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制作】 安南將軍 蘇州刺史 光暈
- UID
- 1507618
- 主题
- 19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1537
- 精华
- 8
- 积分
- 3505
- 金钱
- 6094
- 荣誉
- 113
- 人气
- 68
- 在线时间
- 535 小时
- 评议
- 0
- 帖子
- 1537
- 精华
- 8
- 积分
- 3505
- 金钱
- 6094
- 荣誉
- 113
- 人气
- 68
- 评议
- 0
|
角色的ATK文件裡每一式占兩行,以下把第一行都稱為00h行,第二行都稱為10h行。
這兩行中每個字節的作用見下圖
“按鍵參數”四個算在一起的(可加性代碼)
[01,00,00,00]=■(普攻鍵)
[02,00,00,00]=▲(C招鍵)
[04,00,00,00]=●(無雙鍵)
[FC,FF,FF,FF]=無雙式的特殊連接,作用為“當鬆開●鍵(無雙耗完算作自動鬆開)時”可使出此式。若接續的不是無雙式,則是“按■或▲均可使出此式”。
代碼可加,加起來表示幾個鍵一起按可以使出此式。
“招式性質1”(可加性代碼)
00=默認該式是普通攻擊,不可拚刀
01=該式為C招(蓄力式)
02=該式可拚刀
04=該式為無雙式
08=該式為真無雙式
10=該式自帶鐵甲手效果
20=該式為跑動攻擊
40=該式為跳躍攻擊。注意,41的話不僅是空中蓄力式,還有上浮效果。
80=暫時不明,只在一些無判定過渡式能見到,但是把80去掉也沒影響。
“招式性質2”(可加性代碼)
00=默認出該式無限制
01=當該式為無雙式時,消耗的無雙從每秒-60變為“消耗=判定終值-判定始值+1”。
02=暫時不明,有可能是判定加寬,但實際表現並不如意。
04=該式需騎馬才能使出。
08=該式自帶判定線全端2倍(再裝真空書無效)。
10=該式需前一式打中人才能使出。
20=該式需持有連擊數為5的兵器才能使出。
40=該式需持有連擊數為6的兵器才能使出。
80=隱藏判定線(不影響實際判定)。
“招式性質3”(可加性代碼)
00=默認是打擊類招式。
01=該式飛龍甲有效。
02=該式可帶玉屬性。
04=該式為效果類招式。
08=該式為固定損血量,損血數值就是威力係數的數值。
10=該式不可致死。
20=暫時不明。
40=該式需持有帶進化攻擊的兵器且無雙滿才可使出。
80=該式有震屏效果。
“招式性質4”(可加性代碼)
00=預設該式出招速率不受兵器重量和覺醒影響。
01=該式出招速率受兵器重量和覺醒影響。
02=該式為比例減血,減血百分比就是威力係數數值。
04=該式只有NPC才能使用。
08=該式防禦不能,且可碎冰。
10=普攻和C招打人不蓄無雙,若帶陰屬性打人不扣無雙。
20=暫時不明。
40=似乎和箭類有關。
80=效果檔bulletdata.bin裡專用。
“出招時機”
這個不能列出代碼,因為這裏的數值是對應著MOV檔中的行數。例如96是第一方,也就是說MOV檔中第一方的位址是960h這行。
“取消時機”
按鍵接的招式其實都是下一式取消上一式,否則都要恢復站姿才能出下一式,那就全是偽連了。該數值就是這一式從多少幀開始能取消出下一式。一般結末式都是FF。
兩個判定位放在一起說,都表示招式所帶攻擊判定的位置
[01,00]=右手短兵器/右手長兵器前端
