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剑阁工作组【顾问】 吴 军师将军
- UID
- 509834
- 主题
- 2
-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1924
- 精华
- 4
- 积分
- 2163
- 金钱
- 59
- 荣誉
- 40
- 人气
- 9
- 在线时间
- 45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1924
- 精华
- 4
- 积分
- 2163
- 金钱
- 59
- 荣誉
- 40
- 人气
- 9
- 评议
- 0
|
1月13日,更新6代、8代人物头像,请各位高手帮忙改成11代的格式吧!
附件中提供BMP格式图片打包下载!
三國志十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步度根 64 73 50 49 61 鮮卑族首領,與同族的軻比能不和引發鮮卑的內亂,並遭其殺害。
俄何燒戈 61 76 1 12 32 羌族迷當大王的部下,受姜維的請託,以援軍的身份參加了蜀軍的北伐。
呼廚泉 69 65 16 26 66 於夫羅之弟,其兄死後繼任單于。後晉見曹操時,被留於朝廷中。
黃亂 63 75 6 25 36 山越族首領,向吳國反亂,被鍾離牧討伐。
軻比能 77 69 52 59 68 鮮卑國王。受曹丕的要求對蜀國用兵,卻因為畏懼馬超而逃回國內。
劉豹 62 67 48 52 63 劉淵之父,匈奴左賢王。納蔡邕之女蔡琰為妾。
樓班 65 76 39 31 59 乌丸单于、前乌丸王丘力居之子。丘力居死后,其部众奉楼班为单于,蹋顿为王。
迷當大王 59 69 15 32 48 羌族之王,與姜維聯手出兵趕往北伐軍所在,結果誤中郭淮之計而被其利用。
潘臨 66 79 8 19 31 山越首領,在會稽一帶反亂,但被陸遜討伐,投降了吳國。
強端 58 83 9 11 29 陰平的氐族,只在正史中登場。斬殺了劉備的部將吳蘭,並獻其首級給曹洪。
丘力居 80 68 56 55 60 烏丸首領,向東漢發動叛亂,牽連了幽、冀、青、徐四州。
士徽 69 64 44 31 54 由於繼承父親一事遭到呂岱阻撓,遂舉兵造反。
士匡 58 45 64 58 64 被呂岱所騙,前去勸降舉兵造反的士徽。
士燮 53 31 76 80 86 交州的交趾太守。由於每年貢物從不短缺,因而受到孫權青睞。
士壹 48 36 67 74 69 士燮之弟,由於招來董卓的不快,以致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任官。
士祗 63 58 51 52 46 與其兄士徽一同起兵造反,後來因為士匡的遊說而投降。
蹋頓 84 82 61 36 57 北方烏丸族的族長,由於藏匿敗於曹操之手的袁尚與袁熙,遂與曹軍交戰。
於夫羅 72 68 8 34 64 匈奴的單于,幫助袁術對抗曹操,但大敗。
三國志九 (因九代没有魅力数值,部分武将的数值是从前几代里找的,没有找到的用斜杠代替)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畢軌 60 36 72 63 / 曹爽的心腹,任司隸校尉,後被發動政變的司馬懿誅滅三族。
蔡貢 67 71 52 36 / 吳將,西陵的步闡降晉時,任陸抗麾下,與左奕、吾彥等人包圍西陵。
