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NETSHOW论坛

标题: 战略大地图是维持现有模式还是回归棋盘模式好? [打印本页]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2 11:23:27     标题: 战略大地图是维持现有模式还是回归棋盘模式好?

大家来讨论一下吧,个人更倾向于使用棋盘模式的设定,其实下棋打仗的感觉更为生动有趣,任何现有的单位都可以用象棋元素表示,除了资源,不过我想CA如果还能集思广益的话,这也不成问题吧……怀念中世纪1,借此向中世纪1的策划者致敬~~~



其实有一点可以解决目前大地图散乱的办法:

就是陆路上所有军事单位(包括军队、将军)只能在已经修建好的道路上移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到处横行。无论遭遇战、伏击战都只能在有道路相通的地点上发动,这样就突出了如君士坦丁堡之类军事重镇的咽喉地位——军事通行权也不会变成鸡肋了~~~刺客、公主、外交官等非军事单位则不受限制。这样也同样可以近似达到1代战棋操作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zdn1997 于 2007-8-23 16:51 编辑 ]
作者: 星星羊    时间: 2007-8-22 11:26:13

棋盘绝对好,不然海军都成了摆设了,
作者: pwj85818    时间: 2007-8-22 11:31:04

干嘛要棋盘
要弄成战略即时才好啊
参考信长
不过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分封制度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2 11:33:50

我个人觉得类似现在这样的大地图比较好,更能体现地形在战略面的作用,也更能突出战略纵深的概念。
而且楼主说的缺点……回合结束时间长和操作繁琐并不严重,原版中一回合才几秒钟而已,操作则跟棋盘式一样,即先选中后移动(或攻击),哪里有繁琐了?
作者: 也不用真名    时间: 2007-8-22 12:02:04     标题: 情况已经变了!!

虽然 三国志 从大地图退回了棋盘模式,但CA 不是光荣,两个游戏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没必要开这个倒车吧??

就全战而言,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我是不会再喜欢“棋盘”滴。。。。
作者: 48641033    时间: 2007-8-22 12:44:14

还是喜欢回合制啊........
20022002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2 13:03:02

原帖由 48641033 于 2007-8-22 12:44 发表
还是喜欢回合制啊........
20022002


不管是现有的大地图,还是一代的那种大地图,游戏都是回合制……
作者: bluesky611    时间: 2007-8-22 13:07:59

各有特色,各有所爱吧。虽然战棋类这些年比较衰,但还是有不少粉丝支持的。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2 13:13:24

中世纪1战略大地图中的棋盘模式与三国志、英雄无敌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作者: tdhsblvyy    时间: 2007-8-22 13:26:22

支持现有模式。!!........!!!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2 13:31:05

借两张图回味一下……………………
作者: 妈妈大人    时间: 2007-8-22 13:34:40

棋盘,玩着方便,战略感强                                                  
作者: baijinga    时间: 2007-8-22 14:00:40     标题: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有意思 你打一下我打一下~!   222222
作者: 皇帝的副官    时间: 2007-8-22 14:01:39

看了12楼的图


我更加坚定的认为


应该



保持现有的


看看军事谈顶堡那上面

哎哟

一片平的

飞机场啊

山脉毫无感觉,,凸的跟小山包似的

[ 本帖最后由 皇帝的副官 于 2007-8-22 14:04 编辑 ]
作者: 缘誓蝴蝶    时间: 2007-8-22 14:48:51

晕呀..
怎么棋盘历史感强呢?
你说反了吧..你看看你帖的图片..什么东西啊.
作者: jyh4nt    时间: 2007-8-22 14:49:44

要是即时战略跟好,不过估计没几个机子跑得动那么多模型哈哈哈哈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2 14:51:40

原帖由 皇帝的副官 于 2007-8-22 14:01 发表
看了12楼的图


我更加坚定的认为


应该



保持现有的


看看军事谈顶堡那上面

哎哟

一片平的

飞机场啊

山脉毫无感觉,,凸的跟小山包似的 ...


哈!至于美观方面,大地图完全可以做成半三维图形,山脉、树林、河流等都可以做成立体的的,甚至雨雪天气都可以在上面得到体现……我们所讨论的是操作模式,包括行省划分、移动方式等问题,下棋的跳跃方式比较有趣吧…………
作者: neptune008    时间: 2007-8-22 15:13:36

很简单,弄一个选项,喜欢现在的就是默认的。喜欢1代模式的就打一个钩。地图就变成1代模式的就OK了么。。。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2 15:15:23

虽然下棋也算种策略游戏,但未免过于简单了吧……“半三维图形,山脉、树林、河流等都可以做成立体的的,甚至雨雪天气都可以在上面得到体现”把大地图做成这样的话,完全是中看不中用啊,最基本的一点,伏兵就无法表现出来了。
作者: maxgug    时间: 2007-8-22 15:36:18

现在就是棋盘呀,
是8边型的.不过没有显示边届.


