  533mm
  膛线----4条,右旋
  全枪质量(含两脚架)----11.05kg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
  配用弹种----毛瑟98式7.92×57,mm枪弹
作者: ID只是浮云    时间: 2008-12-1 01:00:04

原帖由 北回 于 2008-11-23 21:00 发表


BAR的.30-06弹是全威力步枪弹 比现代的7.62X39mm弹大的多 后坐力大太正常

MP44是枪机和机框一起后座 后座力大也正常


你肯定没打过枪 对枪械结构也一无所知 ...

我看过MP-44和汤姆森的一个射击对比视频, MP-44的后坐力显然比汤姆森小,一个中等个子的人很容易操控这支武器,单发精准度也比较高,但是射速比起汤姆森来说要慢,所以DOD里的MP-44后坐力是相当夸张的,不过,那个游戏主要是竞技用途,如果这枪打的比步枪准,射的比步枪快,那谁还去用98K或者G43

[ 本帖最后由 ID只是浮云 于 2008-12-1 01:05 编辑 ]
作者: 51972008    时间: 2008-12-1 06:07:17

LS所言极是,不过现在DODS里面汤普森冲锋枪也太变态了点
作者: liy41    时间: 2008-12-1 11:17:51

晕,MD那个M60就是MG42与FG42一个用外壳一个用核心而已。
作者: phoebus99    时间: 2008-12-1 19:24:35

metal of honour中就有單人持mg42的中參,一梭子彈就可以把我k倒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