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游侠NETSHOW论坛





查看: 503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关于三国志游戏官爵系统的设想 [复制链接]

帖子
410
精华
1
积分
576
金钱
1834
荣誉
17
人气
6
评议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5:49: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ethos1001 于 2017-8-19 18:49 编辑

三国志的官爵系统历来被诟病,官阶设置错乱,中朝官与外朝官混杂,将军职位也混淆不清,与汉末三国时期实际情况相差较远。从三国志五代开始有了正式的将军名号,三国志八代引入了官职品阶的概念,三国志九代开始确立每一级爵位四文官四武将的架构,到了三12,官爵系统开始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势力君主可以担任的官职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固定爵位,只要达到任职条件(例如四镇将军),就可以就任所在阶级的最高官职(镇东将军),其后达到同一任职条件的其他势力依次可获得相应阶级的其他官职(镇南、镇西、镇北及同阶级文官),大大丰富了势力君主可担任的官职数量,避免了以往游戏中多个势力君主同时担任xx中郎将/大将军/大司马/丞相的乌龙。


三13的一大创举就是同时引入武将品级和官职设置,武将品级和官职成为类似官阶和职务的概念,武将凭借功绩可以晋升品级,在就任不同位阶的官职时必须先拥有相应的品级和存在感(如就任位阶9的丞相时必须先成为一品官并拥有17500的存在感),如果功绩不够则无论能力多高也无法担任高级官职,由此将品级和官职进行了有机的统一。虽然在汉末三国时期并没有x品官的概念,但三13将品级和官职相结合的设计,兼顾了官员资历、功绩、能力等诸多因素,算的上是历代三国志游戏官爵系统设计的典范。


经研究汉末三国时期的官制和军职,自己在三13的基础上对三国游戏的官职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整体框架仍然在光荣三国志的设置范围之内,但具体官阶、官职等都按照个人查阅的资料进行了一定调整,不当之处还请大神指正。


1、君主限定

帝(官阶10),俸禄1000金,指挥+20000,信望30000;执掌天下,九五至尊;

王(官阶10),俸禄 900金,指挥+18000,信望25000;裂土封疆,可自成朝廷拜上公并大将军;

公(官阶 9),俸禄 800金,指挥+15000,信望20000;掌控朝政,可录尚书事拜卫将军并四方将军;

都督(官阶6),俸禄320金,指挥+10000,信望10000;持节征伐,可开府建牙并统御诸将;

州牧(官阶4),俸禄250金,指挥+5000,信望6000,需占据全州;辖全州之地与偏裨中郎将;

刺史(官阶3),俸禄180金,指挥+4000,信望4000,需占据州治;辖一州治所与五营校尉;

郡守(官阶2),俸禄150金,指挥+3000,信望2000,需占据郡治;辖一郡治所与五部都尉。


2、官阶9

俸禄600金,功绩60000、名声15000——太师、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骠骑/车骑将军;

3、官阶8

俸禄450金,功绩48000、名声12000——卫将军、前、左、右、后将军;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光禄勋;

4、官阶7

俸禄350金,功绩36000、名声9000——中领军、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军;太常、廷尉、大司农、执金吾;

5、官阶6

俸禄270金,功绩24000、名声6000——中护军、镇东、镇南、镇西、镇北,侍中、秘书令、中书监、光禄大夫;

6、官阶5

俸禄200金,功绩16000、名声4000——讨逆、破虏、荡寇、横野、折冲将军,长史、司马、参军、军师祭酒;

7、官阶4

俸禄150金,功绩10000、名声2500——武卫、中坚、骁骑、游击、牙门将军,太史令、太仓令、武库令、卫士令;

8、官阶3

俸禄100金,功绩4000、名声1000——偏/裨将军、虎贲/羽林/典军中郎将,都官从事/功曹从事/部郡从事/督军从事;

9、官阶2

俸禄60金,功绩2000、名声500——中垒、屯骑、越骑、长水、射声校尉,别驾、治中、主簿、从事;

10、官阶1

俸禄30金,功绩1000、名声250——中军、东部、南部、西部、北部都尉,功曹椽、五官椽、督邮椽、上计椽。



再附一个三国志九代的官爵修改设定,供大家参考:


爵位      指挥      信望  官职

         40000    1000,可拜上公,太师相国大都督、西域都护;