不知道你说的棋盘指4边型还是6边?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2 15:42:06

我所说的棋盘严格说,是沙盘,单位都用象棋表示,移动的话直接拖拽、放置即可。至于伏兵,个人觉得不实用,可以省略,应该注重大的战略层面。
作者: minutes    时间: 2007-8-22 15:44:28

lz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没玩过中1的人理解恐怕是很困难的:)大多数只看到大地图的简陋就否定了,其实所谓棋盘制精髓并不在于画面,大地图画面完全可以用中2引擎,本质上是一样的。
那么中1的优势在那儿了?在于先决策而后的回合进行中才会知道结果。
简单说中1的一个省份就是一个格子,就是你把部队放到临近的省份,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要在回合结束时候才体现出来,比如进入的是敌人省份,那么是否攻击敌人、可能遇到埋伏被敌人攻击等等,这些都是在回合进行中才会切入战斗引擎的,这样带来很多有趣而又真实的情况,比如几只进攻部队也可以都拖到同一个省份,根据他们路程的远近,同一场战斗可能会有几只援军不同时间抵达战场,临场感非常强烈;再比如进入敌人省份的部队可能同一个回合内要连续作战多次;还有有趣的是,一只部队进入省份作战失败,那么会自动退却到临近的省份,而如果敌人又占领了临近的省份(同一个回合),这样等于你退路被截断,这只部队就只有消失的命运了,对电脑我们以前经常用这一招,更有战略性。

还有很多好玩的,其实中1的棋盘制一样是回合制,只是相对中2现在的回合制来说,玩起来战略性更强,结果更难预料,有意思的多,这也是很多人现在都把中1放在中2上面的原因:)

我想中2现在的制度也可以,不过要是改成决策后不行动而是等到回合进行的时候再行动,那就和中1差不多了(类似三国9),当然那种棋盘的战略性还是不好体现,这可以用更精细的大地图比如战略要点,道路的限制等等来改善了。
作者: RockmanII    时间: 2007-8-22 16:13:27

其实像《荣誉骑士》“半即时”的战略地图更好,随时可以暂停。那样更真实,更有挑战性。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2 16:15:06

楼上分析比较透彻。不过我想要的除了地图沙盘化、单位棋子化,最重要的是单位的移动方式,取消行走路线,取消直接攻击,取消直接谈判……全部改成回合结束后产生结果。
作者: zhangsq25    时间: 2007-8-22 16:27:41

现在的大地图至少能够在地图上做出战略要地。。。。棋盘行吗?
作者: xuweixin_1    时间: 2007-8-22 16:36:15

我也选取棋盘,现在这种一点回合就太慢了。。。。。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2 16:39:44

原帖由 minutes 于 2007-8-22 15:44 发表
比如几只进攻部队也可以都拖到同一个省份,根据他们路程的远近,同一场战斗可能会有几只援军不同时间抵达战场,临场感非常强烈


《中世纪2》的大地图同样也能做到这一点,当我的城被敌人围后,我就会从附近的城调集援军去救援,而救援的路程按城市的远近会有所不同,这一点直接在地图上就能反映出来。而狡猾的敌人在围城的同时还会在城市的周围布下伏兵,我的救援部队若是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敌人分割包围或围点打援,这些细致的战略部署是《幕府将军》那种老地图无法体现的。

再比如进入敌人省份的部队可能同一个回合内要连续作战多次;

我觉得这可不能算是老地图的优点。《中世纪2》里我主力部队实力不济,可以绕过敌人的重重防守,暗渡陈仓去袭击一些敌人的后方目标,尽可能少地在敌国镜内与敌军主力发生硬碰硬的战斗,而老地图里一旦踏入敌镜,那战斗就完全不可避免了(除非那里没有敌人)。
即使要论连续作战,《中世纪2》里的连续作战显然更合理些,比如我可以守在最有利于我补给或增援的某个山道、某个浅滩或某个桥梁边来顶住敌人的轮番进攻,即使顶不住,也无非失去一个战略屏障而已,下个回合再集结点兵力守下一个屏障就是了,而老地图里你万一防守失败,那就很可能意味着你将失去这个省份。