陳俊 67 65 69 52 / 魏將,參加諸葛誕討伐戰,成功的混亂協助諸葛誕的吳軍。
陳元 50 57 68 62 / 晉國羊祜部將,羊祜要飲用陸抗贈送的酒時,他曾懷疑那是毒酒。
鄧良 6 12 39 64 / 蜀臣,魏國鄧艾逼近成都時,擔任投降的使者,晉朝時,任廣漢太守。
丁謐 20 32 77 34 / 曹爽的心腹,後來被發動政變的司馬懿誅滅三族。
馮紞 2 8 71 64 / 晉臣,司馬炎採納羊祜上奏,正準備伐吳時,與賈充等人反對。
何曾 36 27 70 78 / 魏臣,司馬炎成為晉王後,被他任命為丞相。
何楨 70 64 74 72 / 魏、晉之臣,任尚書光祿大夫,與羊祜為莫逆之交。
胡沖 19 17 55 73 66 吳之臣。晉軍如破竹之勢接近時,勸阻孫皓自殺,並勸他降晉。
胡淵 70 77 64 47 70 胡遵之孫,和衛瓘一起誅殺了欲圖謀反的鍾會,並救出其父胡烈。
皇甫闓 62 42 70 56 / 魏將,參加蜀漢討伐戰時擔任鍾會的參軍。
蔣顯 8 17 64 61 / 蔣斌之弟,向守備劍閣的姜維傳達蜀漢降魏的消息,後在鍾會之亂死於亂軍之中。
句安 65 68 46 51 54 蜀將,參加了姜維的北伐,但中了陳泰之計因而降魏,後來隨鍾會一同伐蜀。
李輔 61 67 57 47 / 魏將,參加了蜀國討伐戰,並包圍了樂城。
李球 66 71 53 58 / 李恢之侄,魏國鄧艾攻打蜀國時,與諸葛瞻父子等人在綿竹關戰死。
李歆 65 68 49 43 62 蜀將,參與了姜維的北伐,但糧道被魏將陳泰所斷,遂殺出重圍告知姜維。
劉俊 62 58 40 57 / 吳國交州刺史,與脩則等人攻打晉國交州,但敗給了毛炅,戰死。
劉寔 42 23 72 68 / 魏國的相國參軍,預言了鄧艾與鍾會伐蜀會成功,且二人不得生還。
陸景 72 65 76 75 74 吳將,率軍迎擊晉國的杜預,卻大敗而逃,被敵將張尚斬殺。
馬隆 77 75 72 71 / 晉國部將,鮮卑侵犯晉國時,率軍討伐了鮮卑。
毛炅 73 72 64 48 / 晉國部將,守備交趾時斬殺了來犯的劉俊和脩則,後被脩則之子脩允所殺。
孫霸 34 64 61 65 / 孫權的四男,魯王,與其弟孫和爭奪後繼之位,因此孫和被罷黜,孫霸被賜死。
孫述 22 24 38 61 / 孫鄰之子,任武昌督,晉國王濬逼近武昌時獻城投降。
陶璜 74 67 70 74 / 吳國蒼梧太守,與虞汜攻下了晉的交趾,成為交州牧。
田章 66 64 42 46 46 魏將,曾參加蜀漢討伐戰,在江油大破蜀軍。
王含 46 43 47 58 54 蜀國部將,曾參加姜維的北伐,後來魏國伐蜀時,在漢中失陷時降魏。
王買 66 64 57 43 / 魏國部將,以鍾會武將的身份參加蜀國討伐戰。
王沈 8 14 66 70 / 魏國侍中,和王經、王業被曹髦召見商討誅殺司馬昭之事,但和王業密告司馬昭。
夏侯咸 64 62 47 42 / 魏將,擔任鍾會部下的司馬參加蜀國討伐戰。
脩允 53 68 43 58 / 吳國合浦太守,父親脩則被晉國毛炅殺害,日後攻打交州時斬殺了毛炅報了父仇。
脩則 62 40 57 67 / 吳將,與交州刺史劉俊攻打交州,敗給了晉國的毛炅,戰死。
荀愷 55 75 67 72 54 魏兵,參加伐蜀之戰,成功保護了鍾會而升成為護軍,攻打漢中時勸降了蔣斌。
楊稷 76 53 72 67 / 晉將,與毛炅一起守備交趾,後被吳軍包圍後投降。
