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位于南纬34度21分、东经18度30分处,是一条长约4.8公里的石质岬角,也是非洲大陆的最西南端,今属南非领土,其北端距开普敦约50公里。虽然它在游戏中号称“非洲南端”,但实际上非洲的最南端应为其东边数百公里处的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南纬34度49分)。
15世纪时,由于奥斯曼占据了欧洲通往亚洲的商路,以香料为代表的各种东方商品在欧洲往往贵逾黄金,欧洲人尤其是在航海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葡萄牙人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487年,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让巴托罗缪·迪亚士(Bartholomew Diaz)担负起了这个任务。因路上遇到了风暴,船队曾一度向南越过了非洲南端。1488年2月3日,迪亚士一行在南非的莫塞尔湾望见陆地,当他们继续航行到大菲希河口时,由于水手们因长期航行及补给不足而随时有哗变的可能,船队被迫返航。返航途中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鉴于当地风暴丛生,于是他给此地起名“风暴角”(Cape of Storms)。同年12月,迪亚士船队回到了葡萄牙,虽然他没有完成到达印度的任务,但葡萄牙国王依然非常高兴,认为发现了好望角就有希望到达东方,于是便将该海角改为今名。
由于地球自转和温差的影响,好望角所在的西风带往往终日狂风不断,11级以上的大风可谓是家常便饭,所以这里10多米高的海浪屡见不鲜。此外,在辽阔的海域,海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作用,也是巨浪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直到今天,好望角仍是不少水手的畏途,而迪亚士本人,也正是于1500年5月24日在附近海面上遇到风暴不幸丧生的.
新世界海峡
新世界海峡即麦哲伦海峡(Strait of Magellan),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与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之间,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长约592公里,最宽处33公里,最窄处仅3.3公里。由于航道曲折,且风高浪急、时有大型浮冰出没,自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后,穿越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船只一般不会走这条水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西班牙人开始在此进行殖民活动。16世纪初达里恩地区的总督巴尔博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曾经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去寻找黄金,结果他们成为了第一批穿越巴拿马地峡的欧洲人,并于1513年9月25日到达了西岸,发现了太平洋,命名为“南海”。于是有人设想,在“南海”的西侧一定就是哥伦布所向往的真印度。本来,接下去的一系列地理大发现的光荣也是应该属于葡萄牙的,因为事情的主角费迪南德·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就是一个葡萄牙人。这位航海家曾经参加过第乌海战,后来他向王室提议西航到达摩鹿加群岛遭到曼努埃尔一世的拒绝。失望的他来到了西班牙兜售其计划,指出令葡萄牙大发其财的摩鹿加群岛其实属于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规定下西班牙的一侧,但为了不引起葡萄牙怀疑,必须寻找出一条经过“南海”的西行航线。
西班牙人同意了这个计划。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正式从桑卢卡尔港出发。2个月后,船队抵达了南美的东部海角。次年4月,由于南半球的冬季来临,麦哲伦一行在圣胡利安港停泊过冬,期间还发生了一起叛乱,不过被镇压了。8月底,船队出港到达圣克鲁斯河口并停留至10月中旬以等待春天来临。10月21日,麦哲伦海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航行之后,他们终于在11月28日征服了它。后人便以麦哲伦的名字为该海峡命名。图为1630年的麦哲伦海峡地图。
环球航海路线
如前所述,麦哲伦终于带领船员们进入了太平洋,但是,出发时的5条船只剩下3条了(1条损坏,一条叛变)。在横渡太平洋的途中,坏血病夺去了一部分水手的生命,而活着的人也由于饥饿时时在鬼门关上徘徊,牛皮、锯末、老鼠便是他们的主食。万幸的是,航行中天气一直很好,所以麦哲伦将“南海”改名为太平洋。
在经过3个多月的航行后,1521年的3月6日,麦哲伦一行在马里亚纳群岛登陆。10天之后,他们又到达了菲律宾群岛。这时展现在西班牙船队面前的,已经是欧洲人所了解的海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即将成功。但就在4月21日,麦哲伦由于企图插手当地土著的纷争而被土人杀死。这位船长死后,由于人手不足,船员们又把一艘船给焚毁了,剩下两条船继续前进。但是,因为找不到领航员,西班牙人也就无法完成此行的目的——发现通往摩鹿加群岛的西行航线,船队在菲律宾和文莱之间徘徊了几个月,直到10底找到一位当地水手这才在11月8日登上了摩鹿加群岛。
至此,麦哲伦的航行已经完成了目标,剩下的就是回国报告了。经商议,受损较大的特立尼达号留在当地维修,修好之后向东返回美洲;而维多利亚号则马上启程向西越过好望角回国。1522年9月6日,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Juan Sebastian Elcano)的带领下终于回到了西班牙,实现了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然而,当年出发时270人的船队,此时只剩18人,当中还包括路上招募的外籍水手。至于特立尼达号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被葡萄牙人逮捕,最终只有4人活着回到西班牙。虽然麦哲伦没能完成这次航行,但他作为第一个以实践证明地圆论的航海家将永载史册。图为麦哲伦航行路程示意图。
南极大陆
发现南极大陆的光荣曾经离库克船长非常近,但他在南纬71度10分处,也就是阿蒙森海上被冰山挡住了去路,此时他离南极大陆仅有200多公里。库克非常沮丧,他在给女王的报告中写道:“将来无人会推进到更远的南方,如果真有人能做到,我也不会妒忌和羡慕他所获得的荣誉。”库克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不但有人做到了,而且是几个人在争发现权。
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俄国军官别林斯高晋(Fabian Gottlieb von Bellingshausen)是第一个发现南极的,时间是1820年的1月27日;英国人则坚持是由皇家海军的布兰斯费尔德(Edward Bransfield)在1月30日首先发现的;美国人也来凑热闹,他们认为是由其国家的一位捕鲸船长帕尔默(Nathaniel Palmer)在1820年11月发现的南极大陆,所以他们在南极半岛上的考察站就叫帕尔默站。1841年2月,罗斯(James Clark Ross)测定了南磁极。1911年12月14日,挪威探险家阿蒙森(Roald Amundsen)成为了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
不过,关于“南极洲”的地图,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比如1513年的彼利·雷斯地图、1531年的费纳乌斯地图、1569年的麦卡脱地图等等,这些地图上所描绘的“南极洲”或多或少与实际的南极洲有相似之处,但这些制图家们究竟是依据真实而不为他人所知的地理材料来进行绘制,亦或是仅凭借种种传说甚至凭空想象来描绘“南方大陆”,还有待后人去破解,因为南极洲长年为冰川所覆盖,现行地图是在1952年以后使用回声探测仪测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