还有有趣的是,一只部队进入省份作战失败,那么会自动退却到临近的省份,而如果敌人又占领了临近的省份(同一个回合),这样等于你退路被截断,这只部队就只有消失的命运了

这是挺有趣的,但我觉得《中世纪2》的地图更能细致地表现出这一点,而且新地图能更好地突出千里奔袭、孤军深入的特点和危险性。

还有很多好玩的,其实中1的棋盘制一样是回合制,只是相对中2现在的回合制来说,玩起来战略性更强,结果更难预料,有意思的多

《中世纪1》和《中世纪2》的战略面确实都是回合制的,但哪个战略性更强、更好玩,我想从游戏的发展情况和玩家的投票情况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了。
另外《幕府将军》老地图还有个缺点就是同一行省中每次战斗的地形都是一样的。
而《中世纪2》新地图另一个优点就是探索乐趣更大,比如在《王国》的美洲战役地图中。
作者: ykky    时间: 2007-8-22 16:56:13

比起paradox游戏的那种战棋地图,我还是喜欢中世纪2这种大地图多一些
作者: minutes    时间: 2007-8-22 17:15:00

原帖由 9CCN 于 2007-8-22 16:39 发表


《中世纪2》的大地图同样也能做到这一点,当我的城被敌人围后,我就会从附近的城调集援军去救援,而救援的路程按城市的远近会有所不同,这一点直接在地图上就能反映出来。而狡猾的敌人在围城的同时还会在城市的周围布下伏 ...


呵呵,这里也不是mop或者天涯,没必要一条条的辩论了:)
其实中1和中2两种大地图制度最主要区别就是一个半即时、一个纯回合,中1已经算半即时了因为在回合进行中你才会看到敌我双方所有的行动一起进行。中2就是典型的回合了,你动一次我动一次。
我相信半即时还是要比纯回合要战略性强一点,看看其他一些游戏,比如信长、三国、荣誉骑士等,战略地图上现在都基本是半即时甚至全即时(可以暂停),这就好像中2的打仗如果是老式三国那样回合制肯定不如现在的即时制好玩一样。
说到战略地图的移动,其实有一款很老的游戏就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系统了,那就是席德梅尔的盖茨堡战役,背景是美国内战,在那款游戏里面大地图就是纯即时制,两军相遇就是切换到战役地图和中2一样,战役和战略时间都是同时流逝的,很有战略性:)

当然,中2下一步走什么制度也许不是重点,关键还要提高战略的乐趣。

[ 本帖最后由 minutes 于 2007-8-22 17:48 编辑 ]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2 17:20:17

是席德梅尔…………
启用沙盘可以对全局有更好的掌控,至少不会出现事务官被遗忘而死在荒郊野地的情况……
作者: 也不用真名    时间: 2007-8-22 18:14:38

原帖由 minutes 于 2007-8-22 15:44 发表

简单的说一个省份就是一个格子,就是你把部队放到临近的省份,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要在回合结束时候才体现出来,比如进入的是敌人省份,那么是否攻击敌人、可能遇到埋伏被敌人攻击等等,这些都是在回合进行中才会切入战斗引擎的,这样带来很多有趣而又真实的情况,比如几只进攻部队也可以都拖到同一个省份,根据他们路程的远近,同一场战斗可能会有几只援军不同时间抵达战场,临场感非常强烈;再比如进入敌人省份的部队可能同一个回合内要连续作战多次;还有有趣的是,一只部队进入省份作战失败,那么会自动退却到临近的省份,而如果敌人又占领了临近的省份(同一个回合),这样等于你退路被截断,这只部队就只有消失的命运了,对电脑我们以前经常用这一招,更有战略性。

单位的移动方式中,取消行走路线,取消直接攻击,取消直接谈判……全部改成回合结束后产生结果 ...


地瓜农药”就是这个样子的,可实际效果并不好,05年它和罗马PK 是怎样败下阵来,大家都还记得。。。

[ 本帖最后由 也不用真名 于 2007-8-22 18:17 编辑 ]
作者: 皇帝的副官    时间: 2007-8-22 18:20:27

地瓜农药


帝国荣耀



作者: minutes    时间: 2007-8-22 18:47:29

大家不要总是纠缠到中1或者某其他游戏的大地图如何如何简陋,这不是主要问题,地图精细与否只是个引擎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全战以后的系列能恢复到中1那样的半即时制,而不是现在的纯回合制,我想大地图战略即时制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2 19:08:43

半即时和全即时这是游戏类型问题,哪个好一时说不清,但《幕府将军》或《中世纪1》的地图完全是平面的,没有丝毫战略地形概念,这比《三国志9》还差啊,《三国志9》里我还能堵个虎牢关来守洛阳,换《中世纪1》里的那种平面地图,我就无险可守了。