[00,01]=左手短兵器/左手長兵器前端
[01,01]=雙手兵器
[02,00]=右手長兵器後端
[00,02]=左手長兵器後端
[03。00]=右手兵器區域內(用於效果類招式)
[00,03]=左手兵器區域內(用於效果類招式)
[03,03]=雙手兵器區域內(用於效果類)
[04,00]=右手兵器尖端(用於效果類)
[00,04]=左手兵器尖端(用於效果類)
[04,04]=雙手兵器尖端(用於效果類)
[05,00]=右手所有兵器(只有左慈會用到)
[00,05]=左手所有兵器
[05,05]=雙手所有兵器
[06,00]=右手所有兵器(用於效果類)
[00,06]=左手所有兵器(效果類)
[06,06]=雙手所有兵器(效果類)
[0B,00]=右手所有兵器中的一把(左慈C3、返技專用)
[11,00]=右手(效果類)
[12,00]=右手(打擊類)
[14,00]=右腳
[00,14]=左腳
[14,14]=雙腳
[13,00]=右腳部分(用於效果類)
[00,13]=左腳部分(用於效果類)
[13,13]=雙腳部分(用於效果類)
[C8,00]或[00,C8]=上半身正中心(用於效果類,如張角C1這種就是)
“威力係數”
不用說了,數值大威力就大。當為固定減血時就是減血量,當為比例減血時就是減血百分比。
“判定始值”和“判定終值”
這兩個是最重點的。始值和終值都是時間參數,單位是1/60秒。由於354S正常應該是60FPS,所以1/60秒也即是1幀。
對於打擊類招式,始值和終值表示招式在什麼時間段裏有攻擊判定。例如一個招式是[0A,20],那麼先換成十進位就是[10,32],也就是說,這個招式是從剛有動作的瞬間開始的第10幀之後開始有攻擊判定,直到第32幀結束。
對於效果類招式,由於效果是瞬間發出的,因此一般來說始值和終值是一樣的,若不一樣,則表現為效果的次數。“效果的次數=(終值—始值+1)×判定點數”。例如諸葛亮無雙中間式每式都是[15,17],所以他每式都發出3道鐳射。
要注意的是一些我標注為“偽效果真打擊”的效果,這些雖是算在效果類裏,但實質上卻是打擊類,所以要按打擊類招式那樣來設定始值和終值。這類招式也不會存在次數的問題。
“平移•防禦”
指打中【防守中的敵人】時,把他/她推移的程度。
00—7F之間,數值越大,前推越多
80—FF有反效果,是拉回來,數值越小拉回越多
“平移•地”
指打中【地上的敵人】時,把他/她推移的程度。
00—7F之間,數值越大,前推越多
80—FF有反效果,是拉回來,數值越小拉回越多
“飛空•地”
指打中【地上的敵人】時,對手垂直方向上的運動程度
不浮空的招式一律為00,有數值的表示浮空高度,數值越大則越高
“平移•空”
指打中【浮空的敵人】時,把他/她推移的程度
數值上和“平移•地”一樣
“飛空•空”
指打中【浮空的敵人】時,對手垂直方向的運動程度
00—7F之間,是向上浮,數值大則浮得高
80—FF是擊落效果,數值小則擊落得快
“狀態代碼•地”和“狀態代碼•空”
這個自然是打中敵人造成的狀態了
11、13、15=普通硬直(地上專用)
17=虛弱倒地(地上專用)
19、1B=栽倒(地上專用)
1D=搖晃倒地(地上專用)
1F=氣絕(眩暈)(地上專用)
21=轉動浮空(地、空兩用)
23、25=一般浮空(敵人可以空中直接受身,地空兩用)
2D=下跌(空中專用,且飛空•空需大於80)
31=天系スタン(地上專用)
38=翻滾浮空(地、空兩用)