張節 12 11 35 70 63 魏國的黃門侍郎,反對逼迫魏帝曹奐禪讓的司馬炎,以致遭到殺害。
張喬 68 65 68 51 / 晉國城陽都尉,被吳軍包圍後投降,後來趁晉吳交戰時,從後方偷襲吳軍。
張尚 62 76 42 27 / 晉國部將,任杜預的麾下攻打吳國的江陵,並斬殺敵將陸景。
張象 67 65 37 38 48 吳將,率軍迎擊晉國的王濬,但因多數士兵的逃亡因而投降了晉國。
張儼 38 27 79 86 / 吳國的外交官,前往晉國弔問司馬昭,於歸途中病死。
張潁 71 68 65 69 / 魏將,鎮守合淝新城,曾擊破來犯的孫權軍。
鄭沖 21 13 70 78 / 魏臣,負責教育曹髦,歷任司空、司徒等職。
周浚 70 62 57 52 / 晉國的揚州刺史,參加了討伐吳國之戰。
三國志八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鮑忠 60 74 44 47 56 鮑信之弟,與董卓軍的華雄交戰卻被其斬殺。
北宮玉 / 72 49 40 51 一說是北宮伯玉,羌族的首領。與韓遂等人發動叛亂。
邊章 / 69 56 47 60 黃巾之亂後,與韓遂在涼州發動叛亂,但不久後病死。
蔡勳 65 57 30 36 39 蔡瑁之弟,在赤壁之戰的前哨戰中,以曹將的身份出戰,卻被甘寧所殺。
蔡陽 61 80 42 40 50 於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之後私自追擊關羽,但反而被關羽所殺。
蔡邕 21 16 76 92 74 經由董卓的延攬,成為尚書。董卓死後,遭王允下令入獄。
曹遵 / 69 41 39 49 曹真的堂弟,夜襲蜀營時被諸葛亮識破,後來追擊打敗西羌的蜀軍,被魏延斬殺。
岑威 / 66 48 54 56 魏將,用司馬懿仿造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運糧,但在途中被蜀將王平斬殺。
徹里吉 77 64 52 47 58 西羌王,應曹叡之請出兵攻打蜀軍的後方,結果大敗。
成濟 / 68 19 17 17 司馬昭部將,奉賈充之命刺殺密謀打倒司馬昭的曹髦,他也因為此罪而被處斬。
崔諒 / 56 48 32 43 魏國安定太守,詐降蜀軍後假意說服楊陵投降,意圖誘殺諸葛亮,但卻被識破。
董禧 / 65 46 49 42 魏將,與薛則一起包圍趙雲,但被前來救援的關興斬殺。
伏完 42 19 58 60 60 伏皇后之父,伏皇后曾經要求父親討伐曹操,事跡敗露後被殺。
傅嬰 61 52 42 43 46 吳國孫翊的心腹,孫翊被謀殺後,協助其妻徐氏復仇。
耿紀 28 21 60 74 65 東漢少府侍中。與韋晃等人企圖舉兵打倒曹操,後被補處死。
郭石 / 59 48 42 41 與周朝呼應長沙區星的叛亂,但被新任長沙太守孫堅討伐。
劉理 26 26 44 56 51 劉備的三子,與劉永一起目睹了父親的臨終。並依照遺言向孔明執禮。
劉永 39 27 40 52 53 劉備的次子,為吳夫人所生。後成為魯王。
呂義 65 61 49 52 48 本為劉璋部下,日後出仕劉備。北伐之際擔任前軍領兵使副將,隨軍出征。
馬日磾 / 22 56 61 69 東漢太傅。因王允認為蔡邕與董卓同黨,而向王允求情放過蔡邕,但被拒絕。
士孫瑞 / 17 60 69 66 東漢的僕射。參與王允暗殺董卓的計畫。
宋揚 / 70 44 32 39 黃巾之亂後,與北宮玉一起響應了韓遂、邊章之亂。