总之老地图没突出“战略地形”的概念,这跟游戏是半即时还是全即时是两回事……
作者: minutes    时间: 2007-8-22 19:18:08

现在的技术当然不会再出现中1那种平面的地图了啊,完全可以就用中2的地图嘛,不过就是改成半即时制而已。
作者: avbeautymm    时间: 2007-8-22 19:54:54

文明系和P社系的战略模式本身有着巨大的区别

没玩过幕府和中世纪一代的人是无法理解棋盘式的精髓的……

全战从罗马开始要走类文明系列的战略界面模式就注定了不会再回头……这不,最新版全战预告都出来了,根本没提什么棋盘……
作者: waterlion    时间: 2007-8-22 20:41:52

虽然我没有玩过中1,不过棋盘模式我还是体验过的(国家的崛起、The Battle for Middle-earth),坚决支持简洁方便的棋盘模式!
作者: waterlion    时间: 2007-8-22 20:42:05

虽然我没有玩过中1,不过棋盘模式我还是体验过的(国家的崛起、The Battle for Middle-earth),坚决支持简洁方便的棋盘模式!
作者: 十字军之王    时间: 2007-8-22 22:49:38

比较同意24楼的,用类似荣誉骑士的,半即时的,军队的地图上的移动速度也是即时的,根据所率领的兵种不同速度也不同,我很喜欢在荣誉骑士里率领全骑兵的部队,学了3级行军速度,学了劫掠技能后去抢劫敌人城堡附近的村庄,3级劫掠1个村庄1次能抢2000黄金.来去如风....
作者: braddlyyin    时间: 2007-8-23 08:43:26

战棋的好处就是攻城武器不会拖后腿,现在的攻城武器基本都是坐船的(如果有飞艇多好),就这样还是跟不上大部队.
作者: cppdehao    时间: 2007-8-23 08:58:44

两种我都喜欢,有些人杞人忧天了,以现在的技术,不管做什么模式,画面肯定都不会差的,拿中1比就认为棋盘差那是无稽的.而且棋盘游戏玩的本不是画面,否则P社游戏还活不活了.
作者: jesuscj86    时间: 2007-8-23 10:56:38

不说什么废话 只要美观就行~
作者: 摩卡    时间: 2007-8-23 13:15:58

不想说很多。我的感觉是1代的沙盘是我所喜欢的。很有宏观战略的感觉。
而2代的方式更加多元和变化,或许感觉内容多了,精髓就散了~~
作者: 孝武皇帝    时间: 2007-8-23 16:22:08

我是从幕府一直玩到中2的老革命了,我强烈支持退回战棋模式。现在的大地图简直是开玩笑,一点没有战略感和历史感,简直就像一群小丑在沙盘上表演。而且在这种地图上行军路线太随意了,根本没有多少可预见性,许多战略重镇那种咽喉的作用根本体现不出来,比如君士坦丁堡,在中1里无论用哪个国家,抢先攻占君坦都是必需的哪怕请全国之兵都在所不惜!现在在中2里我根本没有这样的激情,因为君坦已经变成了普通城市,没有像中1里那样的战略价值。而且现在的模式增加了AI和玩家对抗的难度,也难怪很多人会觉得缺乏挑战性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3 16:28:37

“许多战略重镇那种咽喉的作用根本体现不出来”
我觉得倒是老地图体现不出来,新地图里大家乐此不疲的守桥战术就是最好的体现了。

不过说这么多也没用,现在就看《帝国》的地图模式是哪种了。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3 16:38:20

原帖由 孝武皇帝 于 2007-8-23 16:22 发表
我是从幕府一直玩到中2的老革命了,我强烈支持退回战棋模式。现在的大地图简直是开玩笑,一点没有战略感和历史感,简直就像一群小丑在沙盘上表演。而且在这种地图上行军路线太随意了,根本没有多少可预见性,许多战略重镇那种 ...


其实有一点可以解决目前大地图散乱的办法:就是所有军事单位(包括军队、将军)只能在已经修建好的道路上移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到处横行。这样就突出了如君士坦丁堡之类军事重镇的咽喉地位——军事通行权也不会变成鸡肋了~~~刺客、公主、外交官等非军事单位则不受限制。这样也同样可以近似达到1代战棋操作的作用~~~

支持这个设想的举手!哈~~~

希望有人能够在MOD里实现这个设想~~~

[ 本帖最后由 zdn1997 于 2007-8-23 16:40 编辑 ]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3 16:49:26