         36000      900,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骠骑/车骑/卫将军;

王         32000      750,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光禄勋,大都督、前左右后将军;


丞相      28000      600,太常、廷尉、大司农、执金吾,中领军、四征将军;

大司马   25000      450,侍中、秘书令、中书监、光禄大夫,中护军、四镇将军;

大将军   23000      350,长史、司马、参军、军师祭酒,破虏/讨逆/荡寇/横野/折冲将军;


州牧      20000      200,辖都官/功曹/部郡/督军从事,牙门将军/偏将军/裨将军/左右中郎将;

刺史      18000      100,辖别驾、治中、主簿、从事,中垒/屯骑/越骑/长水/射声校尉;

郡守      15000      000,辖功曹椽、五官椽、督邮椽、上计椽,中军/东南西北五部都尉。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人气 收起 理由
fmanager + 5 + 3 可以,这很强势

总评分: 金钱 + 5  人气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10
精华
1
积分
576
金钱
1834
荣誉
17
人气
6
评议
0
沙发
发表于 2017-8-19 15:50: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thos1001 于 2017-8-20 23:00 编辑

为了发这个帖子,查了不少资料,发现光荣三国志的系统和官职设置也是醉了,下面列举一下:

三国志4:可以任命我方武将担任军师(智力至少90,政治至少80)、侍中(政治至少85)、将军(统御、武力之和至少150),可以给将军们取特别的名号。这一作是笔者最早接触的光荣三国志,也是唯一一款用主机玩的三国志游戏,在大屏幕上看到一个个武将在攻城和野战地图中驰骋疆场,那画面美的不敢想象。本作的巨大战斗地图在当年看来极具魄力,火攻加天变堪称bug,雷击、落石、陷阱、混乱、一齐、内讧、单挑,战场策略极其丰富,可惜的是那个年代消息闭塞,笔者不知道有投石+单挑这种神技,坐拥五虎结果被曹魏大军一路平推,那叫一个惨淡。

三国志5:君主靠信望提升职位,武将按君主级别封官,武将官职中大征镇安四方就不说了,龙骑将军、镇君将军、折卫将军不知道是个什么鬼,还有其他一大票杂号将军,收尾是牙门将军、偏将军、裨将军倒是符合光荣一贯的特点。三国志五应该算是dos年代的巅峰,无数人现在还在用dos模拟环境来玩补丁98版的三五,可见这一代的人气之高。本作有几个很有趣的设置,首次出现了阵型概念,且一个武将只能学六种,有限养成的出现极大的增加了武将的差异性;仙术、幻术、妖术的出现是光荣三国志的首创,衍生出了之后的战场复合范围杀伤妨碍技能;游戏中的战车、连弩、马铠等科技可以增强部队攻防,这也成为历代光荣三国志研发科技树的鼻祖;还有个设定是智力90以上可以成为军师,军师能无视官职直接带2万兵,想郝昭、赵云等先天智力较高的武将修行后就可以达到军师的条件,其他武将却只能辛辛苦苦攒勇名,想想也蛮有趣。

三国志6:君主靠仁德提升职位,武将官职基本沿用了五代,增加了四平和四威将军,偏将和裨将各有四个,仍然是一水的武职,杂号将军少了很多。本作的评价大概是历代最低,大量的bug和不成熟的设计再加上极度简略的内政和战争系统,摧毁了无数玩家从三国志五以来对光荣的信心。三国志六也有亮点,首次引入了特殊兵种和兵种地形适性,乱世的武将们各有理想,战术模拟(短剧本)模式开创了新玩法,半即时制为三国志九的宏大历史演武提供难得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君主官爵数量可算的是历代之最,州刺史、州牧、羽林/虎贲/北/南/右/左/五官中郎将、卫尉、执金吾、光禄勋、司空、司徒、太尉、大司马、丞相、公、王、皇帝,足足有20个级别,攻打皇帝所在都市然后不停的拜谒,只要仁德足够,月月升官不是梦。