薛則 / 67 42 38 44 魏將,與董禧包圍了蜀漢軍的先鋒趙雲,但被張苞斬殺。
雅丹 40 65 57 52 48 西羌王徹里吉的部下。奉命前往救援曹真,卻被蜀國的馬岱擒獲。
楊彪 17 17 62 78 70 少帝的司徒。由於反對董卓遷都長安,以致被免官成了庶民。
楊陵 / 36 52 46 47 楊阜的族弟,與降蜀的崔諒密謀誘殺諸葛亮,但被識破,遭關興斬殺。
越吉 59 80 24 26 38 徹里吉的部下,擔任元帥攻擊蜀國。以鐵車兵窮追猛打關興,死於諸葛亮之計。
張純 / 73 65 36 43 在漁陽發動叛亂,被幽州牧劉虞討伐。
張舉 / 75 56 48 62 與張純在漁陽發動叛亂,數次敗給幽州牧劉虞,遂自盡。
張溫 / 46 67 76 78 後漢司空,與孫堅和董卓鎮壓韓遂和邊章之亂,後來被董卓殺害。
周朝 / 63 26 22 38 與郭石呼應了長沙區星的叛亂,被孫堅討伐。
朱讚 72 71 38 36 47 魏將,任曹真副先鋒追擊與羌軍交戰後的蜀軍,被趙雲斬殺。
卓膺 63 62 31 38 45 本為劉璋部下,與劉備交戰後投降。此後跟隨張飛維護德陽的治安。
三國志七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張鈞 23 34 67 68 66 東漢郎中,向靈帝上奏討伐黃巾的功臣,並陳述十常侍的惡政,故遭十常侍毒手。
鄭玄 / 36 70 92 84 後漢名士,師事於馬融。曾受劉備請求,以一封書信讓袁紹出兵對抗曹操。
三國志六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阿貴 36 74 36 29 27 羌族興國之王,呼應馬超對曹操的反亂,被夏侯淵殺敗。
蛾遮塞 36 73 33 25 51 羌族的首領,向魏國發動叛亂,被郭淮平定。
費棧 42 71 44 39 47 山越的族長,受到曹操煽動而向孫權反亂,被陸遜討伐。
苻健 39 71 45 36 39 武都氐族之王,率部族向蜀投降,日後曾一度反亂,最後再次歸順蜀國。
骨進 49 61 23 24 49 烏丸首領,在曹丕時代不斷擴張勢力,但被田豫討伐。
柯吾 44 61 41 31 57 羌族族長,在曹叡的時代向魏國反亂,被徐邈鎮壓。
芒中 47 77 56 39 59 燒當羌族之王,在魏國曹叡的時代叛亂,被郭淮鎮壓。
穆順 17 21 68 71 23 出仕獻帝的宦官,將伏皇后的密函交給伏完,歸途中卻被曹操察覺。
千万 31 78 42 28 21 白項的氐族之王,與阿貴一起呼應馬超的叛亂,但被夏侯淵擊敗而逃往蜀地。
去卑 51 71 40 49 59 匈奴右賢王,單于呼廚泉前去魏國時,代理其管理匈奴。
王同 44 68 41 25 58 烏丸族的歸義侯,遭鮮卑族首領步度根殺敗。
烏延 36 70 31 24 60 右北平的烏丸王,與袁尚兄弟協力抗曹,戰敗後逃往遼東,被公孫康殺害。
尤突 39 64 48 20 41 受到曹操的煽動,率領人民對吳叛亂,被陸遜鎮壓。
三國志五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董衡 75 70 44 37 74 魏將,與于禁、龐德等人救援樊城,因不敵關羽勸龐德投降,被憤怒的龐德斬殺。
杜遠 / 62 19 17 29 山賊,在關羽千里尋兄時,劫走了劉備的二位夫人,被同伴廖化得知後殺害。