军队只能在规定的地方移动……这似乎不太真实吧……
作者: ykky    时间: 2007-8-23 16:55:22

应该说是很真实的,否则部队的后勤怎么办?先不说从后方运输需要道路,就算是抢劫也只能在有道路的富庶的地方才能抢到足够的补给。当然也可以强行让部队穿山越岭,只不过要承受损耗(每回合减兵之类的)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3 16:57:32

原帖由 9CCN 于 2007-8-23 16:49 发表
军队只能在规定的地方移动……这似乎不太真实吧……


现实中,大多数情况下,军队,特别是大部队似乎都只能在已修建的公路上通行吧!除了汉尼拔心血来潮翻了一次阿尔卑斯山……限制军队通行方式应该是可取的……

或者维持现状,但要对离开大路的军事单位实施军费惩罚,要数倍的惩罚!只是一个设想,盼望讨论~~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3 16:57:34

想当年偶们的红军走的大部分地方不都是没路的么……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3 16:59:10

原帖由 9CCN 于 2007-8-23 16:57 发表
想当年偶们的红军走的大部分地方不都是没路的么……


那不是正面交锋,是“战略性转移”,哈~~~~~
作者: 孝武皇帝    时间: 2007-8-23 17:01:32

其实这很真实,古今都是如此,军队的移动不是游山玩水,对道路和环境的要求是很苛刻的,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虽达到出奇兵的目的,但自己的损失也相当大;孔明火烧博望坡,胜就胜在烧到夏侯惇的必经之路;天国王朝里的萨拉丁靠水源行军,随便乱走的十字军就被打败。中2里这些完全没体现出来,乱就乱在可以随便乱走
作者: ykky    时间: 2007-8-23 17:04:19

红军不是也承受了大量的非战斗损失喵。。。。国军就没有那么多非战斗减员,抽大烟开小差的除外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3 17:09:22

原帖由 孝武皇帝 于 2007-8-23 17:01 发表
其实这很真实,古今都是如此,军队的移动不是游山玩水,对道路和环境的要求是很苛刻的,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虽达到出奇兵的目的,但自己的损失也相当大;孔明火烧博望坡,胜就胜在烧到夏侯惇的必经之路;天国王朝里的萨拉丁靠水源行 ...


嗯,很有道理。这就是现有大地图的最大弊病,也是大家觉得的主要原因!大地图的路网设计应该再完善起来,部队开拔,选择走哪条道路就至关重要了~~~~
作者: 幽冥の双鱼    时间: 2007-8-23 17:11:13

其实棋盘还是很舒服的,感觉就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作者: 孝武皇帝    时间: 2007-8-23 17:11:58

喜欢现有模式的肯定没有体会全战的真正内涵,全战不是追求那种汉尼拔式的用兵灵活度和精确的战役部署,而且要实现这种风格,以现在的地图模式还过于粗糙。全战要体现的是历史大势和各民族之间的地缘战略,只有战棋模式最合适
作者: zdn1997    时间: 2007-8-23 17:18:00

全战之所以叫全战,主要体现的就是大战略+大战术,是天下大势,沙盘战棋可以很好体现这一点,将玩家精力主要集中到战略的应用上,战斗只是表现战略成败的方式……

要真的表现精彩的战争的话,全战还要走很远的路,比如以后将要推出的帝国全战,就是拿华丽的战斗作为最大卖点了……
作者: 孝武皇帝    时间: 2007-8-23 17:28:41

马尔马拉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中间竟然还有个绿色的小箭头,步兵竟然可以游泳过海,那要海峡还有个P用,CA那帮人的大脑肯定进了水!别以为中间放条船就解决问题,敌人将领可以招募“雇佣船”,绕一圈在别的地方一样登陆,一轮之内让所有地形因素变成狗屁!中1只要己方舰艇在的海域敌方无法通行,这样要攻下君坦不战胜拜占庭海军就不行,于是改变国家策略,大力发展海军,认真谋划N年之后终于决战君坦城下.....这才是全战应有的感觉
作者: 鬼灯丸    时间: 2007-8-23 17:39:19

恩 再我的记性下曾死过不少于4个的满技能的刺客 2个满影响的外交...MS不用说了  想装几个去亚洲旅游的 装好后忘了 想起来的时候全死船上了
作者: 孝武皇帝    时间: 2007-8-23 17:40:27

而且现在大地图上的角色动作十分滑稽可笑,尤其是军队,简直就像一帮梦游者每人举一把大菜刀在游行
作者: cwl733    时间: 2007-8-24 00:21:10