67=一般浮空(敵人必須落地受身,地空兩用)
69=一般浮空(敵人可以借牆受身,地空兩用)
“配音”
指出該式時角色喊什麼聲音
00和01=中間式的配音
02=結末式的配音
03=發動無雙的配音
04=真無雙的配音
05=真無雙結末式的配音
06=發動進化攻擊的配音
07=進化結末式的配音
08=中招(普通硬直)的配音
09=中招(吹飛、挑空)的配音
0A=戰死的配音
0B=返技的配音
“配音時間”
指的是出配音的時間,也和判定始值和終值一樣是時間參數,數值大就出得遲
“打擊聲”
指打到敵人時的聲音
06=刀劍類中間式聲
07=刀劍類結末式聲
08=槍類中間式聲
09=槍類結末式聲
0A=戟、大刀類中間式聲
0B=戟、大刀類結末式聲
0C=鈍器中間式聲
0D=鈍器結末式聲
0E=中箭聲
0F=杖類中間式聲
10=杖類結末式聲
“屬性方式”
招式帶屬性的方式,必須注意,得要在“招式類別”裏設了能帶屬性的類別,該參數才有用。
00=自帶炎
01=自帶冰
02=自帶陰
03=自帶陽
FF=帶玉屬性或不帶屬性(看“招式類別”而定)
“獲得效果”
指出完該式後自身獲得的效果
00=該式出完獲得戰神斧
01=該式出完獲得戰神盔甲
02=該式出完獲得韋馱天靴
FF=無
“效果代碼”效果類招式專用
00-偽效果真打擊(曹仁C6、趙雲C1、姜維JC)
01-偽效果真打擊
02-假冒的噴煙技,偽效果真打擊(淩統、呂蒙、曹操、曹丕真無雙結末式)
03-颶風(貂蟬、關羽、趙雲、月英等真無雙結末式)
04-擊之光圈(張飛、呂布、曹仁等人真無雙結末式)
05-斬擊破(關平真無雙結末式)
06-落雷(孫權、大劍、細劍、左慈真無雙結末式)
07-火球突進
08-被廢棄的一種效果。
09-太極圖(司馬懿真無雙結末式)
0A-受返技,偽效果真打擊
0B-突風•普通(關羽、薑維、張遼等人C5)
0C-突風•羽毛(月英C5)
0D-突風•花瓣(貂蟬C5)
0E-突風•紅葉(孫尚香C5)
0F-突風•藍葉(甄姬C5)
10-突風•蝴蝶(張郃C5)
11-突風•移動型(淩統C5)
12-震起(張飛、孟獲、龐德C5)
13-小震起(張飛、關羽、星彩、孫策等人JC)
14-藍色震起(夏侯惇、曹仁C5)
15-紅色震起(周泰C5)
16-連環震起(太史慈、許褚C5)
17-白色裂破(趙雲、袁紹C5)
18-白色裂破2(袁紹真無雙結末式)
19-閃電裂破(呂布C5)
1A-紫色裂破(曹操C5)
1B-紫色裂破2(左慈C6-2)
1C-白色裂破3(劉備C5)
1D-白色裂破4(劉備真無雙結末式)
1E-炎裂破(孫堅、孫權C5)
1F-炎裂破2(孫堅、太史慈真無雙結末式)
20-白色浮球(諸葛亮C5)
21-紫色浮球(司馬懿C5)
22-綠色浮球(龐統C5)
23-黃天當立(張角C5)
24-八卦鏡(諸葛亮C3)
25-凍氣波1(左慈真無雙裏那個扔出去的冰)
26-斜刀氣(陸遜、淩統等人JC)
27-刀氣(曹仁C3中)
28-刀氣(曹仁C3-F、貂蟬C6)
29-飛刀(祝融無雙)
2A-火焰(張角無雙中間式)
2B-小火焰(左慈真無雙追加式的火)
2C-白色激光•斜(諸葛亮JC)
2D-白色激光•平(諸葛亮無雙)
2E-紫色激光•大(司馬懿C3)
2F-紫色激光•小(司馬懿C6)
30-紫色激光•中(司馬懿無雙中間式)
31-巨大白色激光(諸葛亮真無雙結末式)
32-貫穿•白(魏延C5)
33-貫穿•黑(左慈C5)
34-貫穿•黑2(左慈衝刺攻擊)
35-火焰•斜(張角、祝融JC)