范疆 41 50 32 35 21 張飛部將,因未能完成張飛的命令而遭其毒打,便與張達殺害了張飛,並且降吳。
傅幹 40 44 65 79 60 曹操的幕僚,曹操欲南征孫權時,勸其時候尚早,應先修文德。
龔景 / 34 72 66 69 後漢的青州刺史,黃巾之亂時被賊軍圍城,與鄒靖和劉備的援軍消滅了敵軍。
李鵬 46 70 39 41 47 魏將,蜀國姜維來犯時,任司馬望部將出戰,被蜀將傅僉斬殺。
土安 57 72 14 19 17 兀突骨的部下,因中了諸葛亮之計,和兀突骨一起被燒死。
王真 49 69 50 47 51 魏將,與北伐的姜維軍交戰時,與李鵬一起迎擊蜀軍,被敵將傅僉斬殺。
王子服 54 68 64 61 78 後漢的將軍。參與董承的暗殺曹操計劃,日後被曹操發現並處斬。
奚泥 61 79 26 10 16 兀突骨的部下,攻打諸葛亮時中了火計,和兀突骨一起被燒死。
張達 39 51 34 22 24 本為張飛部將,與范疆殺害張飛後,便一同降吳,但後被吳國送回,被劉備處刑。
三國志四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杜瓊 21 19 67 51 48 本為劉璋手下從事,日後成為蜀漢建議大夫,曾參與了蜀漢的北伐。
宗預 33 36 72 40 73 蜀漢之臣,諸葛亮死後,前去吳國報喪,並維持了蜀吳的同盟。
三國志三 (令人怀念的三国志三代,统率值按其他三国游戏中的数值,或陆指或水指中的较高数值)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曹安民 62 69 65 53 68 曹操的侄兒,曹操遭受張繡奇襲敗逃時,與曹昂等人戰死。
曹彥 62 66 60 68 59 曹真的四男,被掌權的曹爽命為散騎常侍,後來被發動政變的司馬懿殺害。
陳就 42 71 45 33 51 黃祖部將,奉命迎擊孫權,遭到呂蒙斬殺。
陳生 57 65 48 31 48 黃祖部將,奉命迎擊孫堅,同僚張虎與韓當大戰時前去助陣,但被孫策射殺。
成廉 63 72 43 29 53 呂布心腹大將,曾和投靠袁紹的呂布一起大破張燕,後被曹操軍擒獲。
崔勇 52 56 53 47 33 郭汜部下,奉命捉回逃離的獻帝,但被楊奉部下徐晃斬殺。
鄧龍 64 67 49 36 48 黃祖部將,遭孫權軍攻打時,擔任先鋒迎擊,被甘寧斬殺。
鄧義 53 61 25 19 53 劉表部下的治中,劉表死後,因曹操南征,故與劉先一起投降曹操。
董璜 54 57 56 58 37 董卓之侄,董卓遷都長安後,被封為侍中,董卓死後其一族皆被殺害。
杜襲 50 68 65 61 55 本為劉表賓客,後被荀彧推薦加入曹操,諸葛亮北伐時擔任曹真、司馬懿的軍師。
費觀 58 58 45 41 45 劉璋之妻之弟,鎮守綿竹關時派李嚴迎戰劉備軍,李嚴被捉後反而勸降了費觀。
耿武 32 44 53 71 52 韓馥的長史,欲刺殺奪走韓馥領土的袁紹,反而被袁紹身旁的文醜斬殺。
公孫修 56 66 47 68 32 其父稱王後被魏軍討伐,與其父一起被處刑。
關純 32 42 61 69 28 一說是叫閔純,韓馥的別駕從事。與耿武一起行刺袁紹,但失敗,被顏良給斬殺。
韓福 59 67 56 40 31 曹操部下的洛陽太守,趁部下孟坦與關羽交戰時射傷關羽手臂,但仍被關羽斬殺。
韓猛 61 65 43 41 48 袁紹部將,官渡之戰時負責運糧,但在途中糧食被曹操軍劫去。