强烈支持维持现状阿~~~
我喜欢大地图
这样更直观而且战略也表达得很清楚
作者: 缘誓蝴蝶    时间: 2007-8-24 01:49:33

虽然我不喜欢中1 中2 只玩罗马全战
但看你们说了半天
个人认为只要在现有的模式下 更正恶劣条件的地方不能行军就可以了..比如大峡谷的陡峭的山体..
至于半即时..你把各个方便部署好了以后 在按进行 让全体国家一起执行部署  而不是部署后利马进行不就好了  为什么一定要回归那些棋子..
现在的人 是很难接受一款新做 有着简陋的大地图 而精致的战斗场景的
作者: czhray    时间: 2007-8-24 10:07:54

个人认为 三国志9的战略大地图才是极品
作者: 秋之落叶    时间: 2007-8-24 10:11:48

还是棋盘式的好,使一些重要城市发挥其战略重要性...
作者: czhray    时间: 2007-8-24 10:15:51

感觉三国志系列,虽然战斗做的极为不真实.(仙术,奇谋等等...)但是大地图还是做的非常棒的.尤其是三国9,地形因素被合理的考虑在内了.几个险要的关口都真的是万夫莫开.再加上可以修建要塞,箭楼,真正能体现地形优势.而中2里面,只能造个垃圾军营,除非对方是全步兵,不然一点用处都没.遇到蒙古这类的,只能被当活靶子射...另外,三国系列对粮草军马等补给品的认识也是中2绝对欠缺的.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4 10:34:13

《中世纪2》里那个绿色的渡海小箭头是方便玩家设置的,当然,不满意这设定的可以去掉,我有专门的指南教大家怎么去掉。

《中世纪2》里的补给就是士兵的维护费,虽然这看起来不太真实……

《三国志9》的地图确实不错,但大家仔细拿《中世纪1》和《中世纪2》的地图跟《三国志9》比比,觉得哪个地图更接近,更像《三国志9》呢?
作者: ykky    时间: 2007-8-24 10:53:48

三国志9里的地图太。。。。夸张了,就算是1800年前,中国也不会是那个样子的。。。。
作者: 9CCN    时间: 2007-8-24 11:06:21

游戏里的地图当然跟真实地图会有出入的,这个不是重点,关键是地图做的是否能体现战略价值,《三国志9》里的关卡设计就很不错,《中世纪2》里虽然没有明显的关卡,但守个渡口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呵呵~
作者: 剑齿猫    时间: 2007-9-20 11:30:49

选择了棋盘模式,我觉得一般从幕府或者中世纪过来的玩家都应该会选择棋盘模式吧,具体优点LZ也都说了..
作者: 恶魔的耳语    时间: 2007-9-20 11:59:37

我还是觉得现有模式比较有利是投入感~ 而且更能发挥一些战略构思~
作者: orzcc_2008    时间: 2007-9-20 12:21:18

还是即时的比较好,真实感强的多。
作者: 威灵顿公爵    时间: 2007-9-20 13:01:13

话说后作帝国:全面战争时期战略地图上摆放的都是一个一个的模型,什么海军拉陆军拉...一个一个有底座的小模型...如果帝国:全战做成那样...我感觉就在玩帝国的荣耀没区别了...那战略地图做的...惨不忍睹了...
作者: awskm2s    时间: 2007-9-20 13:38:32

还是现在的大地图比较好
实际上再强化一下道路系统对移动力的加成就行了 ,还有就是地形对移动力的降低,比如沙漠这类地形
作者: DD0622-2    时间: 2007-9-20 14:02:43     标题: 回复 #75 paradoX 的帖子

KOEI~~~~~KOEI~~~~~~~~~~~~~
作者: kingshake    时间: 2007-9-20 16:54:46

我个人觉得现在这样的模式好,这样可以充分实现各样的战术布置,比如埋伏,占据优势地理位置等等。
作者: samual    时间: 2007-9-20 17:58:54

中2里没有战略要地的概念么?楼上很多人声称没有战略要地的真的玩透中2了么?只不过是因为海运发达的原因能行军路线难倒电脑难不倒玩家而已,而且城市也一般不作为战略防御的要塞——城市可不是关隘,这一点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地图上各种山口,渡口,桥梁,浅滩,不都是防御的重点么?如果改成简单的棋盘式,这些东西就完全无法体现了,剩下的就只有平原会战了,全战就杀了很多元素了。
此外,针对这个问题中2也不是没有改变。玩王国的就会体会到的,由于地形和敌人的限制,在没有通行权的时候有些战略进攻方向就完全被堵死了~~