三国志7:君主爵位和武将官职系统几乎完全沿袭六代。本作开创了三国志武将养成系统,相比前几代游戏人物属性设定大大扩充,武将可以拥有32个特技,设置了寿命值、冷静值、勇猛值、人物倾向和战略倾向等隐藏属性。此外,战争系统也新增了很多要素,兵种编制时需要特定军备,不同兵种战斗时拥有不同战法,军队出击时设置参军后可以在出战前使用策略,首次引入战场据点和全局士气的概念等。总的来说本作是光荣在三国志6失败后的转型之作,新增要素众多,实验性质明显,为下一作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国志8:君主爵位改为按照占据都市数量确定,且数量大幅建少为州牧、公、王、皇帝,武将官职首次引入一品官至九品官九个品级。九品制始创于魏晋的九品官人制,与汉末官俸品轶制相比,一是减少了官职数量和阶层,二是不象将军称号那样响亮,不过也为后续的官职设置提出了新的方向。本作算得上是三国志7的超级威力加强版,在上一作基础上实现了全面进化,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引入了军团、结婚、反xx联盟和放浪军系统,可自由选择全武将,剧本数量是系列之最,从184年的黄巾之乱到234年的孔明谢世,51年每年都是一个剧本非要挑毛病的话,人物头像实在是太狰狞,好在续作有了明显改善。

三国志9:君主爵位靠信望提升职位,数量变为白身、州牧、刺史、中郎将、大将军、大司马、公、王、皇帝九个级别,武将官职系统首次设置了文官官职,,文官增加智力政治,武职增加指挥兵力,至此以后光荣三国志基本固定了每一官阶若干文武的官职架构。本作是回归君主制的光荣三国志集大成者,及时制战斗大大加快了游戏节奏,适度简化的内政操作让玩家更加聚焦于战争,空前丰富的探索事件极大的增加了游戏性,考究的官职和宝物设定拓展了游戏的内涵,兵法与阵型的紧密结合让战斗更加紧张刺激,小兵提拔系统更是让喜欢养成武将的玩家多了新玩法。本作是个人心中的光荣三国志巅峰之作,由于有了一众修改器和优化伴侣,三九直到十五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常玩常新之感,依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三国志10:君主爵位按照所占据州的名士数量决定,官职系统回归了三国志8的x品官制度,整体官职系统设定并无亮点。本作由于侧重养成类玩法,游戏系统非常丰富,加入了大量历史事件,战争模式也大幅改变,战役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宝物数量相比前作也大大增加,比较遗憾的就是兵种的不平衡性比较明显,攻城战操作较为繁琐,总体来说对于喜欢武将养成的玩家来说是最好的一作。

三国志11:君主爵位和武将官职的体系基本沿用了三九的设定,细节上有所调整,但君主爵位的提升是按照占据都市数量来决定的。本作回归了君主制,首次采用了水墨风格大地图,全部内政战争都在大地图上展现,游戏引入了势力科技树的概念,不同势力可根据自身特点研发科技,武将特技和兵种适性的设置,对于历代游戏的武将唯数值论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游戏的战斗系统回归了以往的走格子模式,在强大的武将特技系统支持下,游戏前期乐趣大大提升,可以让玩家体会到一骑当千的感觉,但由于ai的低劣和无征兵限制,导致游戏后期战斗毫无挑战。得益于众多mod作者和sire修改器,本作依然是最好玩的光荣三国志,画面音乐毫不过时,值得三国游戏爱好者体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860
精华
0
积分
2444
金钱
6388
荣誉
0
人气
129
评议
0
板凳
发表于 2017-8-19 17:39:07 |只看该作者
期待露珠的后续内容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915
精华
1
积分
1419
金钱
3431
荣誉
71
人气
518
评议
0
地板
发表于 2017-8-19 19:49:46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一直都觉得不是那么理想,记得好像是7代还是8代,在东吴那块地盘,哪怕你只有一城市,好像满足手下多少名士的条件,典型的譬如“张昭”

然后这货就会鼓动你称帝,然后就可以一城称帝了:)那会特喜欢“张昭”的原因在于,其他人哪怕满足条件,也不会很快鼓动称帝,只有张昭,一达到条件那是立刻马上

历史上那么许多的草头王,哪怕手下就几百夯货也称帝的大有人在,我倒是觉得可以自由称帝或者手下劝进的张昭这种挺不错,袁术不也是?