和洽 29 35 58 71 46 曹操部下的侍中,曾與王粲等人勸說曹操即位魏王,但因荀攸憤死而作罷。
胡才 64 69 62 49 41 本為白波賊,後被封為征西將軍,護衛獻帝之後,駐屯於河東時死於亂軍之中。
胡赤兒 61 65 46 37 22 牛輔的心腹,斬殺了欲偷珠寶而離去李傕的牛輔,將其首級獻給呂布後被處斬。
黃琬 57 59 54 50 43 後漢的太尉,與楊彪、荀爽等人勸阻董卓遷都長安,招致董卓憤怒,被罷官。
姜敘 72 79 54 41 70 楊阜的表兄,與趙昂等人一同協力討伐馬超。
蔣奇 60 72 41 37 49 袁紹部將,官渡之戰中烏巢被奇襲後,奉命去救援,但被張遼所殺。
孔秀 58 64 47 36 45 曹操的部下,鎮守東領關。被逃亡中的關羽斬殺。
李別 54 65 39 31 25 李傕之侄,追補獻帝時,與護駕的曹操軍戰鬥,卻被許褚斬殺。
李封 56 70 52 41 51 呂布部將,鎮守兗州時遭到曹操軍攻打,被許褚斬殺。
李珪 24 28 58 65 75 劉表部下,劉表死後,對劉琮建議改讓劉琦繼承劉表之位,招致蔡瑁不滿而被殺。
李樂 62 80 54 47 39 白波賊大將,護衛前往洛陽的獻帝,獻帝移居許縣後駐屯於河東病死。
李蒙 58 65 57 42 25 董卓部下,為報董卓仇與李傕等人攻下長安,日後與王方皆被馬超殺敗。
李暹 62 78 59 50 33 李傕之侄,因李傕和郭汜不和,故奉李傕之命挾持獻帝逃走,後被許褚斬殺。
梁寬 64 69 40 31 18 在馬超之亂時,與趙衢作楊阜的內應,殺害了馬超全家,被曹操封為列侯。
粱剛 51 57 34 27 60 袁術部下,抵抗討伐袁術的曹操軍,兵敗後被殺。
劉晙 61 67 52 46 51 劉璋部將,劉備攻蜀時鎮守綿竹關,被趙雲斬殺。
劉先 49 55 58 69 43 劉表的別駕,劉表死後成為曹操部下,擔任尚書令。
劉延 40 45 50 57 32 曹操部下的東郡太守,官渡之戰時守備遭袁紹攻打的白馬,後得曹操率兵解圍。
柳甫 32 42 61 69 43 公孫淵部下,擔任投降司馬懿的使者,引起司馬懿不滿而被殺。
路昭 61 65 42 33 39 曹操部將,奉命和劉備討伐袁術時建功,後來和夏侯淵一起屯兵長安與馬超抗戰。
呂常 61 66 32 28 45 魏國部將,與曹仁一起攻擊關羽,但最後反而被關羽包圍。
呂公 26 50 38 49 60 劉表部將,劉表受到孫堅侵攻而奉命向袁紹求援,後孫堅追擊呂公時被落石砸死。
呂建 47 68 56 48 59 魏國部將,以徐晃副將的身份和徐商擔任討伐關羽的從軍。
馬漢 55 62 41 37 56 劉璋的部將,在綿竹關遭受劉備的進攻,被趙雲斬殺。
馬延 61 65 43 36 55 袁尚部將,後與張顗一起投降曹操,於赤壁之戰救援曹操時被甘寧斬殺。
孟坦 62 69 53 41 28 曹操部將,任洛陽太守韓福麾下,關羽欲離開曹操時,與其交戰被殺。
龐柔 63 68 54 48 35 馬超部下,龐德之兄。受劉璋之請與馬超一起攻打劉備,後與馬超一起投降劉備。
秦良 62 65 44 40 56 魏將,蜀軍北伐時擔任曹真副將,被蜀將廖化斬殺,並利用其名奇襲曹真陣營。
秦琪 57 63 52 46 38 蔡陽的外甥,夏侯惇的部下。在其領地黃河渡口上被關羽斬殺。
任峻 63 67 54 50 60 曹操的幕僚,後被命為典農中郎將,負責管理農業。
尚弘 36 43 54 62 62 後漢行軍校尉,獻帝回東方時,受到郭汜的襲擊敗走,背負獻帝乘船逃亡。