还有,话说如果真的是没有通行权就会被堵住的话,中2中重点地十字军特色如何解决?一开十字军,内陆国家参加的就等着自动散伙吧。除了靠海的谁也别想搞十字军了~~~~

所以,如果回到战棋形态,的确可以迎合某些玩家的怀旧感~~但是中2开创的许多独特元素将不复存在。至于帝国会选择什么形态,也一定是和他要体现的历史元素相关的。

此外,关于半即时的问题,如果光是军队的话,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全战引入了事务人员作为独立单位的元素,这就麻烦了。刺客海,公主海,外交官海,间谍海,足以淹死大部分万家的电脑了。想象一下5~6个刺客追着一个将军的军队满地图跑的情景吧——而且这种东西在战争迷雾下有大量的同时发生,一大队巡路追踪子程序跑起来,乖乖,要机子老命了——还有多少人能玩的上是个问题了。
作者: samual    时间: 2007-9-20 18:01:37

其实个人觉得最需要平衡的不是地图,还是海运问题。从罗马时代起就是如此:一艘小船可以运军团;神奇的绿箭头就是天桥。

好在帝国中注意到海运的问题了,如果海运的环节能够平衡的跟陆战一样真实化,就很有看头了~~~
作者: 伊达上将    时间: 2007-9-20 18:15:53

导致大地图乱窜的原因就是大家不用顾虑补给问题  

即使汉尼拔那样的翻山  也不可能不要后勤补给的   显然他攻入意大利后方是不可能大模大样从大路挺进的  他抄近道的代价就是付出了更长的行军时间和更大的非战斗减员
但是他的补给问题  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得到了敌对罗马的高卢人和一些土著的支持

那CA以后如果可以考虑这些  比如不在路上行军而导致更低的行军速度(视地形而定)  而在离开道路的广袤空地上   可以设置一些类似资源点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中立村落(这些地方的作用就是提供补给)  而玩家从这些中立点采用不同的方式(结盟或掠夺)来获得金钱 士气甚至是雇佣兵或者随机的属性
作者: 伊达上将    时间: 2007-9-20 18:20:08

海运的问题恐怕只能用减少可登陆地区来设定了   类似美洲那样的设定
作者: samual    时间: 2007-9-20 18:45:40

其实只要限制船只海运人数——类似文明中,不同级别运输能力不同。再加上不同船只速度不同(同一舰队同速),海运就可以趋于真实了。至于限制登陆地也是个办法——军队不能随便下船,事务官可以——毕竟现实中可以成规模登陆的天然良港不多。
至于补给问题,各种战略游戏中都有各自的解决办法,但是目前来看,能够解决的很好的似乎还没有,因为毕竟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这个就看CA怎么搞了。
作者: sleepingboy    时间: 2007-9-20 20:39:14

补给系统可以做成部队后面有许多车辆拉着东西从城市到部队之间走。就像城市之间的贸易一样。车辆换一下。
作者: visorcn    时间: 2007-9-21 21:35:20

关于补给问题不知道你们玩过突袭2资源战争没有

里面就是加入了补给的概念,结果坦克走一段路就得要停下来加油,打一会儿就得要加弹药,结果经常是我的机械化兵团纵深突击的时候(自编地图),半路停下来加油,老天,几十辆坦克,几十辆装甲车排队加油,补给车跑上跑下,经常被塞在坦克群里动弹不得

更惨的是打得正激烈的时候我的坦克忽然不动了,我一看也没被击毁啊,原来是没油了,赶快叫加油车上,结果激烈的战场上薄皮的补给车上一辆毁一辆,不要说直接命中,光是敌军榴弹炮的面积杀伤就毁了好几辆

更不要说激烈的战斗过程中还得要担心弹药耗光

在突袭系列中这一款非常的失败

当然,突袭是即时战略,全战战略层面是回合,但是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玩家负担.连回合的文明4、即时的英雄连都没怎么强调补给,全战不用那么急吧

追求真实性的同时还得要兼顾娱乐性啊
作者: 寂风    时间: 2007-9-21 21:58:51

这都无所谓不影响游戏可玩性,最重要的是最好能把战略模式作得更复杂、真实一些,能像钢铁雄心、维多利亚,或是三国10一样
作者: 皇帝的副官    时间: 2007-9-21 22:08:27

同意85楼







真正的战争并不好玩




我只是一个玩家
作者: visorcn    时间: 2007-9-21 22:17:36

是啊,一开始可能想着加入补给元素会比较好玩,但是军团一多的时候,光是各部队调动,会合整编、将军安排,训练升级等等就够烦的了,再加上补给......想一想中2后期管理那么多城市,不停地平息骚 动 、暴 乱、 邪 教。。。。。。头皮都发麻
作者: dadamo    时间: 2007-9-22 10:19:36