届时能不能统一以及其它势力对本势力称帝的态度,以及武将对势力称帝的态度等等都可以重新规划。

譬如“四镇将军”“四征将军”等,我就喜欢又有宰相又有仆射,王什么的一字并肩王、铁帽子王也封他十来二十个,历史上有的官名都可以弄进去,一种历史模式,一种假想模式嘛,至于玩家爱怎么玩看喜好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10
精华
1
积分
576
金钱
1834
荣誉
17
人气
6
评议
0
5#
发表于 2017-8-20 00:13: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thos1001 于 2017-8-20 18:41 编辑

拘泥于光荣三国志的框架,脑洞有限,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啦。。。

抛开光荣游戏的话,设计倒是可以更大胆一些,毕竟从秦汉到魏晋,三公九卿州郡诸侯封国制度延续了六七百年,还是很有生命力的,在真实存在的框架内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楚汉争霸时项羽一口气封了十八个诸侯王,魏晋时期的三公、三司、三台和各种中朝官东宫官,在游戏中都可以做出很有意思的设置,无奈光荣三国志的框架就这样了,希望国产三国游戏能够有所突破。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96
精华
0
积分
169
金钱
3594
荣誉
2
人气
9
评议
0
6#
发表于 2020-3-28 15:33:47 |只看该作者
避免了以往游戏中多个势力君主同时担任xx中郎将/大将军/大司马/丞相的乌龙。
============================================
自董卓起杂号中郎将就多如狗,所以即便同时多个君主任中郎将这也是很正常的。至于同时多个君主为大将军,你就把这个“大将军”当成是“诸大将军”的简称就能想通了。
(比如东汉比公者有四的大骠车卫,这四号就是当时顶格的将军不容反驳,进入三国将军号通货膨胀,也影响到了高级将军这一序列,所以又衍生出曹魏的抚军大将军【司马懿父子】、中军大将军【曹真】,曹魏和蜀汉都有的镇军大将军【陈群、宗预】等等,还有曹魏和蜀汉四征镇加“大”可晋位诸大将军之列【四征镇加“大”是明确无误的超越四方,不容反驳。不加“大”则只能和前后左右平级,至于征镇之间其实级别差异不明显,算是同级或者顶破大天就差半级,主要是朝位班次有差异----即站位排序】,这些都是大将军的大范畴。)
至于大司马,你可以把他当成是左右大司马的简称(两汉交际之时以及后来三国时期的东吴,都是左右两个大司马),这不就可以允许有两个君主为大司马了吗。不过更好的办法是你把大司马这个称呼改一下,改成“上公”,即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上,直接天秀领/录尚书事。东汉末年的上公有太傅(二袁的叔叔袁隗、刘虞、马日磾)、太师(董卓)、大司马(刘虞、李傕、张杨以及后来刘备的自封),这不就就仨了吗(其实东汉后期和三国时候的大将军也位在三公上,比骠车卫高,但前面已经把大将军算在“诸大将军”之列,这里就不提了),游戏中能同时存在三个这么高职位的君主的时候,非常不多余见到的,够用了。
至于丞相,东汉的三公和丞相本来就是不并存的,建安十三年曹操废除三公东汉才重新有丞相这个职位(在此之前东汉只有三公,没有丞相),也就是说整个东汉这小200年儿,只有曹操是丞相(当然后来曹操死后曹丕也短暂当过),看你怎么想了。
另外补充说一下,其实三国游戏里君主的职位有个前提条件,即称帝前都是在东汉的官爵制度下,除非是此时君主已经称帝(比如后期的三国鼎立剧本,但汉末剧本比鼎立剧本多,所以大部分时候的君主官爵都应该是按东汉的制度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96
精华
0
积分
169
金钱
3594
荣誉
2
人气
9
评议
0
7#
发表于 2020-3-28 15:57:14 |只看该作者
刺史      18000      100,辖别驾、治中、主簿、从事,中垒/屯骑/越骑/长水/射声校尉;
===================================================
首先中垒/屯骑/越骑/长水/射声校尉是禁 军,只有中 央并且是京 师才有这种编制,地方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另外东汉是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没有中垒。地方可以有的是杂号校尉,就像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只能是中 央有任命权,地方割 据势力只能任命偏裨及杂号(除非你称王称帝,比如曹操、刘备、孙权都是称王后才任命了前后左右将军)