36-火焰•短(張角C4)
37-火焰(張角無雙結末式)
38-火焰(虎战车)
39-音爆彈(甄姬C1)
3A-快速音爆彈(甄姬真無雙結末式)
3B-炎氣球(呂蒙、周瑜等人C1)
3C-冰氣球(司馬懿、曹丕等人C1)
3D-陰氣球(曹丕C10)
3E-陽氣球(諸葛亮C1、C6)
3F-綠氣球(龐統C1)
40-炎氣球的爆炸
41-冰氣球的爆炸
42-陰氣球的爆炸
43-陽氣球的爆炸
44-綠氣球的爆炸
45-音爆彈的爆炸(甄姬JC)
46-音攻擊(甄姬C6)
47-音震起(甄姬無雙中間式)
48-音震飛(甄姬無雙結末式)
49-音吹飛(快速音爆彈跳轉過來的)
4A-砸地•大(張飛、徐晃、孟獲等人C6)
4B-砸地•小(孟獲無雙中間式)
4C-砸地•吹飛(孟獲、曹仁無雙結末式)
4D-震之光圈(張飛、呂布、張角、關平C3-F、劉備、袁紹、關羽、馬超C6)
4E-吹飛光圈(星彩衝刺攻擊)
4F-一般光圈(馬超馬上C)
50-大旋風(龐統、張遼、大喬C6)
51-小旋風(龐統無雙中間式)
52-中旋風(龐統無雙結末式)
53-風雷裂破(典韋C5)
54-爆焰裂破(甘寧C5、淩統C6)
55-炸彈(會炸到自己)
56-大炸裂(孫策、典韋等人真無雙結末式)
57-小炸裂
58-中炸裂(張郃真無雙結末式)
59-小小炸裂(孫策、黃蓋C5、關平C6)
5A-疾風裂破(曹丕C5)
5B-噴煙技(曹仁、許褚、典韋、張飛等人C1)
5C-定時炸彈(黃蓋C1-1)
5D-炸裂(董卓真無雙結束式)
5E-扔炸彈•近(黃蓋真無雙結末式)
5F-定向扔炸彈(黃蓋JC)
60-扔炸彈•遠(黃蓋C1-2)
61-扔炸彈•小
62-箭
63-箭
64-排箭(黃忠C1、C3中間式、夏侯淵C1中間式)
65-發光排箭(黃忠C3-F、夏侯淵C1-F)
66-空中排箭(黃忠JC)
67-炸裂箭(黃忠真無雙結末式)
68-箭
69-蓄力箭
6A-無雙箭
6B-箭
6C-不傷人的箭??
6D-投石
6E-還是投石
6F-彩光(扇子護衛C1)
70-小小砸地1(落石碎屑?)
71-大火球的起始效果
72-凍氣波2(杖護衛、妖術師1方,其實也是起始效果)
73-巨大白色激光的起始效果
74-排箭(連弩)
75-白色貫穿起始效果。
76-黑色貫穿的起始效果
77-中滚石
78-中投石
79-不明
7A-被攻擊據點投石打中
7B-被攻擊據點帶火投石打中
7C-投石的石頭砸到地上的效果
7D-中長木效果
7E-被滚木打中
7F-被龍卷風打中
80-被箭塔砸到
81-火球(合肥新城的石獅子噴的)
82-被陳倉火砲打中
83-被陳倉門上風扇打中
84-跳轉到擊之光圈的一種被廢棄的效果
85-炎屬性鐳射(孔明真無雙中間式)
86-炎屬性小砸地(孟獲真無雙中間式)
87-炎屬性大砸地(孟獲真無雙結末式)
88-炎屬性紫色激光(司馬懿真無雙中間式)
89-炎屬性音震起(甄姬真無雙中間式)
8A-炎屬性小旋風(龐統真無雙中間式)
8B-炎屬性飛刀(祝融真無雙中間式)
8C-小小砸地2(董卓、孟獲JC)
8D-吹飛型炸裂(火藥壺爆炸)
8E-水柱(道術書那關的噴泉)
[ 本帖最后由 無雙女皇 于 2007-7-23 17:23 编辑 ]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总评分: 金钱 + 8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