我不想玩即时的,回合或者半回合都好~[伤心啊]
其实不是回合不好,只不过我更多的是把全战系列当休闲游戏玩。
即时的玩时间长了太累[伤心啊]
作者: a_190e    时间: 2007-9-22 14:22:56

我也赞成所有命令在回合后但到结果。至于战略要地,现在已经体现得很好了,如果加入补给线要素的话可能更好地体现,很多地方以前是要地就是因为粮食补给不够,而不是部队无法开进。
作者: BT6228    时间: 2007-9-22 15:18:43

只要玩过1, 2, 就会发现大地图的缺点是相当明显的
玩家要偷袭敌城易如反掌, 什么难攻的桥(玩过幕府的都知道打桥战是多么的难打)和高地(信濃!), 根本一下子就可以绕过了
至于暗杀等, 有心SL根本是无敌的, 不像1,2, 如果连续刺杀数个目标, SL不知要多少次(因为不能每杀一人SAVE一次)
海军更是无敌, 要通过海上封锁太容易, 一下子就可以打去敌人大后方, 1,2代你不消灭那个海域的敌舰, 陆军根本过不了去
希望ETW可以结合上4代的优点, 至少不要让玩家在大地图上为所欲为
作者: vv341    时间: 2007-9-22 19:12:59

我喜欢守桥 堵路 蹲浅滩

所以我不会再接受幕府将军的棋盘了

一夫堵路的感觉很不错 嘿嘿
作者: vv341    时间: 2007-9-22 19:22:13

对了

我还知道如果敌人站在山脚下

要打就该谨慎点了

站在海边就好办得多

如果我兵太少 又要行军

我也会沿着山走
作者: 妈妈大人    时间: 2007-9-22 19:43:27

其实直接从罗马玩过来的人是不会明白棋盘的好处的
作者: a26812235    时间: 2007-9-22 21:45:44

我觉得棋盘模式才好玩
更能体验出中世纪的那种风味
而且棋盘模式 那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
是大地图不可能出现的

大地图通关了 过一段时间才会再通第二次
因为大致上没有什麼可变性
大地图玩久了会麻木[伤心啊]
作者: 皇帝的副官    时间: 2007-9-22 21:53:46

原帖由 a26812235 于 2007-9-22 21:45 发表
我觉得棋盘模式才好玩
更能体验出中世纪的那种风味
而且棋盘模式 那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
是大地图不可能出现的

大地图通关了 过一段时间才会再通第二次
因为大致上没有什麼可变性
大地图玩久了会麻木[伤心啊] ...

棋盘玩久了就不麻木????????????


凳子做久了还得座疮呢
作者: BT6228    时间: 2007-9-22 22:02:45

原帖由 妈妈大人 于 2007-9-22 19:43 发表
其实直接从罗马玩过来的人是不会明白棋盘的好处的


但很難叫他們回頭玩1, 2代, 畫面大半人會接受不了[伤心啊]
作者: fy23269166    时间: 2007-9-22 22:02:46

维持现状比较好啊看起来舒服
作者: a26812235    时间: 2007-9-23 13:41:55

[quote]原帖由 皇帝的副官 于 2007-9-22 21:53 发表

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因为如果在相同的国家 相同的难度下

棋盘模式可变性更高

等於可玩性增加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見

棋盤模式玩久了當然會麻木

只是在以上的情況下 我會再玩
作者: lx1314    时间: 2007-9-23 14:10:00

两种模式都喜欢!~~~~~~~
看怎么玩撒..
作者: chen1111q    时间: 2007-9-24 07:40:52

我觉得还是这样的大地图比较好/
作者: rome1231    时间: 2007-9-24 07:53:45

我是从幕府开始玩起的,棋盘模式确实有他的好处,对机器的要求相对也低些,但相比现在的大地图还是太简陋了。中2全部自动战斗我还能玩得津津有味,但中1自动战斗的话我已经玩不下去了,这也许是喜新厌旧吧。话说回来,中1的确在很多方面做得比中2好,如复国军的设计,以及美轮美奂的手绘兵种介绍图等,但棋盘模式绝对不是,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作者: 杰西伯爵    时间: 2007-9-25 20:27:58

原帖由 BT6228 于 2007-9-22 15:18 发表
只要玩过1, 2代, 就会发现大地图的缺点是相当明显的
玩家要偷袭敌城易如反掌, 什么难攻的桥(玩过幕府的都知道打桥战是多么的难打)和高地(信濃!), 根本一下子就可以绕过了
至于暗杀等, 有心SL根本是无敌的, 不像1,2代 ...


有道理
棋盘模式也有棋盘的好处
若是能把那种好处移植到现在这种模式就好了




欢迎光临 游侠NETSHOW论坛 (https://game.ali213.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