大司马   25000      450,侍中、秘书令、中书监、光禄大夫,中护军、四镇将军;
=====================================================
秘书令、中书监是曹魏的独创,东汉和吴蜀都没有,所以有点不通用的味道,可以改成各个时期各个政 权都有的黄门侍郎(东汉末年开始权 力变大,和侍中都有权 力平尚书事)、尚书仆射(尚书令副贰,令缺则补,所以也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8
精华
0
积分
101
金钱
1464
荣誉
1
人气
17
评议
0
8#
发表于 2020-3-28 18:04:32 |只看该作者
三國的官位系統真的做的很不好
沒有分朝廷跟亂軍
好像就6的黃巾沒有朝廷官位
之後就14了吧,黃巾有自己系統
可是就只有黃巾是這樣,其他勢力沒有
由其是群並起,多小勢力根本不鳥朝廷
另外君主的官爵都有問題
如果好像之前信長那樣佔了一地可以自己稱守護那樣
佔了一個州可以自稱或者朝廷加封那一區的州牧就好玩了
另外三公跟九卿起碼都要自己當了皇帝或者王才有呀
當了王自己開個自己的朝廷,不跟隨漢
有自己的三公跟九卿才合理吧
光榮弄的同一個朝廷內有好幾個九卿這樣搞笑
以下是我自己改出來的
各位可以給點意見看看怎樣才可以合理點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78
精华
0
积分
101
金钱
1464
荣誉
1
人气
17
评议
0
9#
发表于 2020-3-28 18:06:05 |只看该作者
為什麼我之前打的一堆字沒了=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917
精华
0
积分
1344
金钱
11287
荣誉
37
人气
151
评议
0
10#
发表于 2020-3-29 07:35: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炼宇 于 2020-3-29 07:37 编辑

三国志13的设定更好。
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只有一个。
比如曹操司空升丞相,那司空就空出来了。
然后王,可以封手下一些高官,可以和其他势力以及东汉的重叠,王,已经是另外一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296
精华
0
积分
169
金钱
3594
荣誉
2
人气
9
评议
0
11#
发表于 2020-3-29 13:08:26 |只看该作者

其中“将军”特指前左右后四方将军,《后汉书》记载四方将军和大骠车卫都是金印紫绶,金印指官印是金色,紫绶指官印配套的绶带是紫色,“金紫”是两汉甚至后来的魏晋最高级别官员才配享受的权利(有特例,比如吕布以平东将军受金紫,汉末的平东将军是杂号,还达不到晋朝的征镇安平的级别,低于四方,但特例不代表整体大方向),就算是九卿也只是银印青绶,所以东汉的四方将军地位非常尊贵,仅次大骠车卫而已。后来三国时期吴蜀的四方将军地位也是仅次大骠车卫。至于魏国的四方将军,有人说魏国是征镇高于四方,其实这说法是不对的,应该是征镇加“大”(比如征东将军加大进位征东大将军,镇西将军加大进位镇西大将军,即加大可进入“诸大将军”之列)才是高于四方,不加“大”的四征镇则和四方平级(东汉没有官品的说法,基本上都是按秩俸排高下,吴蜀基本延续汉制,而曹魏开始实行官品,在魏晋的官品中,四征镇和四方都是三品,而加大后的四征镇和骠车卫以及其他加大的将军俱为二品,大将军是一品),所以即便是曹魏的四方也并不低,只是曹魏的四方将军不加大,也就是说无法进位为二品的“诸大将军”行列,所以四方后劲不如四征镇,但本身他们是品级。毌丘俭、司马亮(司马懿的五子,八王中的汝南王)都曾以左将军“转”镇南将军,就是即使是曹魏,四方至少也不低于四镇的铁证。
其中“上公”是指上三公,三公不是具体官职,而是具体官职对应的级别,本来三公是人臣最高的级别,但后来对封无可封的只能破例高于三公,并形成传统,就成了上公这一级。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10
精华
1
积分
576
金钱
1834
荣誉
17
人气
6
评议
0
12#
发表于 2020-9-1 13:34:22 |只看该作者
anzyn 发表于 2020-3-29 13:08
其中“将军”特指前左右后四方将军,《后汉书》记载四方将军和大骠车卫都是金印紫绶,金印指官印是金色, ...

