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ineseCQYS 于 2016-8-8 12:11 编辑
电竞时代的骄子——先马(SAMA)“方舟”
引入语: 稍微关注过今年台北电脑展的玩家一定不会忘记一款直线条硬朗造型的电竞机箱,这便是先马(SAMA)“方舟”。先马(SAMA)成立于2003年,众多产品外观设计漂亮,市场定位精准且性价比高,故收到广大玩家追捧。本次文章分享的就是先马2016年新品——“方舟”机箱。
电竞元素与经典几何线条共同成就了“方舟”,给人第一印象大气个性。收到试用产品之前便进入了先马官方网站逛逛,“方舟”占据了网站的头版头条,可见厂商对于方舟的期待。
若视频不能打开请前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 ... tml?from=s1.8-1-1.2
进入开箱正题,近1700公里的快递使得包装箱已经不再具有出厂的原貌,所以就简单展示下吧。
机箱正面用蓝色英文和黑色中文醒目印着“ARK方舟”,面板图案风格模拟了机箱的侧板,简约直奔主题。
箱子两头展示了机箱的个性化标志“ATX-Ⅲ”,这是该机箱的特点,发展理念“让每一个硬件成为主角”。其余部分还有基本参数等情况。
拆箱之后整体展示,担心装机过程弄花两侧面板暂未撕去保护膜,稍微留点期待后面再斯。
左侧
右侧
前后面和顶面、底面
顶部面板展示,由于顶部和前部风扇防尘网均为易拆洗设计,为了避免运输中意外打开弹起使用了胶带贴封。
顶部包含了一个SD/TF卡读卡器和一个三档调速开关(低-关-高)
前面上部I/O(Input/Output)区域,2xUSB3.0+2xUSB2.0+音频输出输入+硬盘数据指示LED+重启开关+电源开关
先马(SAMA)LOGO特写
前部发光线条俯瞰
前下部风扇网展示
再看看机箱后部,顶上是出风口,由于宽大的空间所以设计了两种风扇规格12/14cm风扇或冷排,且是可调整安装槽设计,方便不同规格不同位置的调整。风扇上部机械雕刻“MADE IN CHINA”但这个中国制造看着明显舒服许多啊。
下面一点是整整8条PCI扩展挡板位,看到那一排整齐的螺丝便知道它是可自由拆解设计了,省去了一次拆解的烦恼,对于更高端的DIY玩家操作性更强了。
底部电源位特写,可以看到里面的减震垫和下部金属防尘网。整个后面板散热孔采用了蜂巢式正六边形设计,这个设计的伟大之处在于利用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空间,而在机箱中的应用保证了有效的散热面积同时也保证了美观性。
底部防滑减震脚垫,简单实用。
侧面板固定螺丝特写,金属外壳和螺丝口,里面结合高强度塑料。
侧面开盖展示,清晰的看到里面内部结构,充满着机械美。
侧面板不去触摸仅从切割边和光感很难分辨是亚克力还是玻璃,按压之后发现是亚克力,亚克力做面板也不错,外观几乎接近玻璃但可塑性更强,不容易碎掉。
开仓之后很显眼的黄色“ATX-Ⅲ”标记特写。
说明书和合格证,说明书采用比较详细的黑白图片印刷,能让不是很懂装机的玩家比较轻松应对装机问题。
顶部风扇位特写,每把风扇线材做了包边黑化处理,更加耐用,两把先马品牌9叶片RGB风扇,感觉候命已久只等开机了
另一个“方舟”特点:保留了的光驱位,与如今的ATX-Ⅱ结构基本舍弃了光驱位的方式大不相同。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还有人用光驱么?我想说其实我就在用,后面会展示来看看。确实当今的发展可能不再需要光驱了,但是某些时候某些人群确实还是需要的;另外比如有些风扇调速器、水箱,某些主板控制器也是需要装在光驱位的。但是如果不需要这个光驱位,也是可以通过拆解螺丝的方式将其卸下。
机箱各面连接口处采用双铆钉固定,稳固结实。侧板接触点也做了橡胶垫保护处理,既可防共振,又可保护侧板。
PCI挡板内部展示,看着很舒服。
走线控橡胶卡槽,这是高端机箱的标志之一,也是非常实用的功能,它能将线材与机箱进行良好结合既美观也保护了线材。
SSD硬盘位,如同钢材的面板一样,乍一看以为硬盘架是钢材质,这做工简直不错,泛着和钢材一样的光,但是塑料的。
底部电源位内部情况,这里说下这个减震垫,由于垫子采用粘接方式固定,且固定面积较小,建议厂商增大面积,大家利用此机箱装机也仔细一点,不然电源在还未装好来回蹭的时候容易使减震垫移位。
拆开背面亚克力面板整体一览,机箱配件固定在硬盘架中。从上到下有四个易用理线夹(魔术贴设计),有它再配合超大的走线空间以及随机附赠的扎带,走出漂亮的背线不是问题。
风扇、LED灯控制面板格外吸人眼球,电路板上清晰标注了接口类型,后面理线也发现插口不松不紧正好,不会产生大力出奇迹的场面。
拆下前面和后面的硬盘架看看
每个硬盘架有四颗减震螺钉,架子采用挂式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