尚舉 20 24 69 73 58 正史為向舉。劉備部下的議郎,曹丕篡漢時勸劉備稱帝。
審榮 45 55 48 52 49 審配的外甥,曹操攻打鄴城時奉審配之命守備東門,但審榮卻大開城門倒戈曹操。
史渙 63 68 43 41 49 曹操的部下,在倉亭之戰與袁尚單挑,結果卻被袁尚一箭射殺。
史蹟 60 65 52 41 53 潘璋部將,與黃忠單挑因為輕敵而被殺。
宋果 49 56 48 43 46 李傕部下,與楊奉共謀暗殺李傕,但計劃洩露而被殺害。
宋忠 29 33 41 55 60 後漢學者,與劉表開設學校並編撰「五經章句」,日後擔任劉琮投降曹操的使者。
王昌 60 64 52 39 73 李傕部下,奉李傕之命捉拿皇甫酈,但因王昌深知皇甫酈忠義,而故意不去追捕。
王方 42 57 41 28 31 董卓部將,董卓死後,與李傕等人一起攻下長安,後被馬超斬殺。
王垢 63 66 47 38 54 曹操部下的糧官,討伐袁術時兵糧不足,因此被曹操斬殺,士兵的不滿也消除。
王楷 29 32 54 60 25 呂布的幕僚,呂布被曹操和劉備聯軍包圍時,擔任向袁術求援的使者。
王則 46 53 61 72 68 曹操部下,曹操欲攻張繡又怕呂布來犯,故擔任贈與平東將軍印授給呂布的使者。
王植 58 62 59 50 41 曹操部下,滎陽太守。因親戚韓福被關羽斬殺,遂用計報仇,但仍被關羽斬殺。
韋康 27 30 58 66 28 後漢涼州刺史。後來因不得已欲降馬超但反被其殺。
吳敦 61 64 62 54 47 臧霸的部下,呂布死後臧霸便投降曹操,被臧霸招安於曹操軍。
吳碩 51 62 58 70 69 後漢的議郎,與董承等人計劃暗殺曹操,後被發現時處刑。
吳子蘭 60 68 59 52 76 後漢昭信將軍,參與了董承暗殺曹操的計劃,被曹操發現後被處刑。
伍瓊 40 49 57 66 44 後漢城門校尉,勸說董卓讓袁紹擔任太守,後被董卓懷疑和袁紹內應而被殺。
伍習 71 73 62 38 78 郭汜的部下,斬其主君之首獻與曹操,因此功績被曹操任命將軍。
夏侯存 59 64 51 47 42 曹仁部將,負責守備樊城,迎戰關羽時被關平斬殺。
夏侯蘭 70 72 53 42 68 曹操部下,隨夏侯惇攻打新野的劉備,遭到火攻後被張飛斬殺。
辛明 54 59 48 42 65 袁紹部將,官渡之戰中奉命去救援黎陽以確保退路。
徐商 75 66 55 40 51 曹操部將,荊州的關羽攻打樊城時,以徐晃副將的身份作戰。
許昌 62 74 60 48 62 後漢的妖賊,在句章反亂,並自稱陽明皇帝,後被孫堅討伐。
許汜 20 23 78 45 35 呂布部下,在遭曹操劉備聯軍圍城時,與王楷擔任向袁術求援的使者。
薛蘭 55 61 51 39 46 呂布部將,與李封迎戰來犯的曹操軍,李封被殺後,於逃走時被呂虔一箭射殺。
薛禮 59 62 54 42 67 劉繇部下的彭城太守。守備秣陵時,遭孫策攻打,戰死。
薛悌 42 49 61 65 51 曹操部下,曹操攻打徐州時後方遭到呂布奇襲,與程昱守住了後方三座城。
荀爽 39 45 70 77 76 荀彧的叔父,與王允等人共同謀殺董卓,但在計畫實行之前病死。
荀惲 36 41 42 69 72 荀彧的長子,娶曹操之女為妻,官至虎賁中郎將。
晏明 59 62 34 27 27 曹洪部將,善使三尖兩刃刀,在長坂坡之戰被趙雲斬殺。
楊洪 15 52 64 52 45 本為劉璋之臣,後投降劉備成為益州治中從事,日後建議攻打曹操領地的漢中。