好久没上论坛了,没想到这个帖子居然还有人回复,挺暖心的。在游侠-三国志汉末霸业的专版,写了一个更详细的官职帖子,结合了爵位、官职、印绶、俸禄,个人感觉更合理一点,可以去看看那个帖子。

三国游戏中君主爵位更多代表着割据势力的级别,以三国志九的君主爵位系统来说,皇帝、王、公这三级没有问题,刺史、州牧也没有异议,就是中间的三个层级会有争议。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上公,还是具体的大司马、大将军,或者所谓的将军和中郎将,都不是地方实际官职,更多是作为加官而存在,如刘备的左将军、豫州牧,袁绍的大将军、冀州牧等等。
光荣原设爵位系统的问题在于把地方行政长官、中央中朝官、公候爵位、帝王称号都混在一起,虽然符合汉末乱世割据势力从小到大乃至统一全国的实际情况,但看起来就显得非常不伦不类。官爵系统的根子就不正,所以也很难改的好。

我个人的想法是,打下州治就可以称刺史,占据全州三分之二的人口或城池就可以称州牧,州牧以上则称侯,按照东汉的实际情况就分为亭侯、乡侯和县侯,可以根据信望、名声、功绩或者占据城池人口数量都可以,县侯往上称公、王、帝。


爵位      指挥     信望


         40000     1000 辖上公,太师/太傅/太保/相国/大都督,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

         36000        900,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御史大夫,上前左右后将军;
         32000        750,辖九卿,四征四镇将军;

县侯     28000       600,长史、参军、从事中郎、军师祭酒,杂号将军;

乡侯     25000       450,长史、参军、从事中郎、军师祭酒,杂号将军;
亭侯     23000       350,长史、参军、从事中郎、军师祭酒,典军/护军/偏将/裨将;

州牧     20000       200,辖都官/功曹/部郡/督军从事,东南西北四部校尉

刺史     18000       100,辖别驾、治中、主簿、从事,东南西北四部都尉
白身     15000       000,辖功曹椽、五官椽、督邮椽、兵曹椽,东南西北四部司马。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410
精华
1
积分
576
金钱
1834
荣誉
17
人气
6
评议
0
13#
发表于 2020-9-1 14:00:02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上论坛了,没想到这个帖子居然还有人回复,挺暖心的。在游侠-三国志汉末霸业的专版,写了一个更详细的官职帖子,结合了爵位、官职、印绶、俸禄,个人感觉更合理一点,可以去看看那个帖子。

三国游戏中君主爵位更多代表着割据势力的级别,以三国志九的君主爵位系统来说,皇帝、王、公这三级没有问题,刺史、州牧也没有异议,就是中间的三个层级会有争议。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上公,还是具体的大司马、大将军,或者所谓的将军和中郎将,都不是地方实际官职,更多是作为加官而存在,如刘备的左将军、豫州牧,袁绍的大将军、冀州牧等等。

光荣原设爵位系统的问题在于把地方行政长官、中央中朝官、公候爵位、帝王称号都混在一起,虽然符合汉末乱世割据势力从小到大乃至统一全国的实际情况,但看起来就显得非常不伦不类。官爵系统的根子就不正,所以也很难改的好。

我个人的想法是,打下州治就可以称刺史,占据全州三分之二的人口或城池就可以称州牧,州牧以上则称侯,按照东汉的实际情况就分为亭侯、乡侯和县侯,可以根据信望、名声、功绩或者占据城池人口数量都可以,县侯往上称公、王、帝。

爵位      指挥      信望
帝          40000     1000, 辖上公,太师/太傅/太保/相国/大都督,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
王         36000        900,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御史大夫,上前左右后将军;
公         32000        750,辖九卿,四征四镇将军;

县侯     28000       600,长史、参军、从事中郎、军师祭酒,杂号将军;
乡侯     25000       450,长史、参军、从事中郎、军师祭酒,杂号将军;
亭侯     23000       350,长史、参军、从事中郎、军师祭酒,典军/护军/偏将/裨将;

州牧     20000       200,辖都官/功曹/部郡/督军从事,东南西北四部校尉;
刺史     18000       100,辖别驾、治中、主簿、从事,东南西北四部都尉;
白身     15000       000,辖功曹椽、五官椽、督邮椽、兵曹椽,东南西北四部司马。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游侠NETSHOW论坛 ( 苏ICP备2023007791号 )

GMT+8, 2024-4-19 12:06 , Processed in 0.38878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分享到