楊齡 47 48 51 62 57 長沙太守韓玄部下的校尉,與關羽作戰時被關羽一刀斬殺。
楊密 32 41 71 78 76 後漢的中郎將,勸阻了欲殺害楊彪的郭汜。
楊琦 44 47 66 74 78 獻帝的侍中,勸獻帝忍耐李傕、郭汜的專橫行為,並建議他與賈詡商量應對之道。
尹奉 61 63 49 61 54 魏之將,降伏馬超後與姜敘等人共謀殺害馬超。
尹楷 42 63 47 42 31 袁尚部下,奉其主君之命屯兵毛城以確保糧道安全,但被曹操軍殺敗。
尹禮 65 68 47 40 37 臧霸的部下,臧霸降曹之後他也被臧霸勸降,被命為東莞太守。
于糜 58 61 28 14 19 劉繇的部下,與孫策單挑被生擒,結果在霎時間被孫策挾死。
張先 62 68 48 35 52 張繡部將。與曹操軍交戰時被許褚斬殺。
張顗 60 67 30 21 24 袁尚部將,後投降曹操,於赤壁之戰救援曹操,遭到甘寧斬殺。
張著 51 58 35 31 30 蜀將,攻漢中時,與黃忠一起襲擊曹軍的兵糧庫,但在戰亂中負傷,被趙雲救出。
趙昂 73 72 53 49 80 曹操部下,與楊阜等人一同對抗馬超,但因此其子遭馬超殺害。
趙岑 57 63 25 18 28 董卓部將,隨華雄鎮守汜水關對抗聯盟軍,後董卓逃離洛陽,便棄守汜水關。
趙衢 57 61 60 58 52 因韋康被馬超殺害,而協助楊阜抗馬超,並殺害馬超全家。
趙叡 58 63 56 47 61 袁紹部將,官渡之戰與淳于瓊一起鎮守糧倉烏巢,遭到曹操軍奇襲被殺。
鄭度 24 29 60 68 52 劉璋的部下。提出堅壁清野的戰略抵禦劉備的攻勢,但未獲採納。
鍾進 66 72 58 47 51 曹操部下,鍾繇之弟。與其兄守衛長安,但遭馬超奇襲,被馬超部下龐德斬殺。
周善 54 75 42 36 67 孫權部下。奉命將孫夫人與阿斗帶回吳國,但周善被張飛所殺,阿斗被趙雲奪回。
朱光 69 74 48 42 61 曹操部下,廬江太守。奉曹操之命屯兵皖城,後被孫權軍攻下。
宗寶 54 69 57 48 84 北海太守孔融的部將,黃巾賊餘黨管亥攻來時,奉命迎敵卻被管亥殺死。
左靈 52 53 61 68 42 後漢之臣。李傕帶獻帝逃離長安宮殿時,與賈詡一同隨行看護。
三國志二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陳嬉 / 64 24 / 34 曹仁部將,守備遭到周瑜進攻的南郡。
呂霸 / 73 81 / 77 吳之將,其父呂蒙死後,繼承了他的爵位。
楊平 / 70 24 / 69 漢寧太守,張魯的部將。
張資 / 36 27 / 52 董卓招攬的名士,任南陽太守,後拒絕參加反董卓聯軍的孫堅的借糧要求而被殺。
三國志英傑傳
姓名 統 武 智 政 魅 武將列傳
陳孫 51 65 14 / / 本為劉表降將,之後與張武在江夏叛亂,被劉備義弟張飛斬殺。
夏侯傑 55 72 31 / / 曹操部將,被單槍匹馬立於長坂橋上的張飛給嚇死。
張武 52 64 18 / / 劉表降將,在江夏叛亂。被劉備部將趙雲斬殺,座騎的盧也被其奪去獻給劉備。
[ 本帖最后由 李明 于 2008-1-13 21:48 编辑 ]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金钱 + 20
